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還是那個月亮,詩還是那些詩,當詩、月、畫搭配起來就更美了

2021-01-09 藝術泛舟

01月亮一直是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

古人用月亮明志「比如我心向明月」代表自己的清明之志。比如用來思鄉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用以抒發人間疾苦的」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

清冷的月亮千古一直來月圓圓缺,蘇軾由此發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的感嘆,並以此來寬慰自己。

」月是故鄉明「、「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思鄉。中秋的月兒永遠是最容易引發鄉愁的。元宵的月兒卻又可以代表浪漫和愛情,比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約會。

當然更多的則是借月來抒發自己的悲苦之情,也有孤獨的人把月兒當成自己傾訴的對象,雖孤獨卻我還有月亮相伴。

02當我們把這些優美的詩詞跟月亮配到一起,就更美了。

1、蘇軾估計目睹了富貴人家的一次歡歌之後。詠出: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同時也發出對醉生夢死、貪圖享樂、不惜光陰的人的深深譴責。但人們忽視了後面的兩句,只記得「春宵一刻值千金」了。

2、李白在一次酒後,做了一次人生思考。

將明月與人生反覆對照然後又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切換過來切換過去。

也許他受道教的影響太深,或者他本來就是道家子弟。他對宇宙和人生哲理進行了深刻思索。

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這風格是不是有屈原的《天問》的味道?後面他的超級粉絲蘇軾又寫了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嗯影響深刻,也許李白本身就崇拜屈原,蘇軾又崇拜李白,時間線就這樣通過月亮跟串到一起,也許蘇軾在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同屈原和李白進行了靈魂上的交流吧?

3、《望月懷遠》 這是張九齡思念遠方友人還是親人寫下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遂此詩成為中秋月團圓之際,送給不能相聚一起言歡親朋好友的經典臺詞。

4、張繼在姑蘇城外的船上有感自己逃到江南以躲避戰亂(安史之亂)

晚上披衣而起望著船外,看著外面千古悠悠的蘇州城,歲月蒼蒼,又聽著寒山寺的鐘聲。但是卻是悲從心來,思鄉,憂思國家。於是乎寫下這經典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5、當李清照在夜中思念自己的夫君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思念之情。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月滿西樓遂成很多人喜歡引用的詞語,真得很美。「花自飄零水自流」和」無可奈何花落去「一起成為來表達無奈之情的經典用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6、蘇軾寫出了經典的《水調歌頭·對酒當歌》,他因月而發,讓自己變豁達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正如他在黃州寫下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種豪邁一種豁達,他一直如此吧?

7、唐代詩壇的老前輩孟浩然在宿建德江,發現了很美的景色。

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用詞簡單直抒胸臆,他的詩風影響到了李白、杜甫、王維、楊萬裡。可謂文章自千古影響了多少人啊。

8、王維對於景色的描寫,一是簡單明了易懂,二是如畫一樣,不虧為」詩佛「。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

9、盧綸用月來表達了將士的豪邁英雄精神,宜將窮寇追。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成為表達豪邁,英勇的經典之詞。

10、辛棄疾豪放派詞風,寫景也是寫得如此美,文武雙全自難得啊。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

歡迎持續關注,隨手給個怒贊吧。看在我配這麼好的圖份上。轉發評論更好了!

