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體內都有8%的非人類基因:隨時突變

2020-11-28 驅動之家

你以為你的DNA全都是人類的DNA嗎?恐怕事實並非如此。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我們的DNA中屬於人類的成分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還要少。

科學家在人類的基因組中發現了19種不屬於人類的DNA。病毒在數十萬年前感染我們的祖先時,將這些基因片段留在了人類體內。

科學家表示,在接受調查的2500名受試者中,有50人的體內存在一段新發現的DNA片段,其中包含一個完整的病毒基因組。目前我們還不清楚該病毒基因組能否複製或繁殖,但另外幾項有關古病毒DNA的研究顯示,它的確會對攜帶該基因組的人類造成一定影響。

除了新發現的這些基因片段之外,科學家還證實了此前由其他科學家在人類基因組中發現的17段病毒DNA片段的存在。

科學家檢查了每位受試者的整套DNA(即基因組)。受試者們來自全球各地,其中有許多人來自現代人類的起源地——非洲。該團隊使用精密的研究技術,將每個人的基因組的關鍵部位與「參考」人類基因組進行了對比。

該研究團隊由美國塔夫茨大學與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組成,研究資金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供。

HERV病毒新發現

此次的研究發現讓我們對人類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簡稱HERVs)又多了一些了解。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在感染我們的祖先之後,會將自己的RNA轉化成DNA,然後嵌進人類的基因組中。引發愛滋病的HIV病毒和這些病毒同屬於一種類型。

隨著人類一代代繁衍生息,這些來自病毒的DNA也在不斷複製,一代代地遺傳下來,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的DNA。事實上,我們所謂的「人類DNA」中,約有8%都來自於病毒。有些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序列甚至還對人類有所幫助。例如,有一段病毒基因能夠讓孕婦的身體為胚胎加上一層細胞屏障,保護胚胎不受到母體血液中毒素的傷害。

新發現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屬於一類名叫HERV-K的病毒。新發現的完整病毒基因組(又稱原病毒)位於X染色體上,被命名為Xq21。它是目前發現的第二種潛藏在人類DNA中的完整原病毒。

研究人員這樣說道:

「本次發現的病毒基因組似乎能夠製造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將叫人興奮不已,因為我們可以獲得一次研究遠古時期病毒傳染病的機會。」本次研究的主要作者、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博士生、病毒學家約翰?科芬(John Coffin)說道,「這次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讓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逆轉錄病毒與人類之間的演化過程。」

「許多研究試圖將這些內源性病毒片段與癌症和其它疾病聯繫在一起,但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還沒有找全這些病毒,」共同作者扎克利?H?威廉士(Zachary H. Williams)說道,「很多最有意思的病毒片段只存在於一小部分人體內,因此要想找全它們,我們得篩查很多很多人才行。」

「這是一次令人震驚的發現,」共同作者朱莉婭?維爾舒特(Julia Wildschutte)說道,她是一名博士生,在塔夫茨大學科芬的實驗室裡工作,「它將為我們敞開更多通往新研究的大門。我們還在論文中證實,我們可以將多名受試者的基因數據與人類參考基因組進行對比,從而檢測出新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但我們也發現,有些人基因中嵌入的病毒基因片段和參考基因組是對不上號的。」

維爾舒特曾是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基因研究人員傑弗裡?基德(Jeffrey Kidd)實驗室中的一員。「遠古時期殘餘的病毒基因片段並沒有對全體人類都造成影響,在今天的人類中,只有一部分人的祖先身上發生了這種情況,」基德說道,「我們已經發現了不少嵌入人類基因中、或潛藏在人類基因附近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基因片段,這些片段對人類的基因表達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希望能運用這些方法,尋找其它類型的病毒內嵌片段或跳躍基因。」

團隊合作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了基德和他的團隊研發的方法來識別重複的DNA序列,科芬和威廉士則使用了其它技術加以補充。維爾舒特目前正在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學習。

他們所檢查的基因組中,有很多都來自於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還有一套基因組來自於基德和史丹福大學的同事參與人類基因組多樣性計劃時所做的研究工作,以非洲志願者們提供的DNA樣本為主要研究對象。

在後面的樣本中,研究人員檢測出了更多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基因片段,正好和非洲較高的基因多樣性相一致。長時間以來,非洲大陸一直較為穩定,人口不斷相互融合,從而產生了較高的基因多樣性。而歐洲、亞洲和美洲則與非洲不同,這些地區的基因多樣性主要源自於遠古時期的外來移民。

