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栽培的櫻桃有甜櫻桃、酸櫻桃、酸甜雜交種、中國櫻桃、毛櫻桃等。廣義上的大櫻桃,是指甜櫻桃、酸櫻桃以及酸甜雜交種的統稱。自1871年我國引進歐洲甜櫻桃於山東煙臺栽培,到2012年全國甜櫻桃栽培面積已達200萬畝,年產量超50萬噸,而國內酸櫻桃栽培面積極少,加之甜櫻桃果實較中國櫻桃(俗稱小櫻桃)大,所以人們習慣稱甜櫻桃為大櫻桃,並形成了多個像「煙臺大櫻桃」「銅川大櫻桃」之類的地域品牌。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櫻桃主產國,其酸櫻桃栽培面積大於甜櫻桃。在國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對甜櫻桃的需求量加大之外,對酸櫻桃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一些加工企業也看好酸櫻桃加工的未來,開始建設自己的酸櫻桃生產基地或聯合生產基地,酸櫻桃在國內近幾年發展面積達500畝以上。
結合農業部「櫻桃產業主要障礙因素攻關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現主要總結介紹甜櫻桃的優良品種及品系。
一、當今生產栽培中的甜櫻桃優良品種
目前生產中栽培的甜櫻桃品種近100個,有的果個小,熟得早;有的果個大,口味酸;有的甜味濃,果肉軟;有的個大、優質,但易裂果。並不是所有的品種都受生產者和消費者喜歡。地域不同,人們對櫻桃的花色品種的喜好也不同。煙臺人喜好紅色品種,大連人喜歡黃紅色、甜味濃的品種,北京人偏愛紫黑色、純黃色等有特色的旅遊採摘品種。對於生產者,老產區喜歡果個大、賣價高的品種;新產區喜歡早結果、早豐產的品種;易受早春霜凍的區域,喜歡自花結實的品種。
如何確定生產中的優良品種,我們結合項目研究,於2010年和2011年在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召開煙臺市果樹苗木協會櫻桃專題會,對各育苗單位的櫻桃苗木繁育品種和數量以及銷往地區展開調查,並調研遼寧大連、陝西西安、河南鄭州、北京、甘肅天水、四川等地,對生產中栽培的甜櫻桃品種進行評價。經過代表們討論,一致認為美早、薩米脫、早大果、紅燈、先鋒、豔陽、黑珍珠等10多個品種,是目前生產中最受百姓歡迎的品種。
(一)紅燈
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1963年雜交育成,1973年定名,基因型為S3S9。20世紀80年代初,煙臺最早大批量繁育推廣,是目前我國廣泛栽培的早熟、大果型、紅色、異花授粉優良品種。
平均單果重9.2克,大者12克。果實腎臟形,果柄粗短,果皮紅色至暗紅色,富有光澤。果肉肥厚、多汁,較軟,酸甜適口;果核圓形,中等大小;可食率92.9%。果實發育期40~45天,在煙臺5月底6月上旬成熟。
葉片大,橢圓形,較寬,葉面平展,深綠色,有光澤,葉柄基部有2~3個紫紅或紫色長腎形大蜜腺,葉片在枝條上呈下垂狀著生;花芽大而飽滿;萌芽力高,成枝力強,外圍新梢中短截後,平均髮長枝5.4個。
樹勢強健,生長旺盛,幼樹直立性強,一至二年生枝直立粗壯,生長迅速,容易徒長,進入結果期較晚,初果年限較長,中長果枝較多。盛果期後,短果枝、花束狀和蓮座狀果枝增多,樹冠逐漸半開張,果枝連續結果能力強。
栽培習性:粗壯的一年生長條甩放,當年不容易形成葉叢花枝;細弱枝甩放.易形成一串葉叢花枝。因此,生產中應對粗旺的一年生枝留2~4芽極重短截,重新培養細弱枝,再甩放,促花。樹勢中庸偏弱時,較豐產;樹勢太弱時,雖結果多,但果個小。紅燈是樹勢較強的品種之一,採用半矮化砧木(吉塞拉6號),利於控制樹勢,提早結果。花芽分化期遇高溫,容易形成雙柱頭花芽,翌年出現畸形果。該品種由於栽培歷史久,遭病毒病侵害較多,表現葉片狹長,不平展,葉脈兩側不對稱,產量低,果個小,生產中應及早淘汰病毒樹,育苗時,採集健壯樹枝條。
(二)美早
原名Tieton,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普羅斯(Prosser)灌溉農業研究中心雜交育成,育種編號PC71—44—6,親本為斯太拉(Stella)×早布萊特(Early Burlat),1971年雜交,1977年選出,1998年定名推出,基因型為S3S9。國內1988年引入,2006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全國各地發展較快的早中熟、大果型、紫紅色、異花授粉優良品種。
果圓至短心臟形,頂端稍平,臍點大。果柄粗短。果實大型,平均單果重11.6克,大者可達18克。果皮紅色至紫紅色,有光澤。果肉淡黃色,肉質硬脆,肥厚多汁,風味中上;可溶性固形物17.6%;果核圓形,中等偏大,果實可食率達92.3%。果實紅色時,可食,但風味稍差,紫紅色時才能充分體現出該品種的固有特性。果實發育期50天左右,在煙臺6月上中旬成熟。
樹勢強健,生長勢類似紅燈,萌芽力、成枝力均強,進入結果期較晚,幼樹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成齡樹樹冠大,半開張,以枝組結果為主。自花結實率低,需配置授粉樹,適宜的授粉品種有薩米脫、先鋒、拉賓斯等。
