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後,97%孩子當不了精英:有好奇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就夢想

2020-11-26 騰訊網

專注機構課程測評

解析最全的機構營銷套路

選最適合孩子的課程和老師

可獲取課程對比圖

作者:主創團·蜜桃

5歲的孩子能幹什麼?

是坐在幼兒園學習知識?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還是纏著父母的大腿,想去探索遠方的世界?

最近,來自四川成都的5歲男孩楊哲睿出名了!

他因為發現了恐龍足跡,而成為了國內年齡最小的恐龍足跡發現者。

今年國慶節前夕,外公跟楊哲睿開玩笑說,通江老家有「怪腳印」。

外公把這些腳印稱為「雞腳腳」,而睿睿看到後卻說,這是獸腳類恐龍的腳印,並讓媽媽發照片給中國地質大學的刑立達副教授。

刑立達看到照片,覺得是恐龍的足跡。隨後帶著團隊到實地進行了考察,證實了確實是恐龍的腳印。

其實,楊哲睿能發現恐龍足跡並不是偶然的。

媽媽說他從小就喜歡看科普類的繪本故事,發現他對恐龍很感興趣,就給他報了刑立達的線上科普課程。

所以,當他到了實地看到腳印之後,才能作出判斷,並第一時間向老師求助確認。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都有著敏銳的觀察力,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如果孩子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就要在這些小事上花心思、下功夫。

01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在《少年說》第三季裡,有個初二的男生元聖勳,4歲時因為第一次坐飛機而愛上了飛行,立志要當一名飛行員。

從那次以後,只要他看到頭頂有飛機飛過,都會抬頭仰望很久。

而他的爸爸都會摸著他的頭,告訴他這架飛機是什麼型號。

他的爸爸並不是航天專業的人士,但是卻細心地呵護了一顆嚮往藍天的心。

正是有了爸爸的支持,元聖勳在小學6年級的時候找到了「組織」,他結交到了一群愛好飛行的朋友們,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關於航空的知識。

元聖勳利用課餘的時間,到機場去拍飛機,還自己學習航天飛行的教材,用電腦飛行模擬器練習飛行,寫了滿滿一本的飛機筆記,就是要把每一次飛行做到完美和完全。

這一切,都是元聖勳自己去探索的。被保護和激發的好奇心,竟然會給孩子帶來如此大的內驅力。

求知慾,好奇心是人類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哪裡沒有求知慾,哪裡便沒有學校。

在家庭這所學校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保護和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幫他們找到夢想,是父母需要做好的一件事情。

02

父母需要支持孩子

林語堂說,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咱們心底,使咱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現實。

這句話放在網紅耿帥身上特別合適。

耿帥是保定的一個小夥子,因為拍攝一些自己創造發明的小視頻而大火。

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耿帥從小就對家裡的電器感興趣,經常偷偷地拆了家裡的鐘表和收音機,一旦被母親發現就是一頓訓斥。

長大後,耿帥也出去打過工,因為對手工創造念念不忘,於是選擇回村弄起了他喜歡的東西。

但是,無論是母親還是村裡人,對他無一不是嘲笑和反對。

他為了說服母親,特意為她發明了不鏽鋼錢包和不鏽鋼掃帚,母親卻直言「不是沒用,是真沒用。」

「沒用」這個標籤,從小就貼在耿帥身上,直到今天。

有人覺得耿帥的視頻很有趣,但母親會覺得這是嘲笑。

別看短視頻裡他一本正經的沙雕,感覺性格挺開朗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是個不善言辭,甚至是有些不自信的人,極度渴望被鼓勵。

不被家人支持的夢想,儘管實現了,始終帶著缺失和遺憾。也許耿帥最希望刷到的一條好評,是來自媽媽的「你有用」。

04

好奇心是孩子實現夢想的動力

愛因斯坦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它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著名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出身、智力、學歷都差不多的年輕人。

這群人中,27%的人沒有理想和生活目標;60%的人有點想法,目標模糊;10%的人有目標和短期規劃;3%的人有明確的理想和清晰的長期規劃。

25年後,那3%的人幾乎都成為了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的人大部分成為了中產階層;60%的人,幾乎生活在社會中下層;而那27%的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保持好奇心的孩子,才有發現生活目標的可能,未來才會走得更遠 。

有人說,如果孩子好奇的東西,與父母的期待相去甚遠怎麼辦?

