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楊瓊 王鵬程
「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歲月浮沉,富嶺塑膠是如何化繭成蝶,成功跨躍一道道轉型升級的難關,最終實現華麗蛻變的呢?究其原因,富嶺依靠的是矢志不渝地踐行以顧客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在動態變化中把握和超越顧客期望。」
在近日舉行的第六屆浙江省大學生經濟管理案例競賽現場,浙江萬裡學院商學院「鍋碗瓢盆」隊向評委展示他們調研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半年的成果。
最終,「鍋碗瓢盆」隊對台州富嶺塑膠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縱向案例分析,深入分析其經營方式,並結合成果提出發展建議,獲得評委一致好評,在全省68所高校的414支本科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一等獎。
談起調研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的初衷,「鍋碗瓢盆」隊的負責人徐登峰說:「這家企業是溫嶺市最大的對美出口企業,是美國五大快餐連鎖企業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賽百味、溫迪及連鎖超市沃爾瑪等終端客戶國際供應商,雖然公司的主營產品是塑料餐具,但是材料是可降解、可再生的,嚴格執行綠色環保的標準,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潮流,這讓我們很感興趣。」
確立了調研對象之後,團隊馬上進入具體調研階段。
「從今年的六月中下旬撰寫調研計劃書、搜集企業資料到七月份實地調研再到後續信息補充,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徐登峰說,「前期我們主要通過企業官網以及相關新聞報導初步了解企業的規模、經營狀況等情況,實地調研期間我們與公司的總經理、主要技術人員溝通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科研技術信息,而且我們參觀了企業展廳對富嶺的主要產品有了進一步了解。後期我們在基本了解企業狀況的前提下,分析了富嶺的國外上市財報、相關公眾號推文,甚至企業的網上店鋪以此來補充調研前期的不足。」
調研期間也並非一帆風順。
團隊成員王紫月坦言,「暑假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能在線上討論也不容易,而且討論的過程避免不了發生摩擦,需要不斷去磨合。但是通過本次經濟管理案例競賽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在團隊中如何實現自身價值,達到共同目標是我在本次比賽中最大的收穫。」
第六屆浙江省大學生經濟管理案例競賽於11月7日-8日在浙江萬裡學院舉辦,由浙江省教育廳主辦,浙江萬裡學院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共同承辦,浙江省企業管理研究會協辦。
本次比賽規模大、覆蓋面廣,來自全省68所高校的513支隊伍報名參賽,其中本科院校414支隊伍,高職高專99支隊伍。比賽對參賽作品進行雙向匿名網評,最終確定了排名前23%的參賽隊伍(94支本科參賽隊伍、22支高職高專隊伍)進入決賽階段的現場答辯。共產生一等獎40項,二等獎76項,三等獎124項。浙江萬裡學院共有7支隊伍進入決賽,獲得四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的好成績。
據了解,浙江省大學生經濟管理案例競賽以實踐調研為基礎,採用自主選題方式,參賽隊通過對企業、行業、區域等某一經濟管理領域的研究對象進行深度調研,結合相關經濟管理理論的運用,深入分析研究對象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撰寫成參賽案例。精彩答辯環節中,各參賽隊伍將歷時半年的企業調研、案例分析和文本撰寫成果逐一呈現。
「大學生經濟管理案例競賽在緊密結合『第一課堂』的基礎上,以競賽促能力、以競賽增學識,提升學院學子創新創業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此次競賽檢驗了學生將理論知識用於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走出校園、走出社會打下了基礎。」浙江萬裡學院商學院副院長李浩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