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註解基因組是指經過註解的人類基因組。如今,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已經正式完成了10年的人類註解基因組,但仍然含有難以填補的缺隙,在近期在線出版的《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 期刊上,研究人員描述了發現這些缺失片段的一種方法,更好地反映出人類遺傳的多樣性。
通過將基因組分解成小片段的高能量技術,越來越多的人類基因組被測出。為了將這些碎片基因組裝配成染色體,用馬賽克方式拼裝起人類註解基因組是這個藍圖的關鍵。這種註解方法準確地解釋了90%以上的人類基因組,然而仍然有部分區域沒有被代表,而且沒有獲得任何與疾病有關的遺傳信息。
為了測出這些失蹤的區域,Evan Eichler和他的團隊在鹼基基因區域中,用了一套包含9個人全基因組的克隆片段,利用雙脫氧測序法,他們測出了整個克隆片段或是其末端的基因組序列。在將這些序列與人類註解基因組序列結合在一起後,他們在基因組中鑑別出720個新插入位點。其中大約25%的新序列在歐洲、亞洲和非洲人群中表現出更多的變異。表明為了研究人類群體真正的多樣性,需要更多的群體作為樣本並進行分析。(來源:科學時報 王丹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