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當科技發展到高度發達的階段,我們身處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毫無溫度的機器設備、先進的算法、沒有人情味的機械化運作和千篇一律的電子聲音,這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多數媒體和影視劇對機器人或者說「科技」、人工智慧本身的大多數表達發揮。
很多父母對科技的恐慌不是一星半點,特別是當孩子的童年被科技產品環繞——手機、電腦、IPAD、層出不窮的電子遊戲和無處不在的網絡詞彙,父母擔心,分辨能力與自控能力尚差的孩子將被科技所統治,也為孩子可能離自然越來越遠、離冰冷的科技越來越近而變得沒有人情味和正常社交能力,而倍感壓力。於是,家庭內部的嚴格電子禁令和每周假期的公園遊就成了常態。
可自然與科技就一定是「有你沒我」的對抗關係嗎?
AOMO奧摩星球動物樂園認為,當然不是。無論社會發展情況如何,科技與自然必定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補狀態。
科技是什麼?是人類用來改造世界,改變生活,發展社會文明的一種比較「高端」的手段。科技讓我們有了車,有了房,有了電,有了空調和WIFI,有了太多自然無法像光合作用般自我形成的東西。
自然又是什麼?是一朵花,一片土地,一方池塘,是我們能夠感知到的賴以生存的水、空氣、陽光等一切事物,包括我們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那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由我們發明的科技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基於此,奧摩的具體觀點是:今天的科技為孩子敞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更自由的世界的大門,科技素養加上自然知識將會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智識上更加強大的人,在即將到來的社會競爭中具備更多不可替代的優勢技能。
奧摩星球是一個強調綠色與自然的生態教育空間,傳遞著人類、自然與動物之間和諧共存的概念。而奧摩首先走出的第一步是,在城市中央,修復與建立自然空間,讓人類與動物加快熟悉,消除隔閡,讓新一代城市人意識到保護動物物種的重要。
不用驅車百裡,沒有樊籠的阻隔,可能就在出門左轉的商場裡,購物吃飯同時還能帶著孩子來一次自然之旅。在奧摩星球,家長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近距離接觸上百隻動物,撫摸、餵食、拍照、近距離觀察。在遊覽的過程中,奧摩星球重點打造的IP形象——化身為宇宙精靈的AOMO,會用小朋友喜聞樂見的語言方式,講解不同動物的特性、個性、生活環境等科普知識。
在環境打造層面,奧摩堅持注重模擬動物原本在野外生存的環境、氣味甚至光線等情境,讓動物的展示環境更加貼近自然。叢林、雨林、溪地、溼地、沙地、草原,每一個主題展區都儘可能地從植物性狀、動物品類、居所設計等細節處彰顯差異和特色,包括主題展區之間的路線、科普標牌和各類裝飾物件,都充分遵從自然本真。
由專業動物團隊參與設計,根據不同於成年人的年齡層段需求,建立在科學養殖與馴養規則的觀察、餵食、觸摸等互動體驗,實則是知識、行為、能力、關係四個維度的輕式訓練,對孩子的觀察、體驗、思考、分析、溝通、社交、想像和創造等各項能力。
奧摩星球業態規劃圖
除了著重對自然環境的打造,奧摩把對科技的運用巧妙植入進園區的每一寸空間——場館內配有專業設備,自動調節館內溫度、溼度和空氣清新度,採用大量的聲光電全息的科技手段,對室內環境進行大膽創新,使得遊客進入場館即動物棲息地後,和遊覽情境融為一體,身臨其境感受動物的日常活動,充分領略「沉浸式體驗」的美妙,並提供微距觀察和實時直播等可視化互動方式。
奧摩星球場景規劃圖
或許團隊配置可以讓人感受到奧摩對這一環節的重視:國際頂尖的美學與室內設計大師林振中團隊為它做整體藝術與美學把控、《國家寶藏》音樂總監關大洲先生擔綱音樂總設計師、炫目的新媒體視覺及光影秀由操刀過G20等國家大型活動的視覺光影創意工作的李鑫導演創意團隊來打造……
在孩子的教育培養方面,體驗比說教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
一方面,奧摩星球積極促進孩子和動物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本質就是幫助孩子激發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尊重自然,意味著不止是從「我」的生活出發,且要從其他物種乃至更高的哲學高度出發,確立起初步的生命價值體系,關愛和善待每一個生命。
另一方面,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認識自然能讓人類個體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世界。學會與身邊人、陌生人的相處之道,才是「我」和「我們」得以在未來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所在,這是奧摩星球的博物科普的目的所在。
在未來,科技與人齊頭並進的合作者。科技發展會淘汰一批人,一批不具備科技素養的人,而其創造的工作崗位也必將屬於那些科技素養高的人。我們以及我們下一代人能做的,是正確看待科技帶來的改變及革命。只有了解,才可能有更深一步地發現和創造,這是萬事萬物運行生長的規律。
奧摩負責人坦言,今天,我們談科技素養,談自然教育,最終落腳點都在重建孩子與自然的關係,培養孩子的科技感知力和接收力。這是最大限度激發孩子發展潛能、讓孩子成為未來社會需要的「未來之人」的基礎,也是令我們和我們下一代與自然關係更貼近的基礎,奧摩相信,只有讓新一代人類有自然常識、熱愛自然,才能重塑一個個尊重自然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