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甜櫻桃,增產的空間還有多大?

2020-12-05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 楊光富 )  常言道,「櫻桃好吃樹難栽」。寒冬時節,在汶川縣2.7萬畝甜櫻桃基地裡,到處是果農們忙碌的身影,冬季修枝、澆水、清園等工作正在進行。

11月25-27日,由龔榮高教授領銜的川農大「三區」科技人才專家團來到汶川,開展為期一周的特色產業技術培訓和創新創業技能提升培訓,並實地走進灞州鎮克枯村小克枯組,為甜櫻桃冬季管理帶來針對性的技術指導,為農戶果樹管理把脈,推進精準脫貧致富。

甜櫻桃有所減產 極端氣候或是主因

經過近30年的種植栽培,加上綠色食品體系標準的推廣應用,汶川甜櫻桃已邁入穩步發展的成熟期,2020年全縣甜櫻桃總產量918萬公斤,同比增長2.3%,直接銷售收入4.87億元,同比增長8.5%。

「今年汶川甜櫻桃出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不容易!但畝產有所減少,這是值得關注的。今年全縣甜櫻桃投產面積2.7萬畝,較去年增長3.8%,但平均畝產340公斤,較去年減低1.4%。」在專家團技術培訓的間隙,汶川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農業股股長冉茂升也表達著擔憂。

「畝均產量340公斤的成績,在全省來看算低的,當然,我們要將水果的品質放在第一位,但能增產肯定更好,增產就能帶來增收,如果能達到畝產750-1000公斤商品果的水平,就算不錯了。」龔榮高表示。

汶川縣灞州鎮克枯村、周達村,威州鎮布瓦村的甜櫻桃基地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專合社甜櫻桃種植面積200多畝,今年總產量10萬公斤、畝產近350公斤,去年總產量有15萬公斤。」克枯村慧偉大櫻桃種植專合社理事長蒲偉說。 

「今年減產比較兇,6.5畝甜櫻桃總產量1600-1650公斤,平均畝產250公斤左右,較去年減少100-150公斤,還沒到全縣平均水平。」周達村鷹頭巖家庭農場主李從學表示。

兩位果農均表示,在甜櫻桃開花期和坐果期遇到了反常的氣候。「汶川甜櫻桃主要靠自花授粉,主栽品種與適宜授粉品種實現了合理搭配,但今年開花期間溫度過高,花粉過度暴曬,影響了自花授粉的效果。」蒲偉說。

高溫暴曬、低溫、雪災、冰雹、連續降雨等極端天氣一直是汶川甜櫻桃增產的剋星,據了解,4月低溫、雪災,5月冰雹和6月連續降雨也對甜櫻桃座果和商品果率有一定的影響。

推廣高效栽培技術 任重而道遠

 果農裡也有做得好的:在布瓦村甜櫻桃種植基地,四川九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明清介紹,公司種植的200畝甜櫻桃今年產量達到了550公斤/畝,較去年的400多公斤還有所增加,安裝物聯網自動氣象站,實施綠色防控,採取人工授粉技術,是成功的秘訣。

「看到極端氣候可能會對自花授粉有影響,馬上安排了人工授粉,效果還不錯。」劉明清表示。

但是一提到人工授粉,李從學就皺起了眉頭:老伴身體不太好,子女不在身邊,果園就他這個62歲的老人在管理,根本忙不過來。

蒲偉則表達了另一層擔憂:人工授粉雖然能夠提高當年的產量,但有的專合社成員擔心,如果第二年不再人工授粉,產量會不會大幅下降?