相關焦點

  • 李白的詩與月:回不去的故鄉,就像月亮|周末讀詩
    戴進《月下泊舟圖》02峨眉山上的月亮就是故鄉《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此詩題為「峨眉山月歌」,唱給峨眉山月,也是峨眉山月所唱,更是詩人借峨眉山月而唱給故鄉的情歌。那一年,開元十二年?十三年?
  • 穎兒曬21個月女兒,小月亮發著小奶音背完詩唱童謠,聰明又可愛!
    11月5日,穎兒也在某社交平臺曬出一段女兒小月亮的視頻,並興奮附文:「21個月的小月亮會背詩了,為母很開心」。和以往一樣,為了保護女兒,穎兒依舊用可愛的貼紙遮擋住小月亮的正臉。視頻中小月亮身穿黑色打底衫,頭扎小啾啾,先是媽媽穎兒說到:「鋤禾」,隨後小月亮發著小奶音接著背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十分流利地背完了一首詩。看到小月亮精彩的表現,身為媽媽的穎兒也難掩興奮,一邊伸手為小月亮鼓掌,一邊誇讚到:「好棒」,再來背一首「小老鼠」。不過,這次小月亮就沒有那麼配合了,把注意力轉移到一旁好吃的上。
  •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生活要有眼前的苟且還要有詩和遠方
    小說情節入勝、文字深刻,但是最重要的卻是可以打動我們當代人的心靈,引起我們的思想共鳴,正如小說的標題:月亮代表了我們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是我們的詩和遠方,而六便士則毫無疑問代表了現實和日常生活,是我們的眼前和苟且的現實……這就不得不讓活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的人們,陷入精神追求和瑣碎世界的平衡思考中……在小說中,毛姆雖然採取了模糊的寫法
  • 關於月亮的詩句:月出驚山鳥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託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閒」結合起來。
  • 李煜的一首冷門詩,全詩僅有10字為人知曉,意境卻美到極致
    從傲霜鬥雪的青松變成委身廳堂的盆景,這一轉變更使他滿腹愁腸。前期的詩作多描寫皇宮裡面的奢侈生活,而後期則是表達亡國之恨,極賦有藝術感染力。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愛好詩詞歌賦的李煜怕是會生活得很開心吧。世事無常,有人為爭名奪利而勾心鬥角,有人卻願意過自由自在的愜意的淡泊生活。歷史的浮沉讓有些人如草芥般被遺忘,可有些人的形象卻會在後人心目中越來越鮮明。
  • 有詩為證的始亂終棄
    該詩沒有提到月亮,應該是月亮下山了,說明夜深了。二是,地點 ,地點很特別。畫樓的西面桂堂的東面,李商隱去的地方是在畫樓與桂堂之間的房子裡。畫樓、桂堂都是豪華建築。因此,李商隱去的地方,也許不是皇宮,但有可能是王府,或是官宦人家的豪宅。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住所。
  • 如何捕捉孩子們脫口而出的詩?成長的秘密值得一探究竟
    詩歌的大作者與小作者們在一起兒童詩創作隊伍龐大中國詩歌網的童詩徵集活動是2020年2月25日至10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大小朋友、新老詩人、詩歌愛好者都參與了進來。」《詩刊》副主編霍俊明說。她說,特別羨慕那些睡前捧一本書靠在床頭看,看累了再關燈睡下的人。「我想讓我兒子將來也有這樣的生活。」蒙古族詩人娜仁琪琪格和女兒蘇笑嫣一直堅持創作童詩,她們一同參加了此次徵集活動。娜仁琪琪格至今還記得女兒3歲時,脫口而出的詩《小月亮》:「小月亮/彎彎的小月亮/我是個小月亮/小孩兒坐在我身上/和白雲去說話」。稚嫩童音剛剛落下,媽媽眼淚流了下來,「所有的美好,在她身上生長。」
  • 數字詩、疊字詩、姓名詩……還是古人會玩兒!|唐·皮日休|杳杳寒山...
    讀慣了四平八穩講究各種格律的詩詞,偶然發現還有好多種奇趣詩,寫著有趣,讀來更有趣!數字詩山村詠懷宋·邵雍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前一首數字詩,嵌入十個數字,描繪了一幅鄉居風光圖。第二首詩中嵌進十個數字,而且從大往小,倒過來數,成為別具一格的「倒數詩」,更增加了趣味。疊字詩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五代·佚名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只只鴛鴦語。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
  • 世上好詩無非貓詩,不是寫貓的詩,就是貓一般的詩
    範曄 鳳凰網讀書原標題《貓詩語》作者 | 範曄世上好詩無非貓詩。不是寫貓的詩,就是貓一般的詩。貓詩有豪放派。史蒂文斯一言以蔽之:「巨貓必須強勢地站在陽光裡。」「火焰似的燒紅,/在深夜的莽叢」(徐志摩譯),是布萊克的大貓。
  • 詩與畫中的大白鵝,詩中韻味各不同,畫中栩栩如生!
