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分檢為一隻貓的死亡提起公益訴訟

2020-12-05 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餘東明 實習生 張海燕 職源

一起野生「大貓」被害讓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副檢察長出庭公訴,高校教授作為專家輔助人出席庭審。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並當庭對兩名被告人做出有期徒刑宣判,支持檢察機關賠償資源價值損失、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的全部公益訴訟請求。

「這隻野生『大貓』並非尋常野貓,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學名『藪貓』。」華東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達良俊作為專家輔助人出席庭審活動。據他介紹,藪貓的非法交易,勢必會造成藪貓原生地種群的衰退,進而引發原生地生物鏈結構的受損、生態系統功能的退化;同時,未經檢驗檢疫野生動物的非法入境,也帶來了生物入侵的風險,給我國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後果,都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此案的公訴源於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在寵物店破獲的一起案件。2018年4月,沈某、張某某共同設立一家寵物用品店,同年5月6日,二人經共同商議,通過微信收購1隻藪貓,後因飼養不善導致該藪貓意外死亡。二人又於同月買了2隻,於2019年1月25日出售其中1隻。

2020年2月19日,經偵總隊在該店內當場查獲1隻藪貓,並於次日扣押。同年3月20日,該案移送至上海檢察三分院。三分院經審查後認為,二人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並造成野生動物滅失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第三十五條之規定,造成了野生動物資源損失,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遂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藪貓是生長於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動物,因為有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市場的存在,惡性循環導致了不法分子非法抓捕、走私、售賣野生動物的行為愈演愈烈,對生態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嚴重損害。」三分院副檢察長談信友說,本案的兩名被告本是熱愛小動物的人士,所以才會籌劃開設自己的寵物店,但卻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不但要承擔刑事責任,也要承擔民事公益訴訟責任,代價是慘重的。

法院當庭宣判,分別判處被告人沈某、張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緩刑一年三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並處罰金;支持檢察機關賠償資源價值損失、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的全部公益訴訟請求。

談信友說,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飼養寵物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但各位愛寵人士在下單前需要多了解些動物知識,對於可疑的、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堅決說「不」,不要因一時無知觸犯刑法,又侵害公共利益。

