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離手」致腱鞘炎患者增多,屏幕越大越費手,專家這五點提醒超...

2020-12-05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5月14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25歲小夥手機不離手,成天刷手機以致拇指僵硬,手抽筋。5月11日,他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被診斷為狹窄性腱鞘炎。醫生介紹,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機不離手」致腱鞘炎增多,且屏幕越大越費手。

近幾個月來,家住漢口的陸先生每天宅在家裡刷手機,看新聞、聊天、玩遊戲,每天十幾個小時幾乎機不離手。5月11日一早,陸先生起床後拿手機時,感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很僵硬,使不上力氣,早上剛起來時甚至還不能彎曲和伸直活動,手指一動就會痛。吃早餐的時候,陸先生連握筷子都困難,無奈之下,他趕緊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骨外科就診。經醫生檢查,診斷陸先生患上了狹窄性腱鞘炎。目前,醫生為陸先生進行了保守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後期可能要進行腱鞘松解術。

骨外科汪陽副主任醫師介紹,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門診收治的腱鞘炎患者也逐年增多。該類患者都是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持續點擊手機屏幕,容易造成肌肉勞損、拇指外側疼痛、腱鞘炎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玩手機時間過長,現在手機屏幕尺寸不斷增大也是造成腱鞘傷害的一個原因。因為小手掌玩大手機,拇指指尖單次活動距離會更遠,也就是手指肌腱在腱鞘中滑行的距離更長,摩擦的機會更多,長時間下來,就會更容易使得肌腱腱鞘發炎。

汪主任提醒,長時間點擊屏幕、把玩手機,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產生酸痛感。建議市民在使用手機時不要太用力,單手勞累時可以交替使用,每隔5到10分鐘就變換握手機的姿勢,時常換不同的手指操作手機。經常活動手指、手腕,都能稍微緩解大手機帶來的疲勞感,目前市面上很多手機的尺寸都比較大,使用時最好用雙手握手機。

另外,他表示,預防腱鞘炎的話,平時還可以做做手指操,增加拇指的運動範圍和靈活性,具體如下:

1、掌心向上、手指併攏,先把拇指向側面伸出,與其餘四指呈直角;然後把拇指收向手心,指向小手指的底部,保持10秒鐘。

2、用攥拳的形式閉合和張開手指,也可以用抓握小球的方式來鍛鍊。

3、在五根手指指尖綁一根橡皮筋, 打開五指,儘可能拉伸橡皮筋,感受到拇指有伸展感。

4、患側手肘支撐在桌面上,手腕自然下垂;另一側手握住患側手除拇指外四指,向下按壓它們,感受手腕與拇指根部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