栽培習性:粗壯的一年生長條甩放,當年不容易形成葉叢花枝;細弱枝甩放,易形成一串葉叢花枝。豐產性中等,樹勢中庸偏弱時,結果多。果實轉白期至成熟前遇雨,容易裂果,可搭建避雨設施預防。該品種樹勢較強,採用半矮化砧木(吉塞拉6號),利於控制樹勢,提早結果,實現高產。
(三)薩米脫
原名Summit,加拿大卑詩省薩默蘭太平洋農業食品研究中心1973年雜交,親本為先鋒(Van)×薩姆(Sam),1986年推出,基因型為S1S2。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1988年從加拿大引入,2006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全國各地發展較快的中熟、大果型、紅色、異花授粉優良品種。
果實長心臟形,果頂尖,臍點小,縫合線一面較平。果實橫徑、縱徑較大,側徑較小,果柄中長,柄長3.6釐米。果個大,平均單果重11~12克,最大18克。果皮紅色至深紅色,有光澤,果面上分布緻密的黃色小細點。果肉粉紅色,肥厚多汁,肉質中硬,風味上,可溶性固形物18.5%;果核橢圓形,中等偏小,離核;果實可食率93.7%。在煙臺6月中旬成熟。樹勢中庸,早果豐產性能好,產量高,初果期以長、中果枝結果,盛果期以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異花結實,花期較晚,適宜用晚花的品種如先鋒、拉賓斯、黑珍珠等作其授粉樹。生產中與大果型的美早、黑珍珠混栽,效果表現較好。
栽培習性:中庸偏旺的樹,結果好,果個大;生長弱的樹、外圍不抽長條的樹,果個小。該品種適宜喬化砧木。
(四)拉賓斯
原名Lapins,加拿大卑詩省薩默蘭太平洋農業食品研究Lapins K·D1965年雜交,親本為先鋒(Van)×斯太拉(Stella),1986年推出,基因型為S1S4。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1988年從加拿大引入,2004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生產中栽培較廣的白花結實、紫紅色、晚熟優良品種。
果實中大,單果重11.5克(煙臺現實生產中7~8克),加拿大報導平均單果重10.2克。果實近圓形或卵圓形。果皮厚而韌,紫紅色,有光澤。果柄中長、中粗,柄長3.24釐米。果肉肥厚、脆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6%,風味好,品質上。煙臺地區6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一致,抗裂果。
葉片長橢圓形,深綠色。葉緣復鋸齒,裂刻較深。葉柄近葉基處,有2個蜜腺,腎形,米黃色至深紅色,多對生。
樹勢強健,樹姿半開張,樹冠中大。早果性、豐產性均佳。花芽較大而飽滿,開花較早,花粉量多,自交親和,並可為同花期品種授粉:
栽培習性:抗寒性較強,可自花結實,在櫻桃坐果率較低以及早春頻髮霜凍的地區栽培,可獲得較好的產量和效益。樹體負載量較大時,果個偏小。採收過早時,單果重,風味達不到該品種固有的特性。
(五)先鋒原名van,曾譯名「凡」,加拿大卑詩省薩默蘭太平洋農業食品研究大櫻桃品種、砧木與生產關鍵技術1944年Empress Eugenie實生培育,1985年推出,基因型為S1S3。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1988年從加拿大引入,2004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生產中栽培較廣的紅色、中熟、中果型、異花授粉甜櫻桃優良品種。
果實中大,平均單果重8.5克,最大果重12.5克。果實網球形,果頂平,縫合線明顯。果柄短粗,柄長2.88釐米。果皮厚而韌,紅色至紫紅色。果肉玫瑰紅色,肉質脆硬、肥厚,多汁,甜酸可口。果實紫紅色至紫黑色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20%以上,高者達24%;果核小,圓形;可食率達91.2%。果實耐貯運,冷風庫貯藏15~20天,果皮不褪色。煙臺地區6月中下旬成熟,熟期一致。
葉片長橢圓形,深綠色,平展,有光澤。葉緣復鋸齒,鋸齒尖,裂刻中深。葉柄上近葉基處,具2~3個蜜腺,多數2個。蜜腺橢圓形,深紅色,多對生。
樹勢中庸健壯,新梢粗壯直立。早果性、豐產性較好。花粉量大,可作授粉樹和主栽品種。異花授粉,適宜授粉品種為雷尼、賓庫等。
栽培習性:耐寒性較差,冬春溫度過低,易致花束狀果枝死亡。果實在紫紅色至紫黑色時採收,風味好,但晚採時遇雨,臍點處易出現小裂口。
(六)豔陽
原名Sunburst,加拿大卑詩省薩默蘭太平洋農業食品研究中心1965年雜交,親本為先鋒(Van)×斯太拉(Stella),1986年推出,基因型為S3S4。1989年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農林局從加拿大引人,2008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山東、陝西栽培較多的紅色、大果型、中熟、白花結實優良品種。
果個大,平均單果重11.6克,最大22.8克。果實近圓形,果柄粗、中長,柄長3.46釐米,縫合線明顯內凹。果皮紅色至深紅色,有光澤。果肉玫瑰紅色,果汁紅色,果肉肥厚、質地偏軟,果核中等偏大,可食率92.5%,可溶性固形物達17.5%。果實發育期55天左右。煙臺地區6月中旬成熟,與先鋒成熟期相近。