父母首先要知道,有好奇心,就有上進心和有追求的表現,這是好事。

之後,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背後需要付出什麼努力。

當孩子想嘗試一項新活動時,比起否定和阻攔,父母不妨給一點相信和鼓勵;

當孩子感到孤單無助時,比起冷酷的嘲笑和指責,父母不妨給一些陪伴和聆聽;

當孩子大膽說出他當夢想時,比起懷疑和否定,父母不妨給一些支持和引導。

父母要做孩子最強大的支持者,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孩子自會有動力成就自己的夢想。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蜜桃,80後二胎媽媽。在孩子們的引導下,走進了親子教育領域,立志做一名成長型的媽媽,培養成長型的孩子。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往期課程測評——

分析孩子學情、解答選課疑問!

點擊「在看」,分享給更多家長

相關焦點

  • 盤點孩子好奇心強好處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原標題:盤點孩子好奇心強好處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某種事物或事件對孩子產生的吸引力,對孩子吸引力程度越深,好奇心就越大;吸引力程度越淺,好奇心就越小。好奇心這個大家都有,那麼,好奇心對孩子來說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其實不然,不想孩子變得平庸,好奇心千萬別輕易扼殺
    意思是說貓本來有九條命,是一種很難被殺死的動物,但最終卻死在了它的好奇心上。現在,這句話在國內幾乎無人不知,大多人都深以為然。更有甚者,他們會拿出一些身邊的例子,來告誡朋友們,說做人要安份一點,千萬不要對什麼事兒都好奇,否則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好奇」的確會害死貓,這話並沒有錯!
  • 孩子的好奇心會隨著年齡而遞減,保護和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們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總喜歡問一下稀奇古怪的問題,一次兩次的家長能夠比較有耐心的解答,但是孩子一直問,並且刨根問底,這就讓很多家長架不住了,並且有些問題太古古怪,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例如孩子向家長問道,「媽媽你為什麼喊爸爸為老公?為什麼咱倆的叫法不一樣?」「飛機的翅膀是不動的為什麼能夠在天上飛?」
  •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的秘訣在這裡
    可是我們要認識到,好奇心是孩子學習的源動力。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們自由探索是我們成人的責任。那麼成人如何才能轉變抱怨的心態呢?孩子降生到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們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好奇心驅使他們一步步去探索。
  • 「吃雞」2.25迎來約81.3M更新,SS6新賽季確認為《拳皇97》系列!
    提到《和平精英》SS6新賽季的內容,玩家們普遍都是比較關注的。《和平精英》也是千呼萬喚的,終於在遊戲中,放出了SS6新賽季的預告。如果不出現什麼意外,SS6賽季將在3月3日開啟!話題:「吃雞」2.25迎來約81.3M更新,SS6新賽季確認為《拳皇97》系列!
  • 孩子好奇心重,父母該如何引導
    當然不是,是因為它不知道老虎的厲害。這不知道也就算了,可這小牛往往好奇心重,它還誰都敢惹,這可就急死人了!其實,這道理放到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小孩子因為年齡小,不懂事,同時好奇心還特別重,總是容易做出一些「傻」事,惹得大人哭笑不得!
  • 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來試試這三個小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對孩子來說,好奇心是他們的天性,家長怎麼去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我有三個建議。1、鼓勵孩子提出問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拉比在獲獎後,有人問他是如何獲獎的,他說全靠我媽媽,每天回家她就問我一句話,今天在學校你提問了嗎,問了一個什麼好問題,從此我養成了提問的習慣,所以得了諾貝爾獎。
  • 木梳賣給和尚,球鞋賣給穿不起鞋的孩子,投資鬼才的《赤腳夢想》
    因為他們根本買不起鞋,而不是不穿。這比賣木梳給和尚難多了。 元光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投資眼光的鬼才,在東帝汶看到光著腳的孩子,還以為自己開個體育用品商店會發財。結果現實是,這些孩子連60塊錢的鞋都買不起。
  • 家長普遍的謊言應對孩子好奇心策略將危害孩子的一生
    某媒體記者曾在網絡上對120位家長進行過調查,其中高達98%的家長都直言自己曾經對孩子有過「謊言教育」,並認為,自己也是被老人如此「騙大的」,並不會造成什麼太深的影響,而且有的孩子天性好動頑皮,實在不知道怎麼教育,只能用這種「土辦法」來教育孩子。
  • 莫讓興趣班考級摧毀孩子的好奇心
    曾經有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套戒斷遊戲成癮的方案,主要辦法是根據遊戲規劃並設計相應的訓練、背誦和考試方案,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孩子迅速對某款遊戲喪失興趣。這與興趣班考級現象何其相似。貓有貓路,鼠有鼠道。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利用此類商機賺錢無可厚非。但所有落腳點都是考試,而非孩子對藝術、體育本身的探索和樂趣,真的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以考級為目的參加興趣班,恰恰是扼殺孩子興趣與好奇心的「毒丸」手段。因為孩子關注的焦點從興趣轉移到了考試,而不是鋼琴為何會彈出美妙的旋律、如何運筆能描摹出風景人物。
