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平臺被曝光後,APP換個名字仍發布刷單任務

2021-01-08 新京報

記者發現,在更名後的「幫手網」APP上,刷單任務仍在不斷更新。在其放單頁面上,昨天出現刷單任務50單左右,任務上線後立即被刷手搶單。

全文3246字,閱讀約需6.5分鐘

昨日,新京報刊發電商平臺商家在「雙十一」前刷好評、刷銷量的調查報導,其中提及,包括「握手網」「寶寶刷單網」等在內的多家刷單平臺,通過APP或社交軟體、語音軟體進行刷單交易,「握手網」客服還號稱該平臺有60萬名「刷手」。

被曝光後,此前業務頻繁的上述刷單網站已經關停網頁,但「握手網」只是更換了APP名稱,但刷單業務仍在進行,「寶寶刷單網」仍在群聊和語音頻道中繼續開展。

昨日,阿里回應報導稱,今年已通過數據技術主動風控識別出2800個刷單團夥,京東也表示正加大打擊刷單力度。網際網路法律專家朱巍認為,刷單已形成新的產業鏈,需要電商平臺及相關執法部門線上線下共同打擊。

回訪:刷單APP改名仍在發布任務

▲昨日被曝光後,「握手網」已改為「幫手網」。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雙十一」前,一些刷單平臺隱藏在社交軟體、語音軟體的群聊、頻道中,有的平臺則上線刷單軟體,商家註冊後發布任務,「刷手」在線搶單,業務頻繁。

其中,「握手網」客服號稱有60萬「刷手」,而「寶寶刷單網」客服則稱每天有萬名「刷手」在線。這些平臺裡,放單的商家主要來自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

報導刊發後,記者昨日發現「寶寶刷單網」已無法打開,但在其QQ群中,商家仍在密集放單。上午,群助理要求群成員更改群名,放單的「主持」同意改為「主播」,助理未給出更名原因,但要求必須當天更改完畢。

▲昨晚,「寶寶刷單網」的QQ業務群內,「主播」們仍在發布刷單任務。

記者觀察發現,在「寶寶刷」一個300多人的QQ群內,從上午9時到下午8時,共有15位「主播」放單。

此外,新京報報導中提及的「握手網」註冊頁面也已無法打開,記者嘗試添加網站客服,也未獲回應。

昨日晚間,記者再次打開握手網APP,頁面彈出軟體更新提示,新軟體更名為「幫手網」,原本藍色的圖標改為綠色,但軟體內部布局沒有明顯變化。

記者發現,在更名後的「幫手網」APP上,刷單任務仍在不斷更新。在其放單頁面上,昨天出現刷單任務50單左右,任務上線後立即被刷手搶單。

阿里:今年識別出2800多個刷單團夥

針對新京報有關刷單的報導,阿里巴巴表示正在不斷升級打擊刷單行為的力度,運用社交群體反作弊算法、物流空包算法、刷單資金網絡算法,從刷單行為的每一個環節入手,建立覆蓋全鏈路的大數據實時風控與稽查系統。

2018年1月至今,阿里巴巴共監控到2800多個炒信平臺,包括刷單QQ群2384個,空包交易平臺290個,刷單交易平臺237個。

據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共有4.6萬家因刷單違規的店鋪被阿里關店處理。隨著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強,這一數字在2017年下降到2.6萬家。

為從源頭打擊刷單,斬斷上下遊產業鏈,從2014年開始,阿里與各地工商執法、公安等部門積極合作。作為反炒信聯盟的主要成員,阿里巴巴先後向聯盟提供了4批炒信「黑名單」,包括85家企業、66個炒信平臺/網站和100個炒信QQ群。

今年以來,阿里已聯動多省市工商對多個刷單空包平臺和黑產組織進行線下打擊,累計提供案件線索20多條。

據阿里的調查摸底發現,目前大學生、家庭主婦都參與到炒信、刷單產業當中,上百萬全網平臺刷手其70%的年齡都在20至24歲,且大部分是大學生。

阿里方面表示,刷單炒信需要行政監管部門、司法機關、行業協會、電商企業、社會組織等合力打擊。而電商平臺沒有執法權,是刷單行為肆無忌憚、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這讓平臺頗為頭疼。

