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網貸平臺「唐小僧」或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

2020-11-30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2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端午小長假期間,P2P圈再爆熱點事件,知名網貸平臺「唐小僧」出事了。本周,全國多位投訴者向《天天315》欄目反映,6月15日上午,「唐小僧」曾發布公告稱:本月15日到19日,平臺進行系統升級,其間暫停運行。16日,網上卻突然傳出「唐小僧老闆跑路」「母公司被查」「法人去經偵報案」等消息。

  6月19日,按照唐小僧平臺15日發布的系統公告,下午兩點系統恢復正常,但投資者們登陸平臺後發現提現時仍提示「系統正在升級中」,微信客服已無人應答。目前,唐小僧App還是無法正常提現,客服電話也一直沒人接聽。有部分投資者已經向上海警方報案。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在談到為什麼會選擇「唐小僧」進行投資時,投資者們給出的理由大同小異:一、朋友推薦;二、高額收益;三、有央企背景、號稱交易量800億元;四、近兩年總看到「唐小僧」的廣告,比如,在電視劇《琅琊榜2》中有插播廣告,還曾特約贊助真人秀節目《機器人爭霸》等;五、「唐小僧」經常獲獎,曾被一些機構、媒體評為優秀企業;六、「唐小僧」宣稱用戶所有資金全程由第三方支付機構新浪支付進行支付託管等。

  記者昨天打開「唐小僧」官網看到,官網首頁宣稱:「安全再升級,唐小僧接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反欺詐系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領軍企業百強榜,唐小僧躋身第19位」「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集團與上海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榮獲『2017國家金融科技高峰論壇』案例徵集優秀企業獎」等內容。安全保障頁面介紹,唐小僧平臺用戶帳戶資金由第三方支付機構負責管理,投資和回款資金開設獨立專用帳戶,實現專款專用,與平臺自有資金完全分離。此外,首頁面上還特別介紹了平臺近期參與了哪些慈善活動。

  不少投資者告訴記者,往裡投錢時只注意到這些光環,還有高額收益,完全忽視了背後可能暗藏的金融風險。北京投資者王女士介紹,唐小僧平臺經常利用網際網路的一些玩法變相地增加投資者收益,比如,發紅包、送紅包,吸引投資者往平臺投錢,她從2016年到現在,已經陸陸續續投入了170多萬元。

  上海投資者王女士認為,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但在她看來,唐小僧平臺的投資利率只是比其他平臺高一點,並沒有高得離譜。她是在多次安全放心地拿到本金和收益後,才逐漸加大投入金額。她說:「它的利息並不是那種暴利,是4.5%-8.0%。有時候它會給投資者送點小鮮花,發個小紅包等,這種小活動搞得挺好的。從2017年年中到2018年端午節期間,我們的錢進進出出都沒有什麼問題。目前裡面有73萬元錢。」

  新疆投資者徐先生將7年的工資共20多萬元,陸續全部投入唐小僧平臺。「最開始做小額的,一兩萬,做了將近一年,在整個過程當中,它的資金返還都很及時,操作也比較便利,中間也沒有任何問題,於是建立了對這個平臺的信任。累計到最後一筆,總共有25萬。」徐先生說。

  徐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從唐小僧平臺宣稱和新浪支付合作資金託管後,加大投入金額的,他當時以為資金託管和資金存管是一回事。「新浪支付的介入也是當時我逐漸陸續投資的理由,因為它不是平臺直接管理,有了第三方介入。當時覺得多了一個保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投資者都是在唐小僧平臺宣稱和新浪支付合作資金託管以後,加大了投入金額。有的則是因為唐小僧平臺曾宣稱其母公司資邦金服集團與上海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就以為平臺已有銀行資金存管,而加大投入金額。

  唐小僧平臺是否已經接入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和新浪支付合作得支付託管業務,是種怎樣的業務,能否保障資金安全?記者分別向新浪支付及上海銀行客服核實相關問題,新浪支付客服答覆記者,新浪支付只是提供支付通道:「唐小僧平臺使用的是新浪支付的資金帳戶管理服務,充值和提現要經過新浪支付,資金是先在新浪支付存錢罐帳戶;如果是在平臺投資,資金就會到了平臺的接款人帳戶裡,資金就不在新浪支付了。我們只能保證在存錢罐帳戶的資金安全,即通過唐小僧平臺充值到新浪支付的存錢罐帳戶裡的資金,但如果在平臺購買相關的產品,這個資金並不在新浪支付,因為新浪支付是提供了一個資金通道。如果是在平臺進行投資,這個資金不在新浪支付,我們沒有辦法保障安全。」

