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到底是有毒呢,還是有毒呢?

2021-01-18 果殼

你吃了河豚,你中毒了;蜘蛛咬了你,你也中毒了。它們都可以說是「有毒」,但有毒和有毒,是不一樣的。一個的毒是「被動技」,另一個則能主動把毒素送到對方身體裡。印象中那些有毒的蛙類應該都是前者?現在,印象該革新了。

(Lucorta92/文)

在巴西一個很偏遠的沙漠地帶,聖保羅布坦坦研究所的卡洛斯·賈裡德(Carlos Jared)試圖採集一種名叫格林寧蛙(Corythomantis greeningi)的樹蟾。

Corythomantis greeningi的頭部特寫。圖片來源:Carlos Jared/Butantan Institute

啊!突然之間,一股被刺的觸覺從卡洛斯的手上傳來——他的皮膚被他想要抓握的樹蟾刺破了。

卡洛斯被毒液侵蝕,整條手臂隨即陷入劇烈的疼痛中。在無法獲得醫療服務的境地之下,這種疼痛整整持續了五個小時之久。

也正是這樣痛苦的經歷,讓卡洛斯意識到,格林寧蛙是能夠注毒(Venomous)的。


它們不是有毒的,而是有毒的

在神秘的南美,身藏奇毒的兩棲動物並不罕見——箭毒蛙便因身上的毒素能被人們塗在箭鏃上用於捕獵而得名。

有毒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能注毒的(Venomous),比如毒蛇,它要是咬了你一口,毒液會被注入你體內使你中毒;而箭毒蛙是帶毒(Poisonous)的,它們分泌的毒素往往都只是貯存在皮下,無法主動注入敵人體內,只有你主動作死,比如咬了它一口,它才會讓你中毒(關於這兩種「有毒」的區別,可以參見這個果殼問答:想自殺,吃了兩隻蜘蛛,會怎樣?)。

儘管某些兩棲動物的毒足以致命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因為它們缺乏主動注毒的機制,人們一直以為它們只是帶毒的動物——直到卡洛斯和格林寧蛙的那次親密接觸,科學家們對這些樹蟾的認知才發生了更新。

後來,在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埃蒙德·布羅德(Edmund D. Brodie, Jr.)的帶領下,卡洛斯和其他同事們又在巴西發現了樹蟾科下另一個屬中發現同樣具備「主動施毒」技能的布魯諾盔頭蛙(Aparasphenodon brunoi )——好在這一次,再沒有人經歷卡洛斯受過的傷痛。「我們還沒聽說有人遭受過布魯諾盔頭蛙的毒液攻擊,但一旦栽在它的毒液手上,後果會更加嚴重。處理這些樹蟾時,我們都加倍小心。」剛剛,在最新一期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他們將這兩種奇葩樹蟾的放毒本領公之於眾。

兩種樹蟾的形態及頭部骨刺特寫。其中,左側A、C、E三張圖為布魯諾盔頭蛙;右側B、D、F為格林寧蛙,從上到下的三排圖片依次為外形展示、頭骨(箭頭所指為枕骨區域)、吻部邊緣的放大圖片。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原來,這兩種樹蟾的頭部都有著完善的毒液運輸系統,它們能通過骨刺將皮下的毒液腺中的毒液送到體外——這樣的「注毒系統」,正是從被動的毒性防禦到主動進攻的分水嶺。它們的頭部扁平而粗糙,其表面由硬化的真皮緻密層和突出的骨刺邊緣構成。在被實驗人員用手抓握時,兩種樹蟾都會釋放出粘性分泌物,並扭曲頭部,試圖用骨刺攻擊研究者的手。在這一過程中,骨刺上會附著毒性粘液,穿透皮膚向外伸出。

兩種樹蟾的骨刺和毒液腺。上排兩圖為布魯諾盔頭蛙骨刺穿出時的掃描電鏡圖,星號標註的骨刺經過箭頭所指的毒腺區域後穿出體外,從而把毒液附著在骨刺上。下排兩圖標示格林寧蛙上頜附近的骨刺(星號標註)和毒腺(以「g」標註)。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毒液可能只拿來保命