京東: 利用大數據識別虛假交易

京東也在做著打擊刷單的努力。據了解,京東研發了「反作弊識別系統」,利用大數據識別交易環節的異常數據,對虛假交易進行精準定位。識別出來的作弊訂單均不計入銷量排名,且會刪除虛假的評價內容。

京東方面介紹,為打擊虛假交易行為,京東制定了一系列的嚴格管理及懲罰措施。凡是被系統鑑定為虛假交易的店鋪,京東將對商家進行嚴厲處罰。對涉及商品進行懲罰性降權、下架,情節嚴重者關店。

京東一位負責人坦言,近幾年,刷單上下遊分工明確,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包括虛假物流、刷單軟體、販賣個人信息、招募刷手等多個環節。因此,反「炒信」已經不再是某一家公司或者機構可以完成的任務,而是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需要跨平臺、跨企業共同打擊的惡劣行為。

專家說法:打擊刷單需線上線下共同出手

▲新京報昨日關於電商刷單的調查報導版面:電商刷單江湖丨「每天60萬刷手待命」,被要求假聊天模擬買家以假亂真

網際網路法律專家朱巍表示,對於網絡刷單行為,各家電商平臺已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檢測出很多,平臺自身對於刷單的商家是有處罰權利的,通過平臺協議、違約金、帳號管理等問題對商家進行制約。

而線下的刷單產業鏈涉及多種不同問題,從行政處罰到刑事犯罪,工商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公安部門都可以進行管理。

朱巍告訴記者,刷單行為存在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管理,這需要多部門的聯合管理,通過技術手段,從平臺的線上規則到線下法律,管理部門、平臺、商家、網民都應共同努力,綜合管理。如果用戶不舉報,產業鏈條斷不了,也很難進行嚴厲的打擊。

在朱巍看來,目前網絡上的刷單已經不單單是針對電商平臺,「現在還有反向刷單的現象,有的店家惡意去給競爭對手刷單,讓其引發平臺的檢測機制。此外還有刷流量刷點擊量,都屬於這種情況。」朱巍表示,現在網絡上存在一個現象,很多人喜歡用數據說話,但網絡上的數據又很容易造假,「小到電商單量,大到明星粉絲,再到新聞輿情,歸根結底都是誠信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控制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其實會導致誠信的一個崩潰狀態,一切都用數據說話,回頭看看其實是需要反思的,為了保證誠信,應該要下大力氣進行監管。」

新京報記者 李明 劉經宇

觀點

「60萬刷手待命」:還有多少「六年刷單老店」

誰能料想,貌似風平浪靜的電商世界裡,竟還暗藏著一個「刷單江湖」。

「雙十一」時,你為吸引客流,拼了命地玩促銷,一些不法商家卻在「投機取巧」,靠刷單平臺刷銷量、刷好評提升商品關注度。

據新京報報導,在「雙十一」前,包括「握手網」、「寶寶刷單網」等在內的多家刷單平臺業務頻繁。「握手網」號稱有60萬「刷手」,而「寶寶刷單網」則稱每天有萬名「刷手」在線。當記者以找兼職為由聯繫上「握手網」,客服稱「握手網」是六年的老平臺了,非常安全。

在刷單平臺和不法商家的口中,所謂刷單「與自己網購一樣,不過是商家付款,『刷手』拿佣金」,實則是徹頭徹尾的欺騙手段。被蒙在鼓裡的消費者,非但買不到合適的商品,還可能「血本無歸」。對於其他守法商家而言,走「捷徑」的刷單,更是一種不公平競爭方式。

