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稱撿到一隻小狐狸經鑑定原來是只貉子

2020-11-23 騰訊網

  新文化訊(ZAKER吉林實習記者 謝超 實習生 黃春霞)「10日下午,同事老郭發現一隻類似小狐狸的小傢伙藏在院裡的樹叢裡,那天長春大降溫,風雨交加,老郭看見瑟瑟發抖的小傢伙趕緊叫來大傢伙。」12日8時許,長春市民李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稱,事發淨月高新區生態大街一家4S店內。

  這是狐狸嗎?

  當時大家只見那小傢伙縮成一團,棕黃色的皮毛被雨水打溼了,看起來格外可憐。大家也說不好這是什麼動物,嘴尖尖的,看著像狐狸。小傢伙見有人靠近也不跑,不知道是不是受傷了。

  「我們拿雞蛋、肉什麼的餵給它吃,又拿牛奶給它喝,它都不吃,就賴在那兒不走。」李先生稱,當時還有其他的同事猜測說,小傢伙可能是來這裡避雨的,等雨結束也許就走了。

  12日早上,李先生去上班時,又在院子裡看見了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小傢伙。「我感覺它狀態有點不太好,一直趴在那,打不起精神,可能是受傷了,就想著把它送到有關部門去救助。」李先生聯繫了省林業廳,然後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介紹下找到了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的王處長。

  王處長稱,李先生可以把這個小傢伙送到東北虎園來,要是真的受傷了,東北虎園有專門的獸醫可以予以救助。

  原來是只貉子

  李先生與幾個同事將小傢伙抱起來,它不跑也不咬人,大家就把它放到籠子裡送到了東北虎園。

  工作人員孫先生鑑定,這個小傢伙不是一隻狐狸,而是一隻貉子。貉子又名狸、土狗、土獾,貉子的外形比較像狐狸,但要比狐小,體肥短粗,四肢短而細,尾毛蓬鬆,背毛呈黑棕或棕黃色,很容易被大家錯認成狐狸。

  孫先生看了看,送來的貉子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具體有沒有生病,還需要獸醫檢查後才能知道。「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救助它的。」李先生聽到工作人員這麼說,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雖然為了這隻貉子,李先生耽誤了一上午的時間,但它能受到專業人士的照顧,大家也就放心了。

  貉子現在咋樣了?

  13日,新文化報·ZAKER吉林記者聯繫到了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的王處長。遺憾的是,小傢伙被送到東北虎園後依舊不吃不喝,在12日下午5點左右就死了。經過獸醫檢查,貉子沒有明顯外傷,工作人員推測是長期沒有吃喝造成的身體虛弱,已經無法進食。