幼樹樹姿較直立,分枝角度較小,盛果期樹勢中庸,樹冠開張。早果性、豐產性均佳。花粉量大,是優良的授粉供體。
栽培習性:進入盛果期後,樹體易早衰,結果部位外移,內膛易光禿;栽培管理中,應加大肥水投入,控制負載量;合理密植,採取適當整形修剪措施,保證冠內合理光照。果實成熟前遇雨易裂果,應採取避雨設施栽培。
(七)布魯克斯
原名Brooks,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用雷尼(Rainei和布萊特(Burlat)雜交育成的早熟品種,1988年推出,基因型為S1S9。山東省果樹研究所1994年引入,2007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生產中主推的品種之一,為早熟、紅色、脆甜型、異花授粉優良品種。
果實中大,平均單果重9.5克,最大12.9克。果實扁圓形,果頂平,稍凹陷。果柄粗短,柄長3.1釐米。果實紅色至暗紅色,底色淡黃,有光澤,多在果面亮紅色時採收。果肉緊實,脆硬,甘甜,糖酸比是賓庫的2倍,果核小,可食率96.1%。果實發育期45天左右,泰安地區5月中旬成熟,在煙臺,成熟期介於紅燈和美早之間。
樹體長勢強,樹冠擴大快,樹姿較開張。新梢黃紅色,枝條粗壯,一年生枝黃灰色,多年生枝黃褐色,葉片披針形,大而厚,深綠色。花冠為薔薇形,純白色,花器發育健全,花瓣大而厚。需冷量低,為680小時。
栽培習性:果實發育中後期遇雨,容易引起裂果,預防裂果,保持土壤溼潤是關鍵,防止土壤忽幹忽溼;秋末斷根;搭建避雨設施。適期採收,採收過晚時,雖然果個較大,但風味變淡。適於保護地栽培。可在南方低溫量不足的地區栽培。
(八)雷尼
原名Railler,也稱雷尼爾,美國華盛頓州1954年雜交,親本為賓庫(Bing)×先鋒(Van),1985年推出,基因型為S1S4。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1983年引入,煙臺於1989年引入。目前,在山東的煙臺及魯中南地區、遼寧大連、青海等多個地區栽培。是一個大果型、黃紅色、中熟、異花結實、鮮食加工兼用型優良品種。
果個大,單果重8~9克,大果12克。果實寬心臟形,果柄短,果皮底色黃,陽面著鮮紅暈,光照良好時可全面紅色,具光澤,豔麗。果肉黃色、中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品質佳。果核小、離核。可食率93.5%。果皮薄,不耐碰壓。山東半島6月中旬成熟,魯中南地區6月上旬成熟。
樹勢強健,枝條粗壯,節間短,樹冠緊湊。葉片大而厚,深綠色。自花不實,適宜授粉品種為先鋒、賓庫等。花粉多,是優良的授粉品種。豐產、穩產,抗裂果、抗寒性強。
栽培習性:枝量多、光照差時,著色輕。生產中可採用高光效樹形、地面鋪反光膜增加果實著色;採用其他農藝措施增加果肉硬度。
(九)巨紅
又名13—38,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1974年雜交,親本為那翁(Napolecon)×黃玉(Governror Wood),1992年定名,基因型為S4S6。是一個大果型、黃紅色、中熟、異花結實優良品種。
果個大,整齊,平均單果重10.3克,最大13.2克。果實寬心臟形,果皮淺黃色,向陽面著鮮紅暈,有較明顯的斑點,外觀鮮豔有光澤。果肉淺黃白色,質硬脆,肥厚多汁,風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1﹪,果核中等偏大、卵圓形,粘核,可食率93.1%。煙臺地區6月中旬成熟,大連6月底成熟。
樹勢強健,生長旺盛。枝條粗壯,萌芽率高,成枝力強。葉片大,寬橢圓形,較厚,葉面平展,深綠色。早果性、豐產性、適應性均佳。適宜授粉品種為紅燈、佳紅。
(十)佳紅
又名3—41,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1974年雜交,親本為賓庫×黃玉,1992年定名,基因型為S4S6,為大果型、黃紅色、早中熟、異花結實優良品種。
果個大而勻,平均單果重9.7克,最大13克。果實寬心臟形,果皮薄,淺黃色,陽面著淺紅色。果肉淺黃色,質脆,肥厚,多汁,風味酸甜適口,核小,粘核,可食率9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7%,品質上乘。果實發育期55天左右,比紅燈晚熟1周。
樹勢強健,生長旺盛,幼樹生長較直立,結果後樹姿逐漸開張,枝條斜生,一般3年開始結果,初果期中、長果枝結果,逐漸形成花束狀果枝,5~6年以後進入高產期。十五年生樹高達5米,樹冠徑2.75米,長、中、短、花束狀、蓮座狀結果枝比例分別為39.8%、114%、8.9%、2.1%、42.8%。在紅燈、巨紅等授粉樹配置良好的條件下,自然坐果率可達60%以上。六年生樹,平均畝產1018千克,八年生樹平均畝產1299千克。
(十一)13—33
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育成的黃色晚熟優系,日本引入後命名「月山錦」,是目前觀光採摘的特色品種。
果個大,平均單果重10克,最大13克。果實圓形,果頂微尖。果面黃白色至黃色,有光澤。果肉黃色,肉質較軟,肥厚多汁,有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9%以上,甜味濃,品質極上,可食率94.5%。煙臺地區6月中下旬成熟。
