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沼澤發現史前巨鼠,跟人一樣大,無敵存在,卻因「無腦」滅絕

2021-01-08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在巴西西部的亞馬遜雨林中,科學發現了兩個奇怪的動物骨骼化石,一個幾乎幾乎是完整的,另一個則只有頭骨的部分,但能比較能完整展現這種動物的腦容量,經過計算機掃描重建後,科學家發現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巨型嚙齒類動物。

一千萬年前,一隻大型齧齒動物在巴西的雨林中覓食

史前巨鼠稱霸熱帶雨林

發現史前巨鼠的論文第一作者何塞·費雷拉表示這種動物的體長超過了1.5米,重量超過80千克,幾乎和一個成年人的體型接近,它的體型已經完勝現代水豚(現代水豚是最大嚙齒類動物,不過50千克而已),與這種史前巨鼠相比,現代褐鼠的重量大約只有200克。科學家已經將其命名為Neopeiblema。

Neopeiblema是已經滅絕的灰鼠的近親,生活在1000萬年前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沼澤中。它的體型在雨林中幾乎沒有天敵,捕獵的過程很簡單,只要它靜靜的隱藏在雨林與草叢掩護下守株待兔而已,只要有獵物經過,將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擊,用他鋒利的門牙撕開獵物的肌肉,一擊必殺,從不失手!

何塞·費雷拉表示Neopeiblema的毛色可能比較暗淡,這在沼澤草叢中是一種保護色,使得它免於被其他動物捕獵,或者能非常好的隱蔽自身在出乎意料的時刻發起攻擊。

Neopeiblema是世上最大的嚙齒類動物嗎?

其實並不是,因為還有一種莫尼西鼠的體型比Neopeiblema還大,身長超過3米,體重超過1000公斤,大約和一頭水牛差不多,不過兩者生存的時代可不一樣,這種莫尼西鼠的時代在400萬年-200萬年前的前上新世至更新世早期,不過和Neopeiblema一起都生活在在南美洲。

莫尼西鼠

史前巨鼠這麼這麼強大,它是怎麼滅絕的?

當前對Neopeiblema的研究並沒有特別深入,因此Neopeiblema是如何滅絕的資料極少,但有兩個猜測方向,一個是天敵,另一個是它的腦容量!

對於體長超過1.5米,有鋒利門牙的Neopeiblema來說,熱帶雨林和沼澤中鮮有敵手,但可能鱷魚會是它們唯一的天敵,因為鱷魚的體型與行動方式,同樣非常隱蔽與反應迅速,而且它們的棲息地相互重疊,因此對於Neopeiblema來說,鱷魚是陰險而又強大的對手!

委內瑞拉上中新世烏魯馬克群的巨型普魯斯鱷

另一個可能則是和它身體比例極不相配的腦容量,本文開頭已經說明了科學家發現了完整的頭骨部分化石,包括包圍大腦部分骨骼,因此科學家可以很準確的計算出這種巨鼠的腦容量大約只有100克不到,這個很身體比例大約是0.125%,而現代鼠類的大腦比例約為2%以上,和人類的比例類似。

Neopeiblema過小的腦容量

所以這種動物儘管擁有兇猛的攻擊手段,但它們的智商可能低得可憐,想要在叢林和沼澤中生存,可不是擁有強大的武器就可以,還得有點智商,估計這種史前巨鼠就是一個兇狠的傻大個,所以從生存角度來看,似乎是對它們很不利的。

一千萬年前,也是西瓦古猿正在演化,它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祖先。但Neopeiblema沒有未來,因為它們已經滅絕,連近親灰鼠也已經滅絕,不過我們也值得慶幸,畢竟被這種和人類身材差不多的鼠類躲在草叢中攻擊可不是鬧著玩的,就像非洲草原上和雨林中的愣頭青平頭哥,被它盯上了肯定沒好果子。

怕老鼠,特別是怕大老鼠的各位不必擔心,它們生活在和中新世西瓦古猿同時代的南美洲而已!