要想整理出人類基因組中嵌入的所有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基因片段,科學家需要篩查更多的人類基因組。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下降,這一點也會越來越容易。雖然完整的原病毒基因組在我們的DNA中也許十分罕見,但其它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序列對我們的健康造成的影響可能要普遍的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有發情期?而我們人類卻隨時都可以
    我們都知道春天是動物發情的高峰期,這個時候一切復然,雌雄動物之間躁動不安。然而,講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疑問呢?——動物為什麼有發情期?而我們人類似乎並沒有固定的時期。我們人類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似乎不必去時刻為自己的存活而擔憂。但是作為動物,自然界中有成千上萬的物種,在生物鏈中環環相扣,它們謹慎地生活著,時刻要為自己的安危惶惶不安。
  • 七萬年前的基因突變,讓人類祖先橫掃各類人種,人類崛起基於語言
    現今世界上唯一的人種就是智人,多數人認為智人是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但《人類簡史》給出了另一種解讀。作者赫拉利認為,250萬年前,人類最早開始在東非演化,我們最早的祖先是古猿。從兩百萬年前到一萬年前,世界上有不同人種同時存在。
  • 為什麼動物有「求偶期」,而人類卻隨時都可以?
    大自然中的動物以及我們人類天生就有一些特殊的癖好,這些癖好換種方式來說其實就是一種種的欲望,對於動物來說它們的欲望就是吃飯和繁殖,而我們人類除了吃飯和繁殖之外,因為具有意識和思想,所以還需要滿足精神上的欲望,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動物有發情期,可是我們人類卻隨時都可以嗎?
  • 黑猩猩「奧利弗」基因突變,學人類直立行走,與人類基因相差1.2%
    ,通過基因檢測提取樣本,發現這一隻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8%,這是黑猩猩的基因和普通的黑猩猩完全不同,並且有明顯的基因突變症狀,通過觀察它的體態,我們也能發現它頭部和胸部兩個身體部位毛髮都比較稀疏,這一隻黑猩猩的行為習慣也和普通的黑猩猩截然不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自然界中基因變異的概率極小,可怕的是人類掌握了定點突變的技術
    另外,對於提取的基因片段不同,以及目前技術上對基因測序的小誤差率都有可能導致結果的不確定性,最主要的是無法與源頭實體動物提取的基因對比,最終只能將蝙蝠作為疑似對象。02 關於基因當你走入基因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的信息就像是一串串複雜的代碼,我們能長出多少根手指,幾隻眼睛,幾歲會走路,全部是由這些遺傳信息決定。
  • 一隻黑猩猩發生了基因突變,居然進化出了與人類非常相似的手指
    黑猩猩是地球上現存的與人類關係最「親近」的物種,研究表明,黑猩猩的基因與人類的相似程度超過了98%,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某隻黑猩猩因為基因突變而進化出與人類非常相似的特徵,我們也不用太過驚訝。事實上,這樣的事情真的存在,在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裡,就有一隻黑猩猩發生了基因突變,居然進化出了與人類非常相似的手指。
  • 我們從哪裡來?基因科學已經為我們揭秘了人類起源背後的真相
    實際上,如果僅憑基因突變四個字就能說明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說人是螞蟻演變來的,也可以說是金屬演變的,這可能嗎?當然可能啊,因為基因突變呀。金屬是無生命體怎麼可能變成生命體呢?因為基因突變呀。總之,如果這四個字成立,你可以把生物和非生物間任何的變化都可以化為可能,至於為什麼,你只需要回答這四個字就可以了。
  • 神秘食人部落專吃大腦 倖存者基因突變
    但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曾吃過人腦」的食人部落居民會導致基因突變,並對庫魯病形成抗體作用。這項發現有助於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這種致命大腦疾病,並研製新的方法治療患者。近期,研究人員發現部落一些倖存者攜帶著V127突變基因,然而庫魯病患者並沒有這種基因變異,從而使科學家猜測V127突變基因對庫魯病具有免疫能力。
  • 「新發現」最恐怖食肉動物的基因突變可抑癌!或是未來人類的「救星」
    但經研究人員驗證,袋獾已對這種癌症產生了抵抗力,原因在於基因突變。之前就有研究表明,袋獾的奶是抵抗超級細菌的關鍵,如今一項新研究又顯示出其基因突變對癌症的作用,未來袋獾將極有可能是人類的「救星」。在澳洲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上生活著一群袋獾,小巧可愛,卻由於兇惡的面相和食腐的習性,被人們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
  • 5歲女孩體內遺失51個基因:基因缺失會怎樣?
