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5口人3個是啞巴,我因此自卑,又因此而自豪

2020-12-05 壹點說

袁文丨口述,文東丨記錄

我叫袁文,32歲,湖北黃岡浠水縣清泉鎮人。我生活在一個聾啞家庭裡,爺爺有三兒三女,其中五個是聾啞人,只有大姑不聾不啞,可她卻瞎了一隻眼睛。所以,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們家就是別人眼中的「殘疾家庭」。

這是70年代,奶奶和她的6個孩子

爺爺奶奶過世後,大伯二伯就和我們在一起生活。家裡的管理者是我母親,她是個很了不起的女性,一個人管理一家老小,不僅井井有條,還讓我們每個人自食其力,共同創造了一個小康家庭。

01

我的兩個啞巴伯伯非常勤勞,是那種不屈不撓,從未對生活失去過希望的人。

我大伯今年69歲,從事散工,就是做一天得一天前的那種,做了一輩子,從未生過病,身體很硬朗,他的工資都交給我母親。聽我奶奶講,大伯小的時候是正常的,後來發了一次高燒,找了個當地郎中,開了一種兩頭尖尖的藥,吃了以後,便啞了。他喜歡喝酒,但是定量,一次一小杯。很多人喜歡找大伯做事,因為他不會偷懶,又特別耐勞。他不喜歡別人幹擾他工作,是個性子很急的人。

這是我大伯的近照,在幫別人家做活

我二伯今年67歲,人比較靈性,外人都誇他聰明,家裡供祖和祭奠墳面的事都是他在打理。他人比較樂觀,喜歡與人交往,幹農活是一把好手,菜園和糧田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條。別人經常請他吃飯,人緣很好。他和大伯一樣,也是個閒不住的人,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天天如此。

這是我二伯的近照,在幫別人做活

兄弟三個,我父親是最幸運的,因為遇見了我媽媽,不然也會和大伯二伯一樣打光棍。我爸爸性格耿直,會寫字,特別顧家。他和我媽是經人介紹認識的,1987年結婚,1988年有了我。聽我媽說,當時父親在一家紙箱廠工作,還是個班長,雖然聾啞但人長得挺帥,性格和品質都非常好,所以當媒人介紹時她就答應了。

這是我爸爸不久前拍的證件照

我媽是一個既堅強又勤勞的人,她從不抱怨生活中的苦,面對嘲笑時,她總是一笑而過。她的至理名言是,大富靠命,小富靠勤,既然我們結緣是一家人,那就好好珍惜眼前,每個人都自食其力,努力奔個樣子,不讓別人瞧不起咱們。村裡很多人都佩服我母親的持家能力,她一生蓋起了三棟房子,在我們這兒是很大的事,她頂起我們家的半邊天。

這是我母親的近照,在我們家後面的曬板場裡工作

02

小時候我不喜歡說話,有些怕人,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還有些自閉。讀小學四年級時,被人誣陷偷東西,從此被同學遠離。老師也喜歡調侃我,現在還依然記得,我上臺交作業,女老師不要我從她後面經過,因為會弄髒她的衣服,從此我無心學習,變得非常自卑。母親忙於農活沒時間管我,爸爸沒有交際能力,能出面的只有爺爺,每次惹事,出面調解的都是爺爺,所以我對他特別依賴。

這是我小學參加活動時的照片,右二是我

上初中以後我開始懂事,總是告誡自己要努力學習,漸漸地成績好了起來。可一件事的發生,又徹底傷害了我的自尊心。上體育課,我褲子破了,面對同學們的嘲笑,我自卑到了極點,感覺自己與生俱來就是個異類。那時候爺爺已經去世,我再無依靠,從此我變了,不再上進,開始怨恨這個家庭,亂發脾氣,像個瘋子一樣在夜裡狂叫,母親不知流了多少眼淚。

這是我爺爺生前與奶奶在離我們家不遠處的聞一多紀念館裡拍的合影

我的童年一直是在別人的偏見中度過的,對我影響很大。入了社會,生活更苦,因為我的鬥志已經磨滅了。學門手藝傍身,是每個農村孩子的謀生手段,可惜我的心已經很累了。2004年初中畢業後,我在家具廠找了份學徒工作,可沒多久便厭倦了。於是我跑到山裡找廟裡的和尚訴苦,在他的勸誡下,我回到了家具廠,最終我還是沒學會。2006年我去了父親和母親工作的紡織廠裡做學徒,每個月六百塊錢。

