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 劉迅)六旬老人一入冬就出現皮膚瘙癢,痛苦難忍。記者走訪發現,入冬後天氣寒冷、乾燥,患皮膚瘙癢症的患者明顯增多,其中中老年人「佔大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洗澡太勤、洗澡水過燙導致。今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醫生提醒,這個季節可適當減少洗澡次數,控制好水溫並使用潤膚露緩解乾燥。
頻繁洗澡導致皮膚瘙癢
「天氣一冷,全身上下莫名很癢,尤其後背、手臂、小腿,癢得整晚睡不好。」前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門診,67歲的黃婆婆一臉愁容。她說,每晚睡前都要衝個熱水澡,這幾天降溫她仍堅持這一習慣。
黃婆婆說,起初瘙癢還以為是沒洗乾淨,她用沐浴露配浴球,全身用力搓洗,洗後沒多久癢得更厲害,小腿、手臂上還出現乾燥性裂紋,像魚鱗一樣。「我忍不住抓撓,卻越抓越癢,還破了皮。」老人說。
接診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胡楓發現,老人全身皮膚乾燥,多處有紅斑、脫屑,診斷為乏脂性溼疹,又稱「冬季瘙癢症」。根據病情,胡楓開了止癢藥膏,並叮囑減少洗澡頻率、注意保溼。
胡楓醫生介紹,冬季乾燥寒冷,皮脂腺分泌減少,洗澡過勤會使皮內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從而引起皮膚乾燥、瘙癢、脫屑等。尤其是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本來就少,若洗澡過勤,熱水和洗浴用品會帶走皮膚表面本來就不多的皮脂,加劇皮膚乾燥,越洗越癢。
冬天應減少洗澡次數
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了解到,進入冬季,患上皮膚瘙癢症的患者明顯增多。從接診情況來看,大多是中老年人。他們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冬季洗澡太勤。
「要想冬天皮膚不受損,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洗澡次數,選用中性沐浴產品,洗澡後抹保溼霜。」胡楓表示,年輕人2-3天洗一次,老年人最好一周洗一次。洗澡時間不宜太長,5至10分鐘即可;水溫也不要太燙,一般控制在40℃左右。洗澡後擦一些溫和的潤膚露,保持皮膚溼潤。同時建議使用純棉浴巾及內衣。
生活上,儘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等食品,平時避免勞累,保持心情舒暢。胡楓還建議,若出現皮膚紅斑、丘疹及鱗屑,可以使用含激素的外用乳膏搭配外用止癢劑(如樟腦乳膏等)。如果伴有皮膚破損時,還應聯用含抗生素乳膏。對於瘙癢嚴重,影響夜間睡眠的患者可口服抗組胺藥物。「上述治療仍不能緩解,建議就診排除慢性腎衰、肝膽疾病、糖尿病及甲亢等。」他提醒。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