其實,對於「劣跡斑駁」的刷單,並不缺少規制措施。

即將施行的《電子商務法》明確,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也規定,經營者採用刷單、炒信等方式,幫助自己或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宣傳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等。在司法實踐中,對於一些後果嚴重的刷單炒信行為,通常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此外,多家電商平臺也都亮出了若干「獨門狠招」。遺憾的是,在如此嚴打態勢下,「刷單江湖」仍暗行其道,類似「握手網」這樣的「六年老店」,恐怕也並非少數。

客觀來說,刷單技術手段的隱蔽性,的確給職能部門的執法以及電商平臺的監管帶來了難度。比如,一些刷單平臺隱藏在社交軟體,以提升隱蔽性;有的平臺則上線刷單軟體,商家註冊後發布任務,「刷手」在線搶單;很多「任務」都要求「刷手」有貨比三家、假聊、收藏寶貝等流程,偽裝真實交易應對平臺檢查。

但這並不意味著,刷單亂象就無懈可擊。現實中,想找個刷單平臺並非難事,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刷單」,便可找到類似的平臺網站。明明「偽裝」一戳就破,為何卻沒有被監管部門和電商平臺發現?一家靠違法生存的刷單平臺,6年過去了仍活得很好,恐怕還不能簡單歸之為「獵物太狡猾」。

刷單是電商生態的毒瘤,與其養癰遺患,不如刺破去膿。治理「刷單江湖」,貴在真刀實槍,從立法規制到嚴格執法,從內部監管到輿論監督,暴擊刷單的組合拳都認真打好了,電商生態才會更純淨。文/歐陽晨雨 (學者)編輯 楊林鑫 校對 王心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

