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萬年前的蹊蹺事件讓金絲猴為中國所有,但它的祖先是個老外

2020-09-24 科技走向未來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國際人類權威刊物《人類進化》中,來自我國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和來自國內外的同行們展開合作,最終確定了中國特有物種金絲猴的起源,讓人想不到的是,金絲猴的祖先竟然來自於歐洲。

什麼是金絲猴?

金絲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現存靈長類動物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金絲猴目前現存的一共有5個品種,分別是緬甸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從名字可以看出,除了緬甸和越南之外,其它品種的金絲猴,都分布在我國四川、雲南和貴州等地。

金絲猴除了一身金黃色、柔軟無比的毛髮之外,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們的鼻子都上翹,研究認為,這與金絲猴普遍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為了在缺氧環境中獲得足夠的氧氣有關。

金絲猴屬於雜食性動物,它們不僅喜歡吃漿果、竹筍,同時鳥蛋、小型哺乳動物等,也都是金絲猴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作為世界上的瀕危物種,多年來,對於金絲猴的研究從未中斷,一方面是希望更好地保護它們,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可以通過對金絲猴的研究,來梳理出它們完整的演化史,搞清楚為何金絲猴普遍生存在中國地區。

金絲猴或起源於歐洲

在2009年,在我國雲南昭通地區,發現了距今大約有600萬年左右歷史的中猴化石。早在100多年前,歐洲就曾經發現過中猴的化石,當時科學家們認為,中猴是極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靈長類動物之一,目前已知的中猴化石,已經可以追溯到800多萬年之前。

通過化石對比研究,早在上世紀末,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就通過中猴和金絲猴的形態研究,推測亞洲的金絲猴祖先,極可能是來自於歐洲的中猴,不過卻一直都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據作為佐證。

後來通過化石研究,科學家們還曾一度推翻了金絲猴起源於中猴的這個觀點,認為金絲猴或許起源於700多萬年前一種誕生於我國雲南地區的猴科動物。

近年來,為了搞清楚金絲猴的起源,科學家們開始將各種證據串聯起來,最終發現金絲猴的確起源於歐洲中猴,沿著森林一路從歐洲,進入到亞洲地區,最終在我國雲南地區安家落戶,進化成截然不同的物種。

通過以昭通中猴的化石為參考樣本數據,在對比了同時期生存在歐洲的中猴化石後,科學家們發現,它們之間的形態構造,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同時,通過對於地球遠古氣候環境的研究分析,發現大約700多萬年以前,歐洲的東南部開始出現乾旱天氣,而東亞地區的青藏高原,也在這個時期開始隆起,整個歐亞大陸的氣候環境,都因此發生了巨變。

所以,科學家們猜想,在當時歐洲不再適合中猴生存後,它們曾經一路沿著森林朝著亞洲的方向前進,最終進入到亞洲的領地。

東南亞地區曾經是中猴的「避難所」

在東南亞地區的森林之中,自古以來就是動植物數量繁多的地帶,來自於歐洲的中猴在抵達這裡後,曾經憑藉著自己超強的適應能力,最終在這裡安家落戶。

研究者認為,東南亞地區曾經是歐洲中猴的「避難所」,這裡豐富的水果、樹葉等多樣性食物,促進了歐洲中猴新一輪的演化,很快它們就演化成一個全新的物種——亞洲疣猴。

現代研究也認為,亞洲疣猴有可能是現生金絲猴的直接祖先,就好像是晚期智人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一樣。

研究者表示,這次追根溯源找到了金絲猴的起源,未來或許會以此作為參考,找到更多亞洲動物的起源,畢竟如果歐洲的中猴可以一路從歐洲來到亞洲,並且最終演化成全新的物種,那麼也會有其它的物種也是如此。

此外,有觀點認為,目前在非洲已經成為珍稀保護動物的疣猴,它們極有可能是通過亞洲疣猴演化而來的,事實上,通過多年的研究,科學家們也發現當歐洲的中猴演化成亞洲疣猴後,在百萬年的時間裡,就紛紛進化出了多個物種。

