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演浸沒式歌劇《奧菲歐》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演浸沒式歌劇《奧菲歐》
2018-10-21 14:18: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浸沒式原創歌劇《奧菲歐》現場。

  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在20日晚的浸沒式原創歌劇《奧菲歐》結束演出後,北京國際音樂節組委會在京頒發了本屆的青年音樂家獎項。旅美作曲家、《奧菲歐》的作曲者王斐南獲此榮譽。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現場頒獎。他說,「一方面是祝賀她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她的期待,希望她能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舞臺上耀眼的新星。」

  每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都會對一個藝術家或一個藝術團體頒發年度藝術家的特別榮譽獎,以表彰他們在古典音樂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和取得的成就。去年,音樂節增設了青年音樂家獎項。

王斐南領獎。

  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曾獲得耶魯音樂學院年度佳作獎「EzraLadermanPrize」、中國音樂金鐘獎等。在國內,她曾擔任北京冬奧會音樂周宣傳短片的作曲及音樂總監、話劇《前任不敲門》作曲等。

  在浸沒式原創歌劇《奧菲歐》,王斐南不僅是音樂創作者,還同時還在劇中出演了歐律狄刻和布魯託兩個反差極大的角色。在音樂中,她混合了巴洛克室內樂、先鋒古典、藝術搖滾、復古電子以及中國古樂等元素,打破了傳統歌劇音樂的範式。

  「我在古典音樂界摸爬滾打有一段時間了,但我一直不覺得我完全屬於古典圈。通過《奧菲歐》,我覺得我們不需要劃分自己是古典、搖滾還是流行,我們主創團隊每一名成員都是熱愛藝術的一份子,我們在用一種表達人類共性的藝術表達手法展現我們自己。」王斐南在領獎時激動地說,感謝北京國際音樂節給我這個釋放自我的機會。

  奧菲歐是希臘神話中有名的詩人和歌手,神話故事講述奧菲歐地獄尋找死去的妻子尤麗狄茜時一路歌唱,感動了地獄之王,答應尤麗狄茜返回人間。但奧菲歐在即將返回人間時忘記地獄之王叮囑,「轉頭」望向其妻,導致她重回地獄。奧菲歐悲痛之極,決心終身不娶。1607年,第一個版本的《奧菲歐》在蒙特威爾第筆下以歌劇形式誕生,幾世紀以來一直有各國藝術家傳承其創作精神用同一題材做出諸多不同的版本。

王斐南(左)在劇中飾演歐律狄刻。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此次擔綱《奧菲歐》的導演,「我們選擇這個題材推出新的原創版本,將《奧菲歐》放置在21世紀的語境,是希望將這個不朽的神話故事注入來自21世紀中國年輕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和國際創作團隊的DNA。這不僅是西方的《奧菲歐》,也是我們的《奧菲歐》,是我們中國人在向世界發聲。」

  據悉,《奧菲歐》將持續演出至10月21日。(完)

