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當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南京等城市正在發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那麼,眾多躍躍欲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候選者們到底誰能脫穎而出?
日前,世界知名的五大房地產諮詢機構之一仲量聯行參考商務部關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的評判標準,借鑑以紐約、倫敦、東京、巴黎、中國香港等為代表的傳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以新加坡、曼谷、杜拜為代表的新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指標,篩選了截至2019年末的相關數據,通過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六個維度,制定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發展指數」。
研究結果顯示:上海、北京、成都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排名位居前三,緊隨其後的是廣州、深圳(見下表)。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排名
上海靜安區以「國際品牌第一站、外資龍頭集聚地」,北京朝陽區以「國際化生活體驗最豐富,國際賽事舉辦首選地」,成都錦江區以「國際商業聚集地,舒適生活第一城」位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發展指數」排名前三,緊隨其後的是廣州天河區和深圳福田區。(見下表)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發展指數排名
仲量聯行所制定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六個維度分別是:國際知名度(權重20%,包含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世界文化遺產數量,4A、5A級景區數量,500強企業入駐量等二級指標);城市繁榮度(權重20%,包含國際重大活動和賽事數量、經濟實力、資金吸附、常住人口、居民生活、旅遊發展等二級指標);商業活躍度(權重25%,包含社會消費品零售發展、網絡零售發展、服務業發展、進出口業務、品牌青睞度、城市營商環境、夜間經濟、商業步行街數量等二級指標);到達便利度(權重15%,包含航空、公路、鐵路、地鐵、網約車便利度等二級指標);消費舒適度(權重10%,包含消費者滿意度、商業信用環境評估、城市空氣品質排名/綠化覆蓋率等二級指標);政策引領度(權重10%,包含領導組織和部門協調機制,規劃、目標、實施方案,配套措施和資金投入安排等二級指標)。
從這六個維度出發,中國每個城市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中各有千秋。
從國際知名度看,北京、上海、成都為三甲;從城市繁榮度看,上海、深圳、廣州為三甲;從商業活躍度看,上海、北京、成都為三甲;從到達便利度看,北京、上海、成都為三甲;從消費舒適度看,北京、廣州、成都為三甲;從政策引領度看,北京、上海、廣州為三甲。
資料:上觀新聞
原標題:《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分別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