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村醫章小燕:芳花綻放健康路

2021-01-08 中國甘肅網

通訊員 劉國慶 文川

守護萬千家庭,助力健康中國。近日,由中國家庭報社、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家庭健康專委會主辦,家庭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陝西文明文化創意研究中心承辦的以「健康家庭·陝耀中國」為主題的「2020中國家庭健康大會」在陝西西安召開,大會發布「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2020年榜」,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關鎮衛生院「村醫」章小燕入選,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等部門的表彰。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隴南乃至甘肅唯一獲此殊榮的個人榜。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充分發揮「哨點」作用,同時基層醫務人員也充分發揮「哨兵」預警作用。近400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積極作為,救死扶傷,在守護居民家庭健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交流分享全國各地開展健康家庭建設的經驗,去年10月下旬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在《中國家庭報》發布「尋找『百佳』家庭健康守門人徵集令」,截止11月5日,共收集來自全國各地的500餘份推薦材料,經過初審、覆審和終審,評選出最終的「百佳」名單,其中個人榜66個,團隊榜42個。

章小燕是隴南市宕昌縣城關鎮紅光村衛生室的一名村醫, 是植根於廣大農村的基層衛生工作者。從1994年開始擔任村醫以來,章小燕跑遍了村裡的每條道路,對每一戶村民的身體狀況都了如指掌。她與紅光村農村居民籤約服務書近900人,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籤約120多人。從她的日常工作中充分體現出了醫務工作者「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真諦。

文明行醫,健康百姓。一晃26年過去了,章小燕從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姑娘,到如今成為一名醫技精湛、理論過硬的優秀鄉村醫生。自擔任紅光村村醫以來,章小燕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從醫,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醫德醫風在行醫過程中的重要性,她始終牢記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服務,營造出文明、和諧的就醫環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醫患關係。對待工作精益求精,對待病人認真負責、無微不至,始終遵循「醫者仁心」理念,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在群眾中享有良好的口碑,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2020年春節臨近,章小燕一家三口隨著春運的人潮,回到了娘家渭源縣。因父親去世不久,家中尚有80多歲的老母親因骨折臥床休養,遠嫁他鄉的章小燕平日工作忙碌,未能陪在父母身旁,在本應盡孝的日子,可偏偏爆發了「新冠」疫情。忠孝難兩全,她必須舍小家顧大家。大年初二,章小燕在接到上級的緊急通知後,第一時間和丈夫趕赴了自己的崗位,開始了他們的抗疫工作。他們每天和紅光村聯防聯控領導小組一起共同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每天為過往的行人進行監測登記,忙得顧不上做飯,方便麵、火腿腸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同為醫學專業的兒子楊楠在未告知他們的情況下毅然報名參加了宕昌團縣委疫情防控志願者招募活動,並通過篩選培訓成為一名合格的志願者。他們一家三口共同堅守在同一疫情監測點,與當地村幹部、民兵24小時輪流值班,築起了一道防控疫情的牢固防線。章小燕一家三口每天都要開展公共場合定期的消殺工作、為行人檢測體溫並且做好記錄、入戶採集信息、還要帶著相關工作人員上門為外出返鄉人員監測體溫並分發告知書。

章小燕一家三口抗疫事跡後來被「中國甘肅網」「蘭州晚報」「鑫報」「蘭州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報導,但她卻淡淡地說:「許多一線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既不能到疫情最重的武漢去支援,也不能在醫院治病救人,我們只能在村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村醫,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是我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也是我本職所在,我無怨無悔。」除了在疫情防控中她表現出了甘於奉獻、不怕犧牲的忘我精神,平日在其他方面,章小燕也是吃苦耐勞、恪盡職守,她每天上崗,從不懈怠,和村幹部打成一片,參與村上許多其他工作。在脫貧攻堅戰中村醫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章小燕在入戶中為村民積極傳達「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解決健康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籤約服務,落實醫療保障措施,她的身影出現在許多貧困戶家裡,成了他們的貼心人。

不負韶華,不忘初心。讓青春在忙碌的工作中綻放火花。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章小燕十分重視自我提升,她認真落實執行《執業醫師法》《中醫藥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村衛生室管理辦法(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考取全科執業助理、執業藥師、執業醫師資格證,護士、鄉村醫生執業證,做到了依法執業,也成為了全縣村醫隊伍中理論修養最高、證書最多的一個。她先後獲得過「2015年全省村醫急救知識與技能大賽優秀獎」、「2016年全省鄉村醫生進修培訓班優秀學員」、「全市藥品不良反應檢測報告工作先進個人」、全市「優秀村醫」等榮譽稱號,而她所在紅光村衛生所也獲得「城關鎮村級衛生工作一等獎」。章小燕26年如一日,堅守在她平凡的崗位上,時刻抱著為患者負責、為群眾解憂的精神,在基層衛生室認真開展醫療、預防、公共衛生保健工作,全面貫徹執行上級領導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履行鄉村醫生職責。

