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因呂梁山脈縱貫全境而得名。地理坐標北緯36°43'—38°43',東經110°22'—112°19',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東與太原市和晉中市相鄰,南與臨汾市接壤,北與忻州市為鄰。2019年常住人口389.09萬,地區生產總值1512.1 億元。
呂梁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徵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一部《呂梁英雄傳》,是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的真實寫照。 當然呂梁市在歷史上也是名人輩出,尤其在中國近現代,也湧現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呂梁市近現代史較為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一位:賀昌
賀昌,原名賀穎,又名其穎,字伯聰,1906年1月19日生,山西省離石縣柳林鎮(今屬柳林縣)人。山西省早期青年運動、工人運動的卓越領導人,中共早期的高級黨務工作者,紅軍高級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政治委員、第3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等職。被選為中共第五、第六屆(三中全會增補)中央委員,第一、三、四屆團中央執行委員。中央紅軍主力長徵後,留在贛南堅持遊擊戰爭,任中央軍區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率部向粵贛邊突圍,10日於江西會昌河畔遭國民黨軍伏擊,與時任贛南省委書記阮嘯仙等人一起壯烈犧牲。
第二位:劉少白
劉少白(1883-1968),名象庚,字少白,1883年6月30日出生於山西省興縣黑峪口村。劉少白同志是山西省政協已故副主席,著名的開明紳士,民主戰士,被譽為中國紅色銀行事業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一位老共產黨員。他是一位集貢生、士紳、共產黨人三種身份於一身的傳奇人物。他和毛澤東二人相互尊重,彼此信賴,結成了一段革命情誼,被後人傳為佳話。在《毛澤東選集》中,提到兩位開明紳士,一位是陝甘寧邊區的李鼎銘,另一位就是晉綏邊區的劉少白。毛澤東說:劉少白「在抗日戰爭和抗日戰爭以後的困難時期內,曾經給我們以相當的幫助」。
第三位:衛天霖
衛天霖,1898年8月22日生於山西汾陽人。是中國現代油畫家。字雨三。衛天霖畢生從事美術教育和油畫創作,是現代中國油畫的先驅者之一。他早年多畫人物,肖像、晚年多作靜物和風景。他長期致力於將西方油畫與民族美術傳統相融匯的探索,嘗試將民間美術的質樸特色引入自己的創作。他講求構圖,精於酣暢淋漓的用筆,喜厚塗法與透明法的交替與結合,光影交錯、色彩斑斕的畫面總是傳達出空間、運動與生命的力量。純正老到的堆積、點染與新鮮、真摯的感受,共同鑄成了他厚重而優雅的藝術個性。出版有《衛天霖畫集》。
第四位:趙國藩
趙國藩(1924.12.29-2017.2.1),出生於山西汾陽,土木建築結構工程學家。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繫結構工程專業,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趙國藩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混凝土斷裂力學、結構可靠度理論、高強混凝土、碾壓混凝土、纖維混凝土等方面進行過系統的研究。
第五位:冀朝鑄
冀朝鑄(1929年7月-2020年4月29日),男,生於山西省汾陽縣,早年留學美國,中國著名外交家、聯合國原副秘書長,被譽為「中國紅牆第一翻譯」。冀朝鑄一個在美國長大的中國人,20世紀50年代他回到祖國,為周恩來總理做了17年的翻譯,親歷中國國內以及外交史上一系列重大變故,並最終成為聲名顯赫的外交家,在聯合國的大舞臺上嶄露頭角。2020年4月29日下午,冀朝鑄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第六位:劉胡蘭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