相對於一般的蛙類,它們的頭部更加靈活,能夠向兩側或垂直方向彎曲,而這樣靈活的頭部進一步促進了它們防禦的範圍。一般帶毒的蛙類充其量也只能在被捕食者捕殺之後用毒素來一場死後的復仇,但「這些樹蟾特殊的頭部結構能在它們面對捕食者時提高生存的希望。」布羅德告訴科學人。不過,「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有啥東西會獵食它們。」

如果這兩種樹蟾也有天敵,那麼那些捕食者肯定不是什麼善主。研究人員發現,兩種樹蟾的毒性都相當驚人——甚至超過了蝮蛇類。格林寧蛙毒液的毒性達到了毒蛇矛頭蝮(Bothrops)2倍,而布魯諾盔頭蛙的毒液毒性則更驚人地達到了矛頭蝮毒液的25倍之多。

「我們還不清楚這些毒液具體的起效機制,但它令人遭受極端的疼痛,並且在很低的注射劑量下殺死小鼠。」布羅德說。在進行腹膜內攻毒實驗時,研究者發現布魯諾盔頭蛙頭部毒液對小鼠的半致死劑量僅為3.12微克,這意味著只需3.12微克的布魯諾盔頭蛙頭部毒液就有50%的機率殺死實驗小鼠。格林寧蛙頭部毒液則需51.94微克。儘管毒性略有不足,但格林寧蛙演化出了更大的毒液腺,其產生毒液的能力要超過布魯諾盔頭蛙。

格林寧蛙活體的特寫照片,星號標註處為骨刺。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有此奇毒傍身,你是否已經忍不住要想像這些樹蟾在樹林裡毒害獵物的暴虐畫面了?只可惜,儘管「這兩種樹蟾應該對自身的毒液免疫,」布羅德說,「但它們的毒液可能只用在防禦上。」

通過對兩種樹蟾的毒液的成分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從中檢測出了酪蛋白水解酶和纖維蛋白溶解酶的活性,這些酶也常見於其他注毒動物的毒液中。此外,他們還在毒液中發現了透明質酸酶活性——儘管這一酶並不具備直接的攻擊性,但是卻能夠促進毒素的擴散。

「我們會將進一步對兩種樹蟾的毒液進行分析,以其弄清它們的本質。也希望對其他的類似物種進行研究,看看它們是否有著主動釋放毒液的能力。」布羅德說。當然,為了不讓卡洛斯的悲劇重演,他們必須做好足夠防範。

(編輯:Calo)



微信上還有沒有不傳謠言、不賣假藥、能放心推薦給爹媽的健康養生資訊號?果殼網旗下「健康朝九晚五(Health_Guokr)」,我們只發靠譜的事!