幼樹生長旺盛,樹姿直立,結果後樹勢中庸,樹姿開張,主枝分枝角度大,萌芽力中等,成枝力較強,盛果期後,花束狀果枝、短果枝、中果枝皆可結果。樹幹及多年生枝淺褐色,皮孔橢圓形,大而稀,多開裂一年生枝灰白色,枝條較硬。葉片長卵圓形,先端突尖、平展、綠色。葉緣粗鋸齒形,蜜腺黃色、腎形,較大,多為2個。自花不實,需配置授粉樹。此品種果肉較軟,不耐貯運,但可以作為觀光果園的採摘品種。
二、近幾年審定的甜櫻桃品種
在2009—2013年「櫻桃產業主要障礙因素攻關研究」項目進行期間,有20個甜櫻桃品種通過了國家或省級審定,其中自育品種11個,引選品種9個,這些品種已經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極大豐富了我國甜櫻桃品種。現將這些審定品種簡介如下。
(一)豔紅
原名Starkrimson,美國加利福尼亞Zaiger M雜交育成的白花結實、紅色、中熟優良品種,親本為斯太拉(Stella)×賓庫(Bing),1985年推出,基因型為 S3S4。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1996年從美國引入,2009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短心臟形,果個大,平均單果重8.7克,最大11.2克。果梗中長,3.40釐米。果皮紅色至深紅色,蠟質厚、光亮。果肉淡紅色,較硬,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左右,品質上,耐貯運,較抗裂果。在煙臺6月中旬果實成熟。
樹姿開張,早實性好,極豐產。長勢較紅燈弱,萌芽率93.9%,成枝力中等;外圍一年生枝短截後一般發3~5個長枝,中下部芽多形成葉叢枝;以腋花芽、花束狀結果枝結果為主,盛果期樹花束狀果枝佔71.3%,中果枝10.9%,長果枝17.8%。枝條甩放後,形成一串葉叢枝極易成花,頂芽萌髮長梢後,基部5~7個芽易形成腋花芽結果。
栽培習性:樹體負載量過大時,果個小,為提高果個和品質,栽培中注意增強樹勢,控制產量。
(二)黑珍珠
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1999年在生產栽培中發現的薩姆(Sam)優良變異單株,基因型為S1S4。2010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生產中發展較快的大果型、中晚熟、紫黑色、硬肉型甜櫻桃優良品種。
果實腎形,果頂稍凹陷,果頂臍點大。果實大型,平均單果重11克左右,最大16克。果柄中短,柄長3.05釐米。果皮紫黑色、有光澤;果肉、果汁深紅色,果肉脆硬,味甜不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耐貯運。果實在鮮紅色至深紅色時,口感較好。煙臺地區6月中下旬成熟。
樹勢強旺,樹姿半開張,萌芽率(98.2%)高、成枝力強,成花易,當年生枝條基部易形成腋花芽,盛果期樹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伴有腋花芽結果。白花結實率高,極豐產。。
栽培習性:幼樹結果,果個較大,類似美早;豐產期樹由於掛果較多,果個趨中。管理上,一方面要加強肥水管理,保持中庸偏旺樹勢;另一方面要通過修剪,控制負載,以確保單果重在10克以上。
(三)福星
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雜交育種選出的中早熟、大果型、紅色、異花結實甜櫻桃優良品種。2003年雜交,親本為薩米脫×斯帕克裡,基因型為S1S3。2013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腎形,果頂凹,臍點大。縫合線一面較平,類似薩米脫。果皮紅色至暗紅色,果肉紫紅色,肉質硬脆;果個大,平均單果重11.8克,最大14.3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可食率94.7%。果柄粗短,柄長2.48釐米。果實發育期50天左右,在煙臺地區6月10日左右成熟,成熟期同美早。
樹勢中庸偏旺,樹姿半開張。主幹灰白色,皮孔橢圓形,明顯。一年生枝淺褐色,二年生枝灰褐色。葉片大,濃綠色,倒卵圓形,平展,粗重鋸齒;葉基楔形;成熟葉片頂端驟尖;蜜腺小,腎形。具有良好的早果性,苗木定植當年萌發的發育枝基部易形成腋花芽,幼樹腋花芽結果比例高。成年樹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自花不實,可以用美早、早生凡、薩米脫、紅燈、桑提娜作為授粉樹。
(四)福晨
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雜交育種選出的極早熟、大果型、紅色、異花結實優良品種,2003年雜交,親本為薩米脫×紅燈,基因型為S1S9。2013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鮮紅色,心臟形,縫合線平,果頂前部較平,果肉淡紅色,硬脆;平均單果重9.7克,大者12.5克。果實縱徑2.41釐米,果實橫徑2.95釐米,側徑2.49釐米,果柄長3.72釐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7%,可食率93.2%。煙臺地區5月22~25日成熟,大櫻桃品種、砧木與生產關鍵技術成熟期同小櫻桃。是已知同期成熟的甜櫻桃中單果最重的品種。
