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2020年預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1月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對外發布,這是繼2019年之後的第二次年度科技預測。

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分別為: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達摩院方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20年)十大趨勢的形成,先後經歷了前期準備、觀點搜集、整合提煉、討論聚焦、內容產出等過程,達摩院內部和外部共有80餘位從事一線科研工作的專家學者參與其間,達摩院同時還與IDC、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等諮詢機構作了深入的探討,獲取科研領域的最大共識。」

以「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為例,人工智慧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能領域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能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認知智能將從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及人類社會歷史中汲取靈感,並結合跨領域知識圖譜、因果推理、持續學習等技術,建立穩定獲取和表達知識的有效機制,讓知識能夠被機器理解和運用,實現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關鍵突破。

當今,城市正成為產業網際網路最大的應用場景,隨著5G、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完善與場景化落地,人們看到了更多的發展前景。以城市視頻多維數據為核心,融合智能社區、軌道交通、醫療、教育等多種場景,各行各業積極利用多種前沿技術,不斷加快創新,構建城市級的數據平臺,打破不同場景的數據孤島,打造面向城市智能的數據湖、算力中心和AI賦能平臺,並實現城市智能的不斷升級,實現城市智能的自主進化,打造新一代的智能城市。

事實上,對於智慧城市的打造,阿里巴巴早有實踐。以中控信息與阿里巴巴合作的一項綠波帶提升改造工程為例,杭州濱江區江南大道,全場10公裡,設有13個交叉路口。如果幾年前你駕車通過這個路段,全程需要13分鐘,如今減少到9分鐘,停車等紅綠燈的次數減少到1~2次。

"綠波帶",是通過信號燈控制,使汽車在按照建議的速度行駛時,能實現在設定的區域內一路綠燈通行的一種設置規則。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兩個路口之間的距離和設計的車速,計算出兩個路口之間的綠燈間隔時間,如果車輛在上一路口綠燈後按照設計的車速行駛,那麼達到下一個路口的時候剛好也是綠燈。

「我們在杭州參建了眾多智能基礎設施,包括城市交通、軌道交通、公用工程等。在城市智能交通方面,大杭州地區的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高架匝道及部分主城區等,共有約2700多個路口採用中控信息自主研發的Intellific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同時我們有十多年交通信號控制算法的積累和沉澱,對結合網際網路數據進行交通信號優化控制具有一定基礎。」中控信息總裁、教授級高工趙鴻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與阿里之間的分工合作能夠凝聚成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來給一些中小的城市提供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最早是在1956年提出的,最早提出是希望機器具有人的感知、行動、推理與決策的能力,而隨著時代的演化,目前從研究領域講,希望機器能夠擁有自主的智能,機器在數據與場景的基礎上,不僅能夠代替人類重複性的勞動,同時能夠和人一樣進行自我進化、思考,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進行轉變,同時自主進化和混合智能的發展也在不斷完善和成熟,這是目前人工智慧領域對人工智慧新的定義,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人機混合智能階段。

「基於智能城市的自主進化模型,實現知識和數據聯合優化的人機混合智能,用以驅動城市治理和管理決策,實現服務城市規劃、政務、產業、民生的價值輸出。隨著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晶片等技術發展,能從視頻中提取的有價值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快速和準確,視頻數據必將成為未來城市治理核心數據之一。」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金橋認為,隨著持續增加的海量數據的積累,給智能城市計算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海量視頻數據實時性端邊雲的融合計算、自主進化、人機混合智能成為城市數據治理關鍵,通過深層應用價值和行業數據融合應用實現智能城市建設。

附: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

趨勢一、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

人工智慧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能領域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能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認知智能將從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及人類社會歷史中汲取靈感,並結合跨領域知識圖譜、因果推理、持續學習等技術,建立穩定獲取和表達知識的有效機制,讓知識能夠被機器理解和運用,實現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關鍵突破。

趨勢二、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

馮諾伊曼架構的存儲和計算分離,已經不適合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應用需求。頻繁的數據搬運導致的算力瓶頸以及功耗瓶頸已經成為對更先進算法探索的限制因素。類似於腦神經結構的存內計算架構將數據存儲單元和計算單元融合為一體,能顯著減少數據搬運,極大提高計算並行度和能效。計算存儲一體化在硬體架構方面的革新,將突破AI算力瓶頸。

趨勢三、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

5G、IoT設備、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迅速發展將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實現工控系統、通信系統和信息化系統的智能化融合。製造企業將實現設備自動化、搬送自動化和排產自動化,進而實現柔性製造,同時工廠上下遊製造產線能實時調整和協同。這將大幅提升工廠的生產效率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對產值數十萬億乃至數百萬億的工業產業而言,提高5%-10%的效率,就會產生數萬億人民幣的價值。

趨勢四、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

傳統單體智能無法滿足大規模智能設備的實時感知、決策。物聯網協同感知技術、5G通信技術的發展將實現多個智能體之間的協同——機器彼此合作、相互競爭共同完成目標任務。多智能體協同帶來的群體智能將進一步放大智能系統的價值:大規模智能交通燈調度將實現動態實時調整,倉儲機器人協作完成貨物分揀的高效協作,無人駕駛車可以感知全局路況,群體無人機協同將高效打通最後一公裡配送。