相關焦點

  • 它們有毒
    神奇的海洋世界裡有這樣一群動物,它們能在瞬間將某些強大的對手置於死地。每當面對敵害或需要填飽肚子時,這些用毒高手就會展示自己的殺手鐧。毒「黃蜂的」秘密箱水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它們的觸手上分布著很多肉眼看不見的「毒針」。一旦箱水母進入戒備狀態,就會亮出自己的殺手鐧,用看似毫無殺傷力的觸手攻擊對方。
  • 在野外被有毒昆蟲叮咬後怎麼辦呢?可以這樣應急處理
    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都想有個好的環境。看著舒服,住著安心,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不過,事情有時也不是都是想像的順利。人生活在自然裡,當然要和自然打交道了。大自然不光創造了人類也孵育了很多的生命。比如,就昆蟲的種類就數不勝數,最吸引人們眼球的要數蜻蜓和蝴蝶了,它們不光有著美麗的外表,還很可愛。成了人類心目中美麗的象徵,人類總是喜歡親近和保護它們。
  • 夾竹桃有毒,怎麼兒砸吃了沒事呢?
    圖片來自:《博物歷》2021夾竹桃到底哪兒有毒?夾竹桃(Nerium oleander)是龍膽目夾竹桃科夾竹桃屬中的唯一一種植物,又名洋夾竹桃或者歐洲夾竹桃。圖片來自:《甄嬛傳》不光新鮮的夾竹桃植株有毒,乾枯了的夾竹桃仍然有毒——只要100克就足以殺死成年馬。誤食夾竹桃後,中毒反應出現得很快,所以一旦發現夾竹桃中毒,抓緊去醫院。
  • 這花有毒?沒錯,真的有毒!——繡球
    起先我還不明就裡覺得她可能是不知道怎麼種,還講解了一波繡球的生長環境及養護要點,後面她又回復我說她媽媽說這植物有毒,怕家裡小朋友誤食。原來不適合在家種是因為覺得它有毒……說的本寶寶我一臉黑線滿心尷尬!就目前繡球種植的普遍程度,以及網絡上的各種信息,鑑於百科科普的物種毒性比對,真正有毒的植物都會明確注釋所含致毒物質的成分,以及自然植株毒素含量。繡球呢?
  • 如何判斷有毒植物?誤觸有毒植物如何降低傷害?速看→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自然之中有著數之不盡的生靈,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以不同的姿態精彩地生存著。由於物競天擇的法則,很多動植物都有一套自己的技能。比如毒蛇、蜘蛛等動物就可以分泌毒液來保護自己,或是捕食獵物。而有些植物也能分泌出乳白色的汁液,坊間傳言這類植物同樣有毒。
  • 《有毒》|如何正確看待有毒生物和毒液?
    科學家發現,鴨嘴獸的毒腺內,共有86種不同的毒質基因,就像是有人從各種各樣的有毒生物上剪下這些基因,又把它們拼接到鴨嘴獸的基因組裡一樣。為什麼鴨嘴獸身上會有這麼多其他動物的基因呢?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地球上很多動物很有可能有著同一個祖先,在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演變後,演化出不同的物種。
  • 那些有毒的花兒
    花兒搖曳多姿,無數人拜倒在它的裙擺之下,那在這美豔的身軀下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花兒有毒這種說法呢?今天我們就來細細跟大家說說看。首先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含有鮮花的食用品,他們基本上都是用食用鮮花製作而成,這肯定是無毒的。
  • 為什麼老人常說壁虎咬了無藥可治呢?難道壁虎真的有毒嗎?
    為什麼老人常說壁虎咬了無藥可治呢?難道壁虎真的有毒嗎?說起壁虎,大家可能早已經不陌生了吧?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戶外的牆壁上,基本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可能在北方不太明顯,但是在南方你幾乎隨處可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之前民間就說,壁虎身上有毒,一旦被壁虎咬了,可能就中毒了。之前小編這邊是有把壁虎當藥材的,當時小編的哥哥還帶著小編去沙漠裡找壁虎賣掉呢?到底這種說法對不對,我們一起來看看。根據專家的說法就是,壁虎體內確實有毒素,但是這種毒素很弱,不足以讓人斃命。那麼民間的說法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魚膽有毒? 魚膽到底毒在什麼地方?
    魚膽有毒? 魚膽到底毒在什麼地方?時間:2017-03-21 10:31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魚膽有毒? 魚膽到底毒在什麼地方?不論生吃、熟食、泡酒吞服、還是以魚膽汁滴眼   原標題:魚膽有毒? 魚膽到底毒在什麼地方?
  • 植物科普:植物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是否有毒?
    在自然界中生存著許多生物,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以自己的姿態存活於世間。但是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之下,許多生物都進化出了一套保護機制。如我們熟知的毒蛇、毒蜘蛛這些動物,就會通過分泌毒液來保護自己,或用以捕食獵物。眾所周知,有一些植物也能分泌出乳白色的汁液,但是人們通常會認為這類植物是有毒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夾竹桃真的有毒嗎?
