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父母孩子缺乏溝通?聽聽北師大專家怎麼說
以您掌握的情況,近年來青少年出現最多的心理教育問題,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近年來,親子關係、同伴關係緊張、自我管理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焦慮、抑鬱、網絡成癮都是青少年較為突出的心理問題。25.1%的四年級學生和21.8%的八年級學生表示「家長從不或幾乎不花時間與我談心」,22.5%的四年級學生和21.2%的八年級學生認為「家長從不或幾乎不問我學校或班級發生的事情」。父母與孩子如何有效溝通,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成為擺在許多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難題
-
【世界讀書日】書香暖童心 伴讀共成長——塔河縣親子閱讀基地創新...
學校為各年級的學生推薦了不同類別的必讀書目、選讀書目和背誦書目。每年度成立評價小組,評委由學校領導、教師和家長組成,尊重差異,激發興趣,以「筆試+口答」的方式,推行梯次閱讀,進行星級評價,頒發學校自製的星級考級證書。
-
【家·陪伴】安吉縣實驗小學208班尹梓希家庭親子伴讀
【家·陪伴】安吉縣實驗小學208班尹梓希家庭親子伴讀 2021-01-07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聲音遇上親情溫暖豈止人心 呀呀伴讀用「聲」詮釋愛與陪伴
關於育兒方面的焦慮,80後、90後年輕的寶爸寶媽表現尤甚,在陪伴孩子這件事情常常左右搖擺。而現在,基於父母聲音對孩子的重要陪伴意義,我們把目光聚焦於孩子,希望通過復刻父母的聲音,給孩子的幼年生活提供更多陪伴,快樂成長。我們希望充當一個陪伴助手的角色,在你沒有時間的時候,讓你的聲音陪伴孩子。為此,「呀呀伴讀」應運而生。 五分鐘定製 陪伴整個黃金童年 呀呀伴讀是科大訊飛旗下一款親子伴讀APP。
-
親子伴讀繪本《好無聊啊好無聊》作家、心理學家、教育家推薦
作者是12萬小讀者票選TOP作者:吉竹伸介,這本童書被作家、心理學家、兒童教育界人士聯名推薦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汪冰:我們希望孩子生活得有意思,卻忘了教給他們如何面對無聊。可是,不知無聊便不懂人生。主持人,家庭治療師王小騫:這是一本非常適合親子伴讀的情緒探索繪本,從無聊到有趣,情緒有可能轉化嗎?
-
專家級線上伴讀 盛世英才教育電腦評測
1獨家應用教育電腦——同方盛世英才 隨著2014年遊戲PC市場的火爆,無論是電腦廠商、還是用戶,都不在追求大而全的「一機多用」電腦產品,更多具有更強針對性,獨具個性的產品開始收到不同消費群體的關注。
-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認識字也沒學拼音,老師讓課外閱讀怎麼辦?
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認識字也沒學拼音自主閱讀確實有點困難。因為我的孩子也剛剛經歷過一年級,現在在讀二年級,所以我想這個問題要這樣看: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所佔比重正越來越大,老師給孩子布置這樣的作業是為了學生著想的。1、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開始閱讀親子閱讀如果之前孩子都沒有養成親子閱讀的習慣。那從一年級開始也不錯。
-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後臺不時會收到家長這樣的一些留言:「孩子不喜歡和我們說話,在家裡的時候基本就把自己關在房間,吃飯的時候才出來一會。」「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平時讓他做什麼全當耳旁風,一點都不聽我的話,氣死了!」「孩子自從到了青春期,和他爸的關係越來越差,經常吵架,天天和他爸對著幹。」
-
媽媽平時愛不愛打扮,帶出來的孩子會有很大差別,20年後更明顯
但是,孩子和媽媽朝夕相處,媽媽愛不愛打扮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20年後這些差別會更明顯。孩子對個人形象的重視程度媽媽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最多,如果媽媽平時愛打扮,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那麼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養成這種好習慣。但如果媽媽平時都不懂得捯飭自己,形象總是邋裡邋遢,那麼孩子也會不在意自己的形象。
-
好書才敢玩共享——若芽繪本伴讀開創「網際網路+繪本教育」
+繪本教育」市場新紀元若芽繪本伴讀751園區嘉年華活動圓滿收官9月26日—10月8日,若芽繪本伴讀在佔地面積近8000多平方的751園區,創辦了長度近4公裡的「中秋國慶雙節」嘉年華活動。活動現場開設項目包括平衡車、摩託車比賽、泥塑手工、DIY娛樂項目,更有沉浸式親子伴讀的體驗,吸引來眾多家長及孩子們的高漲熱情參與,更收到了業界領導和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以及《風採童裝》雜誌、環球BABY畫報等業內媒體的關注。活動期間,平均每日均到場人次高達數萬人次,其中包含前來洽談合作方日均數百人次。
-
重病寶貝們在三家兒童醫院的7間活動室等你,第九期寶貝伴讀志願者招募!|人生大不同·慈善
閱讀,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如果說還有比閱讀更美好的,那就是和孩子一起閱讀。「大不同寶貝伴讀計劃」第四年,期待你的加入。心中一陣酸楚,便請了一位志願者來到孩子病床邊,給無法下床的孩子溫柔地講了個故事。活動結束後,媽媽送來了一本書,說是以孩子的名義捐給寶貝伴讀。媽媽的眼淚裡透出擔心,甚至絕望。我們一起給她打氣,給孩子打氣;告訴她:我們可以用故事來陪伴孩子,給孩子力量,也給她力量。第二個周六,伴讀活動進行中,我驚喜地看到她扶著孩子走過來,孩子的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都是他自己邁出的。
-
親子共讀,開啟孩子閱讀之門
「大眾網日照」直播訪談開始牛老師首先介紹了閱讀會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接著又從「誘惑、陪伴、指導、欣賞、活動」這五個方面,向家長傳授讓孩子喜歡上閱讀的方法。其中最令家長產生共鳴的做法是,分角色朗讀文章和給孩子做故事裡的道具。比如閱讀完《小木偶奇遇記》,給孩子做個頭飾,做個可伸縮的長鼻子,孩子一戴上,進入角色就容易多了。
-
後疫情時期,高年級數學課怎麼上?