為促進村衛生室建設,她耐心細緻地為老年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兒童定期體檢,並努力做好慢性病患者隨訪,婦女兩癌免費篩查檢查,健康營養包發放,積極宣傳兒童計劃免疫,加強傳染病管理;為了實現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解決紅光村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章小燕研究開通了HIS系統,給廣大患者提供高效價廉的醫療服務,門診購藥實現了「一站式」結算。二十六年,彈指一揮;章小燕一直堅守在村醫這個崗位上,守護著當地村民的健康,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基層衛生事業。

相關焦點

  • 【最美健康家庭】以德育人,與愛同行
    作為陽保村的鄉村醫生,她始終把救死扶傷作為職責箴言,除了日常的請診治療,只要有需要,無論天黑下雨、路滑道遠、病情緩急,她都提著急救箱義無反顧地前往。為了提高鄉親們的保健意識,她與村衛生室的同志到每個然村去宣傳健康素養的知識,讓廣大群眾認識健康素養。在疫情防控期間,她帶動群眾做好預防措施,對外來人嚴格做好醫學監測登記管理。
  • 「健康扶貧」政策中,村醫的職責到底是什麼?
    來源:甘肅省衛健委  「健康扶貧」系列政策知識問答匯總,還有什麼是您不明白的?一起來看看吧!    Q  問:健康扶貧對鄉鎮衛生院的醫師配備有哪些要求?  A  答:每個衛生院至少有1名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力爭有1名全科醫生。  Q  問:健康扶貧對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設備有哪些要求?
  • 花甲之年衝在「疫」線村醫伉儷並肩作戰
    上蔡縣蘆崗街道劉樓社區的村醫田文章、魯英夫婦就是這個群體中的成員。疫情防控戰打響後,田文章、魯英夫婦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他們戴上口罩,穿上白大褂,拿起體溫表和筆記本奔忙於挨門逐戶走訪中,並協助社區幹部對返鄉人員逐一摸底排查,詳細做好各項信息登記收集工作,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向街道衛生院匯報。在該街道劉樓社區疫情防控集中隔離點,他們夫妻二人每天三次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定時進行消毒。
  • 紫色禾雀花 「孤芳」不自賞
    天鹿湖公園的部分禾雀花已經開了,全公園唯一一棵紫色的禾雀花也開花了,但受天氣影響,天鹿湖的禾雀花盛花期將在清明節前後。答題贏取門票免費觀賞禾雀花據了解,本屆禾雀花文化旅遊節包括開幕式表演、知識競答叢林探幽、八仙下凡遊園快閃、徒步登山遊和知識漂流五大活動。
  • 委員有話說丨張金橋:進一步加強湘西州村醫隊伍建設
    團結報·紅湘西客戶端記者 楊世芳「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衛生健康體系網底,鄉村醫生是推進健康湘西建設的重要力量,又是推進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分級診療的落腳點,廣大農村居民健康的「守門人」。長期以來,鄉村醫生堅守最基層,承擔了40%以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量,在保障群眾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月13日,湘西州政協委員張金橋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到,今年,他帶來了關於「全州村醫隊伍建設」的建議。當前,湘西州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嚴重滯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一大兩難三低」。
  • 50歲村醫騎馬行醫24年,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親自為兒媳接生
    還好有西藏村醫,他們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堅持行醫24年的50歲村醫羅布,守護2個自然村4平方公裡草原上370多人的健康,風雨無阻。從1992年至2010年18年間,羅布醫生每個月只有40元的工資。近年來才提工資提到1560元。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的羅布說:「在我年輕時父母體弱多病,找醫生看一次病,騎馬單程需要4個多小時。」看到父母飽受疾病之苦,自己卻無能為力。
  • 濟南網紅「最美花街」的月季花全都開好啦!顏值爆表(今日實拍)
    在濟南有一條網紅路,每年五月美到醉人,實實在在的網紅拍照打卡地,絕對稱得上五月最美公路。這條最美花街就是咱大濟南的轉山西路啦!為了獲得第一手花訊,我們子龍隊長一大早騎自行車專程去轉山西路拍攝了盛開中的月季。
  • 又一地,村醫「五險一金」齊了
    這回村醫被納入「備案制」管理,「五險一金」「培訓進修」「假期福利」等措施都落實了。村醫待遇實行分類管理,可享有「五險一金」在待遇保障方面,武進區實行分類管理。這4類村醫可納入備案制管理上述提到村醫被納入備案制管理後,各項待遇保障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那麼村醫需要符合什麼條件,才能被納入備案制管理呢?文中表示,對新招錄的大學生村醫、目前在崗的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大學生村醫、未納編定向培養村醫以及普通鄉村醫生均可納入備案制管理。
