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南京雞鳴寺路人流絡繹不絕,位於這條路上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同樣熱鬧非凡。大量精美化石標本首次展出、定製化石圖紋地磚、古生物主題的科學咖啡廳 …… 經過近一年的閉館升級改造,該博物館於 1 月 1 日起重新開館,前來打卡的首批觀眾紛紛點讚煥然一新的博物館。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張珊 記者 阿里亞)新年第一天,南京雞鳴寺路人流絡繹不絕,位於這條路上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同樣熱鬧非凡。大量精美化石標本首次展出、定製化石圖紋地磚、古生物主題的科學咖啡廳……經過近一年的閉館升級改造,該博物館於1月1日起重新開館,前來打卡的首批觀眾紛紛點讚煥然一新的博物館。
恐龍蛋、麒麟蝦、琥珀
博物館最值得看得是它們
「我上午9點多就過來了,為了早點一睹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新貌。」1月1日,歷經一年封閉式修繕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重新開放的博物館煥然一新,市民陸續進館參觀,感受波瀾壯闊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奧秘。
走進博物館,觀眾依然會被恐龍天地中龐大的「馬門溪龍」震撼到。我們熟悉的它,依舊還在那裡。但是,它的身邊多了不少新夥伴。四隻翼龍模型在空中盤旋,讓人仿佛置身於侏羅紀世界。
圓形、橢圓形、橄欖形……玻璃展櫃中陳列著各種形狀的恐龍蛋,它們都產於河南距今約1億年左右的地層。恐龍達人、「網紅」古生物專家邢立達提供的幾枚珍貴化石也一併展出,包括龜類足跡化石、翼龍足跡化石、恐龍足跡化石等。這些化石都距今約1.37億年,產自新疆烏爾禾。
「這個化石的顏色好漂亮啊,像寶石一樣!」在二樓的展櫃中,一枚大型菊石化石格外引人矚目。燈光下,它呈現出耀眼的彩色光澤,吸引許多觀眾圍觀拍照。「它是斑彩菊石,距今已有一億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講解員介紹,菊石是一類已經滅絕的軟體動物,最早出現於距今約4億年前。
重新開放後的博物館,哪些寶貝最值得看?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王永棟介紹,此次升級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展出了大量從未對外展示的精品化石標本。「在一樓精品展區,還對澄江生物群中的新晉『網紅』—麒麟蝦、埃迪卡拉生物群地球最早的動物足跡、琥珀中的奇特昆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科學意義的標本進行首次的展示。」
一年後久別重逢
觀眾點讚煥然一新的博物館
新展陳以38億年生物演化史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為參觀主線,輔以各門類動物化石、微體古生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等專題展區,向觀眾全面介紹生命從地球上誕生以來所經歷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演化故事。此外,還新增了不少展區,比如世界級精品化石展,大滅絕、古生物學應用等專題展。
「展品數量很龐大,而且系統性很強。」當現代快報記者遇上王女士時,她正用相機拍著躺在展櫃中的一件件化石標本。「我從一樓拍到了二樓,每一件化石我都拍下來了。」王女士此次帶著8歲的女兒第一次來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參觀。「這裡的精品化石太多了,值得拍下來好好整理和珍藏。」
許先生是資深古生物愛好者,全國各地的古生物博物館他都去過。「以前也經常來這裡參觀,聽說今天重新開館就特地過來了。今天不僅看到了許多新的化石,而且感受到在陳列展覽和內容上也有了新變化。我感覺煥然一新的博物館更現代化、國際化了。」
「這裡以前是不開放的吧,現在改造成咖啡館了,真不錯。」在博物館二樓,前來打卡的觀眾聊起了這裡的「前世今生」。在這次的改造中,博物館新增了古生物主題的科學咖啡廳。咖啡廳整塊的落地玻璃窗面向雞鳴寺明城牆景區的最佳觀賞地,觀眾可以飲一杯熱咖啡欣賞窗外的美景。
免費參觀,周一周二閉館
參觀需提前預約
「博物館目前是試運行階段,根據觀眾的反饋我們還會繼續改善和調整。」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郭震宇介紹,自1月1日起,博物館每周三至周日免費開放。每天開放時間從早上9點至下午5點(下午四點起停止入館)。
試運行期間,博物館對參觀人數實行嚴格限流控制,並實行分時段預約。目前只接受「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線上預約參觀,不提供現場預約入館。每天預約人數500人,上午場9點至12點200人限額,下午場12點至4點300人限額。參觀者預約成功後,可以憑本人身份證並出示預約碼,接受體溫檢測和安檢後,憑蘇康碼綠碼進入館內參觀。郭震宇說,元旦三天的預約名額已滿。
「為了更好地服務觀眾,博物館新增了智慧導覽系統,集網上參觀預約、限定參觀人數、觀眾實時統計、展區導覽等功能於一體。」郭震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該智慧導覽系統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展功能升級。
(編輯 蘇湘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