  上海銀行客服答覆記者,上海銀行和資邦金服集團還有唐小僧平臺沒有開展過任何業務合作,也沒有和唐小僧平臺籤署過任何存管業務合作協議。

  記者從上海警方那裡了解到,唐小僧工商登記名稱為資邦元達(上海)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是資邦金服全資子公司,因其可能涉嫌非法集資,目前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案件正在偵辦過程中。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總部已被查封。目前投資者們已經組建不同地區的維權群,近期將陸續向上海警方提交報案材料。

  收益率超過多少會很危險?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在陸家嘴論壇上說過一段話:「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唐小僧平臺的一些項目收益率超過了8%,有的超過9%,通過變相的送紅包等做法,收益率可能更高,不少投資者認為唐小僧平臺的收益率在合理範圍內。北京市中簡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曉認為,因為P2P本質上是一種借貸關係,它不是投資理財。雖然現在監管部門一直在非常努力地讓大家去認清這樣的風險,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仍然把這個資金平臺當成一個投資理財的機構,這種認識本身就存在極大的風險,因為它就是一種借貸關係。有人認為這就相當於活期存款,需要用的時候隨時可以把它取出來,而且收益率還特別高,這種想法有悖於常理,因為一個隨時可以支取的類似於活期帳戶的投資的收益率不會比定期的高出很多。如果投資者仍然相信這是一個合理的平臺,投資者對自己的損失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唐小僧平臺是否有虛假宣傳之嫌?北京中簡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曉認為,在2017年2月,銀監會出臺了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明確要求網貸平臺應當採取資金存管模式,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就是指商業銀行作為存管人接受委託人(也就是網貸平臺)的委託,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專用帳戶的開立與銷戶、資金保管、資金清算、帳務核對、提供信息報告等職責的業務。

  需要注意的是,商業銀行作為存管人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並不意味著對網絡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也不因此而承擔借貸違約責任。之所以將某些平臺所謂的資金託管定義為虛假宣傳,一方面是因行業監管辦法已經明確,網貸機構需要開展資金存管,而非資金託管,另一方面,他們所聲稱的託管也並不是託管到商業銀行,而是由第三方來進行,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合規的。而唐小僧一方面使用第三方資金託管對外宣傳,本身就違規;另一方面新浪支付對此也明確否認,由此可見唐小僧宣傳與事實不符;因此將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基本可以判斷它確實有虛假宣傳的嫌疑。

  實際上在2014年、2015年P2P比較火時,大量廣告採用了資金託管的含義,但它們選擇的託管方往往並不是商業銀行,而是一些第三方的機構。如果還有人以託管的名義進行宣傳,本身就是違規的。去年年底發了57號文後,對金融行業的整治效果很明顯,很多平臺的宣傳用語開始規範化。不管是資金存管還是資金託管,都不意味著是對經營者能力的背書,這是查任何文件資料都可以看到的特別醒目的提示。一旦有資金存管和託管,也不代表這個平臺或者提供理財產品的機構宣稱的底層資產一定真實存在。即便底層資產存在,也不代表它一定會盈利。

  在胡曉看來,收益率、歷史記錄以及是否有央企的背景,是一個企業的對外宣傳,但這些資源往往不是真實的。即便它是真實的,它和持續經營能力又是否匹配?它是一個技術平臺,不是投資平臺,只能提供一些信息,基於這種情況的選擇有賴於投資者的認知能力。如果什麼都不知道,把它當成銀行發行的甚至收益率相對比較穩定的產品去做,自然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預期收益。

  P2P平臺出事之前一般都會有些徵兆,比如「唐小僧」理財APP上有則公告稱,平臺將會在6月15日22:30至6月19日14:00進行系統升級,升級期間暫停運營。如果投資者發現徵兆應採取哪些行動呢?邵桐認為,首先從升級和維護時間看,確實存在問題,因為很多網絡平臺在升級維護時,會提前1至3周的時間對消費者或者投資理財用戶進行提示,提示的目的在於讓投資理財者在預告時間之前完成一些投資理財的操作。另外它的維護時間也存在問題,一般網絡平臺進行升級和維護都在凌晨1:00至6:00,資金流量不大的情況下進行維護升級。但「唐小僧」平臺的維護時間是從15日晚上10:30到19日14:00,該時間段相當長,而且跨度大,完全在交易非常頻繁的時間段內進行升級維護,所以非常不正常。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投資理財者要高度重視。對於異常維護和升級應當有所警惕。同時,投資理財者應當留存相應的證據,比如對該操作平臺中帳戶的信息進行截圖,如果在指定的維護時間之後仍然無法進行正常操作,消費者不要再往裡投任何資金,同時應當選擇向當地公安部門進行報案。

