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為何要保護野生動物朱䴉?

2021-01-09 東方網

圖為何鑫拍攝的朱䴉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1月25日報導:日前,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譯文紀實系列推出《朱䴉的遺言》。11月24日,作家陳歆耕、動物保護專家何鑫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讀者分享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的故事,探討動物與環境保護的現狀與未來。

  《朱䴉的遺言》講述了日本本土朱䴉滅絕的故事,也是愛鳥人士努力拯救朱䴉的故事。 Nipponia nippon,朱䴉的拉丁學名象徵著日本。這種美麗的鳥,曾經遍布日本全境。朱䴉的嘴比較長,喜歡在水邊活動,吃水邊的食物,屬於涉禽,對自己的「住處」要求很嚴格,哪裡環境好就往哪兒。而到1930年代,只有日本新潟縣的佐渡觀測到了它們的蹤跡。儘管當地愛鳥人士為保護最後的朱䴉不遺餘力,但日本產朱䴉仍然迎來了徹底的滅絕。

圖中為陳歆耕,圖右為何鑫

  做鳥類學研究的何鑫表示,幸運的是,朱䴉的保護在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1981年在陝西洋縣發現了僅剩的7隻野生朱䴉,這是最後的野生種群。洋縣成立自然保護區,2005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多年的棲息地保護與改善、人工繁殖和野化訓練,目前陝西省境內朱䴉的數量已增加到3000多隻。「只有中國才有野生的朱䴉,它野生的種群已經超過1700隻了,這是2018年的數據。」何鑫說。

  「我們要讓朱䴉的數量上升到一定數量級,還要能夠恢復它的棲息環境,而且這些數量不能集中在一個地方。」何鑫表示,儘管中國的朱䴉保護工作開展及時、成效卓越,但從生物學的角度說,這個物種目前還非常脆弱,確保遺傳多樣性依舊是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疫情、近親繁殖的風險仍威脅著朱䴉種群的安全。除了在原始的分布地做保護外,還要把它遷到可能會適應的歷史風貌區進行保護。「中國制定的策略是洋縣到寧站再到銅川,再放到臨近海域的浙江德清,現在放在北戴河,希望中國的朱䴉的往北邊有一個種群。」朱䴉還走出國門,中國先後向日本和韓國提供朱䴉種鳥。日韓兩國經過十多年的人工繁殖,相繼重新建立起人工種群。

  為了解朱䴉生存、保護狀態,陳歆耕2017專程分別去下渚湖和陝西洋縣朱䴉保護站採訪考察,同年舉辦《朱䴉之戀》藝術展。他還提到,朱䴉被稱為「愛情鳥」,之所以生存能力比較弱,也與之有關。「朱䴉雌雄配對以後,如果雌鳥失蹤或被蛇吃掉,雄鳥就不再配對了,永遠是一個孤獨的雄鳥。這從生態學上也影響到這個鳥的生存繁殖的狀態。」

  日本種朱䴉滅絕的原因很複雜,包括保護活動開展過遲、缺乏對保護物種的了解、日本政府未能及時幹預等等。《朱䴉的遺言》一書中不乏對保護朱䴉的必要性提出質疑的人。正如書中的主角,愛鳥人士佐藤春雄的回答:「朱䴉不僅僅是一種鳥。它是一個生命,生命是無可替代的,和我們人類的生命一樣。」

