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粹「金魚」養殖,觀賞魚經驗熱心分享。

2020-09-10 魚兒為何如此執著

#金魚������金魚(Carassiusauratus)又稱金鯽魚。鯉科魚類,是由野生紅黃色鯽魚演化而來。遠在晉朝就有「赤鱗魚」—金魚的文字記載,堪稱中國的國粹。[2]

金魚是世界著名三大觀賞魚類之一,發源於中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

上圖就是我養的三條金魚分別:鶴頂紅,鶴頂紅,五花鎏金。

圖二,就是我四月份養的金魚:分別是草金魚,鶴頂紅。關於這隻鶴頂紅非常好,蝶尾而且關鍵不怕人,非常的惹人喜愛,草金魚我建議大家不要養,因為這隻魚遠古品種,沒有完全進化,就是跟池塘裡的鯽魚差不多,很怕人。

圖三呢,金魚在我國觀賞魚出口貿易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魚體態優美、品種繁多,其體色有紅、黃、藍、紫、黑、白、雙色、三色、五花色等,其體形有獅頭、高頭、水泡、龍睛、絨球、珍珠鱗、蝶尾、虎頭等。[2]

金魚的5個代表品種草金、紅龍睛、鶴頂紅、水泡、黑壽。[3]

餌料投放堅持三定原則,定質:蛋白質含量高,新鮮清潔;定量:注意觀察池中金魚每次吃完時間,一般以20-30分鐘內吃完為宜;定時:夏天上午七點左右,下午三點左右,冬天由於魚遊動少,可在中午前後餵養一次。