趨勢五、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

傳統晶片設計模式無法高效應對快速迭代、定製化與碎片化的晶片需求。以RISC-V為代表的開放指令集及其相應的開源SoC晶片設計、高級抽象硬體描述語言和基於IP的模板化晶片設計方法,推動了晶片敏捷設計方法與開源晶片生態的快速發展。此外,基於芯粒(chiplet)的模塊化設計方法用先進封裝的方式將不同功能「晶片模塊」封裝在一起,可以跳過流片快速定製出一個符合應用需求的晶片,進一步加快了晶片的交付。

趨勢六、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

區塊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務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專為區塊鏈設計的端、雲、鏈各類固化核心算法的硬體晶片等也將應運而生,實現物理世界資產與鏈上資產的錨定,進一步拓展價值網際網路的邊界、實現萬鏈互聯。未來將湧現大批創新區塊鏈應用場景以及跨行業、跨生態的多維協作,日活千萬以上的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會走入大眾。

趨勢七、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

2019年,「量子霸權」之爭讓量子計算在再次成為世界科技焦點。超導量子計算晶片的成果,增強了行業對超導路線及對大規模量子計算實現步伐的樂觀預期。2020年量子計算領域將會經歷投入進一步增大、競爭激化、產業化加速和生態更加豐富的階段。作為兩個最關鍵的技術裡程碑,容錯量子計算和演示實用量子優勢將是量子計算實用化的轉折點。未來幾年內,真正達到其中任何一個都將是十分艱巨的任務,量子計算將進入技術攻堅期。

趨勢八、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

在摩爾定律放緩以及算力和存儲需求爆發的雙重壓力下,以矽為主體的經典電晶體很難維持半導體產業的持續發展,各大半導體廠商對於3納米以下的晶片走向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新材料將通過全新物理機制實現全新的邏輯、存儲及互聯概念和器件,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革新。例如,拓撲絕緣體、二維超導材料等能夠實現無損耗的電子和自旋輸運,可以成為全新的高性能邏輯和互聯器件的基礎;新型磁性材料和新型阻變材料能夠帶來高性能磁性存儲器如SOT-MRAM和阻變存儲器。

趨勢九、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

數據流通所產生的合規成本越來越高。使用AI技術保護數據隱私正在成為新的技術熱點,其能夠在保證各方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同時,聯合使用方實現特定計算,解決數據孤島以及數據共享可信程度低的問題,實現數據的價值。

