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我愛蛇島,從未離開

2021-01-15 新華社客戶端

我愛蛇島,從未離開

半月談記者 於力 蔡擁軍 崔師豪

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遼東神龍島上毒蛇叢生。有人猜測遼東半島附近的大連蛇島,便是神龍島的原型。蛇島不大,面積僅0.73平方公裡,距陸地最近處約10公裡。小島有2萬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蛇島蝮蛇。一位痴心不改的「守蛇人」——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前副局長孫立新,與這些毒蛇相處了近40年。

孫立新 大學畢業之後,我被分配到保護區工作。在那之前由於各種各樣的天災和人禍,蛇島蝮蛇的種群數量由幾萬條下降到不足1萬條。直到1980年,相關部門意識到保護這一物種的重要性,成立保護區。我在這裡工作近40年,有人開玩笑叫我「蛇島島主」。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蝮蛇僅存在於蛇島,意味著這裡的生物鏈同樣是獨一無二的。候鳥吃草籽,蛇島蝮蛇吃鳥。一旦候鳥數量出現下降趨勢,蛇島蝮蛇數量也會下降。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名錄裡,蛇島蝮蛇屬於易危級物種。

蛇島蝮蛇 龍雷/攝

保護蝮蛇的關鍵在於保護鳥類,沒有候鳥,蛇島蝮蛇危在旦夕。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維護生態平衡,守蛇護鳥一起幹。我們工作的目的是讓蛇島老鐵山這個區域內的物種和諧繁榮。

1982年,遼寧省環保局組織20人的蛇島考察隊,在春、秋兩季進行調查,估算出蛇島蝮蛇種群數量在9000條左右,為歷史記錄最低。通過孫立新等「守蛇人」幾十年來不懈努力,蛇島蝮蛇的數量穩定在2萬條左右。

蝮蛇的平靜生活從人類踏上島嶼後被打破,面臨各種瀕死考驗。據記載,1937年日本人捕蛇7000餘條運往中國臺灣,將其製成蛇酒出售。民間謠傳拿蛇泡酒能治病,20世紀60至70年代,蛇島因無人管理,濫捕問題嚴重,周邊販賣蛇酒生意興隆。為防止偷捕,保護蛇島生態環境,「守蛇人」常年居住在島上。有一年,孫立新在島上生活了240多天。

孫立新 蛇島蝮蛇耐飢不耐渴,它們可以長時段不吃飯,但不喝水就很容易死亡。島上沒有淡水,蝮蛇靠喝雨水或露水為生。1989年蛇島曾經3個月滴水未降,1萬多條蝮蛇生命垂危。我們保護區買來800多個水盆,用巡邏船往返於蛇島與陸地之間,一趟又一趟地運水。當水盆運到時,幾乎全島的蛇都出洞喝水,場面特別壯觀。

有時,不光蛇喝不上水,我們也喝不上水。有一次實在受不了,用海水煮飯,又鹹又澀難吃死了。經歷了800水盆之事,保護區在島上挖了一口井,修了好幾個蓄水池,用水問題緩解了許多。

蛇島蝮蛇以吃鳥為生,進食時尖銳的鳥喙經常會劃傷蛇嘴,因此蛇島蝮蛇最常見的疾病是口腔炎。口腔發炎的蛇張不開嘴,就只能等死。孫立新這時會掰開蛇嘴,塗上紫藥水為它們治療。

孫立新 戴手套幹這種活兒還不方便,蛇嘴太小了,隔著一層手套根本沒法操作,所以難免被咬。被咬了10多次,後來可能都產生抗體了。

第一次上島時,我穿著防護衣,腳上穿著翻毛皮鞋,外面套著3公分厚的護腿,戴上電焊用的厚手套拿著棍子才敢上島。一上島就跟「鬼子進村」似的,疑神疑鬼,左看右看,確認沒有危險才敢邁步。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我被咬得最重的一次是在2001年。那是5月的一天,我陪澳大利亞一個蛇類專家上島考察,穿著一雙深口球鞋,沒採取任何防護措施。在回來的路上,被一條蝮蛇給咬了。蛇咬在我的腳背上,我脫下鞋用手擠了擠傷口,回住處後吃了些抗蛇毒的中草藥,腳還是高高腫起來了。到晚上,腫痛蔓延到小腿,油亮亮的小腿腫得像饅頭一樣。那是一種又漲又憋的疼痛,疼得我大汗淋漓,恨不得讓人把我的小腿剁掉。

