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我們的意識中,兔子形象或許只停留在「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這樣的層面。而對於兔子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皮毛動物、肉食、寵物這樣為人類所用的層次。事實上,兔子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這樣簡單。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出嚴厲警示,世界上1/4的兔類動物已瀕於滅絕。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則稱,好幾種亞洲兔子處於嚴酷的生存威脅當中,例如過度捕獵、喪失棲息地、外來物種入侵及病毒肆虐等。聯合會人員安德魯·史密斯則說:「兔子以及與其有親緣關係的一些動物有很多都是地球上最為瀕危的物種。」他認為,這些物種一旦消亡,對於像老鷹、猞猁等兔子的天敵來說其結果也是災難性的。
在新的一年裡,希望人們的目光能夠多多注視兔形目動物。兔子不但急了會咬人,瀕危了更會「咬人」!或許柔弱嬌小的兔子不能傷害我們的身體,但它們的離去卻一定能傷害我們的未來。
農曆兔年已經來臨,但人們對兔家族的認識還很不夠。希望兔年的到來能夠掀起兔形目動物保護熱潮,使我國兔形目動物保護工作有新的起色。
兔子兔子知多少
在我國兔形目動物這個大家族中,有兔科和鼠兔科兩大類群。其中兔科只有1個兔屬,目前記錄了中亞兔、雲南兔、海南兔、東北兔、高原兔、華南兔、雪兔、塔裡木兔8種。
兔屬動物是世界性分布,適應性很強,屬終生不依賴洞穴生存的哺乳動物,全世界約22種。
在我國,兔屬動物分布遍及各地,從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到東部沿海平原,從東北大興安嶺到海南島,從號稱乾旱區綠島的伊犁谷地到極度乾旱的羅布荒漠,都有兔子的活動蹤跡。
因為兔子們的外形非常相似,且分布廣泛、差異性小,所以種級分類有一定困難。前不久,在由IUCN/SSC兔形目專家組主席Andrew smith博士主編的《中國哺乳動物野外工作手冊》一書中,對我國兔形目動物的種類又做了新的調整:我國分布最廣泛、種群數量最大的蒙古兔和草兔被列為中亞兔這個物種之中。
我姓鼠,但我是兔
鼠兔科只有一個鼠兔屬。
鼠兔是相當古老的動物類群,是漸新世時就從其他兔形目動物中分化出來的。鼠兔起源於亞洲,青藏高原被稱為現生鼠兔的分布、演化中心。我國鼠兔佔世界鼠兔總數的80%,有24個種類。其中12種是我國特有種,裡面的柯氏鼠兔和伊犁鼠兔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
鼠兔到底是老鼠還是兔子?我們可以察看糞便來尋找答案。
鼠兔糞便和兔子的一樣,都是橢圓形。兩者的糞便都能入藥,兔子的糞便叫望月砂,鼠兔的糞便叫草靈脂。同時兩者都有吃軟便的習性。它們的軟便維生素含量比正常糞便高4-5倍。因此,鼠兔是一種小型哺乳動物,看似像沒有尾巴的老鼠,實際卻是野兔的近親。體型200毫米左右的它們,是兔類家族中最小的成員。
鼠兔的分布範圍也較廣,從青藏高原到蒙古大草原,遠至歐洲與北美洲,都有它們的身影。
同樣是鼠兔,因為選擇了不同的棲息地,它們的生存狀況和生態習性也截然不同:草原棲息型鼠兔多是高繁殖率、大種群狀態生活,人們多將其視為害鼠。祼巖棲息型鼠兔,以低繁殖率、小種群狀態生活,但這類鼠兔多面臨生存危機。
柯氏鼠兔:百年留下一個背影
柯氏鼠兔又稱突顱鼠兔,1884年,由沙俄探險隊首次發現於新疆、西藏兩區交界處的風塵口地區。但此後100年間,人們幾乎再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
1984年,新疆環境保護局為建立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組織大規模考察,意外在阿其克庫勒湖西側的丁字口一帶採集到標本。可惜當時沒人認識這個物種的真實身份,兩年過後才被證實為柯氏鼠兔。
柯氏鼠兔在消失整整100年後又突然冒了出來,給動物學工作者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
針對柯氏鼠兔的瀕危狀況,國內外學者呼籲儘早研究和保護這一古老殘留物種。第五屆國際獸類學大會上的《兔形目行動計劃》中,已把柯氏鼠兔等列為亟待保護和研究的種類。在《中國物種紅色目錄》和《IUCN物種紅色名錄》中則被列為瀕危(EN)物種。
伊犁鼠兔:被發現時已瀕危
在鼠兔中,另一個被《中國物種紅色目錄》和《IUCN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的是伊犁鼠兔。這是1983年我們在新疆天山上發現的一個新種動物。研究發現,這一物種從發現之時起就已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而且近年來的數量還在急劇下降。
伊犁鼠兔非常喜歡在寒冷的地方生活。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等原因,新疆天山山區的冰川退縮加速,雪線明顯上升,第四紀冰期後,伊犁鼠兔逐漸退縮到天山高海拔的裸巖山峰上。種群高度片斷化分布對生存極為不利。
2008年,我們與美國克雷格環境研究所 (CERI)合作,利用棲息地適宜性模型預測全球氣候變化對伊犁鼠兔、高山鼠兔及北美鼠兔3種鼠兔的影響,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對高山耐寒動物的影響,最後證實鼠兔是受氣候變化威脅的物種之一。