相關焦點

  • 淘寶刷單被封店後換馬甲重來 商家稱不刷單等死?
    作為重要的涉事平臺之一,淘寶迅速發布聲明呼籲各方齊力打擊刷單產業鏈。但北京商報記者多日調查發現,刷單鏈條並未因曝光而大受影響。毫無疑問,淘寶對打擊刷單採取了零容忍態度,但淘寶低進入門檻又為被查店鋪改頭換面提供了便捷路徑。在這場刷單戰役中,到底是道高還是魔高?依舊瘋狂儘管來自政府及淘寶平臺的監管壓力巨大,但刷單業務依舊瘋狂。
  • 一天刷2000單,慘遭央視《焦點訪談》曝光.....
    前天焦點訪談再次曝光刷單,被點名的某類目排行靠前的幾個超級大商家,直接GG。先跟莫莫一起來看看這幾年刷單的歷史,我相信不少老賣家都是從這過來的!2015年5月份,刷單稽查規則修改。QT刷單成為歷史。賣家一夜之間發現,通過QT去刷單,已經沒有辦法獲得流量了。所以導致了2015年下半年的直通車費用大幅度上漲。
  • 高銷量、高好評率背後的刷單產業鏈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網絡商家高銷售量、高好評率的數據背後,刷單產業鏈屢禁不止。這些刷單團隊潛藏在QQ群中。一名提供刷單服務的中介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商家和刷手都要刷單平臺上註冊信息,待商家在平臺註冊充值後,即可發布任務,會有刷手前來領取,佣金取決於商品價格和數量。
  • 網絡刷單都是騙局
    11月20日,包頭市郝先生遭遇了刷單詐騙。郝先生在58同城上發布求職信息,和對方加好友,對方稱是給淘寶、京東等商家刷銷量,需要郝先生墊付商品金額,付款後返還本金和佣金。對方先給郝先生發一個連結,點開後顯示的是淘寶商品,郝先生下單了商品並付款。
  • 刷單產業鏈:快遞單號可批量購買,代發空包裹均為真實單號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網絡商家高銷售量、高好評率的數據背後,刷單產業鏈屢禁不止。這些刷單團隊潛藏在QQ群中。一名提供刷單服務的中介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商家和刷手都要刷單平臺上註冊信息,待商家在平臺註冊充值後,即可發布任務,會有刷手前來領取,佣金取決於商品價格和數量。刷單之外,提供郵寄空包和快遞單號的網站,也不在少數。
  • 我被網絡兼職刷單騙了錢
    打開手機微信QQ,經常出現刷單兼職信息以「不交保證金、會費」賺取零花錢為由招聘寶媽、學生等空餘時間較多的群體刷單說到刷單大多數人應該都有見到過朋友圈、微信群各式各樣的廣告宣稱「零風險真實案例:刷單就是詐騙,刷單都是詐騙!近日,徐女士報案,稱其兼職被騙4萬餘元人民幣,民警接報後發現,夏女士這是碰上網絡刷單詐騙。
  • qq好友刷單賺錢 聊城一市民把卡號和密碼截圖發了過去
    聊城東阿警方繼3月31日對一起網絡刷單詐騙案件緊急止付後,4月1日再次處理一起網絡刷單詐騙案件。4月1日下午,劉女士著急地來到東阿縣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報案,稱在網上被騙了600塊錢。原來,劉女士的QQ號前幾天被一網名為「接待員-張某某」的人添加了好友,對方向其推薦做刷單兼職,劉女士加上對方好友後最近幾天一直沒怎麼聯繫。
  • 網警案例警示系列:刷單詐騙套路深,網絡兼職需謹慎
    「兼職刷單、足不出戶,日賺百元、月入過萬,只需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即可!」如果你看到了類似的刷單廣告,千萬別動心,否則可能就要痛心了!近期,刷單詐騙再次頻繁來襲,幾乎天天都有市民不幸中招。第一單是168元,對方先發一個二維碼,其掃碼之後是京東商城的一個商品連結,對方稱不要直接付款,而是轉帳到一個銀行帳號,鍾某轉帳之後不久就收到對方共計返款了176.4元,之後以同樣的方式再刷單4次均有本金及返利到帳。對方以此騙取鍾某信任後,又讓其先後刷單7次,分別轉帳到7個不同的帳戶,鍾某要求其返還本金及返利時,對方均以再刷一單就返利為由拖延,共計騙取53000元。
  • 「刷單兼職」靠譜嗎?
    央視網消息: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網絡上出現了許多「刷單兼職」。這些所謂的「兼職」,打著「足不出戶、日入鬥金」「點點滑鼠、輕鬆賺錢」的旗號,其實都是不法分子在實施網絡電信詐騙。
  • 輕信「刷單能賺錢」,海門母女被騙近八萬元!