曾與孫立新一同登上蛇島的雪梨大學教授理察·夏因(Richard Shine)認為,如此封閉而狹小的地方能夠維持數量如此龐大的捕食者是非常神奇的,在公眾教育、生態旅遊、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方面,蛇島都有著巨大的潛在價值。

蛇島全貌 龍雷/攝

孫立新 這幾十年來守蛇的辛苦,一言難盡。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強多了,20世紀80年代的守島生活太寂寞,晚上廣播電臺播放的文藝節目是我們當時唯一的娛樂。在島上看著大海,守著寂寞,養狗、養羊都是消遣。在這裡沒人逼你幹活,你想做研究或者混日子都可以,但我這個人幹一行愛一行,既然當初把我分配到蛇島來,那就愛上蛇島、愛上蛇。

於2019年退休的孫立新,其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的籤名是「我愛蛇島從未離開」。夕陽餘暉下,島上一塊巨石上鐫刻的「中國蛇島」四個大字熠熠閃光,不遠處一座三層小樓是島上唯一的建築。40年過去了,從小舢板到現在馬力強勁的監察船,從晚上睡覺蛇能闖進來的漏風鐵皮房到如今的三層監測站。幾代「守蛇人」經歷了五代船、五代房,堅守於此,與蛇為伴,不離不棄。

退休時,孫立新在離別感言裡這樣寫道:「見證並親歷了我國自然保護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以畢生之所學所長、畢生之心血情感,都投入、都奉獻給了自己深愛的國家,深愛的生態文明事業,深感欣慰……」守蛇人愛得深沉,一字一句,力透紙背。

(完)