    在古裝熱播劇「甄嬛傳」中,安陵容曾暗示齊貴人夾竹桃汁液和花粉有毒,這是真的?還是導演為了劇情效果編造的呢?這麼美的夾竹桃,竟然會有毒?經過小編研究,原來電視劇裡講的是真的,這花還真是有毒!夾竹桃其實是一種極為普通的常綠灌木,但同時也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植物之一。中國各省區有栽培,尤以中國南方為多,常在公園、風景區、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圍栽培,長江以北栽培者須在溫室越冬。野生於伊朗、印度、尼泊爾,現廣植於世界熱帶地區。
  • 觀音蓮有毒嗎?天南星科的觀音蓮有毒,不要養!
    但是很多人養殖時都會擔心觀音蓮有沒有毒的問題,那麼觀音蓮有毒嗎、觀音蓮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一起來看看!觀音蓮有毒嗎1、觀音蓮有毒嗎?要看是哪種觀音蓮,被稱為觀音蓮的有兩種,一種是景天科的觀音蓮,另一種是天南星科的觀音蓮,據了解,景天科的觀音蓮沒毒,而天南星科的觀音蓮有毒。
  • 作為我們的「敵人」,有毒動物幫助我們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它到底有沒有毒呢?還是我身體裡有毒衝抵了它的撕咬?這些問題不得而知。克麗絲蒂·威爾科克斯但是有一點我是很清醒的,當我看完《有毒》這本書,對於我這樣敢抓蛇的人來說,再也不敢隨便伸手了。作者克麗絲蒂·威爾科克斯還這樣警告,你會有什麼心情?
  • 天堂鳥有毒嗎?我們在家中適合養殖它嗎?又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天堂鳥有毒嗎?我們在家中適合養殖它嗎?又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天堂鳥原名鶴望蘭,它的美麗是如此的讓人驚奇,給人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天堂鳥這種花有毒嗎,適合在家中養殖嗎?事實上,許多人對這種特殊的植物外觀保持警惕,接下來就為大家解開對於天堂鳥的誤會。
  • 綠蘿真的有毒,養綠蘿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呢?
    可是最近小編卻聽到了很多說綠蘿植物有毒的說法,那麼小編就帶著查閱的資料給大家仔細的講解一下吧!綠蘿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將其搗爛敷在受傷處,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具有藥用價值的綠蘿真的有毒嗎?小編告訴你,經過核實,綠蘿植物確實有毒:綠蘿屬於天南星科,這一科中的大多數植物都有毒性,綠蘿亦是如此。綠蘿的液汁有毒,碰到皮膚會引起紅癢,誤食也會造成喉嚨疼痛。但只要不輕易入口,就無大礙。
  • 貽貝好吃,卻可能有毒,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貽貝雖好,卻可能有毒,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別急,聽小編細細道來。先來認識貽貝貽貝很早就被人類端上了餐桌,一些研究表明早在一萬兩千年前,北美的土著就已經開始食用貽貝了。是不是白色的貽貝是死掉以後被煮熟的呢?其實,貽貝的顏色與它們的性別有關,成熟雄性的生殖腺發白,而雌性則是比較鮮豔的橙黃色,所以關於貝肉的顏色不用擔心,放心吃就可以啦。
  • 一種四不像的植物,知道有毒,卻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
    鄉間遼闊的土地上,總是長著那麼些神奇的植物,它們的生長範圍很廣,天南地北都有。此外,有些植物還會結果子,所結的果子也會被當作「點心」一樣,供大人和孩子們採摘食用。因為農村的植物科普知識不多,以前信息不流通,很多農村人只知道植物的地方名稱,即我們所說的「別名」,不知道正規的稱呼。關於植物是否可以食用的問題?進食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而傳下來的只是民間的口音和口音。
  • 廈門海域有一些有毒生物 它們很美它們很毒
    還有哪些「不可褻玩」的有毒海洋生物,值得注意?  別擔心廈門海域尚未發現僧帽水母  見過僧帽水母的網友「愛思叉兒外」形容,僧帽水母的外形「鼓鼓的像餃子,有點粘,會動會變形」。  據了解,僧帽水母有時被衝到沙灘上,美麗的外表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像普通的藍色氣球,很容易吸引人嘗試觸摸。
  • 它真的有毒嗎?
    而民間常說的五毒其實就是毒蛇、蜈蚣、蟾蜍、蠍子、壁虎這五種動物的總稱,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最常見的壁虎會是五毒之一呢?它到底有沒有毒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壁虎到底有沒有毒?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老家,吃過晚飯後在外牆上就能看到許多的壁虎,它們一般都是安靜的趴在牆上,靜靜的等待蚊蟲的出現。從消滅蚊蟲的角度看,壁虎絕對算是一種「益獸」。但是,壁虎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有毒的存在,有的老人說:不要被壁虎的尿濺到,不然就會得皮膚病,也有的人說:壁虎不能碰,一碰就會中毒。
  • 綠蘿有毒為什麼大家還放在臥室 綠蘿哪部分有毒
    許多人都曉得綠蘿是有毒的,但照樣有許多人買回去放在寢室裡,這裡許多人就奇異了,為何有毒還要放在寢室裡呢?上面小編就為大夥解釋一下這個緣由。綠蘿那裡有毒?綠蘿和滴水觀音一樣,都屬於天南星科,毒在葉子的汁液,而且是低毒,只需不食用,對人的身材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