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從耳朵聽到了一個世界的聲音。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耳朵,也容易出小毛病或者受到各種傷害。特別是兒童,更容易受到耳朵疾病的感染,在小孩子得了鼻炎或者感冒後,要警惕中耳炎的發生。
養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在5歲以內,孩子患過急性中耳炎的概率高達90%,這個發病率僅次於感冒。可想而知,得中耳炎的概率有多高。
其實,中耳炎又分非化膿性和化膿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又稱分泌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又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最常見的症狀是耳內悶脹或堵塞感、聽力減退或耳鳴等,常發生於鼻炎,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
中耳炎會有哪些症狀?
一、耳痛:急性者中耳炎會有持續性隱隱耳痛或時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則不明顯。本病或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可暫時減輕。
二、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三、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表現為轉動頭部可時而改善,時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長期不被察覺。
中耳炎反覆發作的後果
一、中耳反覆發炎可導致骨瘍型或膽脂瘤型中耳炎,骨頭受侵蝕時有可能導致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外併發症,甚至有生命危險。
二、反覆中耳炎會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連硬化,使聽力進一步下降。如不適當用藥,另可引起內耳神經功能下降,導致更難醫治。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如果連續兩次中耳炎急性發作,有時半夜耳朵疼痛,轉變為慢性中耳炎的概率很高。
不論是急性中耳炎還是慢性中耳炎,如果不引起重視延誤了病情,對我們的聽力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影響。
如果在感冒或者擤鼻涕時,感到耳朵悶脹,聽聲音好像隔著一層膜,咽下口水會改善,甚至早上耳朵有流出膿性黏液,此時,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洗頭洗澡時耳朵進水,同時要及時就醫,消除炎症,以免長久演變,如果女性在備孕期,沒有及時治療中耳炎,可能還會遺傳給下一代,我們千萬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