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華:碳中和這道關一定要過

2021-01-11 經濟日報

1月9日,在經濟日報社舉辦的「2021中國經濟趨勢年會」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會長潘家華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碳中和這道關我們一定要過。

潘家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全球氣候,是為了人類的共同未來。控制氣候變暖速度和幅度,我們需要邁開腿,疾步走,加速清零碳排放。中國向世界莊重宣示提前碳排放達峰、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時間節點,體現出國際責任、大國擔當,也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明確碳中和目標,提振了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更高屋建瓴推進了中國減碳進程。

潘家華說,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應該說,如此大的投資,如此大的規模,如此大的雄心,體現出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決心和信心。

他說,在國際社會關於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的承諾,從根本上講,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減少乃至於中止化石能源消費,不僅可以推進二氧化碳的淨零排放,更為重要的是消除了大氣汙染的重要汙染源。我們需要的是能源服務,而不是化石能源。不論電力是來自於零碳的風力、光伏或水能,還是來自於煤炭、天然氣,只要有電力能源服務,社會經濟的需求就可以滿足。化石能源行業的就業,就可以被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就業所替代,而且更安全,更清潔。

潘家華指出,森林碳匯具有固碳效應,可以在一定時間範圍內「中和」掉一部分碳排放。要明確的是,森林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形成乾物質;通過燃燒腐爛,將乾物質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釋放到大氣。因此,從生命周期或長時間尺度看,森林是嚴格意義上的「碳中性」。所以,不要寄希望於植樹造林就可以中和掉化石能源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

潘家華表示,實現碳排放達峰,是走向碳中和的第一步和關鍵一步。社會上有一種錯覺,就是碳排放峰值越高,發展的空間越大。殊不知,碳中和剛性表明,峰值越高,碳排放清零越困難。這是因為,化石能源利用,投資鎖定效果強。現在投資建設的煤電廠,至少要40年才能經濟理性地退役,現在投資燃油汽車生產線,也不是10年或20年就可以回收成本。這樣一來,峰值不僅高,還會有一個很長的高峰平臺期。如果早轉型,實現削峰發展,並縮短峰值平臺期,不僅是高質量發展,高效率保護生態環境,而且還由於其零碳導向,更加有利於走向淨零碳。(記者喬金亮整理)

相關焦點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什麼是碳中和?怎麼碳中和?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月12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未來將通過新技術降低碳的排放。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 「碳中和」跟你有多大關係?
    「碳中和」跟你有多大關係?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國的減排承諾,擲地有聲,引發國內外熱烈反響。
  • 什麼碳中和?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環保科普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環保科普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文/沈小波昨日,騰訊公司在官微發文,宣布正式啟動碳中和規劃,以響應中國的碳中和目標。世界正處於全球變暖的氣候危機之中。2015年12月12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黎協定》,旨在通過各國削減二氧化碳排放來控制全球氣溫升幅。
  • 劉練波:碳捕集與封存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選擇
    北極星大氣網訊: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做出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中國能源產業而言,這無異於歷史性時刻。碳中和目標將倒逼我國能源轉型大幅提速,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內,低碳減排將成為能源發展的主旋律。
  • 有所不知|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碳中和」成了熱詞。從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明年要抓好的8大重點任務之一。
  • 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的路徑探討
    年前實現碳中和。」  最後,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採購或者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採購的方式,間接的實現數據中心的「碳中和」承諾呢?作者認為這是目前最可能的路徑之一,我們看一下目前我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的總體情況:
  • 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的路徑探討
    04、我國數據中心「碳中和」的可能路徑目前很多國外科技類企業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標甚至「碳中和」目標及實施路徑,並每年公布實施進度。對於我們而言,如何在國內實現數據中心的「碳中和」呢?最後,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採購或者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採購的方式,間接的實現數據中心的「碳中和」承諾呢?作者認為這是目前最可能的路徑之一,我們看一下目前我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的總體情況:
  • 理上網來|實現碳中和:從中國承諾到中國行動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之一。此前,習近平主席多次在聯合國大會等重大國際場合強調,中國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迄今為止世界各國中,作出的最大的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 「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一起來了解下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一起來看↓↓↓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大氣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中心的成立將推進碳排放的科學研究,預估2030年和2060年的全球及我國碳收支特徵,研究規劃最優碳中和路徑的方法論,評估可能生態工程方案和轉換能源結構的科學途徑,為我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儀式上,中科院院士、大氣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國雄和大氣所所長曹軍驥為中心揭牌。曹軍驥宣讀中心成立決定和人事任命。
  • 「碳中和」遠景下,石油石化行業如何積極「迎戰」
    自從中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以後,在各行各業「碳中和」都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對於石化行業意味著什麼變化?又會給石化行業帶來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什麼是『碳中和』和『碳達峰』?
  • 評論:發展綠色金融 高效助力「碳中和」
    2021年1月4日召開的央行工作會議,再次提及「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綠色金融將助力我國以更低的社會總成本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偉大願景。2020年9月22日,中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全球開啟碳中和大行動 各國競逐新目標
    為實現這一溫控目標,全球逾20個國家宣布要實現碳中和。  所謂碳中和,也就是淨零排放,是指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與大自然吸收的溫室氣體相平衡,目的是維持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相對平衡,溫升不再發生變化。  2020年9月底,中國提出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 金融如何支持碳中和目標實現?央行明確
    來源:新京報網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新一年重點任務後,許多行業陸續作出相應部署,金融行業也在其中。據央行1月6日公告,1月4日以視頻形式召開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提出這一年十大工作要求,其中一項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會議指出,要做好政策設計和規劃,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推動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為排碳合理定價。
  • 碳達峰、碳中和未來已來 江蘇準備好了嗎
    我國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是總書記向全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
  • 什麼是碳中和?明白這個你就不會奇怪斷電斷火了!
    針對該問題,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到2015年的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均重點強調要減少碳排放。其中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200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巴黎協定》,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而《巴黎協定》的核心目標就是推動全球儘早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來了,煤炭行業如何接招?
    碳減排加速,煤炭行業倍感壓力。  「絕不是簡單地伸一伸手就能觸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針對碳中和願景,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稍早前如是表示。
  • 北京綠色交易所梅德文:完善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路徑
    今天的會議的議題裡面有「碳中和」,所謂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的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節能減排和植樹造林等「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過程。那麼為什麼要碳中和? 這主要是要解決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