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訊(ZAKER吉林實習記者 謝超 實習生 黃春霞)「10日下午,同事老郭發現一隻類似小狐狸的小傢伙藏在院裡的樹叢裡,那天長春大降溫,風雨交加,老郭看見瑟瑟發抖的小傢伙趕緊叫來大傢伙。」12日8時許,長春市民李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稱,事發淨月高新區生態大街一家4S店內。
這是狐狸嗎?
當時大家只見那小傢伙縮成一團,棕黃色的皮毛被雨水打溼了,看起來格外可憐。大家也說不好這是什麼動物,嘴尖尖的,看著像狐狸。小傢伙見有人靠近也不跑,不知道是不是受傷了。
「我們拿雞蛋、肉什麼的餵給它吃,又拿牛奶給它喝,它都不吃,就賴在那兒不走。」李先生稱,當時還有其他的同事猜測說,小傢伙可能是來這裡避雨的,等雨結束也許就走了。
12日早上,李先生去上班時,又在院子裡看見了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小傢伙。「我感覺它狀態有點不太好,一直趴在那,打不起精神,可能是受傷了,就想著把它送到有關部門去救助。」李先生聯繫了省林業廳,然後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介紹下找到了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的王處長。
王處長稱,李先生可以把這個小傢伙送到東北虎園來,要是真的受傷了,東北虎園有專門的獸醫可以予以救助。
原來是只貉子
李先生與幾個同事將小傢伙抱起來,它不跑也不咬人,大家就把它放到籠子裡送到了東北虎園。
工作人員孫先生鑑定,這個小傢伙不是一隻狐狸,而是一隻貉子。貉子又名狸、土狗、土獾,貉子的外形比較像狐狸,但要比狐小,體肥短粗,四肢短而細,尾毛蓬鬆,背毛呈黑棕或棕黃色,很容易被大家錯認成狐狸。
孫先生看了看,送來的貉子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具體有沒有生病,還需要獸醫檢查後才能知道。「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救助它的。」李先生聽到工作人員這麼說,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雖然為了這隻貉子,李先生耽誤了一上午的時間,但它能受到專業人士的照顧,大家也就放心了。
貉子現在咋樣了?
13日,新文化報·ZAKER吉林記者聯繫到了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的王處長。遺憾的是,小傢伙被送到東北虎園後依舊不吃不喝,在12日下午5點左右就死了。經過獸醫檢查,貉子沒有明顯外傷,工作人員推測是長期沒有吃喝造成的身體虛弱,已經無法進食。
經東北虎園工作人員鑑定後發現,李先生撿到的這隻貉子並不是野生的,而是人工養殖的。王處長推測它應該是被市民買來放生的,「野生的貉子毛髮光澤好,野性十足,而人工養殖的則很溫順。」李先生撿到的貉子的確很溫順不怕人,只可惜,雖經過救助,本應被放生的小傢伙最後還是死掉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