2004年3月12日,美國《科學》雜誌《新視角》一欄,發表題為 「All Downhill From Here?」的專題報導,提到全球氣候變暖導致許多高山動植物瀕臨滅絕。其中談到我在天山研究的伊犁鼠兔數量下降的結果,與美國科學家在美洲研究的北美鼠兔數量下降的趨勢一樣。這些告誡人們:氣候變化可能已影響到全球高山生態系統,這些適合寒冷和貧瘠條件的動植物將面臨高溫、掠食者和競爭者的多重影響,其數量下降又將是新的開始。
本命年,救救我們吧
多年來,人們對兔子的認識多停留在寵物、皮毛動物、家兔的層次上,事實上,很多野兔生存受到威脅,需要人類保護。
例如,新疆塔裡木盆地的塔裡木兔,是我國特有物種,僅分布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的綠洲區。由於各綠洲受沙漠阻隔,其種群被自然分割成許多彼此無法交流的隔離小種群。儘管該種在當地比較常見,種群數量相對較大,但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沙漠區導致棲息地斑塊化,以及人類的捕獵和利用,已造成塔裡木兔數量急劇下降。2006年,塔裡木兔被《IUCN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種。
海南兔也是我國特產物種,僅分布於海南島。由於棲息地遭破壞和過度捕獵,如今已從大部分歷史分布區消失。海南兔在《中國物種紅色目錄》和《IUCN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VU)種。
此外,雪兔在我國種群數量少,分布區小,僅分布在北部較寒冷地區,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在兔形目動物中,已被IUCN列入瀕危(EN)級別的是鼠兔科中的柯氏鼠兔和伊犁鼠兔。雪兔、塔裡木兔和海南兔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之中。《保護名錄》中沒有鼠兔科的成員,實際柯氏鼠兔和伊犁鼠兔瀕危程度已很高,隨時有滅絕的可能。我想,如果它們會說話,一定會吶喊:本命年,快救救我們吧!
喬治·夏勒博士關注鼠兔保護
喬治·夏勒博士是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的資深保護專家,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野外生物學家。他的足跡遍及亞洲、非洲和南美洲荒野,揭示了許多物種保護新問題,對學術界及社會公眾影響至深。
夏勒博士格外關注鼠兔。
多年來,為了畜牧業生產,青藏高原上一直進行著以毒殺鼠兔為主的滅鼠活動。事實上,鼠兔不僅不是草原的「破壞分子」,而是水草豐美的功臣。
鼠兔不停打洞可以使土壤深處的礦物質營養成分得以循環利用,從而促進草原植物的生長。鼠兔在青藏高原的生物鏈中十分重要,一旦滅絕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和整個生態系統的紊亂。
夏勒博士親眼目睹了當地用毒藥大規模殺滅鼠兔的現象,這引起了他深深的憂慮。為引導人們正確了解鼠兔在維護生態環境中的積極作用,他不僅遊說各方,還正在編寫一本面向少年兒童的讀物《鼠兔的故事》。他想通過宣傳,使人們認識到,鼠兔是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關鍵性物種,它的生活狀況不僅影響整個高原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甚至會影響西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作者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兔形目專家組成員)
對話 採訪
針對兔形目動物保護要點,本報記者對本文作者李維東進行了簡短的採訪:
問:您認為造成兔形目動物瀕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李維東:兔年伊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兔形目專家組主席Andrew Smith認為:棲息地的喪失,過度捕獵和傳染性疾病是一些兔形目動物所面臨的主要威脅。
問:挽救瀕危兔形目動物當務之急有哪些?其中最大困難是什麼?
李維東:根據我國和國際組織提供的瀕危物種評估等級,科學地認識那些人們還沒有認識到的瀕危物種,將那些真正亟待保護的兔形目動物,特別是還沒有被重視到的鼠兔科動物列入保護動物行列加以保護。
目前最大的困難是,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一些不起眼的小型兔形目動物,在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的時候,就面臨著生存的威脅。
野生動物保護實質,不僅僅是為列入保護名錄,需要的是切切實實地做一系列的保護工作。
問:您能否預測一下,12年之後,2023年,下一個農曆兔年之時,兔形目動物的現狀會有哪些變化?
李維東:下一個農曆兔年之時,人們從生物多樣性保護角度上將對兔形目動物的認識更全面——特別是針對鼠兔科動物,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在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的調整目錄中,有那些真正瀕臨滅絕的鼠兔之名。
另外給大家透露一下消息:在不久的將來,以伊犁鼠兔及生態環境為重點保護對象的新疆第一個保護小區將在天山一號冰川區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