  • 秋說 雲是最美的花朵 你是我姍姍的果實
    秋說 雲是最美的花朵 你是我姍姍的果實 來源:投稿
  • 李明穎:讓青春之花在藍色國門絢麗綻放
    李明穎  「作為一線檢查員,我們要在本職崗位上用忠誠履職、勇於擔當、求真務實、爭先創優的意識,讓青春之花在藍色國門絢麗綻放!」言畢,李明穎以一個乾脆有力的軍禮展現了最美青年警花的風採。
  • 「楓」吹落葉,乘「溫馨號」踏上最美的路
    八大關是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點的風景區,這裡環境清幽,街道兩旁栽種著不同的花木,春季碧桃盛開、夏季紫薇綻放,而到了深秋立冬的季節,景區裡落葉繽紛、霜染楓紅,就像上帝打翻的調色盤,把最美的色彩傾灑在這片城市深處的秘境。
  • 紮根鄉村教育 綻放最美自己——2020年「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王菲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舉辦「閃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師」發布儀式。桓臺縣教師王菲在眾多的優秀教師海選中脫穎而出,獲此殊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果我們把教師僅僅當做一種職業,那麼它只能是我們養家餬口的工作;然而如果把教育當作一種信仰,那麼它將成為我們為之奮鬥的事業。
  • 昔日成功女總裁,如今最美善醫行「梅姐」 | 超仁媽媽劉鳳梅
    劉鳳梅——中國千萬村醫心中最美的「梅姐」和「梅媽媽」「梅姐,梅姐」在當今浮華亂世的現實社會中,在全國各地的鄉村裡,鄉村醫生們都這樣親切的稱呼著她村醫作為農民身邊的醫生,在構建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村民的基本病診療方面,其地位和作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無法取代、不容忽視。然而,農村居民現實的醫療需求與村醫隊伍建設嚴重滯後的情況令人堪憂。
  • 「跛腳村醫」的大愛與堅守 四川省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黃永劍小記
    黃永劍家裡貧苦,這次手術花去的一萬多元治療費,還是父母四處借錢,東拼西湊的。隨後,伴隨黃永劍的就是艱難困苦的保養、鍛鍊和恢復,為此他足足修學了一學期。當他能夠拄著拐棍走路後,就趕緊復學了。從老家石廠坡到橋頭鎮中學就有十幾裡山路,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身,背著書包和乾糧,拄著拐棍,一搖一跛地向中學走去。由於雙腿疼痛,黃永劍每走幾分鐘就要歇一會兒。
  • 細究《紅樓夢》裡芳官的身世:芳官的戲曲功底與「外國名字」
    芳官是《紅樓夢》裡十二優伶之一。在元妃省親前,賈府專程派人到蘇州聘來了教習、購買了行頭,同時還買了十二個戲子,組成了賈府內部的一個戲班子。芳官是扮演青衣的,在太妃去世後,戲班要解散,芳官就被分到怡紅院成了寶玉的丫鬟。
  • 「跛腳村醫」的堅持:有些地方來回要走一個多小時,妻子是他幸福的...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導 2月1日上午,在自貢市貢井區橋頭鎮增產村,不到一個小時,村醫黃永劍已兩次走進武漢返鄉居家隔離人員劉大姐家。第一次是上門監測體溫,後觀察她有些咳嗽,立馬返回橋頭鎮衛生院匯報後,他又第二次上門為其抽血檢驗。
  • 觀復貓鑽進古畫系列之《村醫圖》
    觀復貓鑽進古畫系列之《村醫圖》 2020-02-07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口述|河南村醫自述:來自農村抗疫一線的聲音
    河南農村地區的行動力卻在此次抗疫過程中頗受好評,其中舉措就包括動用廣播站、巡邏等方式排查相關武漢歸豫人員;採取封路、幹部把守村口來限制人員流動;甚至還有村幹部把防疫要點改編成快板、豫劇等進行宣傳。今年51歲的劉星(化名)是河南省濮陽市範縣下屬村莊的村醫,他所在的行政村有三個自然村,2000多村民,只有他一個醫生,一做就是34年。
  • 歐美老牌巨星勞克林、奧圖爾、芳登相繼辭世
    希區柯克女郎「芳登昨天還是活著的」  好萊塢著名影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獎者瓊·芳登於12月15日去世。這位出生於1917年的女星,走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見證了好萊塢的輝煌時代。她主演的電影《蝴蝶夢》、《深閨疑雲》,已經成為世界電影史上永遠的經典之作,她本人也多次登上諸如「世界電影史上最美的面孔」之類的排行榜。
  • 杜鵑花:三省七市的代表花,綻放便是春天的詩
    杜鵑花是我國的傳統十大名花之一,有粉紅色、白色、紫色等多種顏色,其綻放時漫山遍野,絢麗多彩而又壯觀。杜鵑花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地區與中南地區,但北方很多省市也有人工種植和野生杜鵑花。山東青島、黑龍江等地區亦有杜鵑栽培,但因維度與氣候不同,開花時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