「果農們的擔憂大可不必,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龔榮高說,「遇到不好的天氣,果農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給果樹人工授粉還是比較划算的。」

當然,人工授粉只是甜櫻桃樹精細化管理的一個方面,要提高產量,果農還應當注意噴施硼酸+蜂蜜(或白糖)+胺基酸,採取套袋、覆膜等措施,此外冬季管理也很重要。

「剪枝前,一定要先圍繞甜櫻桃樹走一圈,觀察樹的整體形狀,你們看,像這種樹就要及時修剪,不剪不僅影響產量,還會帶來一系列病害,讓果樹的主枝幹集中營養、確保通風透光是果樹管理的關鍵所在……」 在克枯村小克枯組的櫻桃果園裡,龔榮高為該縣40餘名農技員及自發趕來的果農們「手把手」指導冬季修剪。

龔榮高也表示,今年的極端氣候,讓許多沒有進行人工授粉的甜櫻桃樹減產,但透過人工授粉技術的推廣應用,就能發現一些共性問題:甜櫻桃精細化管理技術並不難掌握,但一方面農戶對技術的理解認識不深、掌握程度不夠,「力有餘而心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勞動力短缺,「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於如何進一步提高甜櫻桃產量,龔榮高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要扶智,這也是這次技術培訓的主要目的之一,當然,專家教授精力有限,汶川可以成立一支甜櫻桃技術服務隊,先由專家教會技術服務隊員,他們有一定基礎,有一定水平後,再指導教會其他農戶。其次,要讓農戶改變「看天吃飯」的觀念,要在扶智的同時扶志,做好精細管理,積極應對極端天氣。再次,可成立質量督察隊,對片面追求產量、不管品質的種植戶進行處理,杜絕以次充好的現象。

「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示範點進行高效栽培的技術推廣,由點到線,由線到片,助推產業發展,實現產業振興。」龔榮高說。

