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鋅財經,作者 | 陳凱樂
如果不是李國慶、俞渝這對怨侶互撕,噹噹或許會被人一直遺忘。
瓜已經吃得夠多了。簡單來說,就是李國慶在節目怒撕俞渝逼宮,然後又轉發朋友圈,安利新項目早晚讀書。結果玩得太大,被俞渝連放大招,曝光「包養同性戀」、「偷拿數億現金」、家醜野史」。李國慶夫婦一夜之間火了。
李國慶朋友圈
「Why women kill? Because men ask for it.」
美劇《致命女人》在現實中上演。隨著人們聚焦這對怨侶,那個創立20年,被人遺忘數年的噹噹,也再度從記憶裡被打撈上來。經歷了10年上市、16年私有化退市,19年創始人出走,曾經的中國亞馬遜似乎已經涼涼。
夫妻小店
劇情老套乏味,但還是上演了。
1995年,北大畢業的李國慶辭去鐵飯碗出海賣書,在美國的飯局上認識了俞渝。5個月之後,兩人閃婚。李國慶帶回了老婆俞渝,也帶回了一個事業合伙人。
回望過去,李國慶顯然是感激過俞渝的。他曾經不無自豪地說,"劉強東羨慕的老跟我說,你看看你老婆,紐約大學MBA,又是華爾街回來的,能幫你做事業"。
而擁有海歸背景的俞渝,也很快給李國慶指明了方向,做中國的亞馬遜。在1999年,兩個人推出了自己的夫妻小店——當當網,這也是當時國內第一家線上書店。靠著華爾街的背景,俞渝拉到了軟銀領投的680萬美元的投資。
噹噹命好,趕上了網際網路創業黃金期的末班車。因為很早就有了垂直領域的意識,專注圖書音像出版的噹噹,4年後就實現了盈虧平衡。在2004年、2006年,先後拿到了750萬美元和2700萬美元的投資。
夫妻小店的好處在於速度快,2005年噹噹的銷售額突破4億4000萬,比淘寶京東的總和還多。此時,距馬雲拉著十七羅漢開宣講會才過去兩年。而劉強東,也剛剛孤注一擲,關掉了實體店,把寶壓在了電商上。這也是他除去迎娶奶茶妹妹之外,唯二重要的人生決定了。
高光時刻很快來臨,僅僅五年之後,當當網就登陸納斯達克,成功敲鐘。夫妻小店很受投資人的追捧,噹噹的股價較發行價大漲86.94%,漲到了29.91美元,噹噹的身價也漲到了23.3億美元。
這也成了李國慶人生的高光時刻。一個流傳至今的故事是,2011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國慶說,「我這麼出類拔萃的人,做了10年才辦了一個當當網。像我這水平才幹,應該辦十個當當網。」
噹噹私有化:敗走美國
沒有人會否認,噹噹宣布私有化的那一刻,敗局已經顯露無疑。
2016年9月21日,噹噹宣布完成私有化協議。此刻,距離噹噹上市敲鐘才僅僅不到六年,中國的亞馬遜在美國,就暗自離場。
事實上,敗局早在14個月之前就已顯露。2015年7月當當網官宣,董事會收到來自董事長俞渝和CEO李國慶的私有化要約,以7.812美元的價格收購投資者手中股票。這個價格,雖然超出當時收盤溢價的20%,卻連5年前上市發行價的一半都不到。
一時激起千層浪,投資者的反應最強烈。「這個價格不僅嚴重低估噹噹公司的價值,也大大損害了噹噹股東的利益」,更有投資者發表公開信,指責俞渝、李國慶兩夫妻,想利用中美股市的時間差,拿股東做交易對手套利。
李國慶微博回復離婚
失敗的結局早已寫在了開頭。早在當當網上市沒幾天,劉強東就打起了圖書價格戰。諷刺的是,在2010年年初,劉強東還揚言「5年內不會進軍圖書市場。」隨後,天貓、蘇寧、亞馬遜陸續加入戰局。
劉強東玩價格戰,是瞄準了噹噹上市之後必須盈利的軟肋。他宣布京東圖書「直至價格降到零」。而噹噹斥則斥資4000萬,在3C、百貨、圖書等產品大幅降價,京東後續加碼宣布將開展8000萬元的促銷。雖然價格戰最後隨著相關部門的介入而結束,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宣稱「5年內圖書不盈利」的京東,確實給了噹噹一記當頭棒喝。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中國圖書零售連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圖書電商已經形成了以噹噹、卓越亞馬遜、京東為第一梯隊的格局,此前由噹噹保持的寡頭格局已成明日黃花。