文魚:「文魚,此種顏色、花斑亦如前,亦無黑色,身體頭尾俱如龍睛,只兩眼不外突,年久亦能生獅子頭,所尚如前。有脊刺短者,缺者,不連者,乃蛋魚所串耳。

相關焦點

  • 「國粹」金魚為何不敵外來觀賞魚的入侵?帶你走進金魚的榮辱興衰
    熱愛生活,簡單魚樂~各位魚友們大家好,歡迎閱讀第一期的觀賞魚科普系列文章--「國粹」金魚的發展史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想為大家分享更多觀賞魚知識的養魚人。「引自金魚品種鑑賞」可以說金魚的一路走來,其演變進化見證了我中華大地的朝代變遷以及時代更替。它從時代中而來,和「武術」丶「京劇」「書法」一樣可以稱之為:「國粹」而歷代而來的金魚有多受人們喜愛?
  • 國粹金魚養殖方法
    金魚是我國的國粹,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具考察得知,金魚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當時的金魚只是紅色的鯽魚,與現在的草金類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一代代金魚養殖者的改良,金魚不斷進化和變異,逐漸形成現在的草、龍、文、蛋四大種類。
  • 中國觀賞魚國粹為何是金魚?就不能是其他魚?還真就不能
    金魚作為當今中國觀賞魚的國粹,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觀賞魚之光。可為什麼中國的觀賞魚國粹是金魚大家知道嗎?相信大家多少都了解,金魚從古代時候被馴化選育,至今從沒有間斷過,這也是金魚能成為中國觀賞魚國粹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 如何正確欣賞觀賞魚中的「國粹」金魚?跟熱帶魚的欣賞方式不同
    金魚是我國為數不多的一種從古代流傳至今,依然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觀賞魚。可以說是中國觀賞魚裡面的「國粹」。而且現在的金魚品種非常多,除了傳統的龍眼,蝶尾之外,還有蘭壽,泰獅,鎏金,水泡金魚,等等各種各樣好看的金魚,可以說是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同的選擇。
  • 國粹金魚的挑選技巧
    金魚是深受觀賞魚愛好者喜愛的一種觀賞魚。作為國粹,金魚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金魚源於鯽魚,成型於魏晉時期,發展於明清。不同品種的金魚形態不同,性格不同,寓意也不同。金魚種類分為草文龍蛋四大類,每類下面又分多種。
  • 中國鬥魚進擊觀賞魚國粹之路,和金魚相比優勢明顯,等待時間沉澱
    嘔心瀝血把金魚的知識和內容基本出完了,算是2021年初致敬一下觀賞魚國粹,那麼接下來要聊聊另外一種觀賞魚,我個人也很喜歡的,也認為可以代表我們中國觀賞魚國粹的魚種:中國鬥魚。中國鬥魚其實真正登上觀賞魚的舞臺,被大家所認可為觀賞魚的時間不長,才不到10年的時間。
  • 常見觀賞魚品種介紹
    觀賞魚是指有觀賞價值的魚,當今市面觀賞魚種類很多,本相養魚二十餘年,多少見過一些品種,今天就和大家簡單聊一聊。本人一向把觀賞魚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冷水魚,一種是熱帶魚。今天我就本人的一點經驗,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各類觀賞魚。
  • 冷水觀賞魚系列10:金魚和錦鯉魚是什麼關係?誰推動它們的發展
    各位魚友,大家下午好!關於冷水觀賞魚系列的文章,前面9篇文章給大家更新得已經差不多了。相信關於養冷水觀賞魚,所需要知道的,不需要知道的。瘋瘋人都跟大家分享過了。希望真的對大家有幫助才好!也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
  • 養魚乾貨聊多了,學習咱觀賞魚國粹金魚的歷史,給魚缸增加點底蘊
    鯽魚泥鰍等魚在繁殖的時候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會產生出金色或者紅色的個體。這樣的個體在古代時還是很稀有的。那時候人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大規模生產這種顏色發生變異的魚類。但是我們現在見到的小草金其實就是當初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才能生出的「金魚」。在古代的時候,那時候的「金魚」還沒有開始被人們叫做「金魚」,他們平時的命運只能和醬油醋鹽打交道。
  • 北京這個公園可以欣賞木海觀魚盛景,國粹宮廷金魚實在賞心悅目
    important}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在家裡養點觀賞植物和觀賞魚,來妝點家中的環境,帶來一絲鮮活靈動的氣息。,每天都泡在各大金魚論壇,每每和魚友們聊起金魚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曾經家裡也養了不少金魚,後來因為老爸突然忙碌起來,沒時間照顧了就都送人了,不過現在只要北京有金魚展覽,他一準會去看的,這不,最近就陪老爸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看了一場魚展。
  • 高顏值「國粹小精靈」來了,深圳首個中國金魚特展奇幻亮相
    12月29日,深圳首個中國金魚特展「鱗光溢彩」活動在海洋奇夢館驚豔亮相。一群顏值頗高的「國粹小精靈」將在2020元旦的到來前與廣大深圳市民見面。展區分為金魚展示區、知識科普區、互動體驗區幾大部分,此外在金魚特展展出期間還會開展工作坊,邀請中國新派剪紙藝術家郭夢為本次活動設計獨特的金魚剪紙。
  • 國粹金魚現在真的不流行了嗎,就應該被現在的快節奏所淘汰嗎?
    在眾多的觀賞魚愛好者當中,還有大部分的魚友,其實都是非常喜歡傳統國粹金魚的,但是由於現在的時代節奏在加快,居住條件等諸多問題的限制,導致了可以飼養在水族箱裡的,各種側視品種的觀賞魚得以大行其道,比如說什麼鎏金金魚、泰獅金魚,還有各種形形色色的熱帶觀賞魚,海水觀賞魚等。
  • 隔壁老王的金魚越養越胖,為啥自家金魚越來越瘦,觀賞魚:周扒皮
    一隻小貓,一條魚小小經驗告訴你大家好,我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小貓看到別人家的金魚的都是肥嘟嘟,圓乎乎的,在看看自己家的金魚卻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樣子。虐待金魚這種事自然是不會讓發生的了。那為何自己家的金魚總是養不肥呢?對於金魚養殖愛好者來說,總是希望自己家的金魚可以更肥滿一些。然而實際卻是主人一直在長肉,金魚一直不長肉。(小貓:不會是偷偷把金魚的餌料當零食了吧!)
  • 中國最名貴的金魚-娃娃金魚!
    關注「中國金魚」,查看更多經驗分享,實用技能...如何養水、金魚餵食、魚病防治、奇聞軼事、開缸建池、經驗分享、國粹經典、精彩資訊、金魚家族、魚友美文據稱,曾有一對在香港參展的朱頂紫羅袍(全長15釐米左右,三年魚1)標價競高達60萬港元,成為中國最貴的金魚,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金魚。
  •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許廣彤副教授傳統文化專著《魚把式—金魚滿堂...
    近日,由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著作資助出版的、藝術設計系副教授許廣彤傳統文化專著《魚把式—金魚滿堂》一書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根據本書改編的《錦鱗國粹》紀錄片也在緊張籌備拍攝中,許廣彤副教授親自擔綱導演。許廣彤,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副教授,金魚滿堂國粹傳承機構創始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影視家協會會員,河北青少年書畫家協會副會長。
  • 觀賞魚的起源與發展我國是金魚的起源地
    「魚兒活」在對金魚精心飼養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從天然水域中撈取魚蟲餵養金魚的技術和繁殖金魚的方法,並使金魚的生活環境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我國古代金魚養殖技術的萌牙。到了明朝中後期,盆養金魚已成為普遍的養殖方式。由於盆養大大縮短了人和魚的距離,便於人們欣賞和評比魚的優劣,因此金魚的飼養又繁盛起來,飼養和繁殖技術有了迅速提高。例如,明朝的神宗皇帝是個金魚鑑賞家.對飼養金魚很有研究,飼養了許多金魚,赦每年在中秋節那天都要舉行金魚比賽活動。
  • 金魚飼養知識,怎樣選購觀賞魚,觀賞魚的水質有哪些要求
    怎樣選購觀賞魚,觀賞魚的水質有哪些要求,在選擇觀賞魚時,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個人愛好,二是魚的質量。觀賞魚的選擇取決於魚愛好者的個人喜好。有些人喜歡漂亮的金魚,有些人喜歡形狀和顏色奇特的熱帶魚,有些人喜歡高貴的錦鯉。這是一個意見問題。在選定品種後,是一個選擇質量的問題。
  • 「國粹」金魚的前世今生
    近日,我國科研人員在「國粹」金魚的進化起源和馴化歷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從基因組學角度切入,揭秘金魚起源、演化和馴化的前世今生,並成功「定位」控制金魚奇特性狀的關鍵基因。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具有較大的產業價值和科學意義。
  • 養殖觀賞魚,魚缸的過濾系統有沒有必要安裝?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觀賞魚的養殖方法,魚友們討論最多的就是魚缸的過濾系統該不該加和如何去加的問題,這個問題雖然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卻會發生兩種極端現象。第一種就是大多數剛剛開始養殖觀賞魚的朋友,很可能一個魚缸,少養上幾條小魚,啥過濾也不加,勤快的天天換點水,有的魚友照樣也能夠把觀賞魚養的很好,並不是說魚兒離了過濾就不能過,這本身就是一個誤區。
  • 觀賞金魚種類識別,金魚的進化史,金魚觀賞價值的鑑賞
    導語:觀賞金魚種類識別,金魚的進化史,金魚觀賞價值的鑑賞觀賞水產動物中佔據主要地位的是觀賞魚、觀賞龜、觀賞蝦蟹等,珊瑚和海葵、螺貝和海星等在水族箱中有特殊的陪襯作用,兩棲動物中的蛙、小鯢、大鯢(特許養殖)等偶爾被人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