這是我2004 年於奶奶的合影,當時16歲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喜歡上了廠裡的一個女孩,卻不敢表白。內心掙扎了很久,最終鼓起勇氣,約她出去,沒想到被拒絕了,理由是,她不想和一個啞巴的兒子交往。我整整傷心了一個多月,再也沒有在廠裡找過對象,因為我爸爸在廠裡人人都知道。

之後的四年裡,一直相親一直失敗,搞得我有些害怕女性。於是我開始靠遊戲來麻痺自己,這樣的後果是,交際能力越來越差,也越來越軟弱,人很被動。久了,便會感覺每天的生活都讓人窒息。

2011年,我帶著各種幻想去了深圳,我想努力過上一般人的生活,有朋友、有愛人。然而,我卻再一次被傷害。當工友們遇到困難向我借錢時,我很大方的一萬兩萬的借,可過了幾年一個個都不還,我去討要,他們卻玩起了失蹤。後來才知道,在他們的眼中一直把我當個「軟柿子」。

03

一次次的挫敗,讓我內心的自卑感變得越來越強烈。我不敢接觸女人,更不敢相信社會中的朋友,似乎所有人都把我當成一個傻子、一個笑話在看待。我開始抱怨自己的家庭,抱怨所有的不公,甚至無數次告誡自己要學會自私,可始終自私不起來。

直到今年疫情發生後,在家待著的那幾個月,我才漸漸想明白,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片面地沉寂在別人的眼光裡。大伯二伯和父親雖然都是聾啞人,可他們非常勤奮,工作特別努力,收入從來不比一般同齡人低,除了溝通上有障礙,他們有什麼值得讓我自卑的呢?

這是我的近照

而我遇到的那點挫折,無非就是他人愚昧的偏見,我又何苦拿著別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從那時候起,我便決心做一個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放下自卑,讓我越來越自信。想想這麼多年自己並不比一般農村青年差,只是輸在了心態上,才影響了判斷。

我母親,雖然沒有啥大智慧,卻緊緊地將我們一家人團結在一起,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如今,我在老家跟著表哥做起了輕型別墅的工作,一個月有七八千元的收入,父母和兩個伯伯一如往常,每個月可以攢下一萬多塊,生活基本達到了小康水平。

現在我很滿足,也很幸福,更為有這樣勤勞的伯伯和父母而感到自豪。儘管一家5口3個啞巴,少了許多歡聲笑語,常常「相對無言」,但團結和睦讓我們的家庭充滿了希望,奔頭十足。