  經東北虎園工作人員鑑定後發現,李先生撿到的這隻貉子並不是野生的,而是人工養殖的。王處長推測它應該是被市民買來放生的,「野生的貉子毛髮光澤好,野性十足,而人工養殖的則很溫順。」李先生撿到的貉子的確很溫順不怕人,只可惜,雖經過救助,本應被放生的小傢伙最後還是死掉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市民撿到「長嘴大鳥」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
    4月24日上午,徐州獅子山派出所接到一市民報警,稱其在漢文化景區附近山上撿到一隻受傷的大鳥。民警也不敢怠慢,敢緊將這個不速之客送到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鑑定,原來這隻「長嘴大鳥」竟是國家二級、省一級保護動物蒼鷺。
  • 一隻小狐狸的愛情故事 《撿到只小狐狸》簡介
    一隻小狐狸的愛情故事 《撿到只小狐狸》簡介 時間:2017-06-06 18:36:25
  • 市民路上撿到一隻鳥,直奔派出所……
    1月4日晚,天色已黑,市民張先生和李女士步履匆匆來到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稱自己撿到了一隻鳥,說完張女士小心翼翼從懷裡抱出了這隻鳥。原來,他們倆在外散步時,看到這隻鳥掉落在老204國道附近,倆人小心靠近但鳥並沒有飛走,因為擔心鳥兒可能受到了傷害,便想著到派出所尋求民警的幫助。
  • 宣威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近日,曲靖宣威市民朱先生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初步判斷,該鳥為雀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現已移交宣威市動物救治中心進行治療。雀鷹(12月6日攝)12月6日晚上9點多,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接到市民報警,稱其在回市區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
  • 昆明市民撿到貓頭鷹 原來是國寶灰林鴞
    昆明市民撿到一隻貓頭鷹,經鑑別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林鴞。近日,昆明市五華區自然資源公安局接到昆明市自然資源公安局指揮中心電話稱:有市民撿到一隻貓頭鷹,已送至筇竹寺值班室保安處,請前往處置。 接報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在筇竹寺保安室裡找到市民撿到的貓頭鷹。 經初步查看,該貓頭鷹腳部位置受傷,有感染跡象。隨後,民警將其送往昆明市野生動植物保護救助中心。經中心工作人員鑑別,該貓頭鷹為灰林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市民撿到一隻鳥 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市民撿到一隻鳥 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王嶧煇 本報記者 陳衛平 9月18日中午,公安漢臺分局刑警大隊技術室民警熊警官上班途中見一群眾懷抱一隻大鳥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生活報訊(記者時繼凱)「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 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生活報記者看到,這隻長嘴鳥的嘴有10釐米長,身上的羽毛為褐色,頭部有黑色條紋。生活報記者將該鳥的照片傳給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鳥類專家許青老師,經確認,這隻長嘴鳥名叫丘鷸。
  • 嘉峪關一市民撿到一隻小鳥,竟是國家保護動物!
    近日,有市民向12345熱線反映,稱他在文化中路附近撿到了一隻疑似國家保護動物的小鳥,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這隻小鳥採取保護措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電話錄音:市民致電12345(我們撿了只鳥,一隻小鳥,不認識,沒見過這鳥,現在中鵬嘉年華東門,這個有可能是保護動物,你讓什麼人過來鑑定一下嗎。)
  • 昆明市民撿到一隻龜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昆明市民李先生外出遊玩時無意間發現一隻龜,報警後才知道,這隻龜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5月28日17時32分,昆明市自然資源公安局官渡分局接市局指揮中心轉警稱,在官渡區曉東村有一位熱心市民要移交一隻龜,請出警處置。值班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在曉東村村口見到報警人李先生。
  • 湘潭市民撿到一隻「大嗓門」 原來是噪鵑
