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篾和竹稍架構的景觀內部結構。 受訪者 供圖
獲得國際建造獎項的景觀設計「森之秘語」。
生活匆忙又充滿壓力,你的內心是否需要一個「樹洞」去傾吐煩憂或承載美夢呢?這樣的「樹洞」幻化成真又是什麼樣子呢?近日,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一團隊用竹稍和竹篾打造了一個16平方米的「樹洞」景觀設計,斬獲國際建造獎項。
從上百所國內外高校中脫穎而出
近日,「2020年成都公園城市國際花園節暨第三屆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在成都舉行,活動要求參賽者以「秘境花園」為題,在尊重原竹自然特性和施工技藝特點的基礎上建造景觀設計,並結合花卉的運用表達設計師對花園詩意內涵的理解。
來自101個國內外高校和單位的近2000名園林學子和設計師參加了設計競賽。最終,17個競賽方案從241份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來自重慶大學的參賽作品「森之秘語」獲得一等獎。
據悉,「森之秘語」是由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風景園林系的夏暉、羅丹兩位老師全程指導,8位風景園林研究生參與創作打造的。這是該作品繼今年6月獲得2020第三屆「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設計競賽一等獎之後,再次斬獲大獎。
設計靈感以樹洞為型傾聽心聲
記者了解到,「森之秘語」以樹洞為原型,長4米、寬4米、高4米用竹篾和竹稍架構成圓球開口的景觀建築。作品展示出來後,有參觀者說它像「鳥巢」,有人則說像它「兔子」或「松鼠」。
羅丹告訴記者,方案原本的構思是以兩棵大樹為原型,利用樹幹演繹成圍合空間,纏繞延伸形成圓形穹頂,形成頂界面,「我們開創性地將竹稍綁紮纏繞進竹篾編織的表皮,無序的竹稍與有序的竹篾作為兩種主要材料編織在一起,從外部看毛茸茸的樹洞在林間安睡。」
不僅如此,設計團隊還專門為這個作品設計了4分鐘的短片,講述一隻在城市中面對生活壓力工作煩惱的設計師兔子先生,在夢中出現了一個神秘且富有安全感的樹洞,兔子先生與搭建樹洞住在森林裡的快樂兔子相對而坐傾吐心聲,走出樹洞後發現那隻快樂兔子就是曾經的自己,「在這個建築上開洞,使光與雲、枝與影映入內部空間,形成自然與構築物之間的交流與滲透,也藉此希望用戶可以在其中交流、休息、傾訴、冥想。」羅丹說。
羅丹介紹,本屆花園建造的主題是「秘境花園」,團隊討論認為「秘密」和「心聲」本就是每個人心底的一方秘境,因此期望設計能調動使用者去分享他們的「秘密」與「心聲」。「樹洞」是傾聽心聲之地的代名詞,所以用「樹洞」為靈感展開,以期打造一個能傾聽各種煩惱的交流、冥想的神秘空間。
「雖然搭建只用了4天時間,但我們從今年3月就開始了構思,能夠拿到方案和建造的雙一等獎是對我們非常大的肯定。特別是,作品能夠得到評審、同行和市民的喜愛,這個比得獎更加讓人欣慰。」羅丹說。
目前,該作品目前在成都桂溪公園進行展出,後期還將在其他城市進行巡展。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付迪西
【來源:重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