下一步,科學家們也希望可以藉此來完整梳理出中猴到各類擁有親緣關係的靈長類動物演化史,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640萬年前蹊蹺事件,讓金絲猴為中國所有,但它的祖先是個老外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國際人類權威刊物《人類進化》中,來自我國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和來自國內外的同行們展開合作,最終確定了中國特有物種金絲猴的起源,讓人想不到的是,金絲猴的祖先竟然來自於歐洲。金絲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現存靈長類動物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金絲猴目前現存的一共有5個品種,分別是緬甸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從名字可以看出,除了緬甸和越南之外,其它品種的金絲猴,都分布在我國四川、雲南和貴州等地。
  • 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吉學平 供圖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吉學平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蔡侯友) 9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 2020年8月7日和8月28
  • 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可能是亞洲金絲猴祖先
    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可能是亞洲金絲猴祖先 2020-09-03 15: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可能是亞洲金絲猴祖先
    最近雲南昭通又有重大考古發現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8新發現的中猴為一雌性個體,體重大約為7.26-7.11千克,與昭通古猿大體處於同一時代。Jablonski 提供)解剖學特徵對比和定量分析表明,昭通發現的中猴與歐洲的發現為同一個物種。700萬年以來,由於歐洲東南部持續乾旱,而東亞由於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對熱帶、亞熱帶森林環境影響較為緩慢。直到距今300-400萬年前,環境開始朝乾冷方向快速發展,由此保存了適宜新近紀動植物古老物種倖存和新物種形成的環境。
  • 640萬年前的化石在雲南現身,幫助金絲猴尋根
    研究人員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中猴化石是最早被學術界記錄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之一,160多年前發現於希臘雅典附近的佩克米地區。
  • 金絲猴祖先或被找到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現身雲南
    來源:科技日報金絲猴祖先或被找到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現身雲南新解記者9月2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在雲南昭通新近紀古猿動物群研究中取得最新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
  • 雲南發現:這祖先,640萬年
    最近雲南昭通又有重大考古發現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8月7日、8月28日,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Journal新發現的中猴為一雌性個體,體重大約為7.26-7.11千克,與昭通古猿大體處於同一時代。
  • 640萬年前!昭通水塘壩發現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雲南臺記者近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昭通水塘壩發現中猴化石標本,被認為是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新發現的中猴為一雌性個體,體重大約為7.26-7.11千克,與昭通古猿大體處於同一時代。這是已知的歐亞大陸中猴和古猿共生的兩個地點之一,反映出這兩種靈長類可以分別利用森林和開闊的林地或與「補丁狀」草地鑲嵌的環境,避免了食物競爭而滅絕。
  • 金絲猴祖先或被找到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現身雲南
    研究人員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  中猴化石是最早被學術界記錄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之一,160多年前發現於希臘雅典附近的佩克米地區。隨後,在歐洲、西亞等距今820萬—710萬年的地層中都有發現,是地理分布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化石代表之一。
  • 金絲猴的祖先找到了,原來是從歐洲過來的,都長了個「朝天鼻」
    金絲猴是我國的著名的珍稀動物,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川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滇金絲猴三個品種,我國之外在越南、寮國和緬甸也有分布,國外的種類可分為越南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兩種,所以該物種共有5個種屬,其中以川金絲猴為標準種數,而越南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相對更為原始。
  • 昭通市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
    本報訊(胡遠航) 9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研究人員在昭通水塘壩發現一組三件640萬年前中猴化石標本。該組化石的發現,證實此前科學家提出的金絲猴的祖先是由雲南地區的一種猴科動物演化而來。
  • 雲南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
    中新社昆明9月2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研究人員在雲南昭通水塘壩發現一組三件640萬年前中猴化石標本。該組化石的發現,證實此前科學家提出的金絲猴的祖先是由雲南地區的一種猴科動物演化而來。
  • 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
  • 雲南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
  • 我國科學家發現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新華社發日前,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分別以《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中新世猴科最東部的代表——奔德裡中猴在中國昭通的發現》和《東亞最古老的疣猴類跟骨》為題,同期在線發表了兩篇論文。論文提出,雲南昭通水塘壩發現的中猴化石是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 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新發現的中猴為一雌性個體,體重大約為7.26-7.11千克,與古猿大體處於同一時代。這是已知的歐亞大陸中猴和古猿共生的兩個地點之一,反映出這兩種靈長類可以分別利用森林和開闊的林地或與「補丁狀」草地鑲嵌的環境,因行為和食性的差異性,避免了食物競爭而滅絕。奔德裡中猴是距今820-710萬年期間廣泛分布於歐洲、西亞的最早的猴科代表種屬之一,在南亞也有零星分布。
  • 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昭通水塘壩發現的金絲猴祖先--中猴及其生態環境復原圖(繪圖 Mauricio Anton,Nina G.Jablongski 提供)奔德裡中猴是距今820-710萬年期間廣泛分布於歐洲和西亞的最早的猴科代表種屬之一
  • 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
    發現的中猴為一雌性個體,體重大約為7.26-7.11千克,與古猿大體處於同一時代。這是已知的歐亞大陸中猴和古猿共生的兩個地點之一,反映出這兩種靈長類可以分別利用森林和開闊的林地或與「補丁狀」草地鑲嵌的環境,因行為和食性的差異性,避免了食物競爭而滅絕。
  • 昭通水塘壩古生物研究新發現: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昭通中猴
    該研究結果顯示: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700萬年以來,由於歐洲東南部持續乾旱,而東亞由於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對熱帶—亞熱帶森林環境影響較為緩慢,直到距今300—400萬年前環境才開始朝乾冷方向快速惡化,由此保存了適宜新近紀動植物古老物種倖存和新物種形成的環境。多學科綜合研究表明,昭通水塘壩650—600萬年前森林茂密,有開闊林地和補丁狀草地相間的湖沼邊緣靜水環境,夏季相對暖溼,冬季相對乾冷,但季節變化程度相對較弱。
  • 關於亞洲金絲猴 昭通水塘壩古生物研究發現驚人線索
    昭通水塘壩古生物研究又有驚人發現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該研究結果顯示: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700萬年以來,由於歐洲東南部持續乾旱,而東亞由於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對熱帶—亞熱帶森林環境影響較為緩慢,直到距今300—400萬年前環境才開始朝乾冷方向快速惡化,由此保存了適宜新近紀動植物古老物種倖存和新物種形成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