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強市「19條」來了!三位駐濟企業家這麼看……

2021-01-08 齊魯晚報網

「打造『智造濟南』,建設工業強市,需要一批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叫得響的企業做支撐。」濟南二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民在9日下午舉行的濟南工業強市動員大會上表示,濟南二工具機集團將瞄準「打造國際一流工具機製造企業,造世塑界知名品牌」戰略目標,在國際舞臺擦亮「濟南製造」的名片。

創新、人才等是領軍工業企業「秘訣」

當日,濟南啟動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響「智造濟南」品牌。

「將重新打造中國重汽黃河品牌汽車,讓黃河品牌成為濟南市在全國的一張亮麗名片。」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在發言時透露。

據譚旭光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重汽克服疫情影響,各類整車銷售20.1萬輛,同比增長27%;實現匯總營業收入774億元,同比增長2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4%,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科技創新支撐了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這是我們上半年銷量逆勢增長的重要原因。」譚旭光表示,2019年中國重汽研發投入19億元,同比增長41%;今年預算研發投入25億元,同比增長32%,由於上半年盈利能力大幅增長,已確定下半年再增加10億元研發投入。從明年開始,連續5年中國重汽每年的研發投入將達到50億元。

「我始終認為,買設備不如買技術,買技術不如買人才;人才不是成本,而是最大的資本。」譚旭光表示,山東重工和中國重汽集團今年要在濟南地區招聘全國重點高校畢業生1200人,其中博士40人以上。

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同樣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求。

「人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齊魯製藥今年計劃新增招聘1450人,其中畢業季校園招聘近800人,大大超出往年。」李燕表示,建設工業強市時不我待,大有可為。齊魯製藥將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協同供應鏈、產業鏈發展,帶動全市上下遊企業共同成長。

據介紹,1-6月份,齊魯製藥濟南地區實現主營收入92.2億元,增長24.9%;研發投入9.94億元,增長82.1%,佔比10.8%;出口2.73億美元,增長12%;繳稅7.1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98億元。投資21.9億元的齊魯動保化藥製劑園、17億元的安替製劑園一期等項目將於今年陸續完工。

真金白銀投向工業

「圍繞建設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濟南推出了工業強市19條政策措施,將真金白銀打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生態。」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表示。

據介紹,濟南將著力突破信息技術創新、新能源汽車等17條重點產業鏈,集中攻堅中國算谷、中國氫谷等重點項目。到2022年,培育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2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2個2000億級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千億元以上企業3家,百億元以上企業15家,十億元以上企業100家,過億元企業800家,每年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家。到2025年,工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

「將加大對工業投資支持力度,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補貼『零門檻』申報,對普通技改項目給予實際設備投資額10%的獎補,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汲佩德表示。

據悉,濟南將對整生產線、整車間和整工廠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分別給予設備投資(含軟體)12%、15%和20%的獎補,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還將建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梯度培育庫,進一步支持企業上臺階,每新上一個百億元臺階獎勵200萬元,每新上一個10億元臺階獎勵50萬元。

汲佩德透露,濟南將對新獲批國家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扶持。新獲批省級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扶持;新獲批市級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扶持。到2022年,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000家。