    這首詩是大部分人童年學會的第一首詩吧?可謂中國啟蒙第一詩了。據動物學研究說鵝的祖先是大雁。只是我不太懂,但是雁和鵝相差有點大。倒是同天鵝長得比較類似。而且有些鵝長得個頭大,有時會誤認為是天鵝。比如下圖第一張是白天鵝,第二張是家鵝。
  • 詩畫點染雁蕩山
    ■四川成都 肖伊緋 《唐詩畫譜》是一部明代刊刻的詩、書、畫、刻四美備具的版畫圖譜。書中所收絕句,大多是唐代著名詩人,如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等人的佳作。
  • 月落西山人未眠,孤燈昏月行影單,這首小詩怎樣改好一些?
    前言前些天參與了一個小問題 :月落西山人未眠,孤燈昏月行影單。一壺濁酒人已醉,不見月中嫦仙子。你覺得這詩怎麼樣?老街感覺,這首小詩的意境不錯,但作為一首七絕,還是有幾個明顯的小問題需要調整一下一、 無意義的重複作詩如同下圍棋,每一個棋子都要有其價值和效率。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我們可以從這首詩的字面看出大意是這樣的:縹緲幽空的山谷,剛剛沐浴了一場新雨,天色漸漸暗了襲來,傍晚來臨,冥冥中似有秋意。隨著夜色漸深,月亮升起來,潔白的月光靜靜的照在松林的樹梢上,林間的小溪清澈晶瑩,「汩汩」的寂寞的流淌在青石上。夜風吹拂,竹林發出輕柔悅耳的「沙沙」聲,仿佛向著歸來的洗衣姑娘揮手致意。不遠處湖水中睡蓮輕輕搖動,原來正有一葉小漁船駛來。
  • 群山丨張永權 : 真善美,兒童詩的永恆主題
    詩人還在《小象和小螞蟻比力氣》《寫給妖怪的一封信》《孩子的密碼》等詩中,把美與醜相對立,善與惡相比較,讓孩子們在有趣的閱讀中,從小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星月童話》這首詩中,生動地描寫在「無數繁星眨著燦爛的雙眼,月亮靜靜凝視著大地」的美麗夜晚,一位心懷夢想的孩子,「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送給地上所有的孩子。
  • 絕配:木心的詩,林風眠的畫
    詩:木心,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畫家,在臺灣和紐約華人圈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和傳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6本小說、散文和詩集。畫:林風眠,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學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
  • 中秋夜,他畫的九個月亮,曬朋友圈卻燃爆了,為何大家這麼喜歡?
    ▲黃建南畫月亮的油畫之一(局部,全圖見文尾)。雙節而至,心雖有波瀾和些許期待,但在朋友圈裡還是老一套,不是幾句格式化的祝賀語,就是曬曬圖。
  • 江清月近人,月亮的陪伴,溫暖了詩人的心
    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宿建德江》這麼一首短小的詩,是怎樣描寫那麼廣大的江上景色的呢?建德江,就是浙江流過建德市的那一段。浙江現在是一個省的名字,但它其實是條江。浙江到了下遊就被稱作錢塘江,一說到錢塘江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因為有錢塘江大潮。孟浩然在建德江留宿,就寫了《宿建德江》,「宿」是整首詩的關鍵字。讀詩一定要重視題目,我們順著「宿」字往下讀,就能讀得井然有序。
  • 詩評 綠野、劉波
    著有《阿信的詩》、《草地詩篇》、《那些年,在桑多河邊》、《驚喜記》等多部詩集。曾獲徐志摩詩歌獎、西部文學獎、敦煌文藝獎、中國"十大好詩"、昌耀詩歌獎、《詩刊》陳子昂年度詩人獎等獎項。 【詩評劉波】二:不少人都寫過關於雪的主題詩,但有辨識度的作品並不多,雖然它事關普遍的自然,可要寫出新意,還是取決於詩人的個體創造力。
  • 十點讀詩丨念給你 只因我還是很喜歡你
    十點讀詩和一切美好不期而遇我還是很喜歡你茅 瑩在一個倒春寒的早晨,我的一個閨蜜,毫無徵兆地將它推給我。她說:在春天這麼惆悵多情的季節,情緒翻湧……可以的話,讀給我。好難好難念的,一首詩,那麼多「我還是很喜歡你」,每一句的情緒都不同甚至,每一個「喜歡」的觸碰都有著感覺不到卻又明顯張揚的差別。她說:只有你,只有你才能讀得出來。我默默地看著這首詩,很久……然後,抓起外套,毫無遲疑地直奔配音間,直奔那個小小的,詩的天堂。這首詩,是她在最近剛讀的一本小說上看到的,而其實不過也只是引用了它的第一句而已,卻讓她莫名有了一種心絞痛的感覺,想哭。
  • 《紅樓夢》賈雨村所作的中秋詩,暗含著種種動人之處
    古人認為月亮在白天「隱身」,到了夜晚又再次散發光芒;而月亮裡面就藏著「蟾蜍」,也就是環形山的陰影。根據史料記載,兔子和蟾蜍都跟月亮相關聯的傳說盛行於西漢末年。那時候的人們認為「銀蟾」和「玉兔」都隱藏在月亮裡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陰」和「陽」既要相互依賴,也要相互制約。西漢的文學家劉向就曾說過:「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