趨勢十、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隨著雲技術的深入發展,雲已經遠遠超過IT基礎設施的範疇,漸漸演變成所有IT技術創新的中心。雲已經貫穿新型晶片、新型資料庫、自驅動自適應的網絡、大數據、AI、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整個IT技術鏈路,同時又衍生了無伺服器計算、雲原生軟體架構、軟硬一體化設計、智能自動化運維等全新的技術模式,雲正在重新定義IT的一切。廣義的雲,正在源源不斷地將新的IT技術變成觸手可及的服務,成為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關焦點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科技浪潮新十年序幕開啟
    文丨獵雲網 ID:ilieyun作者丨趙家雲 編輯丨艾範巴黎近日,「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回望2019年的科技領域,靜水流深之下仍有暗潮湧動。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日活千萬區塊鏈應用將走進大眾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雲山「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今天發布,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達摩院預測,包括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在內的多個技術領域,將在2020年出現顛覆性突破。去年,達摩院首次發布十大科技趨勢預測,提出區塊鏈商用提速、AI晶片崛起、智能城市誕生、5G催生全新應用場景等趨勢……這些預測已經一一變為現實。以區塊鏈為例,去年,達摩院提出,區塊鏈的商業化應用將加速,這一論斷得到了現實驗證。
  • 達摩院發布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前沿科技研究機構達摩院發布了2020十大科技趨勢,涵蓋了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及技術熱詞。業內認為,達摩院發布的趨勢內容聚焦了正在走進現實生活的前沿技術,成為相關行業一種有益的展望。
  •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白皮書,AI將有大突破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白皮書,AI將有大突破 2020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達摩院對外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白皮書》,作為國內頂尖的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自然備受各界關注。回望2019年科技領域發展歷程,達摩院成功預測AI晶片崛起、智能城市的誕生、5G催生全新應用場景等趨勢。今年,新的爆發點將圍繞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量子計算等領域展開,並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其中,AI人工智慧無疑是未來最重要的算力需求方和技術牽引者,強勢排在2020十大科技趨勢第一位!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多個技術領域將現顛覆性突破
    信息革命、移動網際網路革命尚未落幕,智能革命又像一頭大象一樣撞進人類的生活,激蕩著整個世界。 1月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預測了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
  • 阿里巴巴達摩院成立了XG實驗室將全力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
    打開APP 阿里巴巴達摩院成立了XG實驗室將全力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 杜躍 發表於 2020-03-10 11:44:34
  • 人工智慧將會給下一代智慧型手機帶來些什麼?
    據華為GIV預測,從2015年到2025年,人均移動流量將會增長30倍。  從大量信息中精準找出你需要的信息,真正體現信息的價值:信息過度膨脹,同樣給我們造成很大的麻煩,如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大量垃圾信息,導致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我們需要的信息。
  •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
    2021-01-04 08:00:02 來源: 萬州微視界 舉報   達摩院
  • 阿里巴巴達摩院無人駕駛和菜鳥路徑規劃入選全國郵政行業技術研發...
    來源:中國網科技國家郵政局近日公布2020年度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名單,阿里巴巴達摩院的無人駕駛技術、菜鳥的數字地圖與路徑規劃技術雙雙入選。該技術研發中心每三年認定一次,代表全國郵政行業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領先水平。
  • 達摩院:2020 十大科技趨勢
    張建鋒 阿里巴巴雲智能總裁I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科技改變世界。當前,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百花 齊放、突飛猛進成為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點,進而持續帶動產業變革和社會 進步。尤其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為代表的新一代 信息技術,具有顯著放大倍增效應,正前所未有地推動著社會快速跨入數字 經濟時代。2019年,全球科技與產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人類歷史上首次獲得黑洞圖 像,實現了天文學重大突破。谷歌宣稱實現量子霸權,量子計算再掀熱潮。多國邁入5G時代,萬物智聯掀幵發展新篇章。
  • 魔點D3智能考勤,人臉識別門禁智能管家
    魔點D3智能考勤,人臉識別門禁智能管家 2020年06月19日 11:1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隨著人群行為習慣逐步邁向智能化,多元化,受益於智能化的同時
  • 專家:人工智慧將在2062年趕上人類智能
    【手機中國新聞】周日,在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舉行的「危險思想節」上,該大學的人工智慧科學教授Toby Walsh預測,用不了50年,人工智慧(AI)就將在適應性、創造力和情商方面趕上人類。他認為到2062年人工智慧將趕上人類智能,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專家認為,人工智慧將在2062年趕上人類智能Walsh 出版了一本名為《2062:人工智慧創造的世界》的書。他認為,我們已經面臨著人工智慧的風險,這些風險看起來似乎還只存在於遙遠的未來。
  • 《科學大家》|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構建智能世界的技術金字塔
    智能物聯網也是一種「今天和明天」的技術,此前的七八年間大家更多地在談論人工智慧,但下一步真正能夠落地的或許是人工智慧物聯網,是一種基於設備、基於行業的智能技術。智能物聯網以物聯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融合創新,來引領我們未來的產業發展。物聯網:智能感知技術物聯網方面主要面對的挑戰有三,也是物聯網的三個核心:感、傳、算。
  • 認知無線電的應用有哪些_人工智慧技術在認知無線電中的應用詳解
    認知無線電的應用有哪些_民用領域   1、在WRAN中的應用   IEEE已於2004年10月正式成立IEEE 802.22工作組——無線區域網絡(WRAN)工作組,2007年下半年完成標準化工作。
  • 「編」織夢想 「程」就未來——2020年遼寧省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
    「編」織夢想 「程」就未來——2020年遼寧省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圓滿落幕 2020-08-04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
    人工智慧技術可準確感知、預測、預警基礎設施和社會安全運行的重大態勢,及時把握群體認知及心理變化,主動決策反應,將顯著提高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對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慧發展的不確定性帶來新挑戰。
  • 向螞蟻學習,這家公司用人工智慧成功預測12個奧斯卡獎項
    向螞蟻學習,這家公司用人工智慧成功預測12個奧斯卡獎項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7-02-28 08:23 來源:澎湃新聞
  • 賓果智能CEO閔海波確認出席本次獵雲網人工智慧產業峰會!
    ,以及算力的進步和數據的爆發,使得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走向成熟,並逐步落地產業應用。 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核心技術超過1500億元;到2025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和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技術規模超過4000億元。
  • 2020年上交會雲上海外展開幕
    央廣網上海9月2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2020年上交會雲上海外展於2020年9月23日至25日舉辦,這是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上交會首次舉辦「雲展」。本屆展會以「打造數字新基建,擁抱線上新經濟」為主題,通過雲上虛擬展廳等網際網路新技術,實現雲發布、雲直播、雲洽談、雲採配、雲籤約等五大核心功能,全新打造上交會雲上海外展在線平臺。
  • 2020烏鎮時間 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工業網際網路是多方參與、共生共贏...
    論壇現場11月24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數字賦能新智造」論壇在烏鎮召開。阿里雲智能總裁、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在演講中指出,工業網際網路是多方參與、共生共贏的平臺生態,例如由阿里巴巴這樣的一家大平臺提供基於雲的IT解決方案,接入N個企業,實現產業數位化。他指出,工業網際網路不單單是接入一項技術,而是在生產、營銷、管理環節的全方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