5、最後做腕關節繞環,順時針、逆時針分別做5次。這套動作每天可抽空進行2到3次。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閒下來就刷手機小夥患上「手機手」醫生:機不離手致腱鞘炎增多...
    25歲小夥手機不離手,成天刷手機以致拇指僵硬,手抽筋。5月11日,他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被診斷為狹窄性腱鞘炎。醫生介紹,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機不離手致腱鞘炎增多,且屏幕越大越「費」手。家住漢口的陸先生每天宅在家裡刷手機,看新聞、聊天、玩遊戲,每天十幾個小時幾乎機不離手。
  • 屏幕越大越「費」手指!兩個動作測你的手是否「過勞」了
    屏幕越大越「費」手指! 「機」不離手的你,手指可能已經悄悄受傷了。受訪專家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何盛為解放軍第252醫院骨關節外科醫師 龔龍兩個動作測出「手機手」點讚、比心握拳尺偏大屏時代,手機越來越傷神經什麼尺寸的手機最適合你
  • 日本網紅眼藥水被禁 眼科專家告訴你「越點越幹」的真相
    記者走訪武漢眼科醫院了解到,近年來因長期使用此類網紅眼藥水而出現眼部不適的患者大有人在,漢陽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病科主任牛曉光指出,此類眼藥水成分複雜,極易損傷眼表、角膜上皮等細胞,長期使用有可能讓本就乾澀的眼睛「越點越幹」。
  • 年輕人得怪病雙手拇指難彎曲 玩手機太久致勞損
    吃飯、睡覺、上廁所,一部iPhone4不離手;上網、簡訊、發微博,只要有閒暇手指就動個不停……結果,玩著玩著,半年下來,25歲女孩的手得了怪病……  醫生一看小趙就說 是玩手機玩出的病  25歲女孩小趙在西安高新區一家房產公司上班
  • 照顧倆「萌寵」 女子累出腱鞘炎
    把寵物當孩童,吃喝拉撒樣樣親力親為,女子長期事無巨細照料倆萌寵,超負荷勞作下累得左手大拇指腱鞘炎發作。 年近五旬的蔣女士已同時養育一隻比熊犬和博美犬近八年,「它們就像自己的孩子,狗狗的清潔衛生做好了,它們舒服了,我們人才不會生病!」
  • 手的握力越大,肝氣就越足,人就越長壽
    食指是大腸經那麼,把戒指戴到食指對不對?有一些女孩子比較喜歡這樣。大腸跟本能相關,有的人在做決斷的時候,他老用食指敲桌子,實際上他是在拼命地調動本能來幫他做決斷,這件事不是靠理智能解決的,所以要靠本能來解決。我們中國人有時候,說自己肚裡有數,指的就是大腸。心越跳得厲害反而是心臟輕症。
  • 醫生提醒:玩手機時要注意這 3點,別等得了腱鞘炎才後悔
    2020年註定不平凡,時光從我們的指尖一點點流過,不知不覺已到了6月,這段時間,整個國家因為一個小小的病毒被按下了暫停鍵,時間慢了下來。空間只限居家,很多人破天荒的在家超長待機一個月以上。就在此刻,充滿智慧的廣大人民群眾無不在竭盡所能的排解無聊。
  • 腱鞘炎患者看過來!教你幾個實用的康復鍛鍊方法
    你剛聽到腱鞘炎的時候是不是會感覺到很陌生?腱鞘炎到底是什麼,和我們有什麼關係?腱鞘炎以前只是中老年婦女的常見病,與中老年人家務勞動多,腱鞘萎縮退化,彈性和抵抗力降低有關。但現在「拇指族」、長期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辦公白領、清洗等服務性行業的藍領或家庭主婦等,都成為了腱鞘炎高發人群,這與姿勢不不當、過度使用有密切關係。
  • 健康天天測,腱鞘炎何時會帶您的手指休病假?
    這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日常。21世紀最忙碌的人體器官是什麼?若說是手指,您應該沒有不同意見吧。手指忙不停,隨之而來的就是腱鞘炎發病率的升高。有些人玩手機玩到手抽筋,點滑鼠點到手失去知覺,他們根本沒想到,手指也會累,也會得病,會休病假,還會因病長期罷工。要知道,手的活動主要依賴於肌腱的伸縮運動,在肌腱活動的關節外面有雙層套管樣的密閉的滑膜管,這就是腱鞘。
  • 減肥速度越快 對身體傷害可能越大
    專家提醒,減肥首先要有正確的觀念,減肥的速度越快,對身體的傷害可能越大。  你或許曾下定決心,要把減肥事業進行到底。可是,每次制定減肥計劃的時候都棒棒的,結果都是吃得胖胖的。減不下來,很有可能是方法錯了。
  • 手機屏幕最佳的尺寸究竟是多少?
    鍾愛「大屏」的用戶這類用戶的目標產品就是6寸及以上尺寸的手機,他們不在乎便攜性和單手操作,追求大屏幕帶來的更好的視覺感受和操作感(不易誤觸),當然這裡面還包括一些開始花眼的中老年人,目前市場上供他們選擇的大屏手機也很多。
  • 鍾南山:40歲後,你越「懶」身體可能會越健康,尤其這三個方面
    不過要想健康長壽,那麼最好聽聽鍾南山專家的建議,可能會讓你更清楚過了40歲以後,要如何生活。鍾南山:40歲後,你越「懶」身體可能會越健康,尤其這三個方面1、懶得多吃點東西我們小時候常常會聽到長輩對我們說這樣的話,讓我們吃得多多的,長得高高的。確實在兒童時代,身體是需要發育,所以需要各種的營養,但並不是吃得越多,營養吸收的就越多。
  • 為什麼肛門溼疹總是越到晚上越覺得癢呢?
    這個位置的溼疹一般相比普通溼疹更嚴重,而且位置也非常微妙,讓人抓撓時候非常難為情,越是晚上越癢,讓人睡不好覺。肛門溼疹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一、 外界因素1、 衣:如果內褲是非棉質的或者是穿著過於緊身的衣褲,肛門周圍流出的汗液就很難揮發出去,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如果白帶增多時很容易出現潮溼的情況,繼而引發肛門瘙癢症狀。
  • 秋冬季節慢性唇炎來襲,專家釋疑唇部為何越舔越幹
    乾裂、脫皮、紅腫……總是忍不住用舌頭去舔,試圖滋潤乾裂的嘴唇,結果越舔越幹,越舔越痛。秋冬來臨,你的嘴唇是否又出現上述症狀?北京航天中心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陳永國提醒,頻繁舔唇可能會導致慢性唇炎。
  • 腱鞘炎的常規護理措施(有聲科普)
    腱鞘炎是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是指腱鞘因機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性改變,多見於從事動作性操作的人群,常發生於拇指關節,發病時拇指會有明顯疼痛感,且手指用力時會發出聲響,手掌會出現乏力等症狀。由於腱鞘炎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不便,所以在治療的同時也要提供精心的護理,促進其快速康復。
  • 胰島素越用越多,血糖卻控制不好?這7點建議請收好!
    李老師您好,我們基層醫生面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個普遍,但是很棘手的問題,就是胰島素抵抗的診治,胰島素越用越多血糖依然控制的不理想,望你能系統的指導一下。  您好,對您的問題解答如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幾年前一位糖尿病患者在多家醫院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胰島素用量越來越大,到我專家門診就診時胰島素每天的劑量已經用到了近200個單位,但血糖依然控制不佳。
  • 肩膀越按摩越疼痛咋回事?醫生提醒:家有老人,這事兒得注意
    按理說,按摩按摩,越按越舒服才對,可是在按摩過程中張大爺卻覺得肩部越來越痛……第二天早上,張大爺發現肩部疼痛不僅沒減輕,而且肩膀還腫起來了,手也抬不起來了。兒子好心辦了壞事,在老媽的埋怨中,趕快開車將老爸送到四川省腫瘤醫院就診。 四川省腫瘤醫院超聲醫學中心盧漫主任仔細詢問了張大爺的病史後,對肩關節做了詳細檢查。
  • 眼睛癢怎麼辦越柔越癢 一小瓶它就輕鬆搞定
    眼睛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那麼,當您的眼睛出現發癢的情況,很多人就肯定在第一時間會用手去揉揉眼睛,不揉不要緊,一揉之後竟然越來越癢,這可怎麼辦是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眼睛癢在怎麼辦越揉越癢?
  • 天天「機」不離手,老花眼了咋辦?30個免費福利,給眼睛做個全面體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劉千 楊靜 通訊員 葉芳網際網路時代,都市人都是「機」不離手,每天眼睛都處於超負荷的運轉。於是有很多人四十歲剛出頭,就已「兩眼花花」。疫情宅家期間,老花眼帶來生活困擾被放大,很多職場精英不敢相信,我怎麼40出頭就老花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