  「雖然在宣傳的是朱䴉的保護,包括宣傳很多重要物種的保護,其實它還有一個內涵在裡面,我們其實是保護朱䴉這個棲息地。」何鑫表示,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避免現在所生存的環境變得不適宜。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朱䴉是如何滅絕的?又是如何「重生」的?
    在朱䴉的其他區分布區——中國東部、朝鮮半島、遠東,人類活動也導致朱䴉數量急速下降。俄羅斯從1963年開始就沒有了朱䴉的目擊報告。中國從1964年到1981年重新發現野生朱䴉的這段時間裡,國內外普遍認為中國朱䴉滅絕了。朝鮮半島最後的朱䴉目擊記錄是在1979年。
  • 從中國到日本,跨越海洋的朱䴉,保護動物的成功案例
    近日,從陝西漢中的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傳來好消息,該保護區今年出殼的朱䴉雛鳥已經滿月了,而耀州區也傳來喜訊:在沮河流域的柳林林場,到2020年繁殖季結束,沮河流域的野化放飛朱䴉當年共有9對18隻成功繁殖了20隻朱䴉幼鳥,這是自2013年7月在我區實施秦嶺以北首次朱䴉野化放飛以來,七年間在耀州區繁殖的朱䴉數量累計首次超過
  • 中國提供的一對朱䴉抵達日本佐渡朱䴉保護中心
    新華社東京10月17日電(記者姜俏梅)一對來自中國陝西的朱䴉17日下午乘飛機抵達日本千葉縣成田國際機場,隨後運至新潟縣佐渡機場,並於當晚送達佐渡朱䴉保護中心。這是中國自2007年以來時隔11年再度向日本提供朱䴉。
  • 中國朱䴉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為何又突然復活?
    都說中國地大物博,從中國境內的物種多樣性來看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在中國大約96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不僅生活著13億人口,還棲息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和大多數國家比起來,中國在物種多樣性方面還是略勝一籌。但是中國個別地區仍然要面對珍稀物種瀕危的情況,例如被奉為國寶的熊貓,「活化石」中華鱘等等。
  • 全城熱益:只有中國才有的野生的朱䴉,居然被稱為「日本鳥」
    朱䴉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級別呢?處在瀕危級別。它曾經已經接近野外滅絕的級別,在中國重新發現並保護這個物種,使其從極危降到了瀕危。我們更加熟悉的大熊貓,它的級別從瀕危降到了易危。那什麼是野外滅絕?朱䴉一部分在自然界繁殖,一部分是通過人的馴養繁殖。1981年,5隻朱䴉被日本的科學家捕捉之後,日本的野生朱䴉也就消失了。在最後捕捉地點,日本人樹立了一座紀念碑。日本捕捉的5隻朱䴉裡的最後死亡的個體,叫作金,書裡翻譯成&34;。中國什麼情況呢?在1981年重新發現朱䴉以前,中國對朱䴉的記錄停留在1964年,當年採集到一個標本,此後近20年都沒有記錄。
  • 野生動物保護典範:從7到3000,朱䴉保護之路
    幾十年前,受環境汙染和人類獵殺等因素影響,野生朱䴉的數量急劇減少,一度降低到個位數。經過近40年的保護,到2018年,中國朱䴉野外種群規模已經達到2000餘只,人工種群規模也超過1000隻。中國的朱䴉保護被國際公認為瀕危動物保護的典範之一。在中國專家的幫助下,朱䴉還走出國門,在日本和韓國相繼重新建立起人工種群。「朱䴉保護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
  • 中國給日本送去大熊貓、朱䴉,日本送了中國什麼?
    雖然在日本這麼火,其實真真、力力、香香熊貓一家的歸屬權依然屬於中國。從1984年開始,由於《華盛頓公約》中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規定,中國大熊貓的「出口」方式就從贈送改為租借了。所以,眼看著香香明年2歲時要回到祖國,上野動物園就要失去小明星,租熊貓成了安倍此行的重要任務……除了熊貓,日本人還對另一種中國動物倍加喜愛,那就是朱䴉。朱䴉的拉丁學名叫做「Nipponia nippon」,直譯過來就是「日本的日本鳥」。
  • 朱䴉種群持續擴大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進入20世紀,由於人類活動加劇,朱䴉數量銳減,一段時間內曾被認為已經滅絕。1981年,地處秦嶺深處的陝西省洋縣發現了7隻朱䴉,秦嶺因此成為朱䴉的「諾亞方舟」。同時,在即將到來的冬季,科研人員將進行投食,對不適應野外生存的朱䴉個體及時救護收容。統計數字顯示,經過長期努力,朱䴉種群數量已由1981年發現時的7隻,擴展到現在的5000餘只,棲息地面積由發現時不足5平方公裡擴大到1.5萬平方公裡,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朱䴉已成功繁殖十餘代,為全球朱䴉人工繁育保護和野化放歸提供了「中國方案」。
  • 日本血統朱䴉全部滅絕 中國先後向日贈送5隻朱䴉
    日本血統朱䴉全部滅絕 中國先後向日贈送5隻朱䴉 2008年05月10日 05:4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有關部門表示,中國政府將再次向日方贈送一對大熊貓,不禁使人們回憶起中國政府先後3次向日本贈送5隻朱䴉的友好往事。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聖鳥的日本消亡史再次迎來中國朱䴉,這應該是讓很多日本人開心的消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中日邦交正常之後,日本便開始就朱䴉向中國提出請求。從最開始請求中國尋找,到後來請求中國贈送,再到後來,對中國朱䴉保護長時間提供資金援助。中日之間因這隻鳥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可能有小夥伴會問,日本奉之為國家的聖鳥,為何不好好保護?