樹勢中庸,樹姿開張,具有良好的早果性,當年生枝條基部易形成腋花芽,苗木定植後第二年開花株率高達72%,第三年開花株率。100%。幼樹腋花芽結果比例高。成年樹一年生枝條甩放後,易形成大量的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異花結實,可以用美早、早生凡、早豐王、紅燈、斯帕克裡、桑提娜作為授粉樹。與瓦列裡、友誼、奇好和早大果的S基因型一致,不能相互用作授粉樹。
(五)彩霞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從甜櫻桃實生後代群體中選育出的晚熟新品種,親本不詳,基因型為S3S6。1998年播種,2002年開始開花結果。2010年通過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扁圓形,初熟時黃底紅暈,完熟後全面鮮紅色。果個中等,平均單果重6.23克,最大9.04克。果肉黃色,脆,汁多,風味酸甜可口,果核重0.58克,核長1.27釐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5%,可食率93%。果柄長,平均長度4.9釐米。果實發育期72~74天,北京地區6月中下旬成熟。
樹勢中庸,樹姿開張。一年生枝陽面棕褐色,節間距4.3釐米,新梢微紅。葉片長15.4釐米,寬6.7釐米,葉柄長3.3釐米。葉倒卵圓形,綠色;葉面平展,半革質,葉背密被短茸毛;葉尖急尖,葉基廣楔形,葉緣為鈍重鋸齒;蜜腺近圓形,2~3個。花白色,花粉量多,花期早,萼筒內壁橘黃色,雌蕊高於雄蕊。早果性、豐產性好,自然坐果率高。花芽形成好,各類果枝均能結果,初果期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進入盛果期後,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授粉品種宜選用雷尼、紅燈、先鋒等。
(六)早丹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從保加利亞引進的甜櫻桃品種Xesphye的組培無性系中發現的早熟變異單株,基因型為S1S6,異花結實,低需冷量品種。1984年獲得組培苗,1985年定植,經DNA指紋技術鑑定,確定該早熟株發生了DNA變異。2010年通過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長圓形,初熟時鮮紅色,完熟後紫紅色。果個中大,平均單果重6.2克,最大8.3克,果肉紅色,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6%,風味酸甜可口,核重0.28克,核長1.07釐米,可食率96%。果柄中長,平均長度3.8釐米。果實發育期25~33天,北京地區5月上中旬成熟。
樹勢中庸,樹姿較開張。一年生枝陽面棕褐色。葉片倒卵圓形,綠色;葉面平展,半革質,葉背密被短茸毛;葉尖急尖,葉基廣楔形,葉緣為鈍重鋸齒;蜜腺扁圓形,2~5個。花白色,花粉量多,花期早。早果性、豐產性好,自然坐果率高。花芽形成好,各類果枝均能結果,初果期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進入盛果期後,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7℃以下低溫需求量約600小時,適宜溫室栽培。授粉品種宜選用雷尼、紅燈、先鋒等。
(七)香泉1號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雜交選育的黃紅色、晚熟、自花結實品種,2002年雜交,親本為斯太拉×先鋒,2006年結果,2012年通過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近圓形,黃底紅暈。果個大,平均單果重8.4克,最大單果重10.1克。果實的平均縱徑、橫徑和側徑分別為2.4釐米、2.6釐米和2.2釐米。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品質好,果核重0.39克,可食率95.0%。果柄長度3.6釐米。果實發育期50~55天。北京地區6月上中旬成熟。
樹勢中庸,樹姿較直立。一年生枝陽面黃紅色,新梢淺綠色。葉片顏色中綠,葉面平展;葉片上有蜜腺,平均2個,顏色鮮紅。花白色,花粉量多,花芽形成好,各類果枝均能結果,進入盛果期後,長果枝佔4.7%,中果枝佔8.9%,短果枝佔10.2%,花束狀果枝佔68.0%,發育枝8.2%:以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早果性、豐產性好,自然坐果率高達72.2%,自交結實,不需要配置授粉樹。
(八)香泉2號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實生選出的早熟、黃紅色優良品種,母本拉賓斯,父本不詳。2012年通過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腎形,黃底紅暈,豔麗美觀。平均單果重6.6克,最大單果重8.3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果肉黃色,軟,汁多,風味濃鬱,酸甜可口,平均單核重0.37克,可食率94.4%。果柄短,柄長2.6釐米。果實發育期36天左右,北京地區5月18日前後成熟。