  此外,胡曉提醒,投資者要隨時提醒自己投資有風險,現在媒體平臺甚至律師及法律界人士等,在普法時都反覆提示投資有風險,但很多投資者只看到了高回報率,對於一些違反邏輯的宣傳文案深信不疑,到最後後悔自己上當受騙。胡曉認為,要用理性的態度分析,長期持續在高回報率,人們應多追問、多了解它的投資邏輯和投資資產是什麼,很多人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所以在理念上一定要認識到這種高風險的存在。第二,在選擇平臺上,人們一定要確認它是不是經過國家銀行業監管機構批准設立的,有沒有正規牌照,是不是具備合格的經營資質。如果人們投的是私募機構,可能還需要去基金業協會看下該家私募機構是否違規經營,它在工商部門有沒有異常登記記錄等。此外,人們一定要主動看一下監管政策是否在近期有所調整,比如做P2P投資的人是不是應了解去年一直在進行行業整治。在整治行業的時候,人們就會看到媒體報導的常見風險行為、違規行為,如果自己接觸的平臺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止損,這未嘗不是一種好方式。第三,要考慮平臺的綜合水平,比如實際投資人數、金額、擔保措施、壞帳率及投資回報率等。

相關焦點

  • 唐小僧、善林金融案最新進展:均被退回公安補充偵查
    唐小僧案,善林金融案有了最新進展。據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發布消息,該院於2019年1月14日將已受理的周伯雲等12人集資詐騙案(善林金融案),王利、陶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與盧偉、官小平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唐小僧案)均已被檢察院退回公安補充偵查。
  • 800億網貸平臺「唐小僧」爆雷 投資人矛頭直指新浪支付
    端午節期間,號稱交易量800億規模的網貸平臺唐小僧「爆雷」的消息傳來,「公司高管主動投案」、「員工被離職」等信息持續刷屏。目前,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已被警方查封。唐小僧倒下的危害不亞於e租寶、泛亞,據網易財經初步了解,投資人遍布上海、江蘇、浙江、陝西、廣東、湖南、山東、重慶等數十個省市。幾天內已有數千人組建起維權群,投資金額從數萬到百萬元不等。
  • 「唐小僧」實控人鄔再平疑逃向浙江 涉嫌非法集資約2億元
    本報實習記者郝嘉奇記者何莎莎上海報導近日,《中國經營報》報導了網絡理財平臺「唐小僧」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浦東警方立案調查。今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得的警方《在逃人員登記表》顯示,「唐小僧」實控人鄔再平於6月16日逃跑,逃跑方向為浙江,目前正被警方追逃。值得注意的是,鄔再平登記的戶籍地址和現住地址都是「浙江省寧海縣西店鎮集義村1組3-1號」。
  • 每周聚焦:法院受理團貸網案 唐小僧母公司案宣判
    6月15日,根據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網站發布通知顯示,法院已於2020年6月15日立案受理東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的被告單位派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被告人唐軍、張林等人犯集資詐 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案。
  • 唐小僧母公司集資詐騙案宣判,一人無期、鄔再平另案處理
    據悉,本案中「資邦系」平臺向近300萬名投資人非法募資近600億元。至案發,造成11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50.4億餘元。上海一中院經審理查明,2012年11月至2018年6月間,鄔再平(又名鄔戰,另案處理)通過以其實控的資邦(上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資邦控股」)為核心的「資邦系」公司,組建、設立了資邦金服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資邦金服」)等數十家線下分支機構及「唐小僧」「搖旺」等線上平臺。
  • 千億級P2P網貸平臺小牛資本被立案 半年僅兌付2.38億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千億級P2P小牛資本被立案!「良退」半年僅兌付2.38億中國銀行保險報微信公眾號1月14日消息,長達半年多的「良退」進程,僅兌付資金2.38億元。日前,累計成交額達千億級的P2P網貸平臺小牛資本集團,被深圳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
  • 唐小僧實控人鄔再平正在被警方追逃,人在國內!起底資邦系版圖
    截至2018年5月31日,唐小僧累計借貸餘額約9.3億元,累計出借人數量為24689人。據報導,各地的唐小僧投資者都已建立維權群,受害人遍布上海、江蘇、浙江、陝西、廣東、湖南、山東、重慶等數十個省市,投資金額從數萬到百萬元不等。  此前消息顯示,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已被警方查封,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路經偵支隊已成立資邦專案組,並以涉嫌「非法集資」立案偵查。
  • 米莊理財清退P2P業務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
    米莊理財清退P2P業務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30日 消息:昨日,杭州餘杭警方發布通告稱, 12 月 29 日
  • 非法集資案件中,如果報案了,警方不立案怎麼辦?
    導語:近年來,非法集資犯罪活動高發。很多朋友問道,針對此類案件有時候投資人報案了,公安機關卻「不立案」?其實這裡面是有關公安機關針對金融犯罪類案件的辦理流程的問題。(如有相關問題諮詢可在評論區留言或至胖乎律師主頁私信留言)一、非法集資案件為什麼會「報不上案」?
