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三本(即獨立學院)有史以來最煎熬的一年。從今年5月教育部的一紙公文要求年底前完成轉設規劃,到招生錄取時間與往年相比推遲一個月;從「史上最難就業季」到畢業生只能線上完成畢業手續,都使得三本院校面臨著不小壓力。尤其是招生錄取時間推遲一個月,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由於推遲一個月招生錄取的客觀因素影響,意味著有一大批學生會選擇復讀,加上只有一次徵集志願計劃,有不少三本院校可能難以完成錄取計劃,不得不降分錄取專科分數的學生。這樣不僅會流失了優質生源,更會對獨立學院持續辦學造成一定影響,有些專業將會沒有「學弟學妹」,可能會對在校學生的學習信心也產生不利影響。
對於已經準備入讀三本院校或已經在三本院校就讀的學生來說,畢業後有哪些出路?怎麼實現自己的入讀理想?是一個值得仔細思考的問題。
小編一直認為,上大學就一定會有出路,不管是一本還是二本,是三本還是專科,只要把專業學好,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大家的出路都是一樣的。無論在什麼學校上大學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畢業證上蓋章的差別。但是,要想在畢業後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建議提前做好這4點準備。
1.制定清晰的個人目標
大學裡「扶不起的阿鬥」,通常有這5種表現,大學新生請注意!這篇文章列舉了大學裡「扶不起的阿鬥」的5種表現,其中一條就是沒有明確的個人目標。既然已經選擇就讀三本,那就應該及時調整好心理狀態,既敢於接受三本與一本、二本的落差,同時也要努力改變這種落差。這就需要運用SWOT分析法,制定清晰的個人目標,對自己的四年大學生活作出規劃。將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區分開來,將實施措施和步驟細化,通過制定嚴格的目標來嚴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讓短暫的大學時光都用在實現自己的目標上,讓大學生活過得更加充實。
2.千方百計抓好學習
雖然三本院校與一本、二本院校的綜合實力是存在差距,但是要從心理去想「存在差距的只是學校,而不是學生」,要帶著這個自信去學習、站在大家起點都一樣的角度去學習。因為大學的專業教材基本內容實質是一樣的,甚至所選取的教材也是一樣的,上課的老師水平也不會太差,畢竟現在絕大多數三本院校的專任教師也要求具有全日制博士學位、副教授職稱。因此,進行三本院校學習後,一定要千方百計抓好學習,主動學習、刻苦鑽研,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拓寬知識面,為今後的考研深造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考取多種等級證書
在大學裡有很多等級證書是今後個人發展所需的必備「證明材料。要在學有餘力、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的考取有用的等級證書。例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國家計算機二級等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機動車駕駛證、公共營養師證等等。尤其是教師資格證,無論所學專業是什麼,都可以根據個人專長來考取。現如今,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全面推行,中小學教師的需求將是未來幾年最大的行業需求之一,雖然中小學教師工資並不是太高,但對於考公務員,應聘中小學教師相對來說更容易,尤其是對女生來說是一份不錯的職業。
4.提升個人綜合能力
不少用人單位在進行校招的時候反映,三本院校的學生普遍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更活躍,情商更高。一方面三本院校的收費較高,就讀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好,所受到的薰陶和接觸到的社會面比其他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更廣。一方面三本院校更加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注重實用技能的教育,使得學生在同等條件下更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因此,在大學期間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活動,主動彌補自己的弱項,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只有把自己的綜合能力練就強大了,畢業之後才不會擔心有沒有出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