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拳》在中央8套黃金強檔開播。由演員齊志在剛播完的《出關》裡飾演的「程大號」戰死沙場,再次滿血復活出現在《猜拳》裡飾演「八路軍代表」。
齊志
齊志
網易娛樂4月5日報導 4月5日,韋大軍編劇兼導演力作《猜拳》在中央8套黃金強檔開播。由演員齊志在剛播完的《出關》裡飾演的「程大號」戰死沙場,再次滿血復活出現在《猜拳》裡飾演「八路軍代表」。跟《出關》剛烈勇猛的「程大號」不同,齊志在《猜拳》飾演的「八路軍代表」是一個足智多謀風趣幽默的軍中精英。極大的人物反差讓觀眾大開眼界,直呼過癮。《出關》大結局,程大號身負重傷仍屹立不倒,面對蜂擁而上的日軍,拉響腰間的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定格在程大號用手扶正軍帽的那一刻,觀眾瞬間淚崩。程大號就是典型的紅軍精神代表。這種兩戲連播的機會對演員來說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考驗。同一個演員,塑造同一時代背景軍人,卻要塑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到底戲路有多寬廣?是騾子是馬,就在此遛遛了。《猜拳》開播,觀眾對齊志的演技仍然是好評如潮。已然跟著齊志入戲《猜拳》的劇情裡。此次齊志用的是合肥方言,意在向安徽家鄉的抗日先烈致敬,也足以體現齊志作為曾經是軍人的拳拳之心。韋大軍導演是如何評價齊志的?
韋大軍導演:「以前我看過齊志主演的一部電影,是個郵遞員,從頭至尾話不多,心裡卻有數,遇到事,乾淨利索地解決。我劇本裡有個重要的人物,是八路軍軍代表,沒名字,有象徵意味,於是想到他。大風天,彼此見了一面,都是乾脆人,一拍即合。再見時就是外景地了,我們約在酒館聊人物。他一身搖滾範,出乎我意料,聊起軍代表,陡然一變,句句戎馬範圍,令我刮目。他從前當過兵,就讀中戲時是班長,此時,想必他已經準備停當。
《猜拳》中的國軍師裡有兩個軍代表,一個是八路,一個是國軍,二人是一對打不散、總擰巴的搭檔。在國共合作時期,這是常有的事。兩軍因有交鋒史,積怨頗深,一旦相處同室,難免齟齬不合。二人是兩軍精英,意見相左,步調不一,在非常時期身陷囹圄、同帶桎梏,如何擺脫困境、共赴使命?對二人來說是個難題。但歷經百般挫折,終能求大同存小異,統一方向,合二為一。這不僅是真實歷史,也是時代隱喻。
那時共軍幹部多為南方人,且大多念過書,外形儒雅,內心剛毅。齊志是安徽合肥人,符合當時的情形。他出主意,說合肥話。我聽了,覺得很妙。方言構成的語境,準確有韻味,用於八路軍代表,再合適不過。
拍攝現場的節奏跟打仗差不多,我們則在吃飯的時候聊人物。八路軍代表其實不好演,弄不好就易概念化,必須要警惕。作為軍代表,必然有文化底子,與我們常見的大老粗截然不同,倘若談論信仰、主義與作戰理論,他不會輸給任何人,所謂的土,是相對於國軍代表,具體的是個人裝備和生活條件。在物質條件上,他是土鱉,但在精神層面上,他是高貴的。齊志的聰明在於,對人物歷史了如於心,吃準了形態,在人物命運的起承轉合中收放自如、拿捏到位。
生活中的齊志有品質追求,是個美食家,可為塑造出當時的人物狀態,他對自己下了狠心,吃了不少苦頭。第一場戲還是衣著潔淨、裝備齊全,但在隨後接連不斷的場景中,頭髮、軍裝就再也沒洗過,泥血汙垢令其面目全非。每當開飯的時候,齊志就不見了,躲到僻靜的角落,往嘴裡塞幾塊水果取代口糧。所以在鏡頭前,他能保持虛弱與飢餓的狀態。如果沒有這些近乎於自虐的作法,我們大概很難看到如同老資料、老影像中的形象。」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