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不僅讓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直播等數位化應用迅速得到普及應用,也讓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平臺迎來了特別關注。由於疫情的緊急性,很多政府部門或企事業單位需要在兩三周甚至一周、一兩天內迅速開發一些應對疫情的業務應用。用傳統開發模式,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神奇的低代碼、無代碼平臺讓這一切變成可能。這不是一個偶然事件。隨著Mendix、OutSystem等公司的迅速崛起,早就讓低/無代碼平臺在美國等國際市場備受關注。它興趣的背後是數字經濟時代到來的必然嗎?低/無代碼平臺在數位化應用中的定位是什麼?眾多新興廠商、IT和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會對未來的數位化、智能化生態產生什麼影響?
為深入了解和分析這些問題,推動中國低/無代碼市場快速健康發展,中國軟體網聯合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應用軟體產品雲服務分會、海比研究推出「奔向2021,中國低/無代碼平臺系列報導」,對市場上的代表廠商進行深度訪談,全面反映他們在中國低/無代碼市場的戰略布局和前沿思考,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形成《2021中國中國低/無代碼平臺市場研究報告》。歡迎關注。
本文為系列報導第一篇。中國軟體網、海比研究團隊採訪了微軟中國的Power Platform負責人——微軟大中華區商業應用事業部產品負責人李威。
在2019年的微軟技術大會上,微軟首次對外詳細發布了它的低/無代碼平臺——Power Platform。
非同一般的是,這次發布由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站臺。這位成功帶領了微軟向移動、向雲、向人工智慧轉型的職業經理人、明星CEO告訴人們,這是微軟的Next Big Thing。
80%的應用將基於低/無代碼平臺
微軟大中華區商業應用事業部產品負責人李威向中國軟體網強調,微軟之所以如此重視低代碼開發平臺,主要是看到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現在的勞動力佔比開始出現變化,千禧一代、Z世代佔比越來越多。他們是網際網路原住民、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對各種應用、APP的體驗化、個性化、快速迭代更加重視,而傳統軟體開發周期長、模式也較複雜,無法滿足新一代工作人員的訴求。
其次,隨著數字經濟的普及,數位化應用數量在未來將急劇增長。Gartner預計,未來五年內全社會將要構建5億個應用,是過去四十年的總和。這種需求量將導致專業開發人員遠遠不夠,現有的專業技術研發人員無法支撐這樣的需求。
最後,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下行壓力加大,軟體或應用購買、研發的投入預算也可能會越來越少。這客觀上需要成本更低的應用開發平臺。
正是這三大背景,會導致低/無代碼平臺將會成為未來企業應用研發的最重要模式。李威預計,未來可能有80%的應用都會採用低/無代碼平臺開發,20%的應用仍然採用現有的研發模式。
這也意味著,低/無代碼平臺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應用生產線」,在未來整個數智產業生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微軟在企業市場的最大賭注
正是基於上述判斷,微軟對低代碼平臺在戰略上非常重視,對外稱為「微軟第四朵智能雲」。
在微軟Ignite 2020大會上,微軟向業界展示了最新的「微軟智能雲矩陣」。
這個矩陣代表了微軟在雲計算時代的產品戰略布局。它包括了雲生產力平臺Microsoft 365、智能商業應用Dynamics 365、全球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世界最大的開源社區GitHub、Microsoft Azure雲服務,以及低代碼應用平臺Power Platform等。
在這個戰略中,微軟把Power Platform放到了特別位置。中國軟體網、海比研究認為,其背後的戰略考慮不一般。企業服務是數位化的重要戰場,也是微軟一直持續發力、重倉布局的戰略要地。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LinkedIn、Microsoft Azure是當前微軟在企業應用中的核心產品,而 Power Platform 則是微軟重點發力的企業級智能應用。
事實上,在企業市場,微軟一直沒有取得像PC軟體一樣的全球霸主地位。在傳統資料庫、ERP市場,一直沒有超越Oracle、SAP等;在雲計算市場,又遇到AWS、Salesforce這兩座大山。
微軟怎樣才能在企業市場拔得頭牌位置,從而在數位化、智能化的企業市場中樹立自己的核心根基?