相關焦點

  • 用「電貓」非法獵捕野生動物 嶽西檢方提起刑附民公益訴訟
    11月2日,嶽西縣人民檢察院對肖某某、石某某非法狩獵一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肖某某、石某某系本縣店前鎮徐良村人。肖某某自2018年購置「電貓」後,先後多次在河圖鎮、店前鎮境內用「電貓」和鋼絲套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食用或出售,共捕獲野豬3隻,野生小麂4隻。
  • 對盜採江砂提起公益訴訟
    對盜採江砂提起公益訴訟 對盜採江砂提起公益訴訟 向14名責任人索賠生態修復費400多萬  8月8日,鎮江市檢察院通報,已對齊某等26人盜採江砂案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檢方同時還附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齊某等14名破壞環境生態侵權責任人賠償生態環境損失及修復費用412.84萬元。
  •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檢察院對蘇勇、張朝文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
    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檢察院   公告  成華檢民公2019年3月至4月,二人多次從他人處非法收購小太陽鸚鵡(學名綠頰錐尾鸚鵡)、金太陽鸚鵡(學名太陽錐尾鸚鵡)、非洲灰鸚鵡、吸蜜鸚鵡等用於出售,期間導致4隻小太陽鸚鵡死亡,1隻非洲灰鸚鵡死亡。  蘇勇、張朝文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造成了野生動物資源損失,破壞生物多樣性,危害生態平衡。
  • 上海:評選出2020年度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正義網上海12月9日電(記者林中明 通訊員潘志凡)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訴邢某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中華鱘)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等10件案例,獲評2020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上海市檢察院今天舉行2020年度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終審評審會。
  • 非法獵殺出售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山東檢察擬對這些人提起公益訴訟
    截至2月13日,全省檢察機關共發現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1件,已立案13件,發出訴前公告10件,訴前檢察建議2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件。  嶗山區檢察院遂依法對該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予以立案。目前,青島檢察機關已發布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公告,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宣城市人民檢察院對績溪縣阿財小吃店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宣城市人民檢察院  公告  宣檢民公告〔2020〕29號  本院在履行公益監督職責中發現,績溪縣阿財小吃店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侵害了眾多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益,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 湖北省潛江市人民檢察院對肖生華、徐德姣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湖北省潛江市人民檢察院  公告  鄂潛檢民行民公告〔2020〕2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2020年4月29月,肖生華、徐德姣在漢江澤口水源地保護區,使用禁用漁具起獲漁獲物1.9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入法逾兩年 還有哪些問題?
    寫入法律  解決「公共利益誰來管」的問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始於2015年7月。當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檢在北京、安徽、山東、廣東等13個省(市、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  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責是確保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 江蘇省灌雲縣人民檢察院對趙年、謝宇恆等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江蘇省灌雲縣人民檢察院  公告  灌檢民公[2019]32072300007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莫索灣墾區人民檢察院對高新民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莫索灣墾區人民檢察院  公告  兵莫索灣墾檢民行公民公告〔2021〕2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高新民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的行為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 獵捕馬麝 出售麝香 檢方依法對5人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正義網訊(記者張超)近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檢察院對其某等5人以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19年1月中旬,其某、索某為謀取利益,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境內布置鐵製獵具獵捕野生動物,並約定兩人每隔幾天分別去查看捕獲情況。
  • 21人因穿山甲將被提起公益訴訟 吃穿山甲真的大補嗎?
    21人將因穿山甲走上被告席常州金壇:保護「森林衛士」,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日前,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院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依法對21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21名被告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非法收購、出售11隻穿山甲造成生態資源受損的資源補償費用88萬元,承擔專家諮詢費1萬元。
  • 【權威解讀】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的司法實踐及社會意義
    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民事公益訴訟在依法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同時,一併追究其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提出賠償損失、以替代性方式修復生態環境等訴請。捕天鵝也好,捕穿山甲也罷,確定的賠償金額可以有效轉化為生態修復資金。 記者檢察機關提起訴訟時,一般是如何確定賠償數額及生態修複方式的?
  • 男子非法獵鳥被判刑 青島市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
    信網5月6日訊 2020年4月15日,青島市人民檢察院就胡某某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一案,向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此前,胡某某因非法捕獵野生鳥類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經過訴前公告程序,沒有任何法律規定的機關和相關社會組織對本案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面對仍處於受侵害狀態的社會公共利益,青島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提起了民事公益訴訟。此前,被查獲的37隻活體鳥類已經由青島市森林公安嶗山分局轉交至嶗山區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救助點進行放生,沒有造成太多的直接損害,不再納入涉案野生鳥類價值計算中。
  • |​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邢某某發現該中華鱘個體無活力但尚未死亡,即放入冰箱冷藏欲自行食用,後8月7日凌晨被漁政執法人員查獲。經鑑定,涉案魚種為中華鱘,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對於辦理這起長三角地區首例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案件,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以下簡稱「上海鐵檢院」)面臨沒有現存的案件可作借鑑的困難,遂以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兩個部門一體化辦案為前提提前介入案件,協同檢索涉及中華鱘各類案件海量信息,走訪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保護基地及司法鑑定科學研究院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打擊破壞野生動物保護行為,最高檢積極作為——日前,最高檢第八檢察廳下發《關於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的意見》,對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工作的重點領域予以明確,並強調進一步加大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辦案力度,提升辦案質效。
  • 3人非法捕獵「黃豆鳥」 被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近日,貴州省獨山縣檢察院對楊某甲、楊某乙等人非法捕獵「黃豆鳥」一案以非法狩獵罪對被告人楊某甲、楊某乙、唐某某向荔波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楊某甲、楊某乙兩人負責拉網捕鳥,唐某某負責看護餵養,三人捕獵「黃豆鳥」38隻,三人在非法捕獵行為過程中造成22隻「黃豆鳥」死亡。黃豆鳥學名為棕頭鴉雀,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 毒餌加音樂誘殺2.4萬隻珍貴野鳥,泰州檢察提起公益訴訟
    除了追究尚某等人的刑事責任外,還必須讓他們為損害生態資源和危害消費者健康的行為買單。檢察官:替鳥兒說話,為消費者維權鳥兒不會說話,百姓難以維權,檢察官作為公益的代表必須出手。2018年6月,泰州市檢察院就該案在媒體上發布公告,告知在沒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起訴的情況下,人民檢察院將提起民事公益訴訟。30天後,公告屆滿,仍沒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野生動物生態資源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仍在遭受損害。
  • 私自架設「電貓」獵捕野生動物 兩男子因非法狩獵行為被提起訴訟
    【摘要】 嶽西縣檢察院依託駐林長辦檢察官工作室摸排此類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共對2件3人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浦口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
    案件受理後,浦口區檢察院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加強刑民對接,2019年3月對楊某、強某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提起公訴,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