    全世界僅此一例 澳5歲女孩體內遺失51個基因 澳大利亞墨爾本有一位年僅5歲的小女孩,她體內第七條染色體上缺少(這涉及到了基因工作組的力量,人類的基因工作組與果蠅的基本相似) 基因特點 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忠實地複製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徵;二是在繁衍後代上,基因能夠「突變」和變異,當受精卵或母體受到環境或遺傳的影響,後代的基因組會發生有害缺陷或突變。絕大多數產生疾病,在特定的環境下有的會發生遺傳。也稱遺傳病。
  • 基因療法有望治療因HBB基因突變導致的多項血液疾病
    鐮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和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都是由於編碼成人血紅蛋白β亞基的HBB基因上出現突變而導致的遺傳性貧血症。這些疾病患者可能終生需要接受輸血或者其它療法的治療。已有研究表明,在成人中重新表達胎兒血紅蛋白可以起到緩解貧血症狀的作用。但是編碼胎兒血紅蛋白的基因在胎兒出生之後就停止表達了。
  • 科學家第一次成功修復了人類基因中的致病突變,這意味著什麼?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周三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科學家們第一次成功編輯了人類胚胎基因,修復了一種常見的、能導致嚴重疾病的變異,製造了健康的胚胎。這項研究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儘管臨床試驗為時尚早,但這意味著基因編輯技術有一天可能保護嬰兒們免於多種遺傳疾病的威脅。
  • 核汙水或損害DNA 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有哪些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報告稱,福島核汙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作為「人類集體輻射劑量的主要貢獻者,有可能損害人類DNA。  引起基因的突變的行為有哪些?  1、吸菸  香菸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比如說尼古丁等,更有研究人員認為,其含有的化學物質,大量吸入身體之後,會直接引起或誘發基因突變。
  • 人類特有的基因能夠觸發猴子長出更強的大腦
    人類大腦在進化過程中的擴張,特別是新大腦皮層的擴張,與諸如推理和語言等認知能力有關。有一種叫做ARHGAP11B的基因,只在人類身上表達,它能觸發大腦幹細胞形成更多的幹細胞,這是大腦更大的先決條件。
  • 兩月寶寶發育遲緩 竟是基因突變
    低磷酸酯酶症是罕見病,以骨骼、牙齒礦化障礙和組織非特異性鹼性磷酸酶活性低下為特徵,國內鮮有報導,歐美國家發病率為1/10萬至1/30萬,其中以嬰兒型病情最為嚴重,1歲以內的死亡率超過50%。   據妍妍媽媽介紹,妍妍出生時就有3.25公斤,兩個月過去,孩子還不到3.5公斤。出生一個月後孩子開始發燒,之後輾轉多家醫院,但一直沒查出病因。
  • 香蕉為何擁有人類基因?單看DNA序列,你和香蕉的相似度超過60%
    在很多人眼裡,唯一能證明血緣關係的就是DNA,而DNA也是地球中所有生命相同的基本代碼,如果所有生命都有一個相同的代碼,是不是可以說: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也許你會覺得這種說法有些荒謬,但事實上所有不同生物的DNA代碼都有相似的聯繫,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水果:香蕉,裡面就有60%的DNA和我們人類是相似的。
  • 一個基因突變,讓人變矮4釐米
    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基因對身高的影響從幼年到青春期,人類的身高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一個常常被提及的問題是:「對於我們的身高,基因和環境的影響各佔多大的比例?」
  • 基因突變讓她感覺不到痛 被疼痛折磨的人們有救了?
    「這被稱為快樂基因或健忘基因。我一直以來都很快樂、健忘,有時候有點惱人——現在我有藉口了。」卡梅隆表示。在卡梅隆的基因中,他們發現了兩個顯著的突變,而這兩種突變共同的後果包括抑制疼痛和焦慮,同時促進快樂,顯然還有幫助「健忘」和傷口癒合。科學家們發現的第一個突變是,她體內一種叫做FAAH的基因的活性被抑制。
  • 科學家在研究大象時發現的特殊抗癌基因,或可在未來造福人類
    按照常理越是壽命越長的大型動物其體內細胞分裂次數將會更多,發生突變而患癌的機率也應該越高,大象不但體型很大,而且與人類相似也有著較長的壽命,然而針對大象的這些研究數據表明,癌症的發生卻似乎與壽命長短或體型大小並沒有太大的關聯。這就凸顯了TP53基因的重要性。
  • 這隻黑猩猩基因發生突變,差點變成人,它們和人類的差別只有1.2%
    大家可能看過一個影片叫做《猩球崛起》,在影片中,主人公是一隻黑猩猩,它因為被科學家注射了某種藥物,而有了人類的智商。從此之後,它開始影響人類社會,領著黑猩猩族群走向崛起。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著像這個黑猩猩這樣的存在。這隻黑猩猩基因發生突變,差點變成人,它們和人類的差別只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