    經了解,當日中午12時許,尹女士的母親在手機上看到一則廣告:「招聘全職兼職刷單」,高額「刷單收入」讓尹母動心,但她不會操作,便給女兒發了個「青海兆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二維碼,讓女兒代為操作。其女掃碼後進入「青海兆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頁面。馬上有個自稱「郭一凡」的「業務經理」與她聯繫,並發來一張《刷客全職兼職工作申請表》。
  • 玩大了,一天刷2000單,被舉報上了央視《焦點訪談》
    文章來源 | 牛氣電商編輯 | 阿朱菇涼-一天要刷2000單,網店一邊刷單一邊吐槽。視頻中出現的刷單店鋪叫「淺圖旗艦店」。當晚焦點訪談播出後,大量觀眾從曝光的視頻中刷單返現的卡片畫面中看到店名,隨即湧入店鋪調戲客服。
  • 元旦假期做兼職,切莫上網來刷單
    回顧「刷單詐騙」套路:「刷單詐騙」,是一類偽裝成兼職工作的騙局,主要針對的是想要在工作生活之餘,付出零散時間,換取一定報酬的人群。「兼職工作」的項目主要為體力勞動,幫助店鋪偽造虛假成交量。,讓你嘗到甜頭,想更進一步;第三步:給你來個大單子,單子的要求不仔細看看不太清楚,而你當時已經被賺錢蒙蔽了雙眼,會不假思索的接單;然後就是像無底洞般讓你投錢,等你發現可能上當了。
  • 「刷單賺錢」so easy?南安已有人被騙上萬元!
    02第二步:小利誘惑,降低心防在詢問過刷單事宜後,小芳開始按照對方的指示操作,安裝了對方要求下載的某購物平臺APP,點開對方發來的刷單連結並進行了支付。開始的幾單確實掙到幾十元,等到小芳大量支付訂單後,對方以未完成任務量需要小芳完成更多的刷單任務才能返還本金的理由,誘騙小芳繼續刷單。
  • 淨網2020 暑期在家,切勿「刷單」
    利用自己的支付寶花唄幫別人網上刷單,賺取佣金結果在約定還款期限到期後對方不但不付錢,人也聯繫不上了近期,大學生稱自己在網絡刷單時遭遇詐騙的情況屢見不鮮暑期在家的大學生們要注意了!6月初的一天,劉某在QQ群裡發布刷單信息,提出可以通過支付寶花唄付款的形式刷單,事後給予10-17%的佣金。「刷單可賺取佣金!」這讓李同學動了心。隨後,李同學就用支付寶花唄的方式支付3700餘元,劉某當時就支付李同學370元佣金,並承諾本金會按照花唄上的分期規定按時返還。
  • 兼職貓:凡是刷單兼職均為詐騙,平臺明令禁止刷單兼職類崗位
    據了解,在此類案件中,詐騙分子通常打著刷單兼職的旗號,以「輕鬆高薪」做誘餌先吸引誘騙用戶,引導對方點擊相關的連結或下載各類APP進行刷單操作。在最初刷單任務中,詐騙分子會返還小額本金和佣金,讓受害者放鬆警惕。隨著受害者投入錢款不斷增多後,詐騙分子會以各類理由推脫返現,並要求受害人繼續投入更多的本金,直到其意識到被騙。
  • 【錦屏公安以案說事】 網絡刷單是陷阱,千萬別上當!
    一是設置誘餌 騙子通過QQ群、微信、微博等發布招聘廣告,打著「高薪」「輕鬆」的旗號吸引目標群體。 四是實施詐騙 從第二單開始,騙子就會以「任務未完成」「卡單」等各種藉口拒絕支付貨款和酬勞,並不斷鼓勵受害人繼續刷單,並且表示只有不斷刷單才能拿到之前的貨款和酬勞。就這樣,受害人一步步被誘入刷單陷阱,不少人為了拿回貨款和酬勞,便越陷越深。
  • 小夥兼職刷單 結果搭進去6000元!套路五部曲讓看清「殺鳥盤」!
    「我刷的是四連單,就是必須把4個單子全部刷了才退錢。」 可小夥花了六千多把四單刷完後,對方不但沒有還錢,又給他發了四個單子,小夥此時才意識到被騙了。
  • 英語中「刷單、刷信譽」怎麼說?
    有過網購經驗的人大概都聽說過淘寶上的「刷單軍團」。月銷量數千件、好評如潮、信譽五星的商家不一定真的那麼靠譜,因為這些都可能是花錢刷出來的。在英語裡,這種刷單、刷信譽的行為叫click farming,刷單軍團就是click farm。
  • 央視曝光刷單兼職騙局:女子為拿回本金佣金,一步步被騙8萬
    這時,對方又出示了一個二維碼,蒙女士繼續去掃,結果銀行卡裡的2.7萬元立即被划走,為了能退回錢,著急的蒙女士又按照對方的要求,接連掃了幾個平臺的二維碼,錢沒退成,儲蓄卡、信用卡前後共被刷走了6萬多元。 而南寧的黃女士下載了一款刷單App,對具體的網店進行「刷單」操作,每次需要自己先墊付訂單的錢,完成一次「刷單」任務,就能返還本金,並能掙到訂單額5%的佣金。
  • 刷單客棧蚊子當寵物,麗江旅遊沒理講?
    11月11日,央視曝光麗江客棧亂象。重慶遊客李先生通過美團訂購了麗江一家名為風花雪月的連鎖客棧。美團平臺上,這家客棧房間漂亮,價格便宜,留言區一片好評。住進去後實際只是普通農家小院,網圖不代表實物。不光如此,客棧還贈送「養殖參觀」活動——李先生向客棧前臺人員反映蚊子過多,對方竟調侃稱蚊子是客棧養的寵物,燻死一隻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