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是安順獨有的刺梨品種——金刺梨。目前,安順市已開發出了金刺梨果汁、果酒、果脯、果醬等系列產品,有力地推動了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保證了產業扶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空殼村變成小康村 走進安順市西秀區大壩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大興延年果酒廠內酒香四溢、機器轟鳴,家家戶戶開起農家樂熱情地招待遊客——大壩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明星村,實現了「家家住別墅,戶戶有產業,人人有班上」的脫貧夢。 2007 年,朋友邀約陳大興到幹堡林場採摘刺梨。看到長勢喜人的無籽刺梨,激發了陳大興夢想的種子。聽說他想種無籽刺梨,西秀區林業局無償送苗來。 「別人栽花你栽刺。」聽說陳大興要帶領大家種無籽刺梨,村民都說他是瘋子。他就花錢流轉 28 畝土地試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刺梨大豐收,畝產 1000 公斤。有水果老闆上門收購,每公斤開價 40 元。 「我的刺梨不賣!」還背著一身債的陳大興說,要留著刺梨開「品嘗會」,打「活廣告」,說服鄉親們發展刺梨產業。 「活廣告」打響了金字招牌,大壩村收到大量金刺梨訂單,2012 年,陳大興帶領大壩村成立了延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踴躍加入。短短幾年時間,通過支部引領、基地示範、合作社帶動,全村種植了 2300 畝金刺梨,人均純收入飆升至 10000 餘元,從空殼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 「貴州大興延年果酒有限責任公司」投產,主打 12 度金刺梨乾紅果酒和 42 度的金刺梨白蘭地,目前已研發出 6 款果酒,成為貴州最大的果酒生產企業,年產值可達 3 億元。這個由安順市大壩村延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安順市西秀區城市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組建,共同控股的股份制企業,目前擁有自己的金刺梨有機種植基地 5000 餘畝,年產酒量達 5000 噸以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儲酒溶洞 2000 平方米,可儲藏果酒五千餘噸。 雲上刺梨 高歌猛進 率先在中國實行「定產到組、土地承包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頂雲經驗」發祥地——安順市關嶺縣,一家名為「貴州雲上刺梨花」的科技公司,在短短的三年間,一路高歌猛進,被行內稱為是近年來果酒行業殺出的一匹黑馬。
2015 年以來,關嶺縣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謀篇布局金刺梨產業,堅持政府引導,部門協作,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全力推動金刺梨產業經濟發展變革。趁著這股發展的東風,貴州雲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在關嶺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於 2016 年 4 月 14 日在關嶺縣頂雲食藥園成立,佔地面積 28.24 畝,總投資 8000 萬元,設計規模年產 1200 噸,年總產值 2.4 億元。該公司以安順金刺梨為原料,結合現代釀造技術開發出索嶺嘗壽果、花賜、刺梨白蘭地等多個系列、不同口感的刺梨果酒產品和其他多個系列刺梨產品,還結合市場需求推出金刺梨飲料、刺梨軟膠囊、刺梨咀嚼片、金刺梨口服液、金刺梨糕點等系列特色產品。 貴州雲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的刺梨原材料培育基地和生產加工基地項目建設帶動了關嶺乃至安順「金刺梨」產業鏈發展,解決了周邊農民的就業與增收問題。一方面,公司與農戶建立合作關係,以農戶種植刺梨,公司向農戶收購刺梨產品的合作方式,增加和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農民增收、脫貧、致富。 「在脫貧攻堅路上,沒有旁觀者,只有同行人,幫助與支持脫貧攻堅工作,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雲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說。 天賜貴寶 把健康帶給更多人 「過去市場需要什麼公司就生產什麼,而現在,我們會更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產品,培育自己的消費市場,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貴州天賜貴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國蓮說。 作為貴州省最大的刺梨深加工企業之一,4 年來,天賜貴寶一直致力深耕刺梨深加工產業,以市場為指導,以科技為支撐,實現了刺梨深 加工從「深」到「精」的轉變,將安順金刺梨產業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為了讓金刺梨這一「營養珍果」走出大山,走向世界,2015 年,天賜貴寶公司董事長閆福泉將企業落戶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雙陽工業園區,投資 1.8 億元,興建了以金刺梨生產、銷售、研發為一體的新型健康食品生產線,推出了刺梨汁、刺梨露、刺梨野合型飲品為主,以及刺梨乾、刺梨片、刺梨膏糖等 9 大系列刺梨產品, 並與全國 50 家農特產品經銷商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實現企業年產值 8000 餘萬元,讓金刺梨食 品成為貴州對外展示的一張新名片。
「魔梨」SOD 天然刺梨濃縮口服液是天賜貴寶交給市場的「破題之作」。依託公司與安順學院共同建設的「貴州金刺梨研究與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和閆福泉創新工作室的科研團隊, 2017 年初,天賜貴寶公司開始著手研發純天然無添加的金刺梨濃縮口服液。 「隨著金刺梨被更多人知曉,刺梨產業也獲得更多人的認可,但不管生產何種產品,我們都希望最大限度把刺梨的原有成分和營養價值保存下來,把健康帶給更多人。」何國蓮說。 今年 2 月疫情期間,天賜貴寶公司積極響應貴州省刺梨學會的募捐倡議,向廣東省鍾南山醫學基金會、貴州醫科大學附院、安順市人民醫院等戰鬥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捐助價值 200 萬元的刺梨維生素飲品,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援。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偉斌
編輯 何濤編審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