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日從濟南市工信局獲悉,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聚焦「智造濟南」建設,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近日,濟南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
記者了解到,濟南將逐年提升工業對全市經濟的基礎支撐作用,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到2025年,工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鞏固提升工業基礎地位,形成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先進位造業、數字經濟、企業發展、綠色發展 濟南著力提升四大發展能級
先進位造業方面,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到2022年,做大做強做優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集群,規模總量達到萬億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支出佔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以上。
在數字經濟方面,打造數字先鋒城市,到2022年,數字經濟佔全市GDP比重達到47%以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3800億元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
加快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步伐,產業數位化水平國內領先。智慧城市與產業發展一體推進水平不斷提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國內領先。
在企業發展方面,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競爭力普遍增強,到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千億元以上企業3家,百億元以上企業15家,十億元以上企業100家,過億元企業800家,每年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家。濟南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4000家以上。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瞪羚、獨角獸企業總數達到2000家。
另外,在綠色發展方面,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到2022年創建市級以上綠色工廠200家以上,綠色園區(集聚區)15個以上。
聚焦「智造濟南」做強四大支柱產業
圍繞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信息技術裝備、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汽車及零部件等37個產業鏈條和40個產業集群。持續推動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
加快突破一批重點產業領域,集中攻堅影響力、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著力突破信息技術創新、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17條重點產業鏈,實現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培育5000億級產業集群2個,2000億級產業集群2個以上。
《實施意見》中指出,濟南將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聚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聚焦製造業優化升級、數字經濟引領、服務實體經濟三大重點任務,著力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政策促動三大動能,凝心聚力、持之以恆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雙引擎,鞏固提升工業經濟的支柱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持續推動產業和城市能級雙提升,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強大產業支撐。
【來源:大眾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