  • 時隔11年,中國再次給日本提供朱䴉,朱䴉在中日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交往中間的紐帶就是一種珍稀動物——朱䴉。說到這種動物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朱䴉對於日本人來說它的意義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的拉丁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日本的日本」。這種鳥它長得十分像仙鶴,而對於日本人來說仙鶴就是日本皇室的最重要的象徵。
  • 朱䴉——日本山林間的中國吉祥鳥
    然而,如果不是因為來自中國的朱䴉,日本早在1981年就徹底告別了野生朱䴉。佐渡島曾是日本朱䴉的棲息地。島上的山林河川、村落稻田為朱䴉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它們在村落附近的山林中築巢,在水田和溼地中捕食。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現代化進程,朱䴉生存環境日益惡化。戰後,日本現代農業將「農藥和化肥萬能」奉為圭臬,導致朱䴉的食物銳減,曾遍布日本各地的日本朱䴉數量逐年減少,走向滅絕。
  • 代表日本的「神鳥」,卻在日本滅絕了
    在滅絕邊緣的朱䴉,卻被中國搶救了回來。 中國野生朱䴉的數量,從1981年的7隻,增長到2019年驚人的3000餘只。 2 中國朱䴉創造鳥類保護的奇蹟 與日本人的高漲熱情相比,中國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顯得低調而務實。
  • 朱䴉在日本是如何一步步的消失的?
    朱䴉是最稀有的鳥類之一,目前它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一種瀕危的鳥類。曾經的朱䴉遍布亞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在俄羅斯地區都有分布,但是朱䴉在20世紀,從許多國家陸續地消失掉了。其中包括日本、韓國、朝鮮,甚至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也宣布過朱䴉滅絕。
  • 罕見:日本40年來首次有純野生朱䴉雛鳥誕生
    中新網4月22日電據日媒報導,近日,一對均為野外誕生的朱䴉在日本新潟縣佐渡市產下了雛鳥。朱䴉是日本政府指定的「特別天然紀念物」。據悉,日本上一次確認純野生朱䴉雛鳥誕生是在朱䴉尚未滅絕的40年前的1976年。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即使最晚的朱䴉標本採集點——1964年6月甘肅康縣岸門口,也變成為人口密集的城鎮。據稱1972-1975年在我國還採到過朱䴉的標本,但並無確實的根據。朱䴉瀕臨滅絕,距離地獄之門只有一步之遙!對於朱䴉的保護勢在必行,除了出於物種多樣性的考量,還因為朱䴉獨特的文化和生態價值以及其對生態環境的指示作用。此外,朱䴉還是旗艦物種,保護住了朱䴉就意味著保護住了朱䴉棲息區的其他野生動物。
  • 日本民族為何崇拜朱䴉
    1998年江澤民出訪日本,代表中國政府向日本人民贈送兩隻朱䴉「友友」和「洋洋」。  2000年朱鎔基訪日,應日方要求又提供了另一隻朱䴉「美美」(給友友和洋洋當時惟一的兒子「優優」配對)。  2007年溫家寶總理出訪日本,決定代表中國政府再向日本贈送一對朱䴉。於是,作為友好使者的「華陽」和「溢水」於2007年11月18日抵達日本。
  • 日本下調朱䴉的瀕危物種級別
    新華社東京1月25日電(記者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環境省日前宣布,由於人工繁殖朱䴉及其野生放飛取得成功,日本下調朱䴉在該國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級別,從「野生滅絕」下調一個級別至「瀕臨滅絕1A類」。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即使最晚的朱䴉標本採集點——1964年6月甘肅康縣岸門口,也變成為人口密集的城鎮。據稱1972-1975年在我國還採到過朱䴉的標本,但並無確實的根據。朱䴉瀕臨滅絕,距離地獄之門只有一步之遙!對於朱䴉的保護勢在必行,除了出於物種多樣性的考量,還因為朱䴉獨特的文化和生態價值以及其對生態環境的指示作用。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鳥類大熊貓朱䴉的「重生」之路
    據文獻記載,朱䴉歷史上屬廣布種,廣泛分布於亞洲東部,北起西伯利亞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南到中國的臺灣,東至日本的巖手縣,西抵中國的甘肅省。此外,朱䴉還是旗艦物種,保護住了朱䴉就意味著保護住了朱䴉棲息區的其他野生動物。保護朱䴉為了彌補我們人類的過錯,保護朱䴉,文革浩劫之後,全國立即開啟尋找朱䴉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