相關焦點

  • 稱霸熱帶雨林的史前巨鼠,存活了千萬年,最後因為「無腦」滅絕
    ,它已經生存了有一千萬年的時間,在當時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沼澤溼地中,是無敵一樣的存在。通過大腦進行數位化顯示後發現,它們的大腦重量僅為100克左右,與人類的1.3千克相比,相差了13分之一,在體現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這個差距讓人感到詫異。
  • 南美洲沼澤的巨型老鼠,和人一樣大,敢吃任何從眼前經過的生物
    筆者-小文老鼠和蟑螂都是公認的四害之一,它們不僅會糟蹋人類的食物,而且身上還有各種細菌,最煩人的是,人類和老鼠以及蟑螂的對抗賽已經持續那麼久了,但人類仍然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根絕老鼠的存在。在巴西西部亞馬遜雨林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動物頭骨,而經過研究分析,這個頭骨屬於南美最大的嚙齒類,它們長著巨大的門牙,幾乎可以吞噬一切生物,而當該生物直立時,它們的身高甚至可以和成年人相提並論。
  • 史前巨鼠重現人間,大小堪比一頭牛,頭骨化石跟臉盆那麼大
    老鼠是一種常見的嚙齒類動物,但在史前時代,卻有一種最大的嚙齒類動物存在,它就是著名的「國父水豚」。這種水豚體長可以達到3米,體重1.5噸,跟一頭牛大小差不多!沒想到老鼠的祖先還有這麼輝煌的歷史,實在讓人大開眼界。人類發現「國父水豚」的時間並不早。
  • 澳大利亞發現史前「沼澤之王」,身長6米,一口一個大袋鼠
    【南方+12月23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已完全確定20世紀80年代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史前化石是一隻巨型鱷魚,並稱其為「沼澤之王」。它是上新世時期(大約生活在距今533萬到258萬年之間)在昆士蘭州東南部的頂級掠食者之一,並且可能捕食與其一起生活的大型史前袋鼠和巨型雙擬齒有袋動物。」
  • 澳大利亞發現史前「沼澤之王」,身長6米,一口一個大袋鼠
    舉報   【南方+12月23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已完全確定20世紀80年代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史前化石是一隻巨型鱷魚
  • 已滅絕的10種史前生物史前,食人魚是現代水虎魚的祖先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的奇異的已滅絕的魚類、鳥類、恐龍以及其他的生物,通過地殼的運動,侵蝕、風化任然還是保留了許多有價值殘骸。科學家們通過了藝術手段展現了這些奇異的史前生物的本來面貌。這張圖片上展示的場景,是哈斯特巨鷹正在捕殺已經滅絕的紐西蘭恐鳥。這種巨鷹的體型非常大,已經達到飛行的生理極限。哈斯特巨鷹是第一批紐西蘭居民——毛利人的洞穴壁畫和神話傳說的主題。跟其他很多生活在該島嶼上的動物一樣,毛利人在人類出現後不久走向滅絕。
  • 破解南美史前巖畫中的文化密碼
    12月12日,英國電視臺播放了紀錄片《叢林之謎:亞馬孫河的失落王國》,塞拉尼亞·拉林多薩史前巖畫是其中一集的主題。塞拉尼亞·拉林多薩原始巖畫在陡峭的巖壁上連綿不絕,長達近13公裡,巖畫的圖案數以萬計,極為壯觀。巖畫內容豐富,除了人、馬、魚、鱷魚、海龜、鳥等現今依然可以看到的動物外,巖畫還描繪了很多只有在冰河時代才存在的動物,如早在1.2萬年前就在南美絕跡的乳齒象和古駱駝等。
  • [視頻]科學家發現史前「巨鼠」 體大如牛
    進入[環球時訊]>>    CCTV.com消息(環球時訊):安妮在1944年2月23日的日記中寫道:「我仰望藍天中那棵沒有葉子的慄子樹,在它的樹枝上,小小的雨滴在陽光下像銀子一般閃爍,海鷗和其他的鳥兒在風中滑翔……只要它存在,我想
  • 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它們有多大?看看它們與人的比例圖
    下面是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通過它們與人的比例圖,來了解一下它們到底有多大,它們曾經是怎樣的存在。跟我們熟悉的老鼠完全不同,莫尼西鼠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巨型老鼠,體形大如公牛,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齧齒動物,生活於距今約400萬年前的南美地區。
  • 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它們有多大?看看它們與人的比例圖
    下面是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通過它們與人的比例圖,來了解一下它們到底有多大,它們曾經是怎樣的存在。 跟我們熟悉的老鼠完全不同,莫尼西鼠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巨型老鼠,體形大如公牛,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齧齒動物,生活於距今約400萬年前的南美地區。
