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提交至全國人大法工委:關於《動物防疫法》的修改建議

2021-01-08 騰訊網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近日,獲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綠會法工委高度重視,專門組織召開了線上討論會,邀請到動物保護及防疫、衛生法、環境法等相關領域專家提出建議。經過認真研究、匯總,綠會法工委將14條總體建議和10條具體建議於6月12日正式郵寄提交至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文/楊小陽 審/Tammy 編/Angel

【總體建議】

一、應建議將生物安全體現在《草案》的立法目的中

動物防疫與生物安全直接關聯。將生物安全體現在《草案》的立法目的中十分必要。

建議:將《草案》第一條修改為「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淨化、消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安全,制定本法。」

二、應擴大《草案》的調整範圍

《草案》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合法捕獲的動物在《草案》的調整範圍之內,那麼對於野外捕獲動物疫病管理、處置問題的規定缺失,建議將野生動物納入《草案》的調整範圍。

建議:將第三條改為「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野外捕獲的其他動物」。

相對應地要強化對野生動物檢驗檢疫的規定。

建議: 將《草案》第五十一條修改為「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未經審批或檢驗檢疫的,禁止捕捉、養殖、加工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檢疫檢驗及防疫條件審查的具體規定,由由國務院農業農村(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會同林業草原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制定公布。

國家鼓勵對於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檢疫、檢驗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三、確立動物防疫風險預防原則

風險預防原則已適用於氣候變化、生物安全、核安全、土壤汙染防治等領域,且對動物防疫至關重要,能夠將動物疫病扼殺在萌芽狀態,因此,《草案》應確立風險預防原則。

建議:將《草案》第五條修改為「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風險預防,嚴格控制、及時淨化、強制消滅原則。建立政府主導、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共治、責任明確的工作機制。」

相對應風險預防原則,風險評估方面也應作出系統規定,包括風險評估的目的、方法、指標體系、參與相關決策程序以及風險評估對於決策者的意義等。

四、建立分工明確、權責適應的防疫管控體制

《草案》應賦予技術機構對疫情的認定權,並由政府確定是否發布。動物防疫所涉及的伴侶動物、工作動物、展覽動物以及花鳥和農貿市場裡各種各樣動物的防疫問題,在《草案》中均應有明確的部門分工。

建議在《草案》中把縣級人民政府權力和責任、政府各部門權力和責任、包括發布權、執法權、技術支撐責任、疫源監測責任等問題借本次國家對公共衛生體系改革之際都明確下來,否則疫情防控工作很難順利進行。

五、增加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專章規定

信息公開是保障公眾知情權、樹立政府部門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督促政府和企業部門做好動物疫病、疫情管理的重要方式。鑑於動物防疫對於公共安全、社會安全的重大影響,建議設立專章規定動物防疫的相關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鼓勵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基層獸醫和媒體等發揮作用,積極參與動物防疫工作。

其中,應特別建立對於舉報人的保護和獎勵制度。

六、增加動物福利的法律規定

動物福利已成為國際上高度關注的議題,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徵,建議在《草案》中做原則性規定。

比照《野生動物保護法》「不得虐待動物」的規定,建議在總則中新增一條「在動物防疫中,應善待動物和促進動物福利」。同時應結合動物福利對《草案》第28條中流浪犬、貓的控制權和處置權明確給予限定。

七、增加對新發、突發疫病等緊急情況的規定

《草案》對於常態下的動物防疫管理做了很多制度安排,但對於新發、突發疫病的緊急情況規定不夠,建議加強對新發、突發疫病防控的立法,並將新發疫病的防控與已發疫病的防控區別開來,單獨加以闡述。

1. 預警主體

預警制度規定在《草案》第十七條,立法者將預警主體設定得比較高,即只有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可以預警,下不到基層。如果發生新發、突發的疫病,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最具代表性,武漢市作為國務院批准較大的市、副省級城市都不能夠發布疫情,實際上和《突發事件應對法》是不匹配的,《突發事件應對法》在2007年制定的時候就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就可以預警,且可以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草案》目前的規定在常態下運行沒問題,但在緊急情況下恐怕難以應對。