樹勢中庸,樹姿較開張。新梢微紅,二年生枝陽面棕褐色。葉片長11.9釐米,寬6.6釐米,葉柄長2.9釐米。葉倒卵圓形,綠色;葉面平展,半革質,葉背密被短茸毛;葉尖急尖,葉基廣楔形,葉緣為鈍重鋸齒;蜜腺近圓形,2個。花白色,花粉量多,花期較早,萼筒內壁橘黃色,雌蕊高於雄蕊。早果性、豐產性好,花芽形成好,各類果枝均能結果,以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自然坐果率高達60%,需要配置授粉樹,建議配置品種先鋒、雷尼等。
(九)哥倫比亞
又名北頓(Benton),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雜交培育,親本為斯太拉(Stella)×Beaulieu,1971年雜交,育種編號為PC71—46—8,2003年推出,基因型為S4S9,白花結實。2010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闊心臟形,果面深紅色,有光澤。果個大小整齊,成熟度一致,平均單果重9.96克。果柄長約3.69釐卷,粗1.78毫米,與果實連接牢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6.7l%,總糖含量為11.18%,總酸含量為0.78%,糖酸比為14.33,可食率為92.5%,肉質硬脆,肥厚多汁,風味酸甜可口,品質優良,耐貯運。
樹姿開張,生長旺盛,白花授粉,產量穩定。花期較晚,能夠避開晚霜的危害;抗採前裂果。在泰安,果實成熟期為5月25~28日。
(十)紅南陽
國外引進品種,甜櫻桃品種南陽的紅色芽變。2010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橢圓形,果頂稍凸,縫合線色淡,明顯。果皮黃色,向陽面著紅暈,有光澤。果個大,直徑為2.3~3.0釐米:平均單果重10.63克,果柄中長,約4.05釐米。果肉硬而多汁,淺黃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4%,總糖含量為10.4l%,總酸含量為0.79%,糖酸比為13.18,風味濃鬱,口感極甜,品質極佳。在泰安,成熟期一般為6月3~5日。
樹姿開張,生長旺盛,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果肉硬,果皮厚,耐貯運,極抗採前降雨引起的裂果和炭疽爛果病。很少有細菌性流膠病發生,葉片沒有發現李環斑壞死病毒病(PNRSV)、李矮縮病毒病(PDV)等。
(十一)波爾娜
國外引進品種,原名IIojiha,親本來源不詳。2012年通過山東省林木良種委員會認定。
果實闊心臟形,縫合線色深,明顯。果皮深紅色,有光澤。果個大,直徑2.5~3.0釐米,平均單果重10.66克,最大單果重15.38克,果柄中長,長4.1釐米,粗1.74毫米。果肉脆硬,多汁,紫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總酸含量為O.63%,固酸比為24.13。果肉硬,果皮厚,耐貯運。口感酸甜,品質佳。在泰安,成熟期為5月20~25日。
樹姿開張,生長中庸。主幹深褐色,多年生枝紅棕色,當年生新梢灰綠色。該品種產量中等而穩定,芽苗定植後第6年,平均株產10.25千克。很少有細菌性流膠病發生,葉片沒有發現PNRSV、PDV等病毒病。
(十二)燕子
國外引進品種,又名Jiactoyka,親本來源不詳。2012年通過山東省林木良種委員會認定。是一個極早熟的優良甜櫻桃品種。
果實近圓形,果面紫紅色,有光澤,縫合線不明顯。果皮中厚,抗裂果。果個大小整齊,成熟期一致,平均單果重6.33克。果柄中長,約4.19釐米,粗1.14毫米。果肉和汁液紫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4.0%,總酸含量為0.8%,糖酸比為17.5,可食率為94.17%,酸甜可口,品質優良。在泰安,果實成熟期為5月1~5日,綜合品質明顯優於同期成熟的早紅寶石。
樹姿開張,生長勢中等,枝條細弱,萌芽率高,成枝力強。具有豐產穩產、品質優良、適應性廣、果實成熟期極早的優良特性。常規管理條件下,以吉塞拉5為砧木的芽苗定植後3年開始結果,四年生樹平均株產5.72千克,五年生樹平均株產7.64千克。沒有病毒病發生,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細菌性流膠病和斑點落葉病等病害。採前裂果率極低。
(十三)早紅珠
原代號8—129,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從賓庫的自然雜交實生苗中選出,1974年定植,1979年開始結果,2011年通過遼寧省種子管理局備案。
果實寬心臟形,平均縱徑2.16釐米、橫徑2.53釐米,平均單果重9.5克,最大果重10.6克。全面著紫紅色,有光澤。果頂圓平;果柄長4.02釐米,平均粗度0.14釐米。梗窪中廣、中深、緩。核卵圓形,較大,粘核。果肉厚0.95釐米。果肉天竺葵紅色,肉質較軟,汁液多,風味酸甜,鮮食品質上等。可食率89.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總糖含量12.52%,可滴定酸含量0.71%,較耐貯藏。果實發育期40天左右,大連地區6月上旬成熟期,比紅燈早4~6天,為早熟品種。
