人類在遠古時期也是沒有醫生的,生病、受傷、病毒細菌感染等等都是靠著自身的免疫能力在硬抗,抗的過去自然是繼續生活,抗不過去那只能跟人世間說再見了。而野生動物也是如此,但是它們比我們能做的要多,可以給自己的傷口舔舐,用來殺菌消毒,除此之外也只能靠著自身的免疫系統了。
病毒作為一種特殊的生物,它們的生存繁殖只能靠著宿主細胞來完成,否則只是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的簡單化學物質,算不上生命。因此說無論宿主是人類還是其它野生動物,被病毒所感染都會生病的,接下來就要看病毒和體內免疫系統的熟強熟弱了。
實際上相對來說野生動物的抵抗力可能更強大一些,因為從食物的清潔程度來說,人類吃的食物會更加乾淨一些,而野生動物自然不會如此,它們是直接喝自然界中的水,吃最生的肉,如果沒有一副好腸胃好的免疫系統很難適應。
實際上很多生物身上都有攜帶的病毒,這些病毒對於某些生物來說危害性並不大,這些生物就被稱為自然宿主或者原始宿主,例如蝙蝠就是很多病毒的自然宿主,科學家在數百種蝙蝠身上發現了4100多種病毒,但是蝙蝠卻一點事情都沒有,並且相對於同重量級的哺乳動物來說壽命長的可怕,竟然可以達到30年。因此說蝙蝠感染病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40攝氏度的發熱體質,讓它們不怕大多數病毒。
但是這些病毒如果傳播到非自然宿主的身上就不是那麼樂觀了!
自然界中還有一些食腐動物,它們是大自然的分解者種類繁多,它們都以腐敗的動植物屍體為食,如蝸牛、蚯蚓、禿鷲、鬣狗等。當動物死亡後身體會有一個腐敗變質的過程,也就是大量的微生物在生長繁殖,一般生物對於這樣的腐肉吃完會要命的,但是禿鷲等就不會。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多數動物的胃酸值是不同的,肉食性動物的胃酸值要比草食性動物低,而食腐動物的胃酸值比肉食性動物低。禿鷲的胃酸值甚至要低於2左右,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大多數的細菌和病毒到了食腐動物的胃裡都會被殺死的。
實際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在數十萬、數千萬甚至數億年的進化中都有各自應對的細菌病毒的辦法,當然主要的還是通過自己的免疫系統。而人類進化發展出智慧文明,深刻徹底的了解我們自己的身體,醫療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可以更好的掌握調整自己的身體,生病了會有醫生。
那你認為動物就沒有醫生嗎?
在魚類中就有這樣一種,它們是作為魚類醫生的存在,它就是裂唇魚。它們可以幫助其它魚類清理身上的壞死細胞和一些寄生蟲等,一些「病魚」會主動來到裂唇魚的「住所」前,等待被醫治,也從來沒有來治病的大魚吃掉裂唇魚的。
並且這種裂唇魚還是非常聰明的存在,這種魚類是少數擁有自我意識的動物,科學家用「鏡子實驗」來驗證動物的自我意識,目前通過這個實驗的只有獼猴、瓶鼻海豚、大象、逆戟鯨、歐洲喜鵲和所有的類人猿種(侏儒黑猩猩,黑猩猩,猩猩,人類,大猩猩),而裂唇魚也是其中一種。甚至剛出生的嬰兒都沒有這樣的意識,因此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不能讓小孩照鏡子,因為會被自己嚇到。
所以說動物也是有醫生的,但當然沒有人類這樣的醫學技術了,它們也只能算作是相互合作共生罷了!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歡迎持續關注我們!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