加快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對高新技術等高端前沿產業,可不受電壓等級和用電量限制。適時延長國家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期限,對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實施差異化電價補貼政策。每年設立不低於20億元的工業發展扶持資金,優化完善市級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運行機制,提高精準性和及時性。(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四大發展能級+四大支柱產業 濟南工業強市「路線圖」來了
    記者9日從濟南市工信局獲悉,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聚焦「智造濟南」建設,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近日,濟南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先進位造業、數字經濟、企業發展、綠色發展 濟南著力提升四大發展能級先進位造業方面,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到2022年,做大做強做優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集群,規模總量達到萬億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支出佔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以上。
  • 6家上榜〉南平這些工業企業躋身福建企業100強榜單!快看
    2020福建企業100強發布大會暨福建企業家大講壇在寧德市舉行。會上,福建省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聯合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發布了「2020福建企業100強」榜單,同時還發布了「2020福建製造業企業100強」榜單、「2020福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00強」榜單,我市共6家工業企業上榜。
  • 工業強市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建設工業強市時不我待,大有可為!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7月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動員大會,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就《突出創新創造 加強協同發展 全力推動「智造濟南」建設再上新臺階》發表主題講話。李燕表示,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堅定不移建設工業強市,作為濟南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負責人,一方面更加堅定了與城市同頻共振、共同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必須更好發揮作為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協同供應鏈、產業鏈發展,帶動全市上下遊企業共同成長。
  • 麻城市這四家石材企業入選2020年黃岡工業企業100強!
    2020(第十屆)黃岡工業企業100強排序工作8月下旬正式啟動,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019年統計信息為基本依據,按照企業申報、縣市區科技經信局審核、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同市經信、統計等相關部門綜合的程序,貫徹規模與質量統一的原則和高質量發展導向,以 2019 年營業收入為主要指標(佔比 70%),以是否高新技術企業為參數量(佔比 30%),確定前 100 名為「2020(第十屆)黃岡工業企業 100強」。
  • 觀瀾|山東19家企業入選市值500強,從上榜企業科技含量看山
    同日,國內知名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Wind發布2020年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19家山東企業上榜,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華化學600309.SH)拿下山東「頭把交椅」。1月7日,萬華化學股價一度漲停,截至收盤上漲8.71%。 萬華是全球化工50強,高科技成分十足。
  • 47家魯企上榜中國企業500強,看看有你單位嗎?
    重點側重市屬高校(含民辦高校),對辦學水平較高和濟南十大千億級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等重點領域服務能力強的其他駐濟高校給予一定比例的名額分配。(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張雯雯) 47家魯企上榜中國企業500強
  • 德陽市人民政府關於確定2016年度市重點工業企業和成長型工業企業...
    各縣(市、區)政府、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有關企業: 為加快我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推進全市工業加快發展,促進企業做強做大,充分發揮重點企業帶動和示範作用,按照「突出重點、兼顧產業、動態管理、一年一定」的原則,現對2015年度重點工業企業和成長型企業進行調整,確定2016年度重點工業企業和成長型企業各100戶。
  • 淄博市十家裝備製造企業入圍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
    近日,2014年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名單公示完畢,共有523個行業的2615家企業入圍。其中淄博市10家裝備企業成為行業排頭兵企業。
  • 新華聯 三一集團 藍思科技等7家湘籍民企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新華聯 三一集團 藍思科技等7家湘籍民企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新華聯三一集團 藍思科技等7家湘籍民企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在瀋陽揭曉
  • 深圳工信局長賈興東:堅定工業立市、製造強市之路,在推動製造業高...
    深圳堅持走工業立市、製造強市之路,40年來,深圳規上工業增加值從1980年的0.3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587.9億元,增長2.6萬倍。2019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69萬億元,成為全國工業第一大市。如今深圳先進位造業佔工業比重達到七成以上。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創新發展的主力軍,深圳製造業如何繼續發力,續寫世界工業史上的「中國奇蹟」?
  •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全國五十強飼料企業評選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文件  中飼協(飼)〔2009〕15號  關於開展全國五十強飼料企業評選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飼料工業(行業)協會、各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飼料加工機械生產企業:  經過30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飼料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
  • 2020中國食品企業50強排名第三,全球領先的肉食品企業開啟新徵程
    第四屆中國農業企業500強評價活動除主榜單外,還推出糧油企業50強、畜牧企業50強、奶業企業10強、食品企業50強、農產品流通企業50強、水產企業20強、農資企業10強,七大分行業子榜單。分行業看,糧油行業企業表現突出,上榜企業數量達到97家,位居第一。食品行業以93家企業佔據上榜數量第二名,農產品流通行業以86家上榜企業位居第三。
  • 引進綠色工業 優質服務讓企業在定安「安家」
    引進綠色工業,全程服務企業,推進產業升級  優質服務讓企業在定安「安家」  -本報記者鄧鈺  特約記者司玉通訊員黃祥  「從落戶到投產,政府不僅給予各種優惠政策,還全程貼心服務,這麼好的發展環境誰不願意留下來?」
  • 廣西工業:逆勢突圍 穩步前行
    正加快轉型升級的廣西工業在「危」中育「機」,在「機」中求變,在突破中前行。逆勢求變,迎難圖新。2020年,廣西工業實力更強、動力更足、活力迸發,為「十三五」的完美收官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十四五」開局積蓄強大動能。1 2020廣西工業答卷如何看?
  • 漳州開發區全力助推臨港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稅務局下企業助力復工復產。張麗華攝中國日報福州4月27日電 攜手抗疫情,助力復工路。臨港工業是漳州開發區的龍頭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臨港工業企業遭遇原料供應不上、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復工復產面臨諸多困難。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漳州開發區各單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同時主動作為發揮各自職能優化工作流程,助力企業「動起來」。
  • 市領導指出:要在產業立市中發揮好工業經濟主戰場作用
    1月15日,2021年度市工信局重點工作研究部署座談會召開。副市長湯祚國指出,工信部門要在產業立市中把工業經濟主戰場作用發揮好,確保「十四五」工業經濟目標實現。2020年,全市工業戰線緊跟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穩住了工業經濟增長的基本盤,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2021年,市工信局工作初步思路是實現主要預期目標「一穩五過百」。湯祚國指出,謀劃工業經濟發展,要認真思考四個方面。
  • 常州兩家企業攬獲中國工業「奧斯卡」,獲獎總數列全國地級市第一
    交匯點訊 12月27日上午,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在200多個參評企業中,常州民營企業中天鋼鐵集團和江蘇武進不鏽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獲得中國工業大獎和提名獎。至此,常州擁有四項中國工業大獎和三項提名獎,成為全國地級市中獲獎最多的城市。
  • 山東嘉冠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嘉冠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冠集團」)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嘉樣縣,東鄰京杭大運河,總面積973平方公裡。以嘉祥為中心的500公裡輻射範圍覆蓋了京津環渤海經濟圈、山東半島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中原經濟圈等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
  • 威海:海洋強市建設 「領跑」 全國
    「十三五」成就巡禮  □記者 陶相銀   通訊員 李忠蕾 報導  本報威海訊 「十三五」期間,威海堅持「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開放活海」五個導向,全力打造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相繼獲批「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市」「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
  • 《濟南市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市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以下簡稱「示範基地」)是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正式認定公布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是由法人單位建設或運營、集聚各類創業創新服務資源,註冊地址為濟南,以促進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為目標,提供服務支撐的載體和場所,具有基礎設施完備、運營管理規範、服務功能齊全、服務業績突出、示範帶動作用強等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