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變成項鍊墜!八寶山推創意安葬,你能接受嗎?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八寶山殯儀館3月22日下午舉行2019年度「公眾開放日」活動,旨在讓群眾了解殯葬服務的辦理程序、辦理火化事項需提交的材料、殯葬服務項目等,進一步暢通喪事辦理渠道,能夠正確辨識殯葬「黑中介」,選擇正規的喪葬辦事機構。解決公眾對「人生最後一公裡」的治喪疑慮和困惑。

記者了解到,今年,八寶山殯儀館開闢專門的「舍愛·晶爍」服務空間。現場,一個雅致的小房間裡,「珍珠」「紅寶石」甚至「鑽石」等美麗寶石飾品陳列其間,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特質的骨灰紀念製品。這種新型骨灰安葬方式引起了不少參觀者的興趣。

據介紹,目前該殯儀館主要採用兩種骨灰轉制方式。一種是全部用骨灰純轉換成珠子等飾品,還有一種是和礦石寶石結合成寶石飾品。轉制後,更方便放置,同時也可以做戒指、吊墜等。

晶爍,即骨灰晶體,指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將逝者骨灰培育成顆粒狀結晶體,有密度高體積小、美觀且不會風化變質等特點,是一種新型的骨灰處理形式;舍愛,則以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為出發點,為「晶鑠」精心打造的安心居處。

今年開放日,八寶山殯儀館還全面介紹了科技殯葬亮點,比如在北京首家推出3D列印修復遺容技術。通過3D列印技術,逐步修復受到損傷的遺體,達到生前的「自然狀態」;提供「網際網路+」殯葬服務等。

