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輔清,廣西桂平縣人,本名楊金生,乳名阿七,人稱「楊七麻子」。道光三十年與哥哥楊根沅一起參加金田起義。楊輔清參加過攻打永安、長沙等地,累立戰功。後來,他與東王楊秀清認作同宗,被稱為「國宗」。天京事變中,楊秀清被殺,楊輔清得以倖存。楊輔清後被封為「輔王」,天京陷落後,其東躲西藏,十年後在福建投軍時被人認出,很快遭凌遲處死。楊輔清是太平天國最後一個被俘的名王,也算是一個傳奇,其一生又有什麼樣的經歷呢?
楊輔清
一、投身「革命」,屢立戰功
由於楊輔清的家鄉處在太平軍起事的地方,所以哥倆在金田起義之初就參加了。他的哥哥楊根沅在參加金田起義後,不久就死了。
太平軍攻佔永安後,洪秀全在永安進行封王。楊秀清被封為東王,楊福清趁機與其認為同宗,稱為楊秀清的族弟,稱為「國宗」。不過,楊輔清可不像洪秀全的兩位草包哥哥一樣,他是一個屢立戰功的人。鹹豐二年(1852年)十月,楊輔清隨同楊秀清由益陽縣水路,接連攻克嶽州及湖北武昌、江西九江府。鹹豐三年(1853年),接連攻克安徽安慶、金陵,任中軍主將。鹹豐六年(1856年),楊輔清奉命統兵江西瑞州。在天京事變前,可以說楊輔清是楊秀清的親信、心腹。
二、天京事變中倖存
由於東王楊秀清權勢日盛,以「天父下凡」的名義要求天王洪秀全封其為萬歲,洪秀全動了殺機。洪秀全連夜召集一些人秘密會議,包括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人都參與,準備誅殺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等分別受密詔,先後於1856年9月1日深夜回城參加誅殺楊秀清的活動。9月2日凌晨,東王府被韋昌輝及其3000手下血洗。石達開由於戰場離京較遠,回天京城時已經是9月中旬,楊秀清已經被殺了。
東王楊秀清的老部下約6000人被騙進天王府觀看韋昌輝「受刑」,當場被炸死不少,然後北王韋昌輝手下人對這些手無寸鐵的老同志進行集體屠戮。
殺掉這些人,洪秀全、韋昌輝仍然不放心,兩個多月內在天京城內四處搜捕楊秀清的族人、部下以及他們的親屬等,共殺害20000多人,可謂是斬盡殺絕。當時天京城內共有30000多太平軍將士,他們在洪秀全的命令下,也配合韋昌輝殺人,所以才有這麼大的「戰果」。
楊秀清被殺後,屍體仍被洪秀全下詔分屍,然後投入大鐵鍋煮成肉糜,集合眾將士來吃此「奸賊」。
楊秀清
石達開回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無辜,殺紅了眼的韋昌輝不管這一套,甚至要殺石達開,石達開見勢不妙,翻牆逃走。在洪天王授意下,韋昌輝殘殺了石達開全家。秦日綱奉命帶領1萬多人追殺石達開,沒追上。
很快,石達開集結大兵約4萬人,圍攻天京城,要報仇。洪秀全迫於壓力,下詔誅殺韋昌輝,韋昌輝不甘心當「替罪羊」,率兵殺奔天王府,結果大敗。很快,韋昌輝被抓住,洪秀全下令將其五馬分屍,然後又派人殺了秦日綱。洪秀全派人將韋、秦二人首級送給石達開,並哭訴受此二人「脅迫」,石達開信以為真,天京事變得以平息。
楊輔清因為在江西撫州帶兵,天京事變中得以倖存。不過,由於擔心洪天王謀害,楊輔清也不敢回天京。洪秀全也不想牽連過多,對楊輔清、韋俊(韋昌輝之弟)仍然重用。
三、隨石達開出走
洪秀全殺掉韋昌輝、秦日綱後,石達開於1856年底會天京。石達開回天京後受到軍民的熱烈擁戴,洪秀全趁勢封他為「義王」,主持朝政。由於石達開威望甚高,洪秀全又不放心他,擔心他成為第二個楊秀清、韋昌輝,於是封自己的兩個哥哥洪仁發、洪仁達分別為安王、福王,牽制石達開,分石達開之權。
見勢不妙,石達開於1857年5月底率領精兵20多萬出走,從此與洪家兄弟分道揚鑣。
鹹豐七年(1857),楊輔清從安徽出江西彭澤、饒州、弋陽,進攻福建,連克光澤、邵武、建寧等郡縣。九月,折回江西。十月,石達開從安慶入江西,楊輔清與其匯合,再攻福建,封木天義。
四、回歸天京
洪秀全見石達開帶走那麼多人,腸子都悔青了,立即削去兩個哥哥的王爵,急忙派人送「義王」金牌與石達開,請他回朝主持大局,均為石達開所拒絕。行走途中,石達開多次殺掉欲返回天京的將領,表明一去不返。但令人奇怪的是,石達開依然舉著太平天國這面旗幟,沒有獨樹一幟。這樣的話,楊輔清覺得跟著石達開沒有前途了。
鹹豐八年(1858),楊輔清與石達開分道揚鑣,復從福建浦城折回江西。十月,克復景德鎮。曾國藩帶湘軍來攻,相持半年。
鹹豐九年(1859)六月,全軍向安徽祁門、建德一帶撤退。九月,韋俊在池州叛變,楊輔清與黃文金、劉官芳等合兵打敗韋俊,奪回池州,天王大喜,敘功封輔王。回歸天京後,楊輔清受到洪秀全的重用。
五、天京陷落後逃跑
此後幾年中,楊輔清一直在為太平天國徵戰。同治三年(1864)春,楊輔清與堵王黃文金、佑王李遠繼守浙江湖州。六月,天京陷落,楊輔清剃髮易裝,從湖州乘船走上海。
六、投軍被認出,遭凌遲
1864年8月初,楊輔清與幹王洪仁在湖州道別後,一直下落不明。當時據說是前往上海向洋人購買軍火,後來消息全無,也有傳言說他去了美國「發展」。其實,他從湖州走後不久,太平軍殘部被一一消滅,他只好潛回廣西躲藏。由於風聲如緊,在廣西、廣東、湖南、安徽等東躲西藏,四處轉悠。天京城陷後十年(1874年),楊輔清在福建想投清營當兵,以圖日後復興天國,沒想到被人認出,被擒獲。清朝閩浙總督李鶴年經審訊後,把楊輔清在福州凌遲處死。
總而言之,楊輔清確實會躲藏,在太平天國滅亡十年後,仍然在堅持,也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了。
參考資料:《李鶴年奏稿》。
【轉載僅供思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後臺留言,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