建議《草案》更多考慮與《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銜接,下調預警主體級別。

2. 疫情公布主體

當前疫情公布的主體《草案》設定的級別太高,觸角難以延伸至基層。《草案》第三十二條規定疫情公布主體為國務院和省級,而且省級還需要國務院授權。不出意外,如果這一條成為正式法律,國務院層面通常會通過一個專門文件來授權各省可以在各自管轄的行政區域內發布疫情,日後就不再單獨授權了。但是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這種疫情的公布沒有考慮到應急場景,即一旦進入應急新發、突發疫病等緊急狀態,啟動《突發事件應對法》後將又回歸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預警」。

建議《草案》降低疫情公布主體級別。

八、建立強制免疫動態調整和監督制度

強制免疫本身是一個好的制度,只是在實施中走了樣,通常是疫情得不到報告、強制免疫的失誤沒人負責、疫苗的研製和投用又永遠趕不上疫情變化。

建議建立強制免疫動態調整和監督制度,至少應增加一個第三方監督和評價體系,以及時改進強制免疫規定的不足。原農業部聯合財政部推動出臺了《關於調整完善動物防疫支持政策的通知》,要求及時調整國家強制免疫和撲殺病種,建立強制免疫和撲殺病種進入退出機制,調整強制免疫疫苗經費中央財政補助比例和經費下達方式,以及疫苗採購和補助方式,優化強制免疫補助政策。因此,對於這種實施好的政策調整應及時納入法律制度規範。

九、建立外來疫病防控體系

《草案》中對外來疫病的相關規定存在不足,將外來疫病簡單規範到海關、口岸是遠遠不夠的。建議農業部門針對外來疫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控法律體系,從情報、科研、診斷方法和檢測技術等全方面支撐海關和口岸,以防範和減少類似非洲豬瘟的重大疫情再次發生。

十、嚴格規範無害化處理

應對動物防疫活動中的無害化處理作出嚴格規定,進行全國統一規劃,決不能允許各地各行其是。建議《草案》在現有基礎上完善其法律依據。

十一、建立動物防疫強制保險制度,保障養殖戶權益

因疫情需要撲殺動物會對養殖企業和個人造成事實上的損失。

建議建立動物防疫強制保險制度,保障養殖戶權益。同時,對於補償的標準應當細化,建議授權由國務院專門制定。

十二、建立動物防疫的公益訴訟制度

對動物防疫中違反法律規定造成動物損害或破壞的行為按照民事法律的規定,應建立動物防疫的公益訴訟制度,授權社會組織、檢察機關可以作為原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為從源頭消除對動物的損害或破壞行為,規範政府部門行政行為,促其依法行政,建立動物防疫的行政公益訴訟尤為重要,特別是要建立以社會組織為原告的行政公益訴訟,對於開展社會監督、鼓勵公眾參與、共同推進動物防疫事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三、強化法律責任規定

《草案》存在法律責任與違法行為不對稱、不匹配的問題,以罰款為主的法律責任不足以預防和制裁動物防疫違法行為的發生。主要是:

1. 有行為但是無法律後果、無法律責任

例如《草案》第四十八條第一款和第三款規定,鐵路單位作為承運人,沒有檢疫證明就不能夠承運;承運人依法應按照省級政府指定的通道入境過境,那麼如果沒有按照這一條來做,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法律責任一章中沒規定,則必然要去連結到其他法律。

建議明確規定動物防疫相關行為的法律責任。

2. 處罰力度不夠

例如《草案》第87條至第91條,這5條涉及多種違法行為,但對負責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處罰力度明顯偏輕,與其行為的危害性不成比例。

