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攝影 楊濤
春天的味道,不只花香,還有果香。3月30日,成都天府熊貓塔,攀枝花枇杷品牌發布推介會在此舉行,色澤金黃、味甜多汁的枇杷,讓成都市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甜蜜味道。
說起枇杷,成都人一點都不陌生,龍泉枇杷,還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呢。不過,龍泉枇杷最早到4月才能成熟,從春節前到現在,市場上的枇杷,都是被攀枝花「承包」了。
「攀枝花枇杷生長在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的區域,全年無冬,而安寧河和雅礱江兩岸的逆溫效應,也適宜枇杷生長。」在當天的推介會上,攀枝花市農牧局局長邱小平,道出了攀枝花枇杷搶佔市場先機的秘密:攀枝花枇杷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成熟上市,較全國其他枇杷主產區,要早2至5個月上市,因此,能在這個時節,為大家送上甜蜜滋味。
為何要用「早春的甜蜜」來形容攀枝花枇杷?邱小平給出了一串數字:攀枝花枇杷種植區域內,氣溫日較差一般10~18℃,年平均氣溫日較差15℃左右。白天氣溫高,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一般2300~2700小時。「日溫差大、年溫差小、光照強,使攀枝花枇杷具備色澤鮮豔、香氣濃鬱、味道甜潤等特點。」
作為全國重要的早春枇杷產區,目前,攀枝花全市種植面積3.2萬畝,產量1萬餘噸。枇杷主要品種有「早鍾六號」「大五星」等。其中,「早鍾六號」單果重45至70克,最大單果重可達80克以上;「大五星」單果重40至80克,最大可達100克以上。
「下一步,攀枝花枇杷產業將按照『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的要求,充分發揮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巧打『早春』『甜蜜』兩張牌,以發展精緻、高效、特色為定位,突出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發展方向。」 邱小平說,預計到2020年,攀枝花全市枇杷種植面積將發展到5萬畝、產量3.5萬噸。
攀枝花將堅持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戰略,把攀枝花枇杷打造成「中國一流、世界知名」品牌。同時,通過品牌培育和企業帶動,把枇杷產業做精做優做特,綜合產值突破10億元以上,使枇杷產業成為攀枝花現代特色農業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