相關焦點

  •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中國概念」不再限於符號化
    2018年6月26日,著名指揮家餘隆宣布辭任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專職藝術委員會主席,二十年來從未輪換過的藝術總監一職交到了時任聯合節目總監的鄒爽手中。從2012年起,鄒爽開始參與音樂節的藝術創作,2016年正式加入音樂節。用餘隆的話來說,幾年來,鄒爽和她的「新銳單元」像「風一樣改變了音樂節的思維」:看歌劇何必正襟危坐?
  • 傳奇女高音格魯貝羅娃首次來京,揭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一襲銀白色晚禮服,一頭金髮,一曲多尼採蒂歌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中露琪亞的詠嘆調《寂靜籠罩著》……9日晚,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BMF)開幕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一位唱片裡的大腕兒的出現,瞬間將舞臺點燃——73歲的捷克傳奇花腔女高音埃迪塔·格魯貝羅娃,與指揮家彼得·瓦倫維託克執棒下的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繹了多尼採蒂、羅西尼、
  • 《愛樂》·2010·1——斯卡拉歌劇院的《奧菲歐》
    據說,在歌劇院落成後的前一百五十年間,總共有350 部歌劇在這裡首演,對於歌劇演唱家來說,能進入這裡演出,就意味獲得了最高的榮譽。而按照最初建造斯卡拉時的設想,這座歌劇院只接納中上流社會的人士,這恐怕正是為什麼即使到了現代社會,它也對著裝有嚴格要求的緣故吧。不過人們的認知總是在發展的,所以雖然我們的著裝不太符合要求,但是總算得以矇混過關了。
  • 《相約北京》賞史詩歌劇 嗨唱世界流行音樂
    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將於2021年1月7日至2月4日在北京舉辦。 在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本屆藝術節首次嘗試「線上+線下」的新模式,隆重推出一批「形式新穎,內容經典」的亮點節目。
  • 德國電影大師跨界導歌劇 毫不迴避對《採珠人》的「私心」
    導演維姆·文德斯被譽為「德國新電影四傑」之一,曾獲柏林電影節「榮譽金熊獎」,代表作《柏林蒼穹下》為他贏得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紀錄片《樂士浮生錄》《皮娜》和《地球之鹽》都曾獲奧斯卡提名;指揮大師多納託·倫採蒂曾任義大利國際樂團和託斯卡納樂團的首席指揮,是斯卡拉歌劇院、格林德伯恩音樂節等國際知名歌劇院及音樂節的常客;昨晚帶來首演的國際組演員中,「萊拉」、「祖爾迦」和「納迪爾」三個主要角色的扮演者奧爾迦
  • 重讀《奧菲歐與尤麗狄茜》:七弦琴聲起 同消萬古愁
    近日重讀經典歌劇《奧菲歐與尤麗狄茜》,我最大的感受是,關鍵是如何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排遣方式,讓自己能夠與陰陽兩隔的親人對話並頑強地生活下去,而不至於時時生活於傷心欲絕之中。那麼,奧菲歐作為一個歌者在失去愛人後發出了怎樣的歌聲,經過了怎樣的尋找,達到人琴合一的至高境界會產生怎樣的奇蹟呢?
  • 北京國際音樂節少兒節日樂團招募小樂手,指揮家張冰冰在現場這麼說
    方非 攝昨天一整天,保利大廈二層的「考場」裡,指揮家張冰冰、北京國際音樂節節目總監塗松、小提琴家張精冶和大提琴家朱牧面對著近百個與胡槿萱相仿的孩子,年紀最小的那幾個甚至還不及身上背著的提琴高。去年,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期間,張冰冰執棒的BMF少兒節日樂團聯合北京愛樂合唱團,在短短兩個月的排練後,上演了一場「全青少年版」奧芬巴赫經典歌劇《霍夫曼的故事》。
  • 以支教喚時代大愛——原創民族歌劇《櫻桃紅了》年末隆重首演
    本文轉自【文匯網】;2020年12月29日、30日晚,以脫貧攻堅的關鍵省份貴州為素材源泉、以上海師範大學愛心支教者真實人物和事件為原型,由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李偉副教授總負責,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張春良教授擔任總導演的原創民族歌劇《櫻桃紅了》在上海馬蘭花劇場隆重首演。
  • 直播可看 | 當最美圖書館遇到最美的音樂 等你來看
    音樂會將以室內樂重奏的形式來演奏著名歐洲歌劇、舞劇作品,並加入聲樂演唱及芭蕾舞的現場表演,豐富了音樂會的表演形式。精選了羅西尼、威爾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孟德爾頌、比才等音樂巨匠的作品,包括歌劇《塞維亞理髮師》《阿依達》《魔笛》《卡門》《唐璜》、芭蕾舞劇《睡美人》《天鵝湖》《胡桃夾子》等作品中耳熟能詳的經典佳作選段。
  • 比利時歌劇導演吉拉德·莫迪埃病逝 享年70歲
    在莫迪埃的任期,他為劇院製作了由奧地利電影導演麥可·哈內克執導的莫扎特歌劇《女人心》(Cosi Fan Tutte)以及美國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的《完美的美國人》。莫迪埃為該劇院製作的最後一部歌劇是今年1月首演的《斷背山》,該劇改編自美國作家安妮·普勞克斯(Annie Proulx)的同名小說。儘管身患重病,莫迪埃還是參加了該劇的首演。
  • 上海國際藝術節:莫扎特生前最後一部歌劇《魔笛》亮相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1791年,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魔笛》在維也納郊外的狄亞·維登劇院首次公演,由莫扎特本人親自擔任指揮,同年,年僅35歲的莫扎特去世。 兩百多年後,這部歌劇終於來到了上海。10月21日晚,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攜《魔笛》正式登陸第2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帶領中國觀眾們深入探索了莫扎特作品的魅力。
  • 上海大劇院首部戶外歌劇《魔笛》本周六首演