相關焦點

  • 半月談|我愛蛇島,從未離開
    我愛蛇島,從未離開半月談記者 於力 蔡擁軍 崔師豪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遼東神龍島上毒蛇叢生。有人猜測遼東半島附近的大連蛇島,便是神龍島的原型。蛇島不大,面積僅0.73平方公裡,距陸地最近處約10公裡。小島有2萬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蛇島蝮蛇。
  • 「守蛇人」孫立新:我愛蛇島,從未離開
    2020-09-07 15:23:54 來源:半月談網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遼東神龍島上毒蛇叢生。有人猜測遼東半島附近的大連蛇島,便是神龍島的原型。蛇島不大,面積僅0.73平方公裡,距陸地最近處約10公裡。小島有2萬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蛇島蝮蛇。
  •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在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島上,存在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品種——蛇島蝮蛇。幾萬年來,在這座小島上蛇鳥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歇,直至人類文明涉足蛇島之前,島上一直維持著微妙的生態平衡。尤其是1931年日本軍隊登上蛇島後,人類開始對蛇島上的生態造成破壞,殺蛇、捕蛇、火災……各種各樣的人禍加天災使蛇島上蝮蛇的數量由幾萬條下降到不足一萬。
  •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在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島上,存在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品種——蛇島蝮蛇。幾萬年來,在這座小島上蛇鳥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歇,直至人類文明涉足蛇島之前,島上一直維持著微妙的生態平衡。尤其是1931年日本軍隊登上蛇島後,人類開始對蛇島上的生態造成破壞,殺蛇、捕蛇、火災……各種各樣的人禍加天災使蛇島上蝮蛇的數量由幾萬條下降到不足一萬。
  • 40年堅守只為讓2萬條劇毒蝮蛇有個安穩的家——蛇島一日記
    「我愛蛇島 從未離開」,這是剛退休不久的保護區管理局前副局長孫立新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的籤名。從怕蛇到愛蛇到護蛇,他與蛇整整打了38年交道。炎炎夏日的一天,記者登上「大連蛇島號」執法監察艇,隨管理局工作人員奔赴蛇島,船行駛了30分鐘,穿過海霧,一座外形類似「貝雷帽」的小島越來越清晰。「這裡的蝮蛇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有幾萬年的歷史。」
  • 與偷蛇人鬥、與捕鳥人鬥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在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島上,存在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品種——蛇島蝮蛇。幾萬年來,在這座小島上蛇鳥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歇,直至人類文明涉足蛇島之前,島上一直維持著微妙的生態平衡。尤其是1931年日本軍隊登上蛇島後,人類開始對蛇島上的生態造成破壞,殺蛇、捕蛇、火災……各種各樣的人禍加天災使蛇島上蝮蛇的數量由幾萬條下降到不足一萬。
  • 與偷蛇人鬥與捕鳥人鬥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在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島上,存在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品種——蛇島蝮蛇。幾萬年來,在這座小島上蛇鳥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歇,直至人類文明涉足蛇島之前,島上一直維持著微妙的生態平衡。尤其是1931年日本軍隊登上蛇島後,人類開始對蛇島上的生態造成破壞,殺蛇、捕蛇、火災……各種各樣的人禍加天災使蛇島上蝮蛇的數量由幾萬條下降到不足一萬。
  • 神秘的蛇島
    旅順蛇島(源自網絡)我先後兩次登上蛇島,一次是20年前去拍照,一次5年前去立標誌碑。我曾聽當地人講過,蛇島岸邊有一個洞,裡面有淡水。漲潮的時候洞裡灌滿海水,退潮的時候,你進洞裡喝水,水依然是淡水且有甜味。這個洞我沒有進過,自然也沒有嘗過,只是聽說而已。20多年前,有人做個實驗,蛇島的蝮蛇能不能在陸地生存。當地一個姓劉的人,帶人從蛇島上抓了幾條蛇帶到陸地放到岸邊。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幾條蛇都掉過頭來面朝大海,一起向7海裡遠的蛇島遊去。
  • 蛇島探秘:大連蛇島是神龍島的原型?
