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培養孩子創造力,趕快來試試

2020-11-29 小紫月媽媽

孩子們一旦到了多動的年紀,有些家長開始慌張了。是不是到了孩子的叛逆期?別擔心,如果你的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常問「為什麼」;如果你的孩子開始有些極端或些許叛逆。這或許正是孩子的「創造力」特徵的體現。

心理學家,給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提供了幾個小建議:

自由設計科學實驗不要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思維去做實驗,可以讓孩子在原有實驗步驟的基礎上,展開對實驗的其他想像,稍加改動。也許就能創造出新的理論。

自由藝術創作這個尤為要說一下繪畫。比如給一個蘋果塗顏色,很多家長都認為蘋果是紅的,綠的,或者黃的。但是孩子的內心是五彩斑斕的,為什麼蘋果不能是其他的顏色。這是天空送給我的蘋果,所以是藍色,這是彩虹送給我的蘋果,所以是彩色。

幼兒繪畫大師曾在作品中指出,孩子塗在紙上的顏色,都是他內心的故事。

寬鬆的學習氛圍有沒有發現孩子越管越不好管,我小的時候就是,本來想去寫作業的,但是媽媽一說讓我寫作業,一下子我就不想寫了。這個想法不止我有哦,你的孩子也會有。所以當孩子不知道自己做什麼的時候只需要稍加提醒。不要讓孩子按照家長自己的想法做事。

鼓勵孩子提問別害怕回答不上來孩子的問題,也別不耐煩回答孩子問題。孩子問為什么正是他頭腦靈活的表現。別把孩子的發散思維給抹殺了。

育兒專家在講座中曾經說過,被鼓勵做事長大的孩子,自信度遠遠要超過循規蹈矩的孩子。

推薦5個實驗,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

一、漂浮的雞蛋

實驗用品:透明杯子,鹽、水、熟雞蛋

實驗步驟

準備兩杯清水將雞蛋分別放入兩個杯子裡觀察兩個雞蛋狀態在其中一個杯子裡不斷加鹽觀察雞蛋狀態

實驗結果:第一次觀察兩個雞蛋的狀態是,雞蛋全部下沉;第二次觀察雞蛋狀態發現,加鹽的杯子裡的雞蛋,隨著鹽量的增加而逐漸漂浮起來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孩子能夠了解,液體密度不同,浮力就不同

實驗心得:學齡前的孩子走進科學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啟蒙的核心並不是讓孩子去記住那些深奧有難懂的名詞概念,而是讓孩子對不懂的事物產生興趣認真思考,從而挖掘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物理學家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中說,簡單的物品就可以承擔起具有說服力的實驗

二、復活的「火柴人」

實驗用品:白板筆、自來水、白瓷盤

實驗步驟

在白瓷盤中用白板版畫出一個火柴人將自來水慢慢倒入瓷盤中觀察火柴人的狀態

實驗結果:火柴人會漂浮起來,就像復活了一樣。

實驗目的:了解白板筆中其實含有剝離劑,它可以阻止筆記與書寫表面緊密結合,所以白板筆寫在白板上的時候就可以很輕鬆的被擦掉。

實驗心得:探究了白板筆與其他筆的不同。可以運用這一特點作出很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在瓷盤內用記號筆畫一個飛碟,用白板筆畫一個外星人,就可以利用水的走向來演繹一場外星人降落或升天的故事啦。

中國育兒科學院在講話中指出,孩子的創造力往往來源於好奇與無盡的玩耍

三、水杯與紙片的故事

實驗用品:平口杯子,A4紙,自來水

實驗步驟

將杯子注滿水,不留縫隙將A4紙平鋪在杯口處將杯子迅速翻轉過來觀察A4紙狀態

實驗結果:A4紙不會從水杯上掉落下來。

實驗目的:讓孩子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

實驗心得:幫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知道大氣壓強的存在。尋找更多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舉一反三。增強孩子創造能力和觀察力。還有對未知事物的鑽研精神

葉聖陶老先生曾指出,書本上的知識不是我們學習的根本,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能夠運用書本舉一反三,從而得到更多的能力。

四、會跳舞的大米

實驗用品:小蘇打,色素,白醋,米粒,自來水,透明杯子

實驗步驟

將杯子裡倒入自來水,半杯即可加點色素與小蘇打,攪拌均勻將杯子中放入少量米粒觀察大米狀態加入白醋觀察大米狀態

實驗結果:第一次觀察大米狀態,成沉澱狀;加入白醋後,杯子裡除了好多氣泡,米粒也起伏不定,就想歡樂的跳舞一樣。

實驗目的:了解二氧化碳氣泡的生成,這屬於化學反應。我們喝的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也是這個原理。

實驗心得:能夠體會到來自身邊事物的科學實驗,原來我們每天喝的吃的,都這樣來的,激發孩子對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增強孩子的創造能力。孩子還可以將米粒更換成其他原料,比如葡萄乾這樣的可以沉在水裡的顆粒狀物品。從而發散孩子思維