相關焦點

  • 過來人的嘆息: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扮個啞巴又何妨!
    我怔了一下,端起茶杯,敬了一下,甚是不解:你現在不是混得很好嗎,有車有房,事業也如日中天。朋友說,你只看到我的光鮮,卻不知背後的我,是如何熬過來的。特別是沒錢的時候,我就當了很久的啞巴。於是朋友跟我說起了他那段窮苦的經歷。
  • 父親趕集撿回個啞巴,兩個月後啞巴圍著枯井直比劃,隔日收穫幸福
    ,兩個月後啞巴圍著枯井直比劃,隔日收穫幸福  多年前,張村有個張老漢,父母死的早沒人替他操心婚姻大事,直到四十歲那年才娶上媳婦,可世事弄人,在生下兒子沒多久媳婦就去世了,剩下張老漢和兒子相依為命。啞巴怯生生的盯著張老漢,眼裡蓄滿了淚水,張老漢把油條塞給啞巴挑著籮筐繼續往前走,可他總覺得後面有人,一回頭看是啞巴跟著他。張老漢猜想這孩子八成是沒有家,冰天雪地他不忍心看著孩子受凍,就問:「你想不想跟我回家?」啞巴聽了拼命的點頭,並且還搶過張老漢手裡的扁擔,挑著就走。
  • 5本女主是啞巴的小說:女主軟萌嬌氣小啞巴,總是讓他沒有辦法!
    5本女主是啞巴的小說:女主軟萌嬌氣小啞巴,總是讓他沒有辦法!1.《我不是小啞巴》作者:荔枝很甜書評:女主是山上只聞傳言不見其人的神仙醫女,男主是當朝太子,因為政權動蕩,受傷後逃走。遇到了女主,剛好女主又會醫術,就在女主的小屋住下修養。
  • 怎樣克服自卑感?4個方法,讓孩子告別自卑,充滿自信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樂觀,因為自信樂觀的孩子面對困難時,會採取積極的態度,而悲觀自卑的孩子往往用消極的辦法。因此,沒有父母希望孩子是個自卑的孩子。但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結。
  • 啞巴啞巴
    這五年來,每逢雨季都讓我忍不住想起長馬的街道、果樹和雷聲,還有那個總是看著我傻笑的啞巴。我從小在長馬鎮長大,卻再也沒法回到那去。那個我的祖祖輩輩世代生存的地方,在啞巴進了監獄之後,就再也不是所謂的「故鄉」了。再也回不去了。人生沒有什麼道理,曾經你以為對的結果不是;你認為錯的往後卻能顛倒是非,己身亦趨之若鶩。
  • 5本女主是啞巴的小說,你眼波中流轉的無聲愛,全世界只有我聽見
    女大男小差3歲,男主半歲登基三歲讓位被軟禁十二年,只有女主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女主是他的救贖,是他的希望,是他與外界的唯一聯繫,讓他覺得活著還有樂趣,就算以後他得了自由,甚至當上皇帝,他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女主,作者文筆不錯,正劇風,結局圓滿,強烈推薦!
  • 啞巴姐姐獨自撫養弟弟,無人敢娶,2年後村裡來了3個富豪,村民愣了!
    啞巴姐姐獨自撫養弟弟,無人敢娶,2年後村裡來了3個富豪,村民愣了!村東頭住著一戶姓王的人家,他們是早些年舉家搬過來的,和村子裡的人都不同姓,家裡一共有4口人,父母還有一對姐弟。後來混的熟了,村民們才知道他們是從外省來的。
  • 我的母親,是個讓我很沒面子的「啞巴」
    文:鄉下玉米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一位可敬的母親,當然,我也有。可我的母親,是個讓人厭棄的啞巴,她讓我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羞於啟齒,如今,我潸然淚下的為母親寫下這段刻骨銘心的文字。實不相瞞,我文中所說的桃花,就是我……一桃花是她的啞巴母親秀雲在村口撿來的。撿來桃花不足一月,一向健康的養父患急病去世。村人都說桃花命硬,勸秀雲把她再送人。可秀雲不幹,仍拿她當心肝寶貝。
  • 媽媽用心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卻因此無法保研?媽媽:我對不起她
    很多寶寶在出生之後,其父母都會面臨一個難題 ,那就是給孩子取個什麼樣的名字為好呢!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富有寓意,願這個名字能帶給孩子好運 ,所以父母都比較重視這個問題。 媽媽用心給女兒取個好名字,卻因此無法保研?媽媽:我對不起她!
  • 俞敏洪整整自卑了十年,他的三個超越自卑的方法,趕緊收藏吧
    她給我翻了一個白眼。在上大的那四年,我發現,周圍的同學無論是在學習還是文化上,都比我強得多。農村長大的我,身邊也都是農民的孩子,大家相處起來並沒有什麼差距。但是到了上大之後,身邊的同學父母要麼是企業高管,要麼是政府領導的孩子,要麼家裡是上市公司。她們即使停下腳步什麼都不做,所能夠擁有的東西都比我多得多。
  • 我寫作,但我因此受傷
