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三個和尚,卻沒有一個想去挑水。一天,寺廟著了大火,三個和尚你推我嚷地到山下去取水回來滅火,經過一番努力,大火終於被撲滅了。從那以後,三個和尚都勤快起來,輪流著去挑水……
傳說,這座有三個和尚的山叫蜜山,山上的廟叫蜜山禪寺,始建於北宋開寶年間,上世紀90年代初在舊址上重建寺院。三個和尚就在此山中圓寂,山上還有他們的「圓寂塔」。後來為造新安江水電站,攔江築壩、聚水成湖後,蜜山成了蜜山島。一度被善男信女們譽為「水中仙山」,香火鼎盛。
蜜山島是我縣對外開放最早的景點之一,因蜜山禪寺建設年代較久,原有設施較為單調、簡陋,且有些建築牆身、顏色、布局、式樣等不符合宗教場所的定位,景區規劃風格不合理,造成景點文化品質不高。
2013年7月,根據縣政府景點提升改造的要求,千島湖旅遊集團下屬企業浙江千島湖景區旅遊有限公司自籌資金4000餘萬元,依據《千島湖古蜜山禪寺規劃方案》,對蜜山禪寺建築群和旅遊服務設施實施封閉改造。
近日,終於在大家的期盼中,十餘位少林高僧帶著小沙彌重開山門,喜迎八方香客。
蜜山島不僅山水如畫
還有濃厚的禪文化
蜜山,舊志載「有蜜出水空罅中,因名。」1959年因攔江築壩、聚水成湖後,蜜山成了蜜山島。島嶼面積562畝,海拔223米。
在千島湖東南湖區,屬蜜山島水域最為清澈透亮。1993年4月,已從新華社社長崗位上卸任的穆青,第一次來到千島湖就被蜜山島這片水域深深吸引,並因此寫下「天下第一秀水」六個大字稱讚。
據陪同人員回憶,當船開到蜜山島附近時,他並沒有上島,而是讓船停在了水中央。那天,無風的千島湖真的就像一面明鏡一樣,清澈透亮。藍天,白雲全都倒影在水裡,特別漂亮,還看得清水裡有魚兒在遊。他拿起相機,拍了好多張水中的倒影,大概足足待了半小時左右,才不舍地離開。穆青離開時,還很有感觸地說:「這個時候,我真的哪兒也不想去了,就這樣看著這湖水,就夠了。」
據了解,穆青後來在北京開的一次個人攝影展中,有兩張千島湖的風景照,其中一張就是蜜山島水域上拍的水中藍天白雲的倒影。所以,穆青遊完千島湖後,最贊的還是這片湖水。
但如今的蜜山島除了風景依舊如畫,還有素齋館、吟詩亭、古磴道、蜜山禪寺、青山隱茶遺址……一年多的提升改造,讓蜜山島原有的禪文化變得更為濃鬱。
自2013年7月改建以來,旅遊集團共投入4000餘萬元,主要完善了碼頭、電力、遊步道、接待中心等基礎配套設施,修繕了大雄寶殿、藏經閣、法物流通處等禪寺功能區,接待規模大大得到提升,禪宗文化主題更是進一步凸顯。
去杭州,大家一定會去靈隱寺。就像去河南,大家一定會去少林寺。那麼,以後來千島湖,一定得去蜜山禪寺。
蜜山禪寺與少林寺千裡「聯姻」
千島湖鎮至蜜山島每天還有輪渡專線
為了讓沉寂了兩年後的蜜山島閃亮登場,為了規範和創新蜜山禪寺的管理,改變了以往的管理辦法,今年蜜山禪寺迎來了十餘位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人和小沙彌入駐其中,並為蜜山禪寺隆重舉行了重開山門的儀式。
儀式當天,來自各地的遊客、香客雲集,香火繚繞。
旅遊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將禪文化和旅遊緊密有機結合,此次改造「牽手聯姻」少林寺合作管理,在繁榮蜜山禪寺佛教文化的同時,創新和規範蜜山禪寺的長遠發展。不僅可以讓更多的市民和遊客了解少林寺的禪宗文化,同時他們也利用千島湖的絕好山水和清新空氣,讓更多遊客士領略千島湖的魅力。
另外,為了方便市民遊客上島遊覽,旅遊集團還專門開闢了千島湖鎮到蜜山島的「慈航」專線,並在7月19日開業當天進行首發。
「慈航」專線售票和上船地點:千島湖東南湖區旅遊碼頭。
時間:每天9:30開航,13:30返航。
費用:門票船費共115.00元,本地市民憑身份證40元。
連結:相關景點介紹
蜜山古道
青石板鋪就的盤山蹬道,設計獨具匠心,石階平均高度九公分,石板長寬之比遵循「黃金分割」原則,所以登山才不覺得累吶!
據說登山石階是三個和尚因感謝再生之德,為方便百姓上山,親自鋪築而成。石階共八百個,寓意「彭祖壽高八百」,祝願大家健康長壽之意。
蜜山泉
也稱「蜜山神井」,據說是仙人鐵拐李,見三個和尚有了悔悟之心,就用鐵拐往地上一戳,點化了一口山泉。三個和尚由懶變勤,念經化緣之餘,植樹種竹,鑿石鋪路,泉水越發甘冽,被人稱為「蜜泉」。傳說泉水清涼、甘甜、能祛病延年。
三個和尚「圓寂塔」
到了蜜山,三個和尚的圓寂塔是要看的。圓寂塔在半山腰。塔高約三米,呈六角形,塔身用六塊長方形茶園石砌成。圓寂塔,無聲地演繹著「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民間諺語,演繹著蜜山傳奇的從前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