據了解,針對李從學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汶川縣將進一步落實社會化服務機制。劉明清就表示,他計劃培養一批技術能手,開展人工授粉的社會化服務,為勞動力短缺的果園提供支持。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甜櫻桃的優良品種及品系!你知道哪些品種
    世界上栽培的櫻桃有甜櫻桃、酸櫻桃、酸甜雜交種、中國櫻桃、毛櫻桃等。廣義上的大櫻桃,是指甜櫻桃、酸櫻桃以及酸甜雜交種的統稱。自1871年我國引進歐洲甜櫻桃於山東煙臺栽培,到2012年全國甜櫻桃栽培面積已達200萬畝,年產量超50萬噸,而國內酸櫻桃栽培面積極少,加之甜櫻桃果實較中國櫻桃(俗稱小櫻桃)大,所以人們習慣稱甜櫻桃為大櫻桃,並形成了多個像「煙臺大櫻桃」「銅川大櫻桃」之類的地域品牌。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櫻桃主產國,其酸櫻桃栽培面積大於甜櫻桃。
  • 汶川地震12年:每一年,我都去她的空間留言
    Person 02@匿名 寫於2018年『每一年,我都去她的空間留言』 08年時我25歲,初戀女友24歲。5月12日凌晨我們還在QQ上聊天,她說媽媽想她了,讓她回北川。我還回復她說,是該回去陪陪家人。每年5.12、春節、她生日,我都去她空間留言,說說最近的天氣,我最近的生活。不用強迫自己釋懷、忘記,有的回憶,可以帶著它們往前走。Person 03@仙女姐姐~ 寫於2018年『他不在了,我才知道他也喜歡我』 那年他大我近1歲,今年我大他9歲4個月零9天。還記得那年地震後,我們轉移到空曠的地方。
  • 飼養荷蘭豬需要多大的空間?
    飼養荷蘭豬需要多大的空間?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荷蘭豬的習性:荷蘭豬的正常行為包含走、跑、跳、伸展、躲藏、覓食與啃食。他們有一種叫做 "thigmotaxis" 的特性,意思就是荷蘭豬喜歡靠著牆壁活動或休息,這也是為什麼荷蘭豬在空曠的空間會有明顯焦慮感的原因。
  • 汶川地震的豬堅強:住建川博物館單廳小別墅,還有專人照顧
    2008年的汶川地震,給不少人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傷痛,在地震中,不少同胞因此而失去寶貴的生命,留下一生的遺憾。在四川的建川博物館中,有一面汶川地震的展廳,當年地震歷歷在目。其中唯一的活物當屬:「豬堅強」。
  • 7500億元潛在空間,寵物市場的紅利還有多大?
    第三,市場空間小於食品擴張受到地域的限制。儘管目前中國沒有到這樣的影響,仍處於擴張期,單位面積的醫院覆蓋寵數量仍在增加,醫療的滲透率也還在提升,空間比較大,但總體發展仍會被地域所限制。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說,寵物產業還屬於是發展的一個高速成長期,未來格局散,增速快,空間大,同時疊加電商的崛起,中國的本土企業也會有不一樣的競爭格局,包括一些有競爭能力的公司進行上市。目前中國僅兩家上市公司,未來3-5年可能至少會有五到六家公司會登錄資本市場。
  • 康養汶川,養熊貓,也「氧」你!
    如今,在綠色成為汶川主基色的同時,守護綠色也成為了汶川人民的「生態共識」。 02 -生態畫卷·汶川- 從河谷到高山,從農村到城鎮,一幅幅秀美壯闊的綠色畫卷在汶川大地徐徐鋪展開。
  • 汶川地震被活埋36天的豬,奇蹟生還後住一室一廳,還有專人伺候
    汶川地震被活埋36天的豬,奇蹟生還後住一室一廳,還有專人伺候2008年,汶川地震成為了國人心中無法忘卻的痛,提起那個下午,悲從中來。當年汶川地震中感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心中有很多感觸,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災難面前萬物有靈的一面,那就是在汶川地震後的廢墟中活了36天的一頭豬。
  • 中藥材地黃用什麼能增產?地黃增產葉面肥用哪個?地黃壯根肥用啥
    三、地黃種植時候的增產方法地黃在出苗後1個月會開始形成大量肉質根莖,在兩個月後根莖幹物質急劇增加,要在地黃封行前施完追肥,地黃整個生長期需追肥2-3次,分別是在地黃齊苗後15-20天、在第一次追肥後20-30天,第三次追肥要根據地黃苗的長勢而定。
  • 汶川地震之前似乎早有預兆?出現的幾大反常現象,至今難以解釋
    在眾多的大地震中,汶川地震是最讓人記憶猶新的,然而,在汶川地震到來之前,大自然似乎早已給過人類預示,只是人們沒有注意到而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災難到來之前的預告我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學過,在自然災害到來之前,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說本來是豔陽天,可是天氣突然變陰,而且還狂風暴雨;或者是天空中的顏色突然出現變化,比如說天空會突然變成紅色或者紫色。