幼樹枝條直立生長,枝條粗壯,萌芽率高,成枝力較強,苗木定植後第4年開始結果,初結果樹以中果枝結果為主,隨著樹齡的增長,長、中果枝所佔的比例減少,花束狀果枝和蓮座狀果枝所佔的比例增加。白花結果率低,自然坐果率49.9%以上。適宜授粉品種有佳紅、雷尼、紅豔、紅蜜、紅燈、晚紅珠等。幼樹期採用輕剪技術,多緩放,同時配合支、拉等人工開張樹姿的方法,提早結果。對多年生的枝組要及時回縮,以免造成結果部位外移。
(十四)早露
原代號5—106,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從那翁的自然雜交種子中選育的品種。1974年播種,1981年開始結果。2012年通過遼寧省種子管理局備案。
果實寬心臟形,全面紫紅色,有光澤。平均單果重8.65克,最大果重10.17克。核卵網形,較大,粘核。果實平均縱徑2.2釐米,平均橫徑2.4釐米,果柄長度4.3釐米,平均粗度0.1釐米。果肉天竺葵紅色,肉質較軟,肥厚多汁,鮮食品質上等。果肉厚度達1.O釐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9%,可溶性總糖含量10.7%,可滴定酸含量0.34%,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 9.9毫克,果實可食率為93.1%。果實發育期35天左右,大連地區5月末6月初成熟,早熟、鮮食品質上等是其突出特點,較耐貯運。
樹勢較強健,萌芽率高,成枝力較強,枝條粗壯。幼樹期枝條較直立生長,一年生枝長度可達1.2米左右。一般定植後3年開始結果,幼樹期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隨著樹齡的不斷增加,各類結果枝比例也在逐漸調整,長、中果枝比例減少,花簇狀果枝比例增大。早露自花結實率低,適宜授粉品種有佳紅、紅豔、美早、紅燈、早紅珠等。
(十五)春繡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從賓庫的自然實生後代中選出的紫色、晚熟品種。1999年播種,2002年開始開花、結果。2012年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心臟形,橫徑2.82釐米,縱徑2.61釐米。果實大小整齊均勻,平均單果重9.1克,果頂圓平,縫合線平。果肉紅色,肉質細脆,硬肉型,帶皮果肉硬度0.88千克/釐米。耐貯運。果皮紫紅色,有光澤,著色均勻一致。果柄長4.3釐米,粗0.16釐米,果與柄較難分離;鮮核重0.42克,無核紋。可食率93.2%,畸形果率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6%,可滴定糖含量9.10%,可滴定酸含量0.72%,每l00克果肉含維生素C 8.33毫克,酸甜適口,風味濃鬱,品質上等。果實發育期耐高溫。果實發育期54~56天,鄭州地區成熟期在5月31日左右。幼樹生長旺盛,枝條健壯,枝條基角自然開張,角度較大,生長勢中等,成枝力強。早果性、豐產性好,自然結實率高,生理落果輕。枝條緩放後很容易形成花芽,初果期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進入盛果期以後,以花束狀果枝和中長果枝結果為主,花束狀果枝比例高達71.2%。自花不實,適宜授粉品種為龍冠、先鋒、義大利3號等。
(十六)春豔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雜交育成的大果型、黃紅色、早熟、異花結實甜櫻桃新品種,親本為雷尼×紅燈,2012年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黃底紅暈,著紅色面積佔60%~90%,非常鮮豔;短心臟形,果頂凹,縫合線平。果實縱徑2.12釐米,橫徑2.53釐米,平均單果質量8.1克。果柄短,柄長3.5釐米,柄粗1.4釐米,果與柄難分離,梗窪較淺,鮮核重0.3克。果肉黃色,帶皮硬度O.58千克/釐米。肉質細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總糖含量11.55%,可滴定酸含量O.93%,每100境果肉含維生素C 8.38毫克,甜味濃,微酸,風味濃鬱,品質上。果實發育期44~47天,鄭州地區5月13~14日成熟。
樹勢中等,樹姿較開張,乾性較強。成年樹主幹呈灰色,較光滑,一年生枝褐紅色,皮孔較小、較稀。葉片中等偏大,多為長橢圓形;葉片平展,葉尖漸尖,葉基廣楔形,葉緣鋸齒粗重;蜜腺2~3個,中等偏大,紫紅色。幼樹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進入盛果期後,以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具有較好的早果性和豐產性,較抗裂果,畸形果率也較低。屬自花不實品種,栽培時應配置授粉樹。
(十七)賽維