  • 勝者教育:聚焦精英教育,2021全球首屆《少年精英·家族傳承》生態...
    談起新產品開發的初衷,張斌(張晉銘)先生表示,勝者教育一直想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培養青少年精英特質和能力的產品體系。目前線下精英課程教學體系漸趨完善,線上這款「精英養成系統」將是對線下課程的補充和延續。之所以叫「養成系統」,就是希望孩子們從營地回家後,依然能得到持續性地精英教學和訓練。
  • 5歲孩子發現恐龍足跡,專家: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善待為什麼
    外公說起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恐龍的睿睿一下就有了興趣。睿睿在媽媽和外公的陪同下到達現場,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並且清楚地說出恐龍類別為獸腳類。在這裡我想向睿睿的父母鼓掌,睿睿的發現少不了父母的教育和對孩子好奇心的重視。
  • 你的「習慣性」舉動正在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轉接到寶寶身上,給他們營造一個自由、輕鬆的環境,慢慢你會發現,寶寶的好奇心會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發展。保姆麥克菲兒童雨衣,這款專為孩子貼心準備的風雨衣,做到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原創的防風雨設計,帽子不會輕易被風吹掉,且不遮擋視線,寶寶可以安心在雨中玩耍。高科技三層複合面料,防水透氣膜,有效抵禦雨水給孩子帶來的不適感。
  • 從獨特視角認識動物,這本動物科普繪本激發孩子好奇心、專注力
    我一直認為,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觀察力對於孩子自主學習知識至關重要。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裡,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昨天和女兒看的一本動物科普繪本是我這段時間和孩子一起看的最特別的一本,因為它實在是太不一樣了。這本書的書名是《不一樣?嗯,一樣!》
  • 金錢童話《小狗錢錢》:保護孩子的夢想,父母謹記這3點!
    一隻小狗,吉婭最初的夢想。但是要實現這個夢想多難啊!因為吉婭他們家是租住的房子。而房東不喜歡養狗,也限制租客養狗。甚至恐嚇吉婭他們家,如果養狗,要他們從房子裡搬出去!一個人有夢想,但是不能實現,甚至被周圍人阻撓。這個感覺真的是糟透了。夢想,多麼美好的一個詞!
  • 28年追蹤13孩子,導演戳破教育真相:孩子的平凡與父母的努力無關
    如果有人問,父母最關心孩子什麼?相信大部分家長都不會回答,是孩子的性格、抗壓力、溝通能力,而是孩子會不會成為人中龍鳳,以及父母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助力孩子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精英。幾乎沒有父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只是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即使只是讓他們想像一下,30歲的自家孩子在茫茫人海中沒有任何辨識度,他們都是拒絕的。
  • 滿足好奇心、求知慾、探索欲,每個孩子都需要有一套百科全書
    導讀:學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項能力,它與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探索欲都相關,只是在養育中,不知不覺的親子互動中,慢慢地磨掉了。文/37度暖爸前幾天,欣欣媽(化名)通過妻子向我求助:"孩子現在考試,連題目都看不太懂,而且現在語文好多課外知識,孩子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和我孩子聊聊啊?"
  •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相比,長大後區別太大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相比,長大後區別太大按照孩子正常的生長規律來說,一般寶寶到了8個月左右以後就開始練習爬行,長到一周歲左右就基本上會站立行走了,但是也有一些寶寶直接不會爬,到了一定的年齡直接站起來開始走路。在當時看來也沒有什麼區別,一樣可愛健康。
  • 白鯨張開「血盆大口」嚇哭孩子,專業搶鏡20年,一看就不正經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到了暑期,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水族館。不但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還可以讓孩子接觸到不常見的生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補充課外知識!白鯨作為水族館的「熱門明星」,可愛的外形受到了家長和孩子的一致追捧。白鯨也非常喜歡小孩子,每當看見孩子,就忍不住靠近,畫面十分溫馨。
  • 《洛克王國》讓孩子的夢想「勇」不止步
    2012年6月30日,由騰訊主辦的國內第一兒童網絡平臺社區《洛克王國》2周年全國大型傳遞活動首站在深圳市少年宮舉行。現場有超過300名小朋友與家長共同參與,少年宮督導主任徐士斌先生也作為嘉賓到場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