構建良好師生關係,是讓學生正視自己的最佳途徑。學生叛逆、抄作業、不能正視自己的不懂,除了年齡階段自帶的心理特徵之外,還有內心不安全。他不願意讓老師了解到自己不足一面,因此陷入惡性循環。就像高年級的親子關係,部分學生與家長無法正常溝通,班裡有學生還讓我幫著他騙他的爸爸,為了少挨一頓打,我確實幫他了,不過我也沒騙他家長,只是保密了而已。
-
【世界讀書日】書香暖童心 伴讀共成長(三)
【世界讀書日】書香暖童心 伴讀共成長(三) 2020-05-11 0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學:不懂怎麼和孩子交往?掌握好刺蝟定律,構建和諧親子關係
把這一故事,擴大到人際關係,這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臨界距離,只有給彼此留出適當的空間,才能更好地相處。 在心理學中,就用刺蝟的事例,將這個 「合適距離」的定律稱作「刺蝟定律」。 在親子關係中也一樣,與孩子交往,太多的超越界限的關心,或是太過疏遠遊離,都會給孩子造成種種困擾,親子關係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
家庭伴讀是培養自主學習的基礎
家長伴讀有助於0-6歲幼兒學習感知能力培養在「為孩子重塑家庭教育」的主題演講中,周佳結合學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幫助家長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周佳指出,現在很多家長面對幼升小有所焦慮,怕孩子不適應。但焦慮的原因多數集中在知識層面,事實上,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被家長忽略了。
-
二年級的孩子,家長如何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奧數?
有一些家長問我,二年級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你這裡還收不收二年級的學生。對這類問題,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家長能在家裡陪伴孩子,提供必要的輔導,帶領孩子做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完全不需要參加課外的培優輔導,當然,有一部分孩子天資很聰慧,家長希望孩子提前學習奧數知識,我也會提供在線輔導。對於絕大多數二年級孩子,如何在家裡進行奧數學習呢?
-
刺蝟效應:過分控制孩子並不好,善於保持距離,親子關係更親密
這位媽媽離婚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英子身上,希望她可以出人頭地,但是這種「沉重的愛」給了英子很大的壓力。最後高考的時候英子也為了擺脫媽媽的控制,選擇了離家很遠的大學,親子之間的關係終於爆發了。這就像刺蝟,它們渾身帶刺,如果兩隻刺蝟想接近互相取暖,結果只會刺傷對方。
-
兒子二年級,語文考試38為什麼我沒生氣?有種孩子叫「偽學渣」
文/37度暖爸兒子升入二年級之後,始終不適應學校生活,語文第三單元考試成績出來後,在放學時,被單獨留了下來。語文老師(班主任):"我就不多說了,你自己看看你孩子的卷子吧,我都沒敢給分。"班級裡最大的孩子,要比他大將近一年。孩子在這個階段,真的是差一歲,就能差出好多,何況小男孩成熟較晚。第二,因為疫情的影響,上完一年級上學期的課,直接從寒假放到了暑假,然後直接升入二年級。二年級開始的前一個月,還在瘋狂的補一年級下學期的課,作業量超級大,經常寫到10點以後。
-
孩子上一年級前真的不用練習寫字,算數嗎?
如果作為家長的你也和我當初有同樣的想法,那麼你也很可能會重蹈我和很多家長的覆轍。我身邊所知道的因為上一年級前沒有作好準備,未打好基礎而造成孩子在一年級跟不上的而且家長是教師的例子就有好幾個。我本人也是其中之一。身為教師的我,自然而然學習過不少關於孩子教育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