時間倒回到30年前的1983年,賈伯斯走進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的辦公室,說出了那句流傳至今的名言「你究竟是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希望獲得改變世界的機會?」幾個月後,約翰成了蘋果的執行長。對靠圖書起家的噹噹,同樣也不願意一輩子被人稱作「賣書的。」
2010年上市之後,噹噹開始擴充品類,一方面推出開放平臺,兼顧自營電商與平臺方雙面角色,另一方面開始向百貨化轉型,上架日用品、家電,服飾等產品。但無奈的是,噹噹早年把目光聚焦在圖書市場,力求利潤,路越走越窄。隨著價格戰的爆發,其利潤空間更是受到空前打壓。經過兩年的價格戰,噹噹完全錯過了國內電商發展的黃金期。噹噹最後,還是逃不過淪為「賣書的」宿命。
噹噹勁敵京東,在2010年實現了102億的銷售額,這一數字在一年後翻成了210億;天貓宣稱2011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000億,2012年有望突破2000億。噹噹則相形見絀,2010年的銷售額僅為22.8億元,到了2011年也才36億元。
除此之外,噹噹還面臨著用戶流失的問題。2012年5月,李國慶就曾痛心疾首,坦言因為服務質量問題,很多消費者對當當網失去信心,甚至離開當當網。
燒錢大戰,用戶流失,錯失電商黃金期,噹噹不得已只能退市。俞渝的精明在此刻顯露無疑,李國慶對媒體表示,「私有化的時候,兩人協商股份比例為五比五,而後俞渝又建議雙方拿出一半股權給兒子,並且自己代持了兒子那一半。」偷天換日之後,俞渝持股已經達64%,李國慶大權旁落,只有27.5%的股權。
這為日後的逼宮埋下了伏筆。
賣與不賣
要不要噹噹這個娃,李國慶、俞渝夫妻至少爭執了4次。
早在2004年,亞馬遜就提出,用1.5億美元收購噹噹70%的股份,俞渝想賣,李國慶覺得自家的孩子捨不得,養大了再說;
2013年,李彥宏上門來談。但最終因為股份問題沒談妥;
2014的李國慶、俞渝夫,是最有可能改變電商格局的。那一年,騰訊來了,提出入股33%,絕對控制噹噹,嫁妝是好樂買。李國慶沒同意後,騰訊找到了京東,用2.14億美元佔了外流通普通股的15%,還外送了拍拍網和易迅網兩份嫁妝,成了當年網際網路的大事。
經緯資本的創始人張穎曾經評價俞渝,「李國慶對資本一竅不通,是命好娶到了俞渝。」而李國慶數次護犢徹底激怒了俞渝,她評價李國慶「無論是作為一個個人,還是一個CEO,都完全沒有計謀。」
矛盾徹底的激化,是在2018年。海航打算收購噹噹,給出的價碼是75億,而當時噹噹的估值是90億。豬養大了就該宰,俞渝想賣。但李國慶還把噹噹當作兒子,捨不得,收購第四次流產。
手握64%股權的俞渝,早就殺機已起。當年的論壇上,她暗示道,「噹噹的前綴、後綴不必永遠掛著我和李國慶創始人的名字,我覺得比爾蓋茨沒有管理微軟30多年,史蒂芬和現在的印度哥把微軟依然發展得非常好。」意思已經很明顯。
一年後,逼宮事件爆發。李國慶被廢,俞渝垂簾聽政。
雖然市場份額已不足1%,但噹噹或許還有生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噹噹表示這些年銷售、利潤都是雙位數的提升。2018年銷售額一百多億,GMV150-160億,利潤四億多,持續5年盈利。這些數字,都讓噹噹看起來有無限可能。
噹噹副總裁陳立均顯然對前景看樂觀,他表示噹噹確立了「場景化」的主體戰略,並將在供應鏈上深化改革,打通全行業的各個層面的脈絡。
但是擺在噹噹面前的是,把自己當兒子的李國慶跑去做知識付費了,在母親眼中,自己又是待宰羔羊。如果價碼合適,自己會不會又被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