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綠殼蛋雞帶動儋州木棠鎮薛宅村貧困戶增收
連線網際網路覓得好商「雞」
烏骨雞正在茁壯成長。
南國都市報1月21日訊(記者梁振文 通訊員李紹遠 文/圖)1月20日,天氣驟變陰冷,記者跟隨村委會幹部,來到了儋州市木棠鎮薛宅村綠殼蛋雞養殖場,遠遠就聽到雞鳴聲,像是歡迎這些冬日來訪的客人。
儘管天公不做美,下起了毛毛細雨,但是絲毫不影響公雞、烏骨雞的心情,沿路上一隻只雞在「自家院子」悠閒漫步。當記者走進薛宅村時看到,原本被颱風摧毀的養殖棚已經重建完好,養雞場的管理工作井井有條。在雞舍外的空地上,立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龍德養殖合作社貧困戶綠殼蛋雞養殖場」幾個大字,雞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養雞場的概況。
據了解,該養殖場是由薛宅村薛鳳武等8名貧困戶抱團以扶貧資金入股,聯合養殖綠殼蛋雞,雞舍面積560平方米。從去年6月起開始投苗,共有6000隻雞,由兩名貧困戶專門飼養管理。蛋雞養殖4個月左右開始下蛋,產蛋5個月後,蛋雞可以淘汰賣出換錢,獲得收入。
「這些蛋雞去年10月起陸續產蛋,目前養雞場平均每天可產雞蛋1000枚。」薛宅村委會黨支部書記薛鳳駒告訴記者,為把綠殼雞蛋銷售出去,合作社與木棠鎮網際網路農業小鎮合作,貧困戶負責把綠殼雞蛋送到鎮上,每枚雞蛋售價1.1元,網際網路小鎮通過網絡負責把綠殼雞蛋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