  • 「唐小僧」非法集資380億元 上海公安追逃實控人鄔再平
    【財新網】(見習記者 張立君)「唐小僧」爆雷事隔二十多天之後,警方首次通報案件細節。  7月13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通過官方微博通報稱,P2P平臺「唐小僧」母公司——資邦(上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陶蕾等人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批准被執行逮捕。
  • 米莊理財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
    據了解,米莊理財為愛財集團旗下P2P平臺。  通告指出,為切實保護投資參與人合法利益,公安機關決定依法對杭州信釜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並對相關涉案人員開展調查工作,對相關資產開展查控工作。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健康貓等平臺涉嫌非法吸存 廣州警方通報多人被批捕
    摘要 【健康貓等平臺涉嫌非法吸存 廣州警方通報多人被批捕】據廣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廣州天河警方10月1日通報「健康貓」「禮德財富」「新聯在線」案件的偵辦進展情況,通報稱,天河警方根據群眾報警,近段時期先後對「健康貓」「禮德財富」「新聯在線」網際網路平臺涉嫌犯罪情況進行了立案偵查
  • 寶象公司涉嫌非法集資 警方已追繳涉案現金3000餘萬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高改芳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2020年1月21日通報,2018年11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對上海寶象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象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立案偵查。2020年1月10日,公安機關對「寶象公司」實際控制人侯某衛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另有2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非法集資主要表現形式和特點
    2、網絡借貸機構非法集資特點 一、一些網貸平臺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出借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使出借人資金進入平臺的中間帳戶,形成資金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 互金播報:通金所涉嫌非吸被立案偵查 至善公司案情新進展
    (網貸天眼) 2、浙江上市公司旗下P2P平臺鼎有財宣布良性退出 1月10日,浙江上市公司漢鼎宇佑(300300)旗下全資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鼎有財發公告稱,由於部分借款人信用守約意識淡薄,又鑑於行業政策及監管部門要求,為保障出借人利益,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本平臺將完成全部清退工作。
  • 警惕P2P網貸平臺花式包裝!
    「國資參與」「上市公司入股」「知名風投投資」……不少P2P網貸平臺大肆宣傳其高大上的「背景」。隨著近期網貸領域一些平臺層層花式包裝被揭穿,暴露了虛假宣傳誤導投資者的種種亂象。為防範化解網貸行業風險,相關部門近期頻繁出臺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相關人士表示,對於打擊和取締非法金融廣告業務活動、規範金融營銷宣傳,監管部門的工作力度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 廣州「健康貓」涉非法吸存被立案偵查,法人代表等9人被抓
    廣州「健康貓」涉非法吸存被立案偵查,法人代表等9人被抓 廣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廣州公安」 2018-08-27 18:07
  • 千億級P2P平臺遭警方立案偵查
    證券時報記者 謝忠翔規模千億元級別的P2P平臺小牛資本集團被深圳警方正式立案偵查。1月13日,深圳南山公安分局發布通報稱,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小牛資本」)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保護投資人權益,懲治犯罪,深圳南山警方於2021年1月8日依法對小牛資本(「小牛在線」、「小牛私募」平臺)立案偵查。
  • 米莊理財與瑪瑙灣先後被查 支付寶前高管們創立的網貸平臺為何接連...
    1月2日,「平安西湖」發布警方通告稱,元旦當天,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依法對杭州瑪瑙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瑪瑙灣」)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進行立案偵查。目前,公司負責人正在接受公安機關調查,相關資產也在查扣中。值得關注的是,瑪瑙灣創始人兼董事長的陳達偉及其核心團隊,基本上都來自支付寶。
  • 涉嫌非法融資已被立案偵查 以「認養」黑鷺為名組織老年人會銷
    日前,旌陽工商分局接到群眾投訴稱,柏隆鎮隆興村某公司涉嫌採用虛假宣傳手段進行非法融資。接到投訴後,工作人員立即前往調查,發現該公司以組織老年人開展近郊旅遊觀光的形式,進行會銷活動。公司工作人員忽悠老年人繳納2000—5000元不等的價格「認養」黑鷺,並在活動結束後向每位老人贈送雞蛋等小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