達爾文曾說,所謂科學就是對自然無盡的探究,要有搞懂一切的精神,才能發現更多生活的意義。

五、被吸住的小紙片

實驗用品:紙,塑料尺子

實驗步驟

先將紙張撕成碎片,儘量細碎用尺子在自己的衣物或者頭髮上使勁兒磨搓迅速將尺子置於小紙片1釐米的地方觀察紙片狀態

實驗結果:小紙片被吸附到尺子上。

實驗目的:了解靜電反應,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靜電反應。如何避免靜電反應。

實驗心得:來自與生活的小實驗,氣候乾燥時候脫衣服會看見小電光,開車門的時候會被電以下,兩個人突然被彼此電到,這些都是由於產生了靜電。讓孩子從一個實驗,延伸到生活中去,學以致用。培養孩子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

科學來源於自然,研究科學就是探究自然。科學造就生活,於是研究科學也是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孩子們對世界充滿好奇,愛因斯坦說,最重要的就是不停的提問,然後不停的探究。這是家長最容易觸發孩子好奇心的方法。

很多時候,重要的不是實驗的結果,而是科學實驗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裡,孩子們學會了提問,學會了思考,學會舉一反三,也學會了如何應用。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擁有創造力和發散思維。

讓孩子熱愛科學,走進科學,激發孩子興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6個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簡單又好玩,輕鬆培養孩子創造力
    你有沒有發現,你家孩子總是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好奇心也要比其他孩子更重,有時還會有將很多不尋常的想法聯繫在一起?這個時候無需大驚小怪,很有可能是孩子的「創造力」正在開發。很多教育學家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了合理的建議:處於3-7歲的孩子,動手能力和思維活躍度都很高,家長不要去制止孩子的一些行為舉動,儘量給孩子創造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堅持性,多幫助孩子去探索問題的答案,側重孩子的發散思維培養。
  • 這3個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玩,用來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再好不過了
    我看了一下課程的設置,其中邏輯思維課程的內容居然是科學小實驗,還挺讓我驚訝的。原本以為邏輯思維課應該會涉及到形象思維、概念形成、邏輯推理、問題解決之類更專業一些的內容。雖說科學小實驗也很不錯,可以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但我以為,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做實驗,給孩子充分的探索時間和動手機會,要比去培訓班每次連上2節課的效果更好。
  • 幾個簡單的兒童科學實驗,帶孩子玩出創造力
    對於一些神奇的自然現象,小孩幾乎沒有任何抗拒力,尤其是一些小實驗,最能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帶孩子多玩一些科學小實驗,可以挖掘孩子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還能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給家長們推薦幾個,一起來接受孩子的崇拜吧。1、鹽變糖取一勺鹽放在碗裡,讓孩子嘗一嘗,是不是鹹鹹的?
  • 5個和水有關的趣味科學實驗,邊玩邊學,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
    孩子總是會對很常見的現象提出奇怪的問題,比如我家孩子以前就問過我:「為什麼我看不到空氣?」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十萬個為什麼」的時期,總是能想到很多有意思的問題,而在這個時候,也是家長培養孩子科學思維的最佳時期。接下來水兒媽媽就分享5個和水有關的趣味科學實驗,孩子可以在觀察和實踐中一邊玩一邊學,培養科學思維。
  • 【科普互動】DIY細菌培養、提取自己的DNA,5個在家就能做的趣味...
    責編 ∣ 吉 佳特殊時期,家長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如何把宅家陪娃變得「有水平」,「漲姿勢」呢?今天,BSC就為大家帶來5個簡單的家庭生物小實驗,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行動,體驗趣味滿滿的親子科學世界!
  • 科學小實驗|4個色彩系實驗,我已聽到孩子的尖叫
    原標題:科學小實驗|4個色彩系實驗,我已聽到孩子的尖叫 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4個超好玩的,超有趣的色彩小實驗。做的時候要仔細觀察思考哦,看看有什麼神奇的發現!
  • 給孩子講一萬次牛頓的故事,不如讓孩子做這19個實驗
    我們的孩子,在科技發展迅速的年代,從出生就接觸著各種高科技,接觸電子產品已經是必然。但我時常在想,除了ipad和那些普通的玩具,我還能給孩子玩兒些什麼?「玩」科學。因為創造力是他們這個年紀,最需要培養的東西。真正的科學啟蒙不是將科學知識生硬的灌輸給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在探索中能夠獨立思考,主動地構建知識庫,培養創造力。
  • 15個好玩的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拍科學大片!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神獸們困在家裡各種遊戲都玩膩了。米粒媽一下子想起來,米粒在上幼兒園的寒暑假 ,老師留過幾個科學小實驗當做家庭作業,米粒玩嗨了,好奇地問我各種小常識。好玩又能引發孩子好奇心,漫長的假期裡最適合帶娃邊玩邊漲知識!
  •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科學小實驗