原名Sylvia,加拿大卑詩省薩默蘭太平洋農業食品研究中心雜交育成,親本為先鋒(Van)×薩姆(Sam),基因型為S1S4,1986年推出,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於2001年從德國引進,2012年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心臟形,紫紅色,有光澤,著色均勻一致;平均單果重9.3克,果頂微凹,縫合線平。果柄長3.2釐米,粗0.19釐米。果肉紅色,肉質細脆,硬肉型,帶皮果肉硬度0.77千克/釐米。耐貯運。果與柄較難分離,鮮核重0.44克,無核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糖含量、總酸含量分別為16.2%、10.2%、O.71%,可食率92.9%,畸形果率2.1%,酸甜適口,鮮食品質上。
樹冠中大,生長勢中等,萌芽力、成枝力強,枝條短粗,分枝角度較小。具有良好的早果性,初果期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進入盛果期以後,以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中長果枝和短果枝較少。適宜授粉品種為薩米脫、豔陽、柯迪婭、雷吉娜。賽維花期晚,初果期樹可以噴硼肥、赤黴素來提高坐果率。花期高溫時,採用微噴灌,能夠降低果園溫度,有利於坐果。
(十八)早大果
烏克蘭農業科學院灌溉園藝科學研究所育成,基因型為S。S。。1997年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引入,2007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2年通過國家林業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目前生產中的主推品種,為早熟、紫黑色、大果型、異花授粉優良品種。
果個大,單果重8~10克,最大15克。果實扁圓形,果柄中長。果皮深紅色至紫黑色,果肉較硬,果汁紅色。果核大、圓形、半離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7%,口味酸甜。果實成熟期一致,比紅燈早3~4天。在泰安地區5月中旬成熟,煙臺地區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樹勢中庸,樹姿開張。枝條細軟,角度大,有自然下垂的特性。葉片淺黃色。白花不實,需配置授粉樹如先鋒、拉賓斯、紅燈等。
栽培習性:果實紅色時採收,口味偏酸,應紫黑色時採收。
(十九)友誼
原名LIpykoa,烏克蘭農業科學院灌溉園藝研究所育成,基因型為S1 S9。1997年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引入,2007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2012年12月通過國家林業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心臟形,個大,平均單果質量10.78克,縱徑2.42釐米,橫徑2.86釐米,果柄長度4.37釐米。成熟時果實鮮紅色,鮮亮有光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3%,總糖含量12.5%,總酸含量O.76%,風味酸甜,品質佳,可食率91.1%。果肉硬,耐貯運。早實,果實發育期約55天,泰安地區6月10~15日成熟。
樹姿直立,樹體較矮,中心幹上的側生分枝基角較小。樹幹紅褐色,光滑,皮孔橫裂,枝條細長,乾性較弱。成枝力中等,萌芽率高,幼樹一年生枝短截後,可抽生3~4個長枝。新梢生長較直立。以花束狀果枝和長果枝結果為主。進入結果期早,開花整齊,極豐產。適宜授粉品種有勝利、雷尼、先鋒、拉賓斯等。
(二十)奇好
烏克蘭農業科學院灌溉園藝研究所雜交育成的晚熟品種,親本為莊園×烏梅極早,基因型為S1S9。山東省果樹研究所1997年引入,2011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底色為黃色,著鮮紅色暈至全面紅色,果實短心臟形,果頂圓凸,縫合線微凹,果面平滑亮澤。果實橫徑2.58釐米,縱徑2.87釐米,平均單果重9.1克。果肉硬脆、多汁,帶皮果肉硬度0.80千克/釐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9%,總糖含量12.4%,可滴定酸含量0.66%,酸甜適口,風味濃鬱,品質上。果柄平均長4.75釐米、粗1.4毫米,果與柄較易分離。果核圓形、離核,鮮核重0.35克,無核紋,果實可食率93.7%,平均裂果率5.9%。果實在室溫下可貯藏5~7天,貯藏性好。果實出汁率75.5%,加工出的果汁顏色鮮亮清爽,口感酸甜。可作為鮮食兼加工型品種進行推廣。
幼樹生長比較旺盛,枝條健壯,基角自然開張角度較大,生長快,生長勢較強,乾性較弱。幼樹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隨樹齡增大漸以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盛果期樹花束狀果枝比例大,連續結果能力強,穩產性好。對0~7.2℃的需冷量為650~700小時,屬低需冷量品種。奇好的基因型為S1S9。,適宜授粉品種為宇宙、紅燈、薩米脫、拉賓斯等。與早大果、友誼、極佳同為一個基因型組,互不授粉,選擇授粉品種時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