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彭莉 陳姝妤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
1月14日,攀枝花市東區炳草崗街道紅星街社區暖意融融,環衛工人、外賣小哥、計程車駕駛員、快遞員、交警等戶外勞動者代表齊聚一堂,體驗「溫暖港灣」——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帶來的便利。
當天,攀枝花市各縣(區)同步舉行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揭牌儀式,89個標準化升級打造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正式投用,在隆冬時節為戶外勞動者送去暖心服務。
免費開放
「溫暖港灣」提供多項暖心服務
「溫暖港灣」有啥暖心服務?代表們走進設在紅星街社區竹秀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只見25平方米的小屋內設施齊全,不僅有沙發、茶几、柜子大件家具,還有冰箱、取暖器、微波爐、飲水機等電器,一旁的高桌上,還貼心地擺放急救包、方便麵、礦泉水等物品應急。
「全部免費,讓戶外勞動者有個歇腳的地方。」紅星街社區黨委書記陳杰棟說,為了讓大家能夠臨時休息,專門配備了可摺疊沙發,打開就能當簡易床使用。不僅如此,服務站旁邊的兒童活動中心、圖書室、廁所等區域,最大程度為戶外勞動者們提供便利。每天早上7點至晚上8點,服務站對外開放。
開放首日,前來檢驗的戶外勞動者紛紛點讚。「很暖心!等待送餐的空隙,中午熱飯的時候,著急上廁所時,都能到就近的服務站。」美團外賣送餐員蘇虹濤說,公司送餐員共有400多人,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公司的固定休息場所並不夠用,「有了這個服務站,工作起來便利多了。」
「戶外勞動者常年與寒風為伍、烈日為伴,他們用自己的努力,為城市的建設發展默默出力,應該給予他們更多關愛。」攀枝花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為更好地服務戶外勞動者,2020年10月,攀枝花明確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建設標準,全面啟動戶外勞動者服務站設備優化升級和新站點設置工作,高標準建設89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解決了他們「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
服務提檔升級
首批89個站點實行統一管理
「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這是首批89個「溫暖港灣」的共同功能,它們分布在攀枝花各縣(區)重點區域,其前身正是攀枝花市總工會在全省率先創新啟動建設的「花城V心小站」 。據了解,這89個站點,其中有67個正是在原有的「花城V心小站」基礎上進行提檔升級建成。
與原有「花城V心小站」不同的是,新建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覆蓋面更廣,主要以環衛工人、計程車駕駛員、交通警察(含協輔警)、交通協管員、市政工作人員、快遞員、送餐員、城管員等戶外勞動者為服務對象。按照「工會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務實高效」的工作思路,站點建設方式突出共建共享,由縣級及以上工會組織與中國郵政、郵儲銀行和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愛心企事業單位依託服務大廳、臨街商戶、加油站等場所掛牌設立,共同建設、運營、管理。此外,還可利用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幫扶(服務)工作站(點)及已有的各類工會服務站點設立。
「打響工會戶外勞動者站點品牌,將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成為深受戶外勞動者歡迎的職工之家。」該負責人說,為充分發揮各站點作用,保障站點的正常運行,攀枝花市總工會統一制定站點日常管理規定、服務流程、安全須知等規章制度,並在站點內明示,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和退出機制。同時,上報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位置、外觀圖片、可提供服務等信息,及時錄入掌上川工APP的工會地圖版塊,形成站點布局電子地圖,便於戶外勞動者通過手機等設備進行查找。
據介紹,目前各主要站點升級和新站點設置工作基本完成,關愛行動仍在繼續。接下來,攀枝花還將增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完善服務站點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服務站點建設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切實發揮服務實效,為勞動者們搭建「第二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