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烏鴉反哺」是美麗的傳說還是確有其事呢?
古訓《增廣賢文》中記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以「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警喻人們要懂得感恩父母、孝養長輩。然而,至今還沒有一篇科學文獻或觀察記錄,可以證明烏鴉有反哺的習性。那麼,古人何來烏鴉反哺的結論呢?烏鴉真的會反哺自己的父母嗎?
答:烏鴉無疑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類。研究顯示,白嘴鴉可用石頭升高一個容器內的水位,讓蟲子浮上來,然後吃掉。有人還看到,生活在市區的小嘴烏鴉學會借用路上的車輛壓碎堅果的方法。它們耐心等在十字路口上,注視著紅綠燈;交通中斷時,它們就會取回已被汽車壓碎的堅果。
然而,迄今為止,人們還沒能發現自然界中哪種動物有反哺的現象,烏鴉也不例外。不過鳥類學家曾觀察到,烏鴉作為一種群居的社會性鳥類,在鴉群中,有些新成年的烏鴉會幫助其他成年烏鴉哺育幼雛。在新成年烏鴉餵哺雛鳥的時候,年老烏鴉吃到食物的偶然巧合也並非不可能。
不僅是鴉科,研究表明鳥類中的翠鳥科、蜂虎科、林戴勝科、鷦鷯亞科、知更雀亞科等均有巢中幫手為正在繁殖的雙親家庭出力。由此可見,「烏鴉反哺」不見得是小烏鴉在孝養雙親,很有可能是哥哥、姐姐在幫烏鴉父母餵養弟弟、妹妹。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一些鳥兒在其族群面臨「巢寄生」鳥類的侵佔壓力時,會選擇自己不繁衍後代,而致力於保護其近親的鳥巢不受侵佔。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約9%的鳥類中存在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現象。它們為什麼這樣做讓人好奇,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具有這種特點的鳥類在地理分布上與一些「巢寄生」鳥類的分布高度相關。
「巢寄生」鳥類是指杜鵑鳥等一些將卵產在其他鳥的巢中,由其他鳥代為孵化和育雛的鳥類。對於被寄生的宿主來說,它們常會失去整窩自己的幼鳥。
有些杜鵑會選擇寄生於鴉科鳥的鳥巢中,比如四聲杜鵑非常喜歡把灰喜鵲(鴉科的中型鳥類)當作寄主,在中國南方廣泛分布的噪鵑也會巢寄生烏鴉、喜鵲和紅嘴藍鵲等的鳥巢中。
為了降低被「剝削」的機率,宿主鳥類大量群居在一起,比一對夫妻自我防衛的成功率高很多。其中有些鳥兒就主動承擔起了抵禦外敵的重任,為此放棄了自己生育的機會。不過,由於它們幫助的多為近親,其自身基因也能通過這些近親的下一代傳承下去,這種策略被稱為「合作繁殖」。
也許正因此,古人得出了「烏鴉反哺」的結論。另外,成功寄生在烏鴉巢穴中的杜鵑個頭比烏鴉大,不仔細看的話,古人把噪鵑誤認為「烏鴉父母」也不是沒有可能。(趙魯)
《中國科學報》 (2014-01-10 第11版 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