    市民唐先生撿到的噪鵑。 噪鵑「面相」有些兇,還是「大嗓門」。 之前,有市民撿到綠鬣蜥。紅網時刻湘潭10月13日訊(記者 曹維 焦炬)10月12日,湘潭市民唐先生撥打紅網湘潭站新聞熱線073158256110稱,自己發現了一隻不知名的受傷野生鳥類,不知道送去哪裡救治。隨後,記者聯繫了湘潭市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與唐先生一起送這隻受傷的鳥兒前去救治。 唐先生在雨湖區徵收事務所工作。
  • 市民路上撿到的這隻鳥其實叫小(pìtī)還是「三有」動物
    張女士撿到的小。 申長順供圖淇河晨報訊(百姓熱線記者 馬龍歌)「這裡有一隻野鴨子』,也不知道它怎麼了,不會動。」11月17日,市民張女士致電市林業局稱,她在淇濱區嵩山路南段撿到了一隻不會動的「野鴨」,希望林業部門予以救助。
  • 男子在鄖陽漢江邊撿到一隻鳥 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非洲灰鸚鵡前幾天,市民李先生帶著家人到鄖陽區漢江邊遊玩,撿到一隻鳥。後經鑑定,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李先生家住城區。14日晚,李先生和家人到鄖陽區遊玩。在漢江邊的沙灘上,李先生看到一隻落難的鸚鵡。
  • 經鑑定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鑑定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月1日,一隻從高空「墜機」的「貓頭鷹」,在熱心市民、派出所民警和濟寧市森立公安局的救助下,成功放生,回歸大自然。經鑑定,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方角鴞。「警察同志,有隻外形似鷹的奇特飛禽受傷墜地……」4月30日夜間,紅星新村派出所接到陳女士報警,轄區內一戶居民在外出時,撿到一隻疑似鷹的禽類。「當我們趕到現場時,這隻「鷹」像是受了傷一般,不停地晃動著翅膀。」
  • 市民路遇一條「狗」 不吃不喝也不跑
    前幾日,市民王剛在騎行過程中救助了一條「狗」,待到救助人員到來時才知道是貉。王剛很有成就感,「沒想到無意中竟然救了一隻國家保護動物。」騎行途中發現受傷「狗」原來是只貉9月19日15時許,王剛騎共享單車途經瀋北新區蒲南路和學子街路口時,發現西側草叢中有一條體型較大的「狗」在徘徊,於是下車走近觀察。
  • 買只「寵物狗」養了半年原來是貉子
    去年冬天的時候,有一天陶大爺到渾南附近的早市溜達,有一名男子帶著這隻小動物蹲路邊賣。「我當時看這小傢伙特別可愛,渾身毛都很長像一個球,小臉很像那種土狗模樣。」陶大爺問小夥這是什麼動物,小夥也沒說清楚,就說在野外逮的。
  • 成都女子田裡撿到「小萌狗」,原來竟是只北極狐!
    錦觀新聞消息,11月12日17時許,家住成都郫都區的張女士來到郫都區公安分局安德派出所報警,稱當天上午在菜田裡撿到一隻奄奄一息、疑似小狗的動物。通過網絡查詢後,她覺得這很可能是只狐狸,於是便向派出所報了警。民警隨即來到張女士家中,發現小動物果然是只狐狸,隨即聯繫了森林公安。同時,民警還交代張女士不要接觸狐狸,並對其做好保護措施。11月13日早上9時許,安德派出所民警帶領郫都區森林公安來到張女士家中。據民警觀察,這是一隻北極狐,性格比較溫順,身體也很健康。經過一番消毒處理後,民警將這隻狐狸交到了森警的手中。
  • 市民撿到一隻昏迷的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譚建超 張亞敏3月2號晚上,重慶開州市民肖先生在回家路上,撿到一隻長相奇特,昏迷在地的鳥,後經開州區林業局專家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雀鷹。記者在肖先生家中見到了這隻怪鳥,灰撲撲的翅膀,尖尖的爪牙,嘴巴有彎鉤,眼神犀利,個頭比鴿子稍大,顯得十分呆萌可愛。肖先生仔細觀察,這隻鳥有點像老鷹,可老鷹又沒有這麼小。他將鳥兒的圖片發到微信群裡,大家議論紛紛,也沒得出結果。不過,經過肖先生的照料,小傢伙倒是很快恢復了精神。感覺小傢伙應該是保護動物,於是肖先生聯繫了林業部門,執法人員將鳥兒帶回檢查。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楊先生撿到的丘鷸「鷸蚌相爭」中的「鷸」是一種鳥的名字。4月20日,淇濱區農墾花園A區居民楊先生在散步時就撿到了一隻與鷸鳥同科的丘鷸。楊先生介紹,4月20日上午,他在家門口散步時撿到了一隻長嘴鳥,這隻鳥無明顯外傷,但在地上一動不動。
  • 撿到一隻「怪鳥」 原來是鷹鴞
    他在自家門前撿到一隻「怪鳥」,原來這是一隻鷹鴞。      「我家飛來一隻酷似貓頭鷹的『怪鳥』,擔心是野生保護動物,所以請你們來看看。」前日,家住德陽市區佛山街的市民包維強聯繫森林公安報警稱,他在自家門前撿到一隻「怪鳥」,其身長30釐米左右,圓頭圓腦圓眼睛,長得有些像貓頭鷹。
  • 村民散步撿到一隻「雕」,報警後得知是國寶隼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網】;揚子晚報網7月25日訊(通訊員 愛卿 仇海峰 記者 範木曉子)7月24日晚上7點多鐘,大豐區公安局三龍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稱:「有人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疑似是雕」。三龍派出所民警在接到指令後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前往現場,以確認是否是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