    有人猜測位於遼東半島附近的大連蛇島是神龍島的原型。大連蛇島不大,面積僅0.73平方公裡。小島上生存著2萬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蛇島蝮蛇。「蛇島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幾次海退海進,時而和大陸相連,時而分開,島上的動物大量滅絕,慢慢地島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善於忍飢挨餓的蝮蛇和會飛的候鳥了。」和蛇島打了38年交道的孫立新說。
  • 最恐怖蛇島,大連蛇島怎麼來的?
    大連蛇島。就是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角的渤海灣海面上的一座島嶼,是我國的一座有趣的,少見的島嶼,是國際級的自然保護區,據說,目前島上生存著近50萬條蛇,涵蓋了1.8萬餘品種的蛇。被稱為蛇的王國,也稱之為蛇島,有很多是漢奸的劇毒蛇。
  • 蛇島「塗」蛇
    新華社大連6月3日電題:蛇島「塗」蛇新華社記者蔡擁軍地面有蛇,草裡有蛇,樹枝有蛇。位於大連旅順的蛇島,獨有的蛇島蝮蛇似乎無處不在,對於怕蛇的人來說,無異於噩夢。徐寧傑怕蛇,但他還是來了。這位遼寧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35歲,身高1米85,體重90公斤,上過6次蛇島,但還是怕蛇,而且這一次參與蛇島蝮種群數量調查,就是要去蛇最密集的蛇島6溝,要穿過草叢、灌木、喬木等各種複雜地形,還要用彩筆在發現的蛇身上做出標記。徐寧傑的大呼小叫在山溝裡傳得挺遠,最早的時候是因為沒發現蛇,他說:「沒發現才是最可怕的!」
  • 蛇島「塗」蛇!
    位於大連旅順的蛇島,獨有的蛇島蝮蛇似乎無處不在,對於怕蛇的人來說,無異於噩夢。徐寧傑怕蛇,但他還是來了。這位遼寧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35歲,身高1米85,體重90公斤,上過6次蛇島,但還是怕蛇,而且這一次參與蛇島蝮種群數量調查,就是要去蛇最密集的蛇島6溝,要穿過草叢、灌木、喬木等各種複雜地形,還要用彩筆在發現的蛇身上做出標記。
  • 想見你|黃雨萱:你給的愛 從未離開我的心懷
    元氣滿滿、敢愛敢恨,開朗大方的性格註定會被大多數人喜愛。用大家喜聞樂見的說法來看,她就是那種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就連小的時候,表達愛意都是那麼的明亮果決。「大哥哥,我叫黃雨萱,你不可以忘記我哦。」相遇那天,一句話定格了永遠。我們看到穿越前的她,獨立、通透、熱心。
  • 大連最恐怖的地方:大連蛇島
    蛇島,是一種在全世界的島嶼。在中國有大連蛇島、千島湖蛇島、南灣水庫蛇島、仙女湖蛇島、瀘沽湖蛇島、釣魚島列嶼蛇島。中國以外的蛇島有南美洲巴西蛇島、越南蛇島、烏克蘭蛇島。大連蛇島具體位於大連旅順口區雙島鎮大甸子西湖咀西7海裡,面積約0.8平方公裡;(鳥站)老鐵山位於大連旅順口區西部,面臨黃、渤兩海,地理座標為東經121°6′30″,北緯38°40′32″。傳說孫悟空大戰二郎神時,挑了兩個島,路過渤海那裡時,不小心把挑著兩個島的扁擔弄斷了。掉在海裡的島,一個島是海貓島,另一個島就是蛇島。
  • 魅力海島 | 蛇島
    蛇島位於遼東半島南端的渤海、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海域,因島上棲息著大量蝮蛇而得名。>蛇島的氣候屬於溫帶亞溼潤蛇島孤立於渤海之中,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具有風日多、風力大的特點。不到1平方公裡的海島上,棲息著近2萬條單一種類的毒蛇——蛇島蝮蛇,形成蛇島特殊的生態系統,是世界著名的蛇島。
  • 探秘全球七座神秘驚悚的蛇島
    原標題:探秘全球七座神秘驚悚的蛇島    說起蛇,估計不少人都會心生膽寒,如果一個島號稱「蛇島」,你還敢踏足嗎?下面小編就帶你去看看幾座神秘又驚悚的蛇島,這幾座令人驚異的蛇島並非所有都布滿這種無腿、舌尖分叉的有毒爬行動物,但是每座小島都贏得了蛇島的綽號。
  • 世界死亡之地其一,「死亡蛇島」巴西蛇島。
    蛇島上面大概每0.8平米就有一條蛇存在,也就是說人在裡面走幾步就會碰到一條蛇,非常的可怕。一:蛇島種類生長在這裡的蛇類全部屬於黃金頭帶類,金黃色的表皮,尖利的頭部和敏銳的眼神,意味著它們是這裡的統治者。它們長年以蟑螂,百足蟲等昆蟲為主食,並在候鳥遷徙的季節享受一頓盛宴。它們生活在地面,或是樹上,甚至是廢棄的燈塔裡。由於鮮有天敵,食物充足,是名副其實的蛇國。
  • 大連蛇島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文/虞子期 「大連蛇島」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肯定還是有「蛇」的,沒蛇的島叫「蛇島」,在全球範圍之中暫時還沒有看到過。蛇島當然在最初的時候也並非叫「蛇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島嶼而已。
  • 探秘全球7座神秘驚悚的蛇島
    探秘全球7座神秘驚悚的蛇島 伊利亞德大凱馬達  伊利亞德大凱馬達是位於巴西聖保羅州附近的大西洋海域的一座崎嶇不平的小島。該島到處都是蛇,大約每平方碼(約合0.84平方米)就有一條蛇。中國蛇島  蛇島位於中國大連附近的遼寧半島,該島是截然不同的毒蛇——蛇島蝮蛇的棲息地。與其他島上的毒蛇一樣,這種毒蛇為了捕捉海鳥,已經進化出更強的毒性。
  • 探秘全球七座神秘驚悚的蛇島
    七座令人驚異的蛇島並非所有都布滿這種無腿、舌尖分叉的有毒爬行動物,但是每座小島都贏得了蛇島的綽號。伊利亞德大凱馬達是位於巴西聖保羅州附近的大西洋海域的一座崎嶇不平的小島。  蛇島位於中國大連附近的遼寧半島,該島是截然不同的毒蛇——蛇島蝮蛇的棲息地。與其他島上的毒蛇一樣,這種毒蛇為了捕捉海鳥,已經進化出更強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