    我們就在家做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吧!沒有複雜的內容,卻足以讓孩子玩到瘋狂,也最大限度地勾起他們的探究心和求知慾。許多科學原理,都可以通過簡單有趣的辦法來實現還原。這幾個小實驗,沒有複雜的內容,卻足以讓孩子玩到瘋狂,也最大限度地勾起他們的探究心和求知慾。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主要培養觀察能力,對於理解力比較強的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告知孩子其中的科學原理。
  • 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來試試這三個小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對孩子來說,好奇心是他們的天性,家長怎麼去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我有三個建議。1、鼓勵孩子提出問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拉比在獲獎後,有人問他是如何獲獎的,他說全靠我媽媽,每天回家她就問我一句話,今天在學校你提問了嗎,問了一個什麼好問題,從此我養成了提問的習慣,所以得了諾貝爾獎。
  • 在家就能做的物理實驗,小實驗激發大興趣
    中考物理中,就實驗探究題的分值佔比來講,2019年佔比36%,2018年佔比48%。物理學科的培養目標,這幾年也呈現出「重視實驗,弱化計算,出題靈活,思維多變」的趨勢。我們建議,在孩子課餘時間,可以先從物理小實驗開始,慢慢探索物理大世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些物理實驗呈現出的「魔術效果」,非常適合培養孩子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巨有趣物理實驗打卡活動」也由此應運而生。
  • 4個兒童科學小實驗,簡單又有趣,讓孩子在遊戲中探索科學大世界
    通過NASA的回應和我們與孩子的親身嘗試。我們和孩子們了解到:原來因為地球萬有引力,其實掃把在一定條件下,每天都可以立起來!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科學小實驗、小挑戰,充滿了樂趣。不僅能夠引導孩子們探索科學事物,還能讓孩子們了解到不少知識。幼兒在上幼兒園期間,很多幼兒家長開始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學習了。
  • 7歲男孩直播100個科學實驗上熱搜:從小懂科學的孩子,未來有多賺
    說實話,很多孩子到了初中上了科學課之後,才開始慢慢接觸上面那些科學知識,而這些明星家的孩子,則是早早地就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有個7歲的男孩,因為直播做科學實驗而爆紅了。這個男孩是從去年4月份左右開始直播的,陸陸續續的做了100多個試驗,吸引了很多爸爸媽媽以及孩子們的關注。
  • 宅在家裡玩兒什麼?中國科技館帶你玩轉科學小實驗
    孩子的天性是愛玩的,關鍵看你教TA玩什麼?中國科技館帶你在家玩轉科學小實驗,讓孩子們在「玩耍」中愛上科學!「中國數字科技館—音視頻—視頻—實驗」欄目擁有「居家小實驗」、「科學開動啦」、「實驗室的魔法日常」等多個系列共計近400個實驗視頻,讓你足不出戶就能看、能玩兒!
  • 17個趣味小實驗,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
    彩虹實驗盒子217個趣味科學小實驗適合年齡:3-8歲大象優選二人拼團價:僅 99 元拼團規則:2人團,新老顧客皆可拼團,活動截至3月18日 23:59:50。一盒有17個全新的科學實驗項目,一周玩兩個,一套玩具玩兩個月不重複。不僅輕鬆哄娃,更是高質量的陪伴。引導孩子在實驗過程中觀察、思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它是非常高性價比、且有意義的一套親子玩具。接下來,我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其中的一些小實驗。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安靜地寫作業,我家這個就老是扭來扭去,怎麼一點自控力就都沒有呢?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這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1966年起在幼兒園進行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棉花糖實驗,然後提出了延遲滿足這一理論,並發現,自控力和延遲滿足影響孩子未來的成功,這一發現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如何提高孩子自控力?父母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原因二:不守規矩有些孩子在明知道父母已經設下規矩了,但是仍舊我行我素不聽父母的話,而這樣的做法往往是因為內心欲望過於強烈,也就是說並不能按部就班地服從父母的安排,那麼,這樣的潛在叛逆現象會導致他們對什麼事情都是試試就好的膚淺態度。
  • 親子科學實驗:一杯水一根針也能做實驗
    1科學實驗:油水能混合嗎(乳化)提示思考:你能讓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嗎?3、將肥皂溶解在另一水杯水裡4、把少半杯肥皂水倒入盛有食用油和清水的杯子裡5、再用筷子攪拌後觀察現象。實驗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乳化,乳化是一種液體以極微小液滴均勻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種液體中的作用。
  • 杭州科學老師發布210多個原創小實驗
    潘浩跟學生一起做實驗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圓通小學的潘浩是學校的一名科學老師,而在近日,不僅學校的學生認識潘浩,他在網絡上也被更多人關注到。至今,潘浩已經完成了210多個原創科學小實驗,並將這些實驗發布到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 科學實驗之——不吹就變大的氣球(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實驗課)
    用嘴巴吹氣球,每個人都會,但是我們今天要嘗試用一個瓶子來吹氣球。或者更準確的說,讓瓶子自己吹氣球,而你們只要站在旁邊看著氣球不斷的變大。聽起來似乎很有意思,不如我們來試一試吧。實驗準備:一個空的瓶子,醋(白醋或米醋),一隻氣球,蘇打粉,一個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