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思考,低代碼開發平臺Power Platform成為微軟中擔此大任的產品。
微軟相信,和其他巨頭相比,在低/無代碼開發平臺領域,它可以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並續寫它在PC開發工具時代的輝煌。
低代碼平臺不是小兒科
很多人都以為低/無代碼開發平臺只能開發一些「小兒科的應用」,根本不能適應複雜場景的應用開發。
李威認為,這種認知其實是錯誤的。在微軟Power Platform上,能開發出各種應用。這也正是微軟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所在。
在李威看來,一個企業數位化應用的開發,一般會涉及到五個方面的內容。a)開發一個APP;b)打通各種業務流程;c)擁有好的可視化分析與展現;d)集成AI、定位等各種技術能力;e)提供一個應用的管控平臺。
微軟的Power Platform正是基於上述考慮而布局的。它包括Power BI、Power Apps、Power Automate、Power Virtual Agents四大產品;其中Power Automate又包括 Data Connectors、AI Builder、Dataverse。
Power BI是一個自助式數據分析工具,是微軟在分析和BI平臺方面的重要產品;Power Apps是一款「全民應用程式開發平臺」,Power Apps允許任何人在不編寫或少編寫代碼的情況下快速構建可以在多端運行的web和行動應用程式;Power Automate 是一項聯機工作流服務,可連接不同應用和服務,實現流程自動化(RPA);Power Virtual Agent也是一個低/無代碼應用程式,它允許員工創建和部署由AI驅動的智能虛擬代理。
有了上述產品,Power Platform成為連接微軟三朵智能雲的統一工具,將微軟的企業應用從底層平臺實現了統一。更進一步,它能幫助用戶通過「無代碼」和「低代碼」的簡單方式,輕鬆地開發各種企業應用,更快速地實現數字時代的商業創新。
三個獨特優勢
Power Platform與其他低/無代碼平臺有什麼區別?
海比研究認為,它有三個獨特優勢。
首先,微軟Power Platform產品線豐富,不僅僅是一個開發工具,是一個是完整的平臺,能實現應用的統一管理,確保安全、可控、合規、可治理。
其次,微軟底層有統一的數據平臺Dataverse,之前稱為CDS(Common Data Service,公用數據服務)。它其實就是一個部署於雲端(Dynamics 365)的資料庫,可以統一、安全地存儲和管理業務應用所使用的數據,讓各種應用共享同樣的數據架構。Power Apps可以使用這些數據生成各種豐富的應用程式。通過Dataverse,微軟實現了企業應用的數據打通。不僅如此,通過外部連接器,PowerPlatform還可以端到端實現與第三方應用與數據的連接和整合。目前,微軟已實現300多個數據連接器。
最後,微軟擁有開發者的豐富生態。依託PC開發工具,微軟擁有眾多的開發者資源,以及各行各業的ISV、解決方案提供商。
據介紹,微軟Power Platform首批已有14個合作夥伴解決方案。其中,中軟國際針對保險行業推出客戶管理解決方案,其利用Power Platform開發的跨平臺移動應用,能夠為保險代理提供分類管理、客戶管理、保單管理服務。奔步科技推出的現場檢查解決方案,讓現場工程師利用移動應用在地圖上查看任務、通過二維碼打卡登記,並上傳多媒體信息。微釘科技基於Power Platform打造的ServiceMe Process Automation智能業務流程自動化平臺,幫助企業統一業務流程管理。
微軟Power Platform已於2020年6月在中國正式落地,並由世紀互聯運營。這對於擁有全球最多勞動力的、正全面推進數字經濟建設的中國市場而言,是一個極好的消息;對於中國的低/無代碼市場而言,也是一個新發展格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