另外,八寶山殯儀館還提供了許多惠民措施,如選擇骨灰海葬(自然葬)可享受殯儀服務費用減免等。同時,殯儀館全面取消停車收費,停車場地免費向公眾開放。

開放日現場,「北京市志願捐獻遺體服務基地」也授旗掛牌。

相關焦點

  • 八寶山殯儀館開放日 親人骨灰變項鍊
    新京報訊 3月22日下午,八寶山殯儀館舉行2019年公眾開放日活動,各界代表共200餘人前來參加。與往年相比,今年八寶山殯儀館新開了「舍愛晶爍」服務空間。在一個雅致的小房間裡,「珍珠」「紅寶石」甚至「鑽石」等飾品陳列其間,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特質的骨灰紀念製品。
  • 骨灰做成項鍊、戒指!廣西首次推廣,北海人你能接受嗎?
    清明節準備到了廣西民政部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除了倡導花葬、樹葬、草坪葬等綠色殯葬方式外今年還新增一項生態安葬方式
  • 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廣西首次推廣,你能接受嗎?
    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骨灰經過高溫晶石化後,會形成像雨花石般的石頭,體積約佔原骨灰的10%。此外,可以將其製作成項鍊、戒指等飾品攜帶在身邊。據了解,製作一份生命晶石價格不足2萬元,相比墓地,能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上海墓園推出單顆「生命晶石」定製。
  • 合肥一陵園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含量可達99%,網友:你敢戴嗎!
    近日,合肥一陵園推出了一種新型安葬方式,可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項鍊佩戴!對此,網友們是議論紛紛,各種觀點褒貶不一,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下!據陵園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方式被稱之為「生命晶石」服務,取其親人骨灰的一部分,通過高溫負壓技術處理,將其製作成一塊晶石,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由於現在人多地少,墓地會越來越貴,但是把骨灰做成項鍊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問題!自打推出這項服務之後,陵園每天都會接到30多位家屬的諮詢,因為它不僅有效解決了墓地的問題,而且帶在身邊也能更好的紀念或者方便子女的祭掃!
  • 骨灰鑽石再引熱議,這種緬懷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
    安徽合肥的一家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首飾,作為一種新式的「安葬 「骨灰鑽石」是一種人造鑽石,人的骨灰、頭髮等任何部分都含有碳元素,製作時從骨灰中提取出碳元素,在實驗室中模擬自然界的高溫負壓環境,然後再經過冷卻後自然凝結成的晶體(鑽石裸石)。 這種「鑽石」可製作成戒指、項鍊等首飾,隨身佩戴,讓逝者以其他方式永遠陪伴自己。
  • 你願意把骨灰做成項鍊嗎?
    昨天,合肥一個陵園搞了個「生命晶石」服務,就是可以把親人一部分骨灰製成項鍊、手鐲、耳墜等飾品隨身佩戴,環保安葬,綠色升天,聽說諮詢人數還不少。
  • 將先人骨灰打造成吊墜項鍊,你會選擇這項服務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廖培金)親人去世後,骨灰可以打造成晶石,製作成小巧的吊墜,也可以置於家中的擺臺等,這種服務接受嗎?4月2日,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早在2019年8月,廣州市骨灰撒海活動辦公室就開始推出骨灰晶石定製服務,目前全市已有42戶選擇骨灰晶石定製服務。
  • 將逝去親人的骨灰製成項鍊,你能接受嗎?
    人去世之後,往往被火化,只留下骨灰。若能將親人的骨灰做成項鍊隨身攜帶,你是否願意?9月21日,話題#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登上了微博熱搜,消息來源於梨視頻旗下@一手Video發布的微博,稱9月20日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市民可將親人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攜帶,並且這種方式也更加環保。
  • 安徽一陵園將骨灰做項鍊,78.18%受訪者不會隨身佩戴這類骨灰項鍊
    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佩戴。項鍊的樣式有很多種,價格在1000到3000元不等。工作人員介紹,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和傳統的安葬相比,這種方式更加環保生態。網友們紛紛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八寶山開始接收逝者骨灰 家屬排隊挑風水
    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登記後,骨灰牆將進行刻碑刻、印照片等工作,預計6月或以後可以最終完成,「一個多月吧」。 工作人員表示,每天接受100人是根據工作量等因素確定的,家屬取號後會選位,以及辦理相關手續,這都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人數增加的話,比如一天200人,可能忙不過來。」
  • 骨灰安葬:用新方式,還是老做法?
    骨灰安葬:用新方式,還是老做法?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3.31 星期五 【相關新聞】親人骨灰製成「晶石」佩戴,你能接受嗎?
  • 重孝順輕喪葬更值得推廣,將骨灰做成首飾您能接受嗎?
    骨灰可被加工成珠子之類的飾物,類似寶石質感,可鑲嵌在首飾上,時刻伴隨親人身邊。這種骨灰飾物價格則是「幾千元起」。有工作人員說,加工時只需提取小部分骨灰使用,剩下的骨灰可按照家屬計劃照常下葬。不過據東郊殯儀館工作人員說,東郊殯儀館幾年前就曾推出過這一服務。可惜當時效果並不好,這一服務堅持了一年多以後撤出。這種服務究竟是否能被人們接受?記者詢問了一些市民。
  • 今日話題:你能接受嗎?​合肥某陵園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〡早安...
    #你能接受嗎?合肥某陵園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9月20日,合肥某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佩戴。據工作人員介紹,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和傳統的安葬相比,這種方式更加環保生態,每天有30多位家屬來諮詢。對於這個服務,有網友表示能接受,也有網友表示不能接受。
  • 杭州推「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 畫風被網友跑偏
    近日,浙江省殯葬協會開始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開闢節地生態安葬的新思路。△ 骨灰與生命晶石兩者雖所含化學元素相同,但物質結構不同。還不如骨灰直接撒了乾淨。@傻傻魚兒水中遊:感覺把骨灰天天擺家裡,難道不覺得瘮人嗎?!還是入土為安的好!@喵喵咪:把親人封印在寶石裡好嗎?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想要自由?推廣派
  • 把骨灰做成飾品 這種殯葬形式你能接受嗎?
    上午10時,杭州市民張女士將其親人的骨灰送入生命晶石製作室,1個小時後,鬆散的骨灰凝聚成了兩百多粒灰色的晶石,重量和一盒圍棋差不多。記者在製作車間看到,一粒粒圓色的石子從模具裡冒了出來。工作人員介紹,生命晶石是骨灰在無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在高溫氣壓變化熔融後自然冷卻形成的。
  • 一陵園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隨身佩戴更環保,日後被廣泛接受?
    根據有關媒體報導,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佩戴。根據根據人員的介紹說項鍊中的晶石骨灰含量可高達百分99,與其傳統的下葬方式,這種佩戴更加方便和環保,更能隨時緬甸去世之人的哀悼方式。
  • 殯葬新手段:3D列印遺體修復,骨灰變為生命晶石,你能接受嗎
    2017年清明節前夕,上海、浙江分別推出全新的殯葬手段,3D列印遺體修復以及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在網友中間,這些創新的殯葬手段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強烈碰撞。3月30日,全國首家採用3D列印技術進行遺體修復的工作室在上海市龍華殯儀館正式成立。
  • 八寶山有一特別墓地,一半骨灰存在此,另一半在北京中心,他是誰
    八寶山是我國著名的烈士陵園,高約130米,地勢平坦,因其附近盛產耐火、白土、灰土等八種建築材料而聞名,1950年,這裡被定為烈士陵園,專門埋葬一些抗戰老兵以及革命烈士的遺體,南面有一延壽寺,後來改名為褒忠護國寺,明清兩代,一些宦官被允許在此安葬,除了廟宇外,這裡還有農田和菜園。
  • 合肥一陵園將骨灰製成項鍊,可以掛在脖子上,網友:你不覺得害怕嗎?
    生老病死是人類的自然規律,入土為安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喪葬方式,隨著社會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火葬逐漸也被人們所接受。然而,最近在合肥一陵園推出一項,把逝者骨灰做成項鍊方便親人隨身攜帶的新業務,在網上引發網友爭議。那麼,這是一項什麼業務?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反響呢?
  • 合肥陵園:逝者骨灰做成項鍊,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
    讓胖通帶你看一看吧~1 長沙地鐵1號線黃興廣場站一名孕婦突感不適即將臨盆,車站女員工和熱心女乘客一起臨時當起了接生員,民警和熱心乘客搭建臨時「產房」。產婦順利誕下一名寶寶,母子平安。——孩子小名叫鐵生吧!2 為避免學生上學繞遠路,重慶200名業主1個月鑿出上學路——「學子巷」。——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