  • 養一隻哈士奇,到底需要多大空間
    養一隻哈士奇到底需要多大空間所以哈士奇其實不適合在城市狹小的空間中進行圈養,他需要有足夠大的生活空間,還需要力度足夠強的額外的運動如同擁有足夠駕乘空間的新時代SUV哈弗大狗那樣,也是一位威風的夥伴。支持4/6放倒的後排座椅讓大狗的後備箱進深空間可以從855mm拓展到1730mm,加上最大1330mm的最大寬度和730mm的後備箱高度,我覺得真讓「二哈」在大狗的後備箱中撒歡也不是不可以
  • 養一隻哈士奇到底需要多大空間
    養一隻哈士奇到底需要多大空間所以哈士奇其實不適合在城市狹小的空間中進行圈養。他需要有足夠大的生活空間,還需要力度足夠強的額外的運動。他需要的不是圈養,而是自由的奔跑。真正愛哈士奇的方式,不是擁有它,而是作為工作夥伴一樣欣賞它。
  • 它在汶川地震中被埋36天,網友給它取名「豬堅強」,後來怎樣了
    當時豬圈坍塌之後,恰好給豬堅強留下了半米空間。半米空間讓它倖免於難,也讓它沒有多餘的活動空間。在36天被困時間內,豬堅強只能趴在地上,並沒有消耗太多能量。除了沒有消耗能量之外,豬堅強還有富餘的"吃食"。在長達36天被困時間裡,豬圈上方堆放的木炭,正巧灑落一地。木炭雖說沒有絲毫營養,但卻沒有毒。
  • 在汶川,有一種「猛獸」叫熊貓兒
    但如此兇猛的「食鐵獸」,其實還有兩副面孔當初他們說包吃包住,我就沒忍住汶川萌獸—熊貓兒汶川作為「熊貓家園」,擁有野生熊貓165隻,種群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今天又開始努力營業了但野生熊貓都少出沒在人類面前,我們在汶川看到的大部分熊貓都是臥龍神樹坪基地裡。
  • 下一個五年,住房需求還有多大空間?
    我們與各地交流發現,很多地方認為,本地樓市還有很大空間,還能再上一個臺階。或者,轉型處於陣痛期,地產要發揮TD作用,不能掉下來。近期,有的暗地裡鬆綁限購,有的城市再次啟動「去庫存新政」,有的城市出讓高價地刺激預期,有的城市極力否認房價下跌等等。總結來看,當下房地產的主要矛盾,就是頂層設計要「去地產」與地方因城施策「難去地產」的矛盾。
  • 汶川震區 找回保護區的美
    10年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這裡的生態環境曾遭到嚴重損毀。10年過去,小寨子溝保護區的生態修復不僅如期完成,相關技術還形成體系,為後來的蘆山地震生態修復提供了技術支撐。小寨子溝保護區管委會主任尹雪梅告訴記者,保護區所在的北川縣,屬汶川特大地震極重災區,「當時,保護區林地資源及野生動物棲息地遭到嚴重損毀,致使局部範圍內的生態系統功能衰退,區域生態狀況急劇惡化」。「保護區山高坡陡、河谷狹窄、地形複雜,再加上地震後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植被恢復困難。」
  • 汶川·十年|重拾人生
    十年前,5月12日,汶川,一場山崩地裂,將悲痛烙上他們的心,流下血與淚。 十年後,災難的遺蹟仍在,那隱隱作痛的傷痕仍在,但無論物質還是心靈,他們的世界都已重建。 十年,只是漫長人生旅程的一小段,卻足以讓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精彩。
  • 汶川中學英語老師劉敏感嘆:對眼下的生活很滿足
    江門日報特派記者 周華東 攝2008年5月12日,一場巨震,奪走了四川省汶川及周邊數萬人生命,讓無數個家庭遭受不堪回首的重創。時光流逝,生活繼續。10年後,本報記者重訪地震災區,當年的廢墟已不見蹤影。值汶川地震十年之際,本報今起陸續推出「汶川重生之十人十年」「汶川重生之雁門十年」等系列報導。通過記者實地採訪,記錄災區個體、家庭、集體的故事,紀念那些被大地震改變了的生命軌跡,見證生命的頑強重生以及人間大愛的力量。「今天(5月7日)是我兒子生日,我特意比平時早一點趕回家。」
  • 當初陪我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貓,回喵星了……|汶川地震12周年祭
    汶川地震12周年祭⑴今天焦了嗎:記得地震後我跑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著急打電話給他,確認他的安全,像瘋了一樣不停的打,等我找到他的時候看到他在和朋友談笑風生,問他貓在哪也只回了就不知道⑷欣欣給你:樓下超市裡有兩隻貓,一隻叫北川,一隻叫汶川,雖然每次去都很想問超市老闆為什麼給貓起這個名字。但我想每個親身經歷過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的人,都知道答案。
  • 它在汶川地震中被埋36天,網友稱其為「豬堅強」,後來怎樣了?
    當時豬圈坍塌之後,恰好給豬堅強留下了半米空間。半米空間讓它倖免於難,也讓它沒有多餘的活動空間。在36天被困時間內,豬堅強只能趴在地上,並沒有消耗太多能量。除了沒有消耗能量之外,豬堅強還有富餘的"吃食"。在長達36天被困時間裡,豬圈上方堆放的木炭,正巧灑落一地。木炭雖說沒有絲毫營養,但卻沒有毒。在十分飢餓的情況下,木炭充當解餓的替代品,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