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嗎,在遙遠的冰河時期,一直有三種生物相愛相殺,互為食物,搶奪洞穴,那就是尼安德特人、洞熊、和劍齒虎。其中洞熊是的體重能達到2200斤左右,站立的高度可以達到3.5米,身體的寬度就可以達到普通成年男子的身高。
人類以前只發現過這種恐怖的生物骨骼或者牙齒化石,但是在前幾天,俄羅斯北極地區的一位馴鹿牧人在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發現了一隻冰河時期的洞熊遺骸,古生物學家經過考察,判定這隻洞熊距今已有兩千到4萬年的歷史。
因為洞熊的遺骸被埋葬在永凍土層中,所以在被人發現的時候,它的毛皮、軟組織甚至是內臟都保存得非常完好,就像像是剛從冰箱取出來的凍肉一樣。這類的古生物遺體樣本簡直是可遇不可求,西伯利亞地區的永凍土層已經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
其實大多數熊類的體型都尤為巨大,像北極熊和棕熊,最重的熊可以達到東北虎重量的兩倍甚至三倍以上,它們的體重最多可以超過1600斤,站立的高度接近3米,而且棕熊和北極熊還可以進行混血繁殖,混血熊的體型更為巨大,但是和冰河時期的洞熊相比,還是略遜一籌。
這類大型的熊一般都生活在亞歐大陸和美洲的高緯度地區,那裡生物繁雜且天氣寒冷。在大約四萬年以前,北歐大陸北部的北部就生活著大型熊科動物:洞熊。它體型巨大,一度是當時最成功的以肉為主食的動物之一。
它們的四肢著地時與龐大的犛牛體型相似,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動物之一,以往出土的洞熊頭骨就長達40多釐米,最大的還發現過50釐米的,比當代北極熊和棕熊的頭要長得多。
其實古生物學家早就已經證明,洞熊這類動物最早的化石應該在三十萬年前就出現了,並且在2000年前至一萬年前就開始逐步滅絕。在以往發現的洞熊都只是留下了骨骼殘骸或者化石,而俄羅斯科學家這次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你們還記得克隆羊多利的話,你們也會有這種想法,既然洞熊的遺體保存得這麼完好,我們也許可以從它的骨髓中提取相關基因,讓它重新復活,讓現在的人們重新看見冰河時期的巨大猛獸。
但是我認為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夠成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如果以後人類掌握了足夠先進的生物再生技術,到那時再復活也不晚,一些滅絕的動物也終歸可以在再次看到,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