    那時候,他負責這本雜誌的運作與編輯,曾特地請我為雜誌寫人物形象畫廊、名著欣賞、美文賞析三個專欄寫稿。好在,我不辱使命,幾個專欄都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作文與考試》那時候也因此發行量巨大,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而我本人也因此成為該刊的顧問。到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刊物上顧問欄內,仍然印有我的名字。
  • 葳蕤和啞巴
    可是直到上小學了,她還是發出「咿咿呀呀」奇怪的音,頗像一個啞巴。爸爸把她送到兒童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原來葳蕤先天沒有咽喉,但是其他發音和聽力器官都沒有問題,所以她才既會說話又發音不清。 所以童年時期的葳蕤是很自卑的,她用自己特有的發音方式「咿咿呀呀」地和周圍的人說話,可是除了父母,很少有人能聽懂,也很少有小夥伴和她玩,她也知道他們在背後叫她「啞巴」。
  • 克服自卑的3個方法:首富也曾自卑,只要改變,自卑並不可怕
    家庭生活環境造成了他的自卑。自卑甚至讓他有一次差點跳入江中,投河自盡。 是自卑讓他有了輕生的想法,是家庭環境導致了自卑。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自卑,有許多名人接受採訪時都說過自己的自卑事跡。 自卑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否定,和能力並沒有任何關係。許多自信的人其實能力並不一定就要比自卑的人能力強。
  • 徐小可爆出雙胞胎超音波照已經有3個小孩的她似乎因此崩潰
    徐小可(許暐翎)2010年和阿Ben(白吉勝)結婚後,陸續迎來2個兒子、1個女兒,家庭生活幸福,沒想到,29日無預警在社群網站PO超音波照,已經有3個小孩的她似乎因此崩潰了,「幹什麼東西啦?!」徐小可2010年和阿Ben結婚照片中,可以看到左上角寫著「一定會成為最驕傲的父母!」
  • 啞巴巷的兩啞巴
    新阜鎮不像一般鎮街,「三六九」或「二五八」逢集,這兒見天都是集口,是西安東邊一個較繁華的去處,它不但像西安城一樣有四個城門,中間還有個像模像樣的鐘樓。鎮子西南角有一條背巷子叫窄遛巷,窄遛巷滿共二十幾戶人,就有兩家啞巴,我講的故事就是這兩家啞巴的故事。
  • 乘坐高鐵不得不知道的十個注意事項,有的人因此被罰款
    導語:乘坐高鐵不得不知道的十個注意事項,有的人因此被罰款近十幾年來,隨著社會進程不斷的發展,人們出行的方式也在不斷改變。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從90年代人們則選擇僅有的幾種出行方式去旅遊,不是城市公交就是綠皮火車,而且城市也比較有局限性,一般都會選擇在附近鄰省範圍之內,那時的人們是為了旅遊而旅遊,每到一個景點,便匆忙留下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如今,旅遊對很多人來說是「享受世界」,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對人生態度的轉變。
  • 啞女生娃記:我是啞巴,可我不傻
    01啞姑,今年25歲,嫁到王大田家5年了,因遲遲不生,整天被婆婆逼著喝五花八門的生兒秘方,苦不堪言。做姑娘時,啞姑長得水靈,清秀,堪稱李家村的一枝花。在家勤勞能幹那也是出了名的,唯獨天生啞巴令她身價大打折扣。「這姑娘要是能開口說話,什麼人家嫁不上啊!」李家村的村民都這樣說。
  • 民間故事:瘸腿先生和啞巴
    江南有個小村子,村子四周是山,山上長滿翠竹。村裡有個窮教書先生,斷了一條腿,整天拄根棍子,講著之乎者也混口飯吃。說到這教書先生那條斷腿,還有段故事。那是一年夏天,先生正給村裡的孩子上課,一陣狂風暴雨,屋上的梁被颳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候,先生一把推出去學生,自己卻被那梁壓斷了腿。
  • 自卑讓人缺乏自信,如何掙脫陷入自卑的泥潭?看看過來人怎麼做
    俗話說,人分三六九等。那些上等人士從小就被自信的光環所籠罩著,站在人前就給人一副高貴的樣子,讓人豔羨無比。於是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那些人就變得非常自卑,心中永遠沒有自信,總是覺得自己不管再怎麼努力也都是低人一等,因此也喪失了那份不斷進取的心。其實你知道嗎?
  • 為什麼:哥哥不說話,像個小啞巴?
    只要你成功了,無論是謬論,還是謊言,總是掌聲轟鳴:因為,只要你成功了,放個屁,都是人生哲理!因此,在你還有成功的時候,尤其是處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不說話,做啞巴,沉默是金!直到為什麼很多古人云,都是讓人笑掉大牙的自相矛盾嗎?因為那是古代成功人所說的話。在古代,一個人成功後,便翻出感慨:近水樓臺先得月!於是,這句話,就成為千古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