    《魔笛》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1791年在維也納首演,而本周六晚,由漢堡國家歌劇院和上海大劇院聯合製作的戶外歌劇《魔笛》將在上海大劇院正門廣場首演,這也是上海大劇院首次嘗試戶外演出。戶外歌劇《魔笛》是上海大劇院在戶外演出領域的首次嘗試,演出脫離了鏡框式舞臺,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今天在上海大劇院正門廣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搭建舞臺和觀演區域,這是一個面積800平方米左右的地方,十字型凸起的區域就是舞臺。
  • 殷秀梅、戴玉強歌劇演修班攜手保利傾情奉獻專場音樂會
    戴玉強戴玉強,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授。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帕瓦羅蒂亞洲唯一弟子,戴你唱歌、帶你網創始人。中國音樂學院、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兼任特聘、客座教授;榮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五個一工程獎」「文華表演獎」、日本靜岡國際歌劇比賽大獎等國內外獎項。
  • 莫扎特經典歌劇《魔笛》7月將上演
    著名音樂評論人王紀宴作為嘉賓主持出席發布會,並與《魔笛》兩位主創展開了深度對話。2013年世界歌劇大獎,並且助力德國喜歌劇院被50個國際歌劇記者評選為「年度歌劇院」。對於柏林喜歌劇院這一大膽的創新,王紀宴提出了心中的疑慮「《魔笛》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歌劇,在對這部歌劇做如此大的改變時,是否擔心呈現出的效果觀眾不買帳?」 蘭茲回應,「事實上,不到首演的那一刻,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但是,當我們第一次在臺上看到歌唱家、音樂、布景和動畫合成的時候,我們都覺得,這必定會是非常特別的一個版本。那一刻我們都像孩子一樣,被這激動人心的魔法震撼了。
  •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原創民族歌劇《卓文君》即將登陸蓉城
    1 月 2 日,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資助項目原創民族歌劇《卓文君》首演新聞發布會(由四川音樂學院與邛崍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行,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作曲家孫洪斌教授,邛崍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敏,邛崍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旅投集團負責人,四川音樂學院科研處處長楊曉教授,川音尚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兵教授與該劇主創團隊出席了活動。
  • 最潮歌劇《魔笛》7月首抵京 莫扎特生前最後作品
    其中德國柏林喜歌劇院與英國1927劇團合作的演出版本可謂獨樹一幟!該版本的《魔笛》打破傳統的歌劇表演方式,以動畫和投影的形式調動觀眾的想像,用豐富新奇的視聽語彙調節緩慢的大段詠嘆,讓臺下的觀眾能夠充分享受經典的魅力!7月21日至23日,柏林喜歌劇院版《魔笛》將首次抵京,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 北京音樂廳2012國際古典系列音樂季
    9月21日晚,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將來到北京音樂廳的舞臺,由薇奧列塔最經典扮演者、我國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麼紅和活躍於世界歌劇舞臺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張英席、男中音歌唱家孫礫領銜主演,著名指揮家範燾執棒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傾情配樂。
  • 著名閩南語歌手陳飛榮獲「2019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特殊貢獻獎」
    國際電子音樂節激蕩廈門風《廈門水噹噹》亮相中央音樂學院,最具實力的閩南語歌手陳飛榮獲「2019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特殊貢獻獎」本報訊10月28日,2019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在中央音樂學院完美謝幕,著名閩南語歌手,大陸首位閩南語歌后陳飛一曲《廈門 廈門 水噹噹》 在會場吹起了一陣超美的清風
  • 林揚:擁有「歌劇耳朵」的鋼琴伴奏
    2020年,林揚成為這個項目自1957年成立以來,首位入選的華人歌劇音樂指導。今年他還受邀成為美國堪薩斯城抒情歌劇院的駐院藝術家,擔任音樂會鋼琴伴奏和歌劇音樂指導。音樂世家打磨出「歌劇耳朵」飄洋過海活躍於北美舞臺  1991年出生的林揚,是標準的「歌劇世家」子弟。
  • 歌劇《唐璜》上演 感受莫扎特的歌劇殿堂
    首演於1787年的義大利歌劇《唐璜》,是他與腳本作家達·蓬特留下的傳世傑作。本版《唐璜》由大劇院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呂嘉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奏,維託利奧·普拉託、胡安·弗朗西斯科·加特利、弗蘭西斯卡·多託等眾位歌唱家領銜出演。曾打造了大劇院版《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的勞倫斯·奧利弗獎、莫裡哀戲劇獎得主雅尼斯·科克斯身兼本劇導演、舞美設計、服裝設計三職,質樸卻不失色彩與暗示意味的舞臺和服裝,都出自他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