建議加大動物防疫過程中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3. 處罰形式較為單一

目前《草案》對法律責任部分規定了多種行政處罰方式,但過於側重罰款,責任形式較為單一,對其他行政法律責任形式的運用不夠,例如沒收違法所得、違法工具等。

建議《草案》在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上做較大修訂。

十四、規範法律術語

1.更加嚴謹、科學地使用法律術語

舉例來講,《草案》用「淨化、消滅」代替現行《動物防疫法》用的「撲滅」,但第四條又用回了「撲滅」。對於一個概念的界定、使用不斷進行變換會讓社會公眾感覺到這部法律的修改仍是打補丁,而不是系統、全面修改。

建議更加嚴謹、科學地使用法律術語

2.對相關法律用語作出必要解釋

這些用語包括但不限於控制、淨化、消滅、撲滅和處置等。例如,《草案》在總則等部分多次提到「淨化」這個概念,但對於社會公眾來說,動物防疫活動中的「淨化」可能不是很容易理解。

建議在本部法律中對「淨化」等概念進行明確定義。

3.注意與其他法律的銜接

《動物防疫法》是針對動物防疫問題的專門法,屬於動物防疫的基本法、核心法,應科學認識其地位。同時,除《環境保護法》《畜牧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外,《草案》也應關注與正在制定的《生物安全法》(其中涉及防疫的包括第16、20、25條等)、《野生動物保護法》(「養殖業」與人工繁育相關)相銜接。

【詳細建議】

推 薦 閱 讀

趙繼勳:動物疫病防控應重點關注未知的、外來的、新發的疫病|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張媛媛:以同一健康為原則展開動物防疫修法及制度發展|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楊朝霞:明晰疫源疫病事理,填補動物防疫法律漏洞

徐祥民:增加動物疫病疫源調查監測的規定|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賀海仁:動物防疫法修訂應注重動物福利理念|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劉炫麟:動物防疫法應注重與其他法律的銜接、協調|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周珂:加強動物防疫國際交流,嚴格的管理國家資源

曹明德:建立一個信息共享平臺,增加社會公眾參與,鼓勵多元共治|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李玉梅:明確補償原則、制定補償標準|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王燦發:發生疫情不敢報、不想報、不能報,《動物防疫法》應解決,獎勵吹哨人

王曦:應站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修訂《動物防疫法》| 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陳海嵩:擴大法律適用範圍,完善動物疫病及人類傳染病管理體制|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於文軒:《動物防疫法》應適用風險預防原則|綠會法工委2020529專家建言

「五會合一」的《動物防疫法》線上研討直播:立字立言的推動 | 周道生態文明(第26講)