  • 史前文明曝光?南美大隧道被發現
    那麼,是什麼人,什麼事值得美國總統如此關注呢?原來他們是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州進行考古研究的戴維·拉姆夫婦。拉姆夫婦給總統帶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終於發現了傳說中的墨西哥地下隧道及守衛隧道的印第安人。與此同時,希特勒派往南美的間諜也正在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地下隧道,以及可能隱藏其中的黃金和遠古文明的秘密。拉拇夫婦向總統匯報說,他們在恰帕斯密林中曾遇到一些印第安人,這些印第安人守衛著地下隧道並拒絕他們通過。
  • 研究:豚鼠在史前或大如水牛 兇猛如虎(圖)
    中新網2月4日電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如今,很多人都把憨厚可愛的小豚鼠當成寵物飼養,但曾否想過,這種呆萌的小動物在史前或許是一種兇猛的野獸。近日,科學家在對現代豚鼠進行了分析研究後指出,大約在300萬年前,豚鼠的體型與水牛一樣大,而且其咬合力與老虎相當。
  • 在史前,有哪些與人類共同存在的恐怖猛獸?
    在已出土的南方古猿化石坑中,同樣發現了恐貓的化石,而且在南方古猿的頭骨化石上也發現了恐貓的犬齒造成的傷痕。因此,恐貓是「吃人」的。之後,古生物學家又在許多地區的能人化石上發現了同樣的齒印以及恐貓化石,直到150萬年前,恐貓滅絕之後,史前人類才擺脫了這種猛獸的捕殺的。因此從距今約250萬年前起,到150萬年前結束,恐貓吃了約100萬年的史前人類(當然也包括其他動物)。
  • 南美洲發現滅絕巨型烏龜,重達1噸,長3米,外殼跟汽車差不多大
    ——唐《龜》烏龜在我國歷來就被視為上古神獸之一,有人會質疑這小小的烏龜怎麼就是巨大的上古神獸呢,真的存在於上古時期嗎?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上古神獸存在的說法,但上古神獸的傳說確實存在,而這大型烏龜可以從以前的一處考古發現中得到驗證。南美洲發現超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達3米,外殼甚至跟汽車差不多大。
  • 已滅絕的25種史前生物:傷齒龍恐龍中智商最高
    蛇頸龍據國外媒體報導,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奇異的已滅絕魚類、恐龍、鳥類及其他生物,研究人員通過藝術手段展現了這些奇異的史前生物的本來面貌。研究人員估計,此類巨蟒重達2500磅(約合1140公斤),從鼻子到尾端長約43英尺(13米),是一種像水蟒一樣的無毒大蟒,距今60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熱帶雨林。
  • 澳研究員發現史前巨鱷——「沼澤之王」,曾主宰昆州東南部水道!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史前鱷魚的新物種,他們將其命名為「沼澤之王」。 據昆士蘭大學(UQ)報導,這種生物被正式命名為Paludirex vincenti,其體長超過5米,曾在昆州東南部的水道中佔據食物鏈的頂端。
  • 身高四米的史前巨熊,橫行南美百萬年,一巴掌能掀翻一輛汽車
    熊類動物在地球上一直都是深受人們青睞,不管是動物園還是馬戲團,這些傢伙永遠都扮演著一個有趣、好玩的形象,但實際上,真正野生的熊可是相當可怕的,一巴掌拍死一個人都是輕輕鬆鬆的事情,這還只是如今地球上的熊類動物,在史前時代,巨熊才是真正可怕的存在。
  • 澳洲發現新種史前巨鱷,至少5米長,可捕食巨型有袋動物!
    後來科學家在研究更新世的鱷魚化石時,因化石碎片過於多樣最後歸為馬氏鱷亞科沼王鱷屬(Pallimnarchus)。不過發表於《PeerJ》期刊的一篇研究表明,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員喬爾·裡斯捷夫斯基(Jorgo Ristevski)在研究沼王鱷屬化石時發現了一種大約生存於533萬至258萬年前、未知的史前鱷魚,並將其命名為「沼澤之王(Swamp King)」。
  • 曾被認為滅絕六千萬年的史前魚類,如今又被人重新發現
    在大自然中存在許多令人瞠目咋舌的有趣動物,有些因為環境,有些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了,但其中也不乏有過了數十年後被人重新發現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及到一種史前魚類,這種魚類曾經被科學家認為在六千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而如今卻又被人重新發現,這種魚類就是——腔棘魚。
  • 恐怖的史前海怪們來了!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它們滅絕了,現在很多史前動物化石在我們身邊層出不窮,激發了人們對史前動物的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高科技將古生物學家發掘的恐龍等史前動物化石「還原」,讓我們可以一睹這些史前怪物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