線上+直播,法學大家點評/諫言《動物防疫法》草案 | 綠會法工委2020529討論會正式召開

修改《動物防疫法》專家有話說 | 綠會法工委2020529線上討論會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公益項目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動物防疫法(二審稿)》部分採納綠會法工委修改建議
    近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以下簡稱《二審稿》)進行了審議,並將《二審稿》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小編對比了綠會法工委在今年6月12日提交的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徵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現將《二審稿》採納或部分採納建議的內容及條款整理如下:【綠會法工委建議】一、應建議將生物安全體現在《草案》的立法目的中
  • 全國人大農委調研組就《動物防疫法》修改在晉調研
    10月10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帶領的全國人大調研組在晉中市太谷區,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修改進行專題調研。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郭迎光主持座談會。
  • 中國綠髮會:《野保法》修法10建議|已報送全國人大法工委
    前言:今日,中國綠髮會正式將《野生動物保護法》10項修改建議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簡稱全國人大法工委),現將建議全文分享如下,並歡迎社會各界進一步建議建言並留言,共同推進野保法修訂。
  • ...法工委: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屬不可抗力;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
    社區很重要,在這裡向你們、向北京市的社區工作者、也向全國的社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2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屬不可抗力據新華視點,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10日表示,當前我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為了保護公眾健康,政府也採取了相應疫情防控措施。
  •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二審:擬規定經營動物的集貿市場應具備防疫條件
    據中國網8月7日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立法工作有關情況舉行記者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介紹關於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2020年4月,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
  • 全國人大公布2021年立法計劃,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
    全國人大公布2021年立法計劃,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在列 2020-12-23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 明確建立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合作機制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7日介紹,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擬進一步完善對飼養犬、貓的管理,明確建立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合作機制,以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風險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關注動物防疫法:有關動物防疫規定都適用於寵物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田雨、鄒聲文)對於社會關注的寵物防疫是否適用動物防疫法問題,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29日予以明確: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關於動物防疫的規定都適用於寵物。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景宇29日向常委會會議報告了這部法律草案的修改意見。
  • ...爭取年內通過《生物安全法》草案 下半年提交審議醫生動物保護法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5月21日21時40分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澎湃新聞記者:我們關注到,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做出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的決定。請問,這一決定有何特殊的考慮和現實意義?另外一點,在此之後,人大常委會會議不僅討論了關於《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內容,同時還針對《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進行初審。
  • 法工委答覆深圳鸚鵡案律師:涉案動物若系人工繁育擬規定從寬
    全國人大法工委的復函。斯偉江 圖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但為人工馴養繁殖的動物,是否《刑法》所指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該問題有望在近期得到明確。7月6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深圳鸚鵡案律師斯偉江處獲悉,此前他建議全國人大法工委對最高法關於野生動物案件相關司法解釋進行審查,今天收到全國人大法工委的回覆。全國人大法工委回復稱,最高法復函表示,已啟動新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罪司法解釋制定工作,擬明確規定對涉案動物系人工繁育的要體現從寬立場。
  • 「獨家」即將提請初審,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主要內容有哪些?
    《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4月22日北京報導:據悉,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將於4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屆時,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將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現行動物防疫法是1997年7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07年進行了修訂,2013年、2015年對個別條款作了修正。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起草了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強化動物防疫責任。
  • 廣東省人大組織編寫動物防疫法知識解讀
    原標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編寫動物防疫法知識解讀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高依法防控和依法治理能力,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認真學習貫徹動物防疫法,繼續組織編寫法律法規知識解讀,就動物防疫法知識進行專題解讀,確保法規各項規定在我省得到有效遵守和執行。
  • 修法工作啟動,織密野生動物保護法網
    當前,社會各方面對濫食野生動物相關問題反映強烈。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近日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經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修改工作,以依法加大打擊和懲治亂捕濫食野生動物行為的力度。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列入立法工作計劃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列入立法工作計劃 賴少華/證券時報·e公司客戶端 2020-10-12 11:58
  • ...孫佑海解讀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決定的重大制度創新
    (五)關於《決定》的出臺過程為了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法治保障的各項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正式部署再次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
  •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二審:加強畜禽活體交易等管理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於文靜)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二審稿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相對於草案一審稿,二審稿對加強集貿市場和畜禽活體交易的管理作出進一步修改。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於今年4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 法治課|人大法工委建議廢除收容教育,盤點那些「收容「制度
    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作關於2018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時指出,目前啟動廢止收容教育制度工作時機已成熟,建議有關方面適時提出相關議案。社會各界呼籲多年後,針對賣淫、嫖娼人員的收容教育制度或將走向「壽終正寢」。
  • 是時候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10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了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法治保障的各項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經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
  • 人大政協頻道--法制網
    原標題:二○一八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收到1229件審查建議備案審查由「鴨子鳧水」變乘風破浪熟悉和不熟悉備案審查工作的人都會覺得,備案審查工作已變了模樣。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18年,備案審查工作亮劍多個領域,劍指「問題法規」,回應社會關切,為新時代備案審查制度發展注入了新的內容。
  •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一審:擬強化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檢疫檢驗
    4月26日,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草案擬強化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檢疫檢驗、動物防疫制度體系建設、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能力建設等。據新華社消息,草案突出了六個強化:一是強化對重點動物疫病的淨化、消滅,在全面防控的基礎上,推動動物疫病從有效控制到逐步淨化、消滅轉變;二是強化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檢疫檢驗;三是強化生產經營者的防疫主體責任、行業部門的監管責任和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四是強化動物疫源疫